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军属

仁庄旧事之30
仁庄称呼人有很多不同于外边的叫法。比如“妞”和“妮”,外边都是指的小女子,一般是对晚辈的称呼,两种叫法没有区别。我有一家在紫山边上的远房亲戚,叫五姑婆的,有一次回任庄娘家,带着她的三个孙女,一个比一个漂亮,五姑婆那时都有六十多岁了。我们问那三个同辈的姐妹都叫什么名字?五姑婆说,大闺女就叫“大妮”,二闺女叫“二妮”,三闺女叫“三妮”,没名字(谁知道是五姑婆记不得名字,还是怕说了别人记不住呢,反正就这话)。五姑婆说,任庄喊小女生,一律都叫“妮”,长大了才喊“妞”。听罢一席话,我仍然对这种叫法上的区别茫然不解。
后来我从任庄人老叫我妈“大妞”多少有点明白了。敢情在娘家成家的就叫“妞”,任庄人把嫁到村里的媳妇除了叫婶子、嫂子,谈话之间称呼她们就叫“秀子”(还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写法)。


除了我妈,仁庄还有好几个“妞”,其中我比较了解的有3个。
李乾坤,她这名字都不同凡响,我称“大姨”的。庄上人都叫她“李大妞”,眼睛很大,长得富态。虽然都是农民,但我这大姨却做了一手好针线活,说是个裁缝也不为过。我妈的针线活做的本来就不错了,但我妈说,她这都是跟我乾坤大姨学的。我妈也经常上我大姨家去做衣服,因为她家里有一台“蝴蝶”牌的脚踏缝纫机,那时候农村很少有这种机器呢。大姨父叫蓝天为,农村刚开始土地承包到户的时候,村民们背地都笑话我这大姨父地种的不好,庄稼都是“懒”庄稼,杂草和庄稼能长得一样高。但是蓝天为是部队转业回来的,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1958年因故退伍,当过大队干部。“文化大革命”期间挨过整,就成了“5类分子”,干部也不得干了。1982年,李天为在他60岁以后,得以赶上“拨乱反正”,落实国家政策,直接就恢复了国家干部身份,到南阳市干休所养老去了。


王崇林,人称“王大妞”,个高,留一长辫子,是蓝营小学的民办教师,按辈分我得叫“姑婆”。王姑婆也许觉得和我妈是一个村庄的,平时对我就很好。有一回她上安皋小学学习交流,带上了我还有其他几个同学,说要我们观摩一下其他学校学生的作业,我们的字写得太潦草了。回来路上,我们两个回村上,当走过路边一簇粗大的芭茅草旁,她给我开玩笑说,你就是在这丛茅草边上,你妈给你“捡”回来的。但她说话的样子,一点也不像开玩笑。回到家里,我一下子就哭开了,原来我不是我妈亲生的,我是茅草边上捡来的呀!让我妈和全家人都笑开了。


“王大妞”的丈夫,当时是一个现役的军官,记得姓杨,当时已经是营级干部了。杨营长探亲回到仁庄的时候,一身戎装。我小学毕业以后,听说王姑婆随军,“民办教师”也转正了。20年后,“王大妞”成为南阳某保险公司的经理,杨营长后来在部队不知道升为什么军衔,转业到地方后,当了南阳某银行的行长,并在行长任上光荣退休,现随北京工作的儿子,居北京海淀区养老。
我外爷的邻居白家,有位我喊“二姨”的,叫白全慧,人长得漂亮。我在仁庄的时候,白二姨也就二十多岁吧。村上生产队开会的时候,或者村上有重大活动的时候,都喊她“二妞”,您讲几句?“白二妞”,算是蓝营村的大队干部。
“白二妞”找个对象是蓝营村的,姓张,也是个现役军官。那年她出嫁的时候,正好冬天,路上下着雪。仁庄很多人过来送亲,当时结婚风俗,同样是新人娶亲路上讲究不能脚挨着地,婆家没有车,准备安排了一辆牛车来拉。白二妞说,现在还讲什么老风俗呢?牛车拉家具吧,下雪路滑,坐个牛车也是没有篷的,索性走着安全,几步路,走着就过去了。于是,白二妞另外拿了一双新的皮鞋,和接亲的人一起走着出了村庄,并一直走到蓝营。她的丈夫后来当上了营级干部,转业到地方后,担任过南阳市棉麻公司的老总。


那年代,军人的地位和声誉很高,做“军属”也是无上荣光。如有军人为国尽忠,门口还会被地方武装部门高挂“军烈属光荣”的铭牌,与古代流传的表彰牌坊的社会意义是一样的。
每个地方的文化与风俗,没有深入了解,可能注意不到这些细节。比如到北京去,北京人见到比自己大的女子,也是不能随便喊人“小姐”的,那必须得叫“大姐”。如果是北京人互相称呼熟悉的当地人,他们一般也是叫人家“大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些见不得儿子对女朋友好的母亲是什么心里?
军属光荣
喝茶谈人生
当兵(散文)
情人节和男友正在逛街,老妈打电话过来
人到中年才真正发现,亲情越来越没意思!大姨今年56岁,我妈今年53岁,人家大姨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