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淮军公所:中国北方保存完整的一座清代徽式祠堂

淮军公所是中国北方保存完整的一座以清代徽式祠堂建筑为主体的古建筑群,建筑风格南北兼容,别具一格。从现存建筑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其迎宾院、戏楼、享堂、昭忠祠均为徽式建筑风格。

房屋高大、宽敞,两边的墙壁为高大的马头墙,即阶梯式的墙壁;北部的几个院落则是北方的四合院形制,低矮古朴,两种风格形成鲜明对照,既能感受到北方建筑的古朴浑厚,也能欣赏到南方建筑的精巧秀美。

戏楼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封闭式戏楼,是整个淮军公所的精华所在,也是淮军公所“中西合璧,南北交融”建筑特色的典型代表。

戏楼为二层楼结构,四周为二层庑廊,中间为空场,用罩棚封柱,形成一个封闭性的剧场。戏楼内部四周环以二层看台,原用隔扇隔成包厢,是供不同身份人员搞大型活动的地方。

淮军公所建成后规制较高,直接由李鸿章的亲信卫汝贵领导,重大事宜要报李鸿章批准。

祠堂内设总理一名,正副值年各二名,每年春秋至祭,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并制定了明细的规章条例,刻石于墙上。

入祭本祠堂的准系将士只总督、提督、巡抚、总兵等职衔者达60多人,其中有抗法保台战争中立下战功的刘铭传;有不屈于日寇而临危服毒就义的丁汝昌;有在甲午海战中拼死一搏的邓世昌、刘步蟾;有为抵御八国联军入侵,血战天津八里台英勇殉国的直隶提督聂士成等。

淮军公所只运行了10年,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李鸿章死后,奉诏将祠堂的东路主体建筑改做“李文忠公祠”(李鸿章专祠),西路徽院仍保留为淮军祠堂。民国元年(1912年),清朝灭亡,淮军公所废弃。

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眼前的淮军公所张灯结彩,年味四溢。

借此㊗️各位新春愉快,龙年大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古城印象」近代优秀建筑淮军公所
《莲池周刊·保定淮军公所专刊》全文观览
李鸿章与保定淮军昭忠祠
惠山古镇·惠山祠堂群3
1901年李鸿章的病逝,李鸿章时代的结束,淮军的时代结束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