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2/5/4孩子生病不做咨询,家长应该怎么办
userphoto

2022.11.27 安徽

关注

改变孩子,

或许会带给自我替代性的满足;

改变自己,

或许会带给一个家庭长久的幸福。

我才没有病,有病的是你们...

我心里有数,什么时候想好就能好起来...

做心理咨询有什么用?有那钱还不如给我花...

眼见着孩子一天比一天躺平,症状似乎越来越严重,但却始终不愿接受咨询辅导,作为家长又常常束手无策。

想要强势控制要求孩子,但面对青春期的孩子采取武力往往只会带来冲突;

试着软磨硬泡引导孩子,但最好的结果往往也只能是勉强应付一两次咨询;

当一切只能向外求助时,似乎就没有了什么办法?

宁愿让自己“病”着也不愿接受帮助,否认疾病、拒绝求助,这究竟是为何呢?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聊聊这背后少为人知的原因。

盲目过高的自我评估

有很多过去十分优秀,但在升学阶段因为课业难度,校园环境等各种原因,导致自己在学业方面一落天丈,从而一蹶不振的孩子。

他们无法面对自己当前的困难和挫折,依然沉浸在过往的成就当中。

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不需要求助,只要时机到了自己就能够恢复。

盲目过高的自我评估,而实际结果往往是有了第一次的躺平后,就有了后面无数次的躺平...

这类孩子往往都具有着较强的自尊心,接受帮助对他们来说则意味着自己此刻的无助。

想要承认这点对他们来说并不容易。

对此,可以尝试运用两种方案来进行引导。

第一种:给台阶下

既然他不愿轻易放下面子,那我们就顺着他的表达给到他充分的尊重,让他能够卸下防备;与此同时,很多孩子在被尊重的过程中,慢慢就会自我软化,从而愿意尝试接受帮助。

第二种:搭梯子上

还有一些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他并不是很有信心,不管是面对自己还是他人的帮助,但他又不愿承认。这个时候就需要外界给予的一点点鼓励和肯定,不断给他创造期待,增强自信。

02

亲子关系的过度紧张

与父母关系紧张,对父母充满着敌对和抗拒。

以至于只要是父母提出的任何建议,他的第一反应永远是抗拒的。

愤怒、怨恨、委屈往往是他们内心主要的情绪感受。

他们排斥的其实不是咨询本身,而是与父母有关的一切。

这是一种对父母敌对情绪的泛化,如果亲子关系本身不尝试调整,一味地推动孩子自身的改变只能是举步维艰。

面对亲子关系的调整,在前面的课程和训练笔记当中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整理,有兴趣的可以点击顶部《训练笔记合集》,进入查看学习。

症状的获益‍

每一种心理症状本身不仅仅意味着疾病,还包含着症状所带来的获益。

就像生病本身除了带来生理上的疼痛之外,它还带来了亲友的关心,家人的关注与陪伴。

这些因为生病而带来的其他附加的支持,其中或许就有本人最为在意和需要的,只是他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正常获取到,从而只能通过疾病本身来间接达到满足。

对于当前的孩子而言,症状获益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获益:

第一种,是可以逃避压力的获益。

我不是学不好,只是因为我生病了,所以没有办法学习。

当给自己贴上了一个抑郁症的标签时,就像找到了一个合理的理由,从而面对自己的躺平可以来得更为心安理得。

作为一个普通人,当我们遇到压力时其实都会有想要逃避的冲动,自我的责任意识会驱动自己不断尝试突破挑战。

而对于孩子而言,当他们的自我责任意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外界环境又无法给予及时和充分的支持时,便更容易退缩到舒适圈内。

对于这类孩子,减少对于孩子生活本身的干预和控制,鼓励他们能够尝试从生活的小事当中开始为自我负责,帮助他们逐渐建立起自我责任的意识。

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在每一次突破当中给予充分的看见和鼓励。

随着自我力量的增强,他们终将会想要突破舒适圈。

第二种,是可以带来家庭关系和睦的获益。

有一类离不开家的孩子,正是因为家里有他所牵挂的事情。

很多孩子长期生活在充满冲突的家庭氛围里,但是他们却因为家庭地位的弱小而显得人微言轻。

于是,当无法强制去改变环境时,就有了牺牲自己来保全整个家庭短暂的稳定。

当一个家庭的焦点从夫妻之间的冲突,开始转向帮助孩子恢复状态,所有的矛盾此刻都被压抑在了帮助孩子恢复健康这一焦点之下。

对于因为这一类原因获益的孩子,父母更多需要先去进行一定的夫妻咨询,疏通各自关系当中的阻碍。

不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争执,不以孩子为产生矛盾的理由。

让孩子不再为父母的关系而担忧,不再承担父母各自的问题与责任。

慢慢地,孩子便能够卸下包袱,拥抱自己的生活。

第三种,是过度退行后的获益。

对于一个早年有过严重创伤的孩子而言,当他因为创伤而暂时无法回到社会,融入生活当中时,家人此刻就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这一类型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的退行,例如每天都需要粘着父母,父母一离开久了便会感到焦虑或恐惧;

晚上睡觉需要父母在旁边陪伴着,不愿一个人外出。

开始变得不愿洗脸刷牙洗澡,每天瘫坐在床上,需要人将饭菜端到屋内。

将自己的社会功能逐渐退化,越来越像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需要父母时时刻刻的关注和爱护。

在这样的关系状态里让他们又重新获得了作为一个婴幼儿时的享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有的关注都围绕着他。

面对这样的孩子,其实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无条件的关注与爱,来疗愈他们早年的创伤,那些空缺已久的爱与需要。

除此之外,孩子不愿接受咨询还有我们经常谈到的病耻感,社会文化对心理疾病的污名化,让很多孩子不愿承认自己生病的事实;

以及过往咨询带来的挫败感,对心理咨询浅显的了解,自身状态的不稳定等等。

当孩子生病不愿接受咨询,父母的焦虑和无力是难免的,但同时也是率先需要解决的。

不要再简单的认为只要孩子接受咨询,孩子好了我就好了;

那样的自己和孩子其实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无解的循环当中,徒增痛苦,以及一味地期待外力的奇迹发生。

在这个阶段,只有我们的状态调整得当,才有可能引导孩子逐一解决以上抗拒心理辅导的问题。

自我^调整

# ZHENGZHENGXINLI

给自己一个小小的照料,撬动一个即将带来的改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种亲子关系害苦孩子,家长必知,不要做第一个毁了孩子的人
微头条
如何正确看待亲子关系心理咨询?
接诊上千心理问题青少年,我发现病根是家长
陪伴孩子成长,其实正是父母自己成长机会
子不教,父之过——读《孩子成长咨询手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