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变方式 以情促智

(江苏省高邮市甘垛镇甘垛小学 邮编: 225636  邮箱:gygdxxzdx@163.com

 

 摘要:改变传统的讲授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以情促智,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感染学生,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探究、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使教与学情智交融。

关键词:转变方式 以情促智 情智交融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要结合学科的特点,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用心安排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要设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前处于对知识的“渴求状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热情。所以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以情促智,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促进交流合作,情智共生。

一、转变方式 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1 解放学生,从油锅里捞孩子。

纵观传统教学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自由,缺乏生命的活力,对周围的事物没有浓厚的兴趣,俨然是书本的奴隶,分数的仆人。现在的课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主流,新的教学方式依然停留在文字、口号上,教学改革创新之路任重道远。以学生为主体,我认为首先是解放学生,怎么解放?《中国教师报》编辑部主任李炳亭老师说“从油锅里捞孩子。”,就从“捞”字说起吧,解放学生以达到充满活力的课堂,老师要做到让学生在课堂大胆去想,大胆去讲。课堂上学生表现:“举手积极,争问抢答;讨论热烈,辩论激烈;多种思维,创新实践;笑逐颜开,充满活力。”

 2、转变方式 ,以学定教。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转变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教定学”这种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推进的一大障碍。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书,学生负责学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递 ,离开教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对学习没有兴趣。这种学习方式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发展,反而成为发展、进步的阻力。因此,要转变学习的方式——即从“以教定学”转为“以学定教” 。义务教育(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始于学,终于学,从学生真实的学习需要出发,确定“教”的内容和“教”的方式,“以学定教”与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有异曲同工之处。学生是有巨大学习潜力的、是可以学会的。学生在课堂上不但要学“知识与技能”,还要掌握“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论哪一个方面,只有教师的“满堂灌”和“一厢情愿”都是不可取的,其教学目标都是难以实现的。 运用“以学定教”的方略能使教学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能以学生的学习规律为依据,充分体现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教学原理。

 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课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等一系列教学行为,都应由学情决定的。那么,学生的学情如何,哪些内容学生自己能够理解,教师可以不教,这样的学生大致有多少;哪些内容学生单靠自己不能理解,需要教师讲解,这样的学生又有多少等等。所有这些教学信息教师怎样掌握?很显然,只有一个途径,这就是“先学后教”。 所谓“先学后教”,即教师在上课前精心设计好导学案:设计好学生的自学提纲,设计好探究问题,在进入课堂以后首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包括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同时还要交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自主地、积极地学习,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质疑等认识活动显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促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3 讲有趣的故事,激活兴趣。

教学活动不是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而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开放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数学小故事,吸引学生参与学习。例如,在学习《0的认识》一课时,我就用故事导入:(课件)美丽的草地上有三只小兔在玩捉迷藏的游戏。一只躲到了树林里,问学生:“小朋友,现在草地有几只兔?”学生回答:“2只”。又一只躲到了花丛中,问学生:“小朋友,现在草地有几只兔?”学生回答:“1只。”。剩下的一只兔又去找刚刚藏起来的2只兔了。老师问:“这时草地上有兔吗?”学生回答:“一个也没有。”。“0”也就顺理成章被学生接受了。

 4、巧设教学前奏,诱发兴趣。

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课前我讲了青蛙与癞蛤蟆比赛数数的故事。有一天,青蛙与癞蛤蟆在一起,进行一次数数比赛,规则是看谁先数到十。比赛开始,青蛙张大嘴巴:“123、……10123、……10,……上气不接下气的数着,而癞蛤蟆慢吞吞地:(赖)二(哦)五一十,……癞蛤蟆获得了冠军。通过这个故事使学生懂得学习乘法口诀的作用和妙处,从而激发其学习乘法口诀的兴趣和热情。

二、以情促智,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大家熟悉的名言,现实中,不少教师却不善于引导学生提问。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有所疑,才会有所思,有所得,才会产生兴趣,形成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但教会学生学习,还引导学生想问、敢问,让他们学会问。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乐于提问的关键是教师的热情鼓励,她犹如一种强大有力的催化剂,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并乐于提问。教师可采用示范法、提示法、激励法等多种方法促进学生提问。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经过多次练习,学生也就掌握了提问方法,知道了从怎样的角度去提问,以后出现类似内容,学生的提问也就更有针对性。如教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揭示课题后,我问:“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争先恐后提出问题:“我想知道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我想知道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哪些图形?”这样,学生在教师提出的问题驱动下,积极思考,不仅得到了渴望获得的知识,而且逐渐培养了学生提问的兴趣。数学教学要鼓励学生“多思善问”,应该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及培养,这不仅有赖于知识和能力的基础,而且还要依赖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新奇别致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境中,以趣生疑,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

1、引入时设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在教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在数学王国里,有很多很多的数,其中兄弟俩长得非常相似,(板书:123.412.34)你能分辨出它们的大小吗?如果这兄弟俩能相互团结,和睦相处那该多好呀。可是123.4、依仗自己大,对12.34不仅不爱护,反而经常欺负它,这件事被生活在它们身边的小数点知道了。小数点决定要为12.34讨回公道,机会终于来了,这天123.4又在耍威风,那神气劲儿就别提了,就在它得意洋洋的时候,小数点悄悄地从“3”的右下角来到了“1”的右下角(课件演示),大家再看这个数(手指1.234)还能神气吗?为什么呢?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什么问题呢?那就是小数点位置移动能使小数的大小发生变化。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把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知时释疑、探疑。

弗赖登塔尔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再创造”。因此,教师在新知教学时要利用学生此时思维高度集中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诱发学生提问题——孙悟空说:“同一个大饼,我分给八戒1/3,分给沙师弟2/6……”孙悟空的话还未说完,八戒就大叫起来:“猴哥这样分不公平!”听完这个故事后,请同学们来评评理:“孙悟空分得公平吗?”故事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疑团:“八戒分得份数少,是否就分得少呢?”“两个分数谁大谁小,该怎么比较呢?”这样,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心里想提的问题就多了。他们出于对问题的好奇,陷入积极的探索状态中,学习方式也从被动接受向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结束时质疑。

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每节课的末尾,往往为教师所忽视,其实,如能利用这短短的几分钟,激发学生进一步发现问题的欲望,可以把有限的课堂时空延伸到课外,形成一个开放的大课堂教学环境,这更有利于学生的良性发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为此,我们要花大气力想办法,预留多一点的时间让学生沉思默想,使其做深入的思考,做思维的主人,能以批判的方式参与学习。让学生能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一味地包办代替。当学生真能经常性地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样的课堂必然带给学生更多的收获。感到意犹未尽,从而产生在课外继续研究的心理,发展自学能力。

 三、情智交融 促进交流合作。

1、情与智交融。我们在进行某些内容的教学后,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与智慧,用学习儿歌的形式进行趣味记忆和应用,相信孩子们的学习将会更有趣味。例如:《退位减法歌》:“退位减法要牢记,先从个位来减起; 哪位不够前位退,本位加十莫忘记;如果隔位退了1,0变十来最好记。”《连续退位的减法歌》 :“看到0,向前走,看看哪一位上有。借走了往后走,0上有点看作9。” 《多位数读法歌》:“读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读几;每级末尾如有零,不必读出记心里;其他数位连续零,只读一个记仔细;万级末尾加读"",亿级末尾加读"亿",读数规则永牢记。”‥‥‥。

总之,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门艺术,应该反复推敲自己的教学行为,真正做到优化教学过程,转变教学方式、 运用情趣导学、以情激智,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给学生创造机会,使他们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探究、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参考文献:

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责任编辑:1027)

石中英著:《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郑金洲著:《教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柳河县小学语文、数学学科“教学新秀” 汇报研讨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把控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关于数学教学的教学随笔
“小情境”成就“大课堂”——略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情境教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