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家都在何处过节?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青年节+立夏
userphoto

2024.05.02 广东

关注
诸位假期快乐啊,想必你也是少有的一个假期过三个节吧?除了昨日的“五一劳动节”,本周六是五月四日“青年节”,紧接的周日就是立夏了!面对这难得得小长假,不知道大家都是怎么度过的呢?
哈哈,从我的朋友圈看,不少朋友已经在去往各种景点“打卡”的路上了!宅家休息的我,看着他们一张张美丽精致的游客照,只恨不得自己立马钻到屏幕那头去!
但是,如果让我自己挑选一个打卡地点的话,那我还是想去山东看看。为啥?因为要到立夏了。
2024年的立夏,交节气于5月5日早晨8时09分51秒,届时太阳到达黄经45度位置,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为巽(罗盘方向点此立夏三候点此)

春夏之交游山东



我说要去山东,有朋友可能不明白立夏和山东有什么关系,难不成有什么奇特习俗?非也非也,山东的立夏习俗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我想去的理由是:打卡我偶像东坡居士的创作地!

网图,来源见水印

虽然,苏轼在很多地方都留有佳作,但最近的我,就是钟爱这首《和子由四首·送春》: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馀晖。

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要追溯到熙宁七年的春末,同现在一样,时间上马上就到立夏了。在当时的齐州(今山东济南),担任掌书记的苏辙和其友刘敏在一起饮酒赋诗,刘敏便写了一首《送春》,写完后,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嘉祐二年[1057年]与哥哥苏轼同登进士科。自号颍滨遗老,故后谥号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齐名,合称“三苏”)面对即将远去的春天,也心有所感,便依韵和了一首《次韵刘敏殿丞送春》:

春去堂堂不复追,空余草木弄晴晖。

交游归雁行将尽,踪迹鸣鸠懒不飞。

老大未须惊节物,醉狂兼得避危机。

东风虽有经旬在,芳意从今日日非。


接下来,这首诗就如一个漂流瓶,在第二年的春季得到了来自身在密州(对,就是《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密州)的苏轼的应和,这才有了前面那首苏轼的诗。北宋的密州,是今天的山东诸城。
苏辙的这首,应作于立夏前几日,在这种春之将去的氛围里,他的惜春之心非常之浓烈,然后又转回自身,说自己已是“老大身”,经历得多了,都习惯了。最后他说东风只有十多天了,但春天的景色已经一天天变化,已经没有什么可值得欣赏的——我感到,他在悲叹这个春天,也在悲叹他自己。
当代的科学研究证实,公历4月、5月是抑郁的高发阶段,季节的更迭更容易造成“双重加持”效果,你看,我们的苏澈同学就明显是“emo”了!不过,没关系,他哥哥苏子瞻是个著名的“豁达派”,第一年没赶上,第二年了还是找到了机会去回复一首诗,开导他的弟弟。
苏辙说春不可追,苏轼说“没关系,梦里还能追一下”;
苏辙说“只剩草木在晴光中”,苏轼说“还可以用诗句留住余晖,留住时光”。
对于美好事物的逝去,苏澈是“无奈、已习惯”,苏轼是“豁达、已放下”。
能到达苏轼这种境界,固然和经历、学识及心态有关,也和佛道思想的传播和渗透有关。比如,苏轼诗中提到的《法界观》,就是苏辙常看的一部佛教著作,这里是为了最后那句“一洗人间万事非”做铺垫而提到的。哈哈,虽然苏轼自注说,他自己还没有看过这本书,但苏轼的通透依然明白展现。
苏澈有没有被兄长所回复的诗安慰到?我无从得知,但是几百年后的今天,这首诗却在每一个情绪低落的时刻激励着我,告诉我“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密州,今天的山东诸城,作为苏轼的创作地,我想去打卡的心愿不就很好理解了?哈哈,这个地方,还是大名鼎鼎的“舜帝之都”和龙山文化等部落文化的遗址所在地,更让我觉得非去不可了!我对这座城市的期待,大概就像《红楼梦》的书粉会去大观园打卡那样吧!大家心里有这样特殊的地方吗?

立夏来临看天气



不管去哪里,要出行“打卡”,天气状况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正所谓“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出自《山亭夏日》,唐,高骈),到了立夏,我国各地的风似乎多添了几分柔和,但雨水却明显多了。
立夏时节,随着夏季风增强北上,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不断向陆地输送,我国南方地区就都潮湿多雨起来,华南一带长江中下游雨量迅速增大,雨水从“婉约型”转为了“豪迈型”!因而民间有“立夏小满,江满河满”的说法。
这让人不由地想到前几日多地出现的夸张降雨天气,尤其长沙、广州,简直跟小说里的渡劫场景一样,高铁棚都塌了,难道年年立夏的前奏都如此恐怖吗?
事实上,这是今年极端天气多发的一个表现。我印象中,立夏日更多见的天气,更多见的场景,恰如清代孙云鹤(字兰友,孙云凤的妹妹,县丞金玮的妻子。善画,工填词,兼长骈体文,才气与云凤齐名)的诗《齐天乐·立夏怀家大人建阳道中》中写到的这样:

暮潮初退兰桡发,啼鹃正逢春晚。

盘荐樱桃,帘黏柳絮,又把东风催换。

掠檐新燕,记院宇年时,薄雷轻电。

节物依然,倚楼凝望白云远。

征程迢递未已,熟梅天近也,微冷还暖。

团扇临风,生衣对酒,何处水村山馆。

流光如箭。

想到日尊前,荔枝红浅。

屈指归来,好开丛桂宴。


这首词,充满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记录了没有极端天气时,春末夏初的种种美好。
但回看我们今年的现实,似乎,很难不对“薄雷轻电”四个字生出质疑?所以说啊,出门的朋友一定要提前做好攻略,时刻关注当地天气状况!
在极端天气多发的今年立夏,只有针对天气变化提前做好安排,才能保障自己能愉快“打卡”成功!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立夏》,南宋,赵友直),暮春风物正悄然远去,初夏的热情即将迎面而来。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个热情洋溢的季节,尽情感受夏日之美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苏辙与泰山
诗酒趁年华——苏轼与密州
“熙宁十年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⑸,相从来徐留百余日。”全诗赏析
苏轼曾在山东潍坊诸城任职两年!写下多篇千古名作,你肯定学过!
千里共婵娟的苏轼、苏辙兄弟
仙苏49 归去来,萦绕苏轼一生的夙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