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构建初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

现在,学生厌学的越来越多,靠“灯光加汗水”的方式已完全行不通。所以老师一定想办法构建高效课堂,向45分钟要质量,要效益,要效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一.         激发学习兴趣,构建高效课堂。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宇先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喜欢上历史,上课能自主地去探究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关键所在。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一):用新颖多样的导入激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对一堂课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导入新课,我常常采用如下方式:(1)用故事导入。例如,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可讲塞尔维亚青年刺杀斐迪南夫妇的故事导入。(2)用诗歌导入。例如,教《美国南北战争》时,可以用惠特曼歌颂林肯的诗歌《啊,船长,我的船长!》导入。(3)用歌曲导入。如,教《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时,可以演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导入。(4)创设情境导入。比如,教《全国大动乱》(即文化大革命)时,老师可以描述红卫兵批斗所谓的反革命分子、学生给老师写大字报的场景导入。此外还有用谜语导入、用图示导入、用典故导入、用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导入等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组织辩论赛激趣

我认为,展开历史辩论赛,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问题的能力等。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经常组织辩论赛,让学生在辩论中主动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如“辩论题一:有人认为,秦始皇功不可没,是千古一帝;有人认为,秦始皇过失巨大,是个君。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秦始皇?” “辩论题二:假如你是秦始皇在位期间的一名朝廷官员,你是赞成还是反对修筑万里长城?请说出理由。” “辩论题三:有人说,改革比战争好;有人说,战争比改革好;还有人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改革、战争并无好坏之分。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简述理由。” “辩论题四: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说出你的理由。”等等。

(三)表演课本剧激趣

表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表演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强对知识的记忆;表演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所以,不妨让学生多多表演课本剧。例如,学“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时,可以让两位学生分别扮演秦孝公和商鞅,让他们用对话的形式阐述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学完“诸子百家”后,可以设置一个这样的情境题: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六人跨越时空聚到了一起,对自己及自己的主张进行了介绍,请同学们表演出来。我相信学生兴趣高涨,还会大胆地进行创造,然后再表演。课堂上的笑声应该不断吧?

(四)讲名人故事激趣

可以说,每个学生都喜欢听故事,特别喜欢听名人故事。平时上课,只要那篇课文中出现了名人,就要讲一两个那个名人的故事给学生听。例如,讲华盛顿诚实的故事,讲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的故事,讲贝尔发明电话的故事,讲孙中山破除迷信、拯救中国人民的故事,讲袁隆平培育籼型杂交水稻的故事,讲曹雪芹几十年如一日地写作《红楼梦》的故事,等等。名人故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情感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其实历史老师可以坚持每节课讲个名人故事给学生听了,一年之后,厌学的学生肯定会少很多!

(五)创设问题激趣

有时,我们可以创设几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并解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时,就设置了这么三个问题:(1)老师的弟弟大学毕业后,想去外面的城市找工作,你建议他去哪里?请说明理由。(2)老师读书时,曾看到这么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栋房。”可老师今年春节去上海游玩时,却发现浦东比浦西繁华得多,你能帮老师解释一下吗?(3)同学们发现,娄底有肯德基、麦当劳,涟源有开心汤姆,能让自己一饱口福。肯德基店、麦当劳店、开心汤姆店在中国的出现与21世纪初中国所做的哪件重大事件有关?这三个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都认认真真地去阅读课文,希望自己是第一个找到正确答案的学生。找到答案后,就争先恐后地回答。综合多个学生的答案,就完全突出了本文的重点内容:经济特区的设立、上海浦东的开发、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整堂课,正是因为老师设置了几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就自主地探究、获取知识,老师只要稍作点拨就行了。

(六)开展各种活动激趣

历史活动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课堂上,可以组织抢答赛、挑战赛、评价历史人物、我最喜欢的名人名言、故事会等。例如,学完春秋战国的历史后,就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讲与历史有关的成语故事;又如,学了三国的历史后,就可开展“我讲三国”的故事会。学完了一个单元的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复习,就可用抢答赛、挑战赛来激励学生认真复习和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另一类是课外,可以举办“历史手抄报”比赛、可以带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历史博物馆和历史影片、可以引导学生寻访家乡的历史人物、可以让学生做历史社会调查等。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特别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有了饱满的热情,构建高效课堂就不难了。

二.         紧扣课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构建高效课堂。

我曾发现,有部分老师备课、上课前,从不去研究课标,只凭自己的所谓经验传授知识,这样就最容易泛泛而谈,面面俱到,没有重点可言。一节课下来,学生都不知道到底要识记、理解哪些知识,更别说掌握了哪些知识。所以,要想构建高效课堂,老师一定要研究课标,课堂上,尽量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当然,老师还可通过精选试题给学生练习,提高学习效率。所选出的题目一定要有典型性,并能让学生举一反三,能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

三.进行学法指导,构建高效课堂。

有的学生非常勤奋,每天见他忙忙碌碌,可学业成绩却不太好;而有些同学没见他怎么努力,却能名列前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想这最主要的原因是后者掌握了很好的学习方法,所以学习方法很重要,平时在课堂上老师一定要经常进行学法指导。历史的学法指导又分为两类,一类是记忆方法的指导,另一类是解题方法的指导。先说记忆方法的指导,我觉得下列六种方法行之有效。

(一)             故事法

一个史实就是一个故事,而同学们对故事是非常感兴趣的,如果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记,效果特别好。例如:“赤壁之战”,同学们可以这样讲:“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了北方,他就想举兵南下,进而统一整个中国。公元208年,他率军和刘备、孙权的联军在赤壁发生了激战。由于曹操骄傲轻敌,再加上他的士兵不识水性,结果被周瑜的火攻打得惨败而归。”连续讲两遍之后,赤壁之战的时间、地点、作战双方、原因、结果不就全记住了吗?

(二)             对比法

同学们对相类似的事情最容易混淆,经常发生张冠李戴的事。对于这些知识,我们应该先把它们列出来进行对比、区分,然后再强化记忆。例如:识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创始时间、地点、创始人;秦始皇的巩固措施和汉武帝的巩固措施;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可运用对比法。

(三)             顺口溜法

顺口溜有简洁、形象的特点,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那么我们不妨把一历史知识编成顺口溜。如:“夏商西周尽,春秋战国秦。西汉连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金,元明清。”短短的几句话,就把中国的朝代串连了起来,学生就会明了朝代的更替顺序。又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蒋介石、汪精卫,都在1927年叛变,四一二、七一五政变,引起人民来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1928年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四)             谐音法

就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来记忆。当然,这种方法只能偶尔用之,并且不能写错别字。例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可以记成我吃了“满口菠萝”。又如,彭德怀率领西北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先后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战役的胜利,有些同学就是记不住四次战役的顺序,你就可以告诉他们记成“青羊爬(蟠)山(沙)”,也许他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了。

(五)             归纳法

就是把同一时间发生的事情归到一起来记忆。例如,1689年发生的大事有:雅克萨之战,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彼得大帝进行改革。或者把某一事件的各个方面归纳起来进行记忆。例如,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就把原因、导火线、开始时间及标志、领导人、经过、结束时间及标志、意义等综合起来再进行记忆。这种方法又称为线索法或网络法,就是用一根线把有关知识串起来,就不显得零散。

(六)             联系法

学历史,不能只单一地、静止地识记,而应该加强纵向和横向联系。学世界历史,要善于联系中国历史,学中国近代、现代史,要善于联系中国古代史。只有经常进行知识的联系、综合,才能整体地把握知识。例如,学习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就要马上联系到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因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就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又如,学习完日本的明治维新,马上联系中国的戊戌变法来进行比较,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探究事件的本质,对历史问题理解得更透彻,更便于记忆。

再来说说解题技巧:有部分学生记住了基本知识点,可考试成绩还是不理想。这是因为他没有掌握解题技巧。现在历史题目出得较活,选择题题干比较长,但一般来说,只要找出了“关键词”,就能正确答题。所以找关键词很重要,要多培训。还有一些选择题,可以通过排除法做出来,也要学生学会这种方法。至于材料解析题和问题探究题,一定要指导学生多次阅读材料和题目,也找出一些关键词,帮助自己解题。并要好好理解题意,才下笔答题。

我相信,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只要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握了重点和难点,学生有了好的学习方法,就一定能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冯俊丽 构建高效历史民主课堂,引领高中学生成为历史学习与创新的主人
历史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高效课堂行动策略之“课前三分钟”
将辩论引入历史课堂
精心 爱心 潜心——优秀教师先进事迹 (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