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场结结实实的胜利,第一次长沙会战下--老萨(萨沙)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三十七
字号: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第一次长沙会战已经进行了刚刚一周多,主攻的日军四个师团番号的部队,已经感到极大的困难。

 

日军陷入苦战

作为一线日本兵来说,尚且不谈作战,光是湖南这一线的山地地形,就让他们叫苦不迭。从岳阳到长沙这一线,虽然并不是那种极端的高山,但也是连绵不断的丘陵和山地,基本没有什么平地。

国军在湖南民众的配合下,完全破坏了这一线的公路,日军的卡车,马车都无法通行,只得依靠马匹和人力背负。

后来在1944年于湖南作战的日军军官藤原彰回忆道:我们中国驻屯步兵第三联队在通城、平江之间按照所分配的任务,开始进行汽车道路的补修作业。虽说是汽车道路,但因为这一地区多次遭到日军的进攻,加上中国军队为阻挡日军而有意破坏,所以道路已经损坏得不成样子了。尽管在地图上有公路的记号,但实际上有很多地方完全没有留下道路的原来形状,有些地方甚至变成了水田。虽说还是有不少的山地,但平地部分都是水田和湿地,一旦下雨,雨水泛滥,道路就成了烂泥塘,怎样才能让汽车通行呢?我们也无计可施,不知如何是好。

当时日本兵的负重也不轻,除了步枪,弹药,刺刀,背包以外,还有雨衣,工具,应急的粮食等等,总重量也是很大的。

经过长达10日的山地艰苦行军,士兵们已经相当疲惫,苦不堪言。

更别说这一线完全是国军控制区,每天24小时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激战,日军官兵都高度紧张,精神上也极度疲惫。

 

藤原彰又回忆道:前两周,我们是在与烂泥作斗争的道路修筑中度过的。分配给我们的任务连三分之一都没有能完成,但士兵们已经感到非常疲劳了。而且越来越接近兵站线的最前头,粮食的补给也不够充分,特别是副食品,完全没有任何补给。实际上,从作战一开始就没有任何补给计划。也许日军的补给完全是依赖于就地征发补给品,但征发的成果往往是零。湖南省的这一地区已经反复经历过战争,是习惯于战争的第三、第十三两个师团毁坏和糟蹋过的地区,凡是能吃的东西,一点儿也没有留下来。身体的疲劳加上营养的不足,成为导致后来出现大量营养失调患者的原因。

 

更惨的是,日军的粮食和弹药供应越来越少了。辎重部队的运输车辆跟不上来,只能依靠人力和马匹携带辎重,运输量急剧减少。而且由于后勤运输线被国军小股部队不断袭击,后续运输几乎中断。跟随一线部队行军的辎重部队数量又能有多少呢?根据冈村宁次估计,一线部队的粮食弹药供应,只能坚持半个月,也就是15天。

冈村宁次认为,必须在930日之前占领长沙,歼灭第九战区在长沙以北的主力部队。

鉴于此,他一再命令中路突破部队加大攻击力度。

 

中路作战主力的第6师团和刚刚在侧翼登陆的第3师团第5旅团,都是国军狙击的重点对象,他们渡过汨罗江和登陆以后,遭遇层层阻击,前进异常艰难。

 

本来,来自于民风凶悍的日本九州地区的第6师团,是日军甲种师团中的顶尖王牌部队,号称全日本第二。

而在1873年成立于名古屋的第3师团,也是17个甲种常备师团里面的前几名。该师团参加过日本历史上所有大战,包括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干涉俄国内战,入侵中国的一系列战争。

 

而这两个师团的装备更是全日军中最好的,国军倾全国之力,也凑不齐他们的这样精良的重武器。

 

但由于孤军深入,在强渡新墙河和汨罗江都伤亡不轻,加上补给不及,连续作战极为疲劳,这两个师团战斗力大减。

 

此时,国军的战斗力反而越来越强,兵力也越来越多。

渡过汨罗江以后,第6师团遭遇国军层层阻击,前进异常困难。

而从侧翼登陆的第3师团第5旅团也遭遇国军预设阵地的阻拦,虽然重武器占有绝对优势,但短期内不会有大的突破,反而自己损兵折将。

 

冈村宁次无奈,再次试图出奇兵制胜。他命令第13师团第26旅团紧急向右侧平江突击,协同刚刚从大山里面杀出来的第33师团,立即南下,妄图从侧翼包抄长沙。

 

大家对第13师团应该也不陌生,这也是日军最强悍的甲种一流师团,在中国作战多年,和多支国军交过手。

 

说到这里,大家似乎有些奇怪,为什么第3师团和第13师团都只出动一个旅团,没有出动整个师团呢?

原因很简单,并不是冈村宁次轻视国军实力,所以只出动不多的部队。站在冈村的角度,如果一次能够出动100万军队最好,能给他1000万他也不嫌多。

关键在于,冈村宁次的11军虽然控制地区只有几万平方公里,却四面树敌,又有大量国军敌后武装在其控制区活动,必须留下大量日军卫戍自己的地盘。

所以,第3师团和第13师团都只能出动一个旅团,余部都在后方驻防,动弹不得。

 

如果说以上的三个师团处境还不算很惨,下面的就不同了!



---------------------------由于国军有计划的破坏了湘北所有的道路,日军的辎重卡车和马车都被迫留在后方。所有物资,均靠马匹和人力背负,所以作战两周以后,补给就基本耗尽。如果坚持不退兵,强行攻击长沙,一旦补给耗尽,国军反击,日军就会面临灭顶之灾。所以,日军没有办法不败退,不然就是死路一条。





 

33师团是新组建的师团,冈村宁次害怕他们没有战斗力,特别让他们从事中路的包抄任务,沿着幕府山南下。

在冈村看来,山区的国军人数有限,相对不会有什么激战。

 

可是,此举害苦了33师团。

33师团本来是所谓的治安师团,不是甲种师团那种4单位部队,而是3单位师团。

所谓4单位师团,也就是一个师团下辖2个旅团,每个旅团下辖2个联队,这样1个师团下辖4个联队。

4单位师团总兵力接近3万人,上面的第3,第6,第13师团都是这种师团。

3单位师团设定的初衷是对付自己控制区的所谓治安作战,因此师团下面没有旅团,直接下辖3个联队!这也一来,师团兵力就大规模减少,一般只有约2万人。

虽然是3单位师团,不过也是甲种师团的一份子,在同国军交手的时候,配备众多重武器,战斗力不弱。

 

吸取第101师团,第106师团等特设师团的教训,第33师团这类治安师团并没有单纯的使用预备役军官和士兵组成师团,而是从一线师团抽掉了大量军官和老兵以骨干,补充新兵组建了师团。

这样一来,第33师团就不再是整个师团都没有战斗经验的菜鸟部队,有相当的战斗力。

 

不过,第33师团毕竟还是刚组建的师团,没有经验的新兵数量很多。虽然他们面对的仅仅是国军第20军和第79军这两支部队,兵力还不如33师团多。却因为此处全是高山,国军又拼死防御,第33师团的前进极为困难。

 

21日开始,33师团苦战整整一周,到27日都没有占领国军固守的福石岭阵地。由于当时战局急剧变化,不但中路第6师团,第3师团,第13师团全部陷入苦战,连赣北的第106师团也有被国军包围的危险。

在冈村宁次的严令下,第33师团无奈,被迫选择绕过福石岭国军阵地南下,这一来就要丢弃大批的辎重和重武器。

 

绕过福石岭以后,第33师团还是遭遇国军层层阻击,几乎寸步难行。

 

好在第33师团组建之时,已经在国内受过强化训练,所以部队比当年的101师团,106师团要强多了。

33师团长甘粕重太郎也是一个职业军人,从小学开始就在仙台陆军地方幼年学校就读,也是身经百战的一个军人。在中国,他参加过128上海战役,对付东北义勇军战役,颇有在中国作战的经验。

其实甘粕重太郎中将尚且算不了什么,他的侄子甘粕正彦。他就是玩弄溥仪于故障上的满洲情报头子,所谓在满洲比关东军司令还有权势的人。

在电影《末代皇帝》,甘粕正彦狂妄的当着溥仪面宣称:只是大和民族才是真正深得子孙,整个亚洲都是大和民族的!

 

就装备上,33师团也相当强大,下辖山炮联队,野炮联队,以及坦克装甲车联队,这是国军无法相比的。

 

遗憾的是,新师团毕竟没有多少经验。

33师团在进攻作战时,曾经使用十多辆坦克冲击国军79军阵地。无奈79军准备多时,十多辆坦克还没靠近阵地,就被地雷和埋设的集束手榴弹炸毁4辆,余下的只好撤退。

由于久攻不克,33师团又使用毒气弹,连续发射几十发。不过由于师团的化学兵没有太多经验,他们选的攻击点不对。

国军79军经验丰富,随即点燃阵地前方的茅草,大火使得热空气上升,瞬间将毒气吹散。

33师团无计可施,只能硬拼硬打,伤亡惨重。

 

尤其后勤补给线被切断以后,一线部队没有粮食弹药,几乎要崩溃。后方辎重部队冒死押运一批补给冲入前线,被国军迫击炮占据到点一顿猛打,炸死的马就有100多匹,只得狼狈撤退。

后此,33师团战斗力削弱到底点,实际上已经无力继续作战了。

不过以33师团此次重武器的配备,对付国军也并不困难,光是重炮数量就是国军同等数量部队的十倍有余!

后来33师团也逐步升级为野战师团,参加了缅甸战役等南下和英美的作战。

 


---------------------国军在抗战期间生产了不到100门大口径火炮。当时中国只有沈阳兵工厂,太原兵工厂,广东兵工厂,汉阳兵工厂,金陵兵工厂可以生产大口径火炮。前三者都是军阀的工厂,不是被日本占领,就是因为军阀的原因被摧毁。后两者迁移到重庆以后,只能以很少的数量生产大口径火炮,但一线国军又极为需要火炮支持。迫于无奈,国民政府几乎停止了大口径火炮生产,改为生产更为适合但威力弱小的迫击炮。光是重庆的兵工厂,八年抗战内就生产了1.2万门迫击炮,多少弥补了一线国军炮兵的不足。其实严格来说,迫击炮并不属于真正的炮兵,只是略胜于无。





国军的炮兵

 

这里要说一说国军的迫击炮部队了!

进入抗战的第三年,当时虽然名义上,国民政府兵工厂可以制造极少的大口径火炮,但大的锻件,包括炮管等主要炮件全由德国供应毛坯,至于精密件瞄准器则由德国供应全套成品。

抗战开始以后,德国很快和中国断交,外援进口不可能了。加上日军陆续封锁了中国对外的军购通道,国民政府也就几乎无法自产中大口径火炮了。

其实也并非完全不可能自产,如果进行大规模的投入,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开始可以生产中大口径火炮。但一则产量绝对不会多,二则质量肯定平平,三则比如投入巨大。

国民政府认为,从实战角度考虑,花费巨大财力物力和事件,生产这几门火炮,性价比也太低了。

所以中国干脆干脆放弃了大中口径火炮的生产工作,改为生产一线部队急需的迫击炮。

国军在8年抗战中生产了从150毫米到60毫米各种迫击炮,60毫米迫击炮约5000门,82毫米迫击炮约7500门,120毫米迫击炮约60门,另外还有150毫米280门。

19377月至19458月,国民政府累计生产迫击炮弹约550万发,其中大部份是82毫米迫击炮弹。

虽然山野炮基本不再自产,为了先后火炮的使用,国民政府仍然保持弹药的生产。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国民政府兵工厂累计生产75毫米山野炮弹约42万发。

有人很奇怪,显然大中口径火炮才是真正的炮兵,二战中一些国家甚至不把迫击炮当做火炮,为什么国军只生产迫击炮呢?

除了大中口径火炮无法生产,迫击炮又比较容易生产以外,国军一线部队极度缺乏火力支援,而迫击炮虽然威力小,射程近,却可以提供一线部队急需要的支援火力。

其实,在实战中,由于中日的大中口径火炮数量相差太大,国军又没有制空权,国军一线即使有些大炮,往往也被日军完全压制,根本无法有效作战。

而迫击炮则不同,它轻便容易搬动,国军就算有再强大的炮兵火力,也不容易彻底把它们干掉。所以,整个八年抗战中,国军的迫击炮部队立下了赫赫战功,也造成日军很多的伤亡,甚至干掉了日军不少将军。甚至八路军用迫击炮也有斩获!八路军在1939年用迫击炮打冷炮,干掉了独立混成第2旅团阿部规秀旅团长。

貌似国军抗战八年生产了1万多门迫击炮,数量似乎不少。但这和列强相比,又算不了什么了!

保守计算,苏联在二战期间短短几年内,生产了30万门以上的迫击炮。

 

此次第一次长沙会战中,国军给一线部队配备了大量的迫击炮部队,其中就包括第四军第九十师直属迫击炮营。他的第三连少尉排长钱壮杰当时年仅18岁,作为见习排长进入一线实战。

第四军是中央军的精锐主力,但他的主力九十师居然只有一个迫击炮营作为支援火力。

钱壮杰这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娃娃排长进入炮兵排,原本认为是作为实习军官,跟着部队学习。没想到,去了以后,他们立即被任命为正式排长。当时排里面的炮兵战士们,普通比钱壮杰要大的多,大部分是20多岁大的青年。

为什么直接委任为排长?道理很简单,一线官兵伤亡太大,急需补充,只得赶鸭子上架了。

 

钱壮杰他们刚到部队就奉命急行军,去支援同33师团激战的第79军和第20军。

此时钱壮杰体会到33师团的悲哀,他回忆道:经过了好多个日夜的行军,部队穿过幕阜山的崇山峻岭,翻越了海拔将近千米的连云山主峰,过激流,渡险滩。这种艰苦绝非常人可以想象得了的,后勤供应跟不上,吃饭经常是有一顿没一顿,至于夜里睡觉就成为了奢望,只是一个劲不停地打瞌睡,有时队伍稍停一下,即是站着也会打起盹来。

 

进入一线杨森的20军在平江的军部附近,他们领到了18门当时国军最先进,威力最大的120毫米迫击炮。这批迫击炮是刚从国外购买的,性能先进。钱壮杰回忆到:武器是崭新的,配有先进的测距测向仪。这是步兵伴随炮,射程达五千米,最小射角四十五度,它弹道高。可作超越射击,消灭死角,适用于山地战,是不错的武器。

 

配备了新式武器以后,这个迫击炮营又加快的行军速度,冒着倾盆大雨赶到一线。

120毫米迫击炮分量可不轻,重达近300公斤,每发炮弹也有10公斤。虽然迫击炮可以分解成几部分,但仍然是很大的负重。迫击炮营赶到汨罗江和捞刀河之间时,中日两军正在这一线激战。

 

仅仅数日内,战局就发生很大变化。日军由于苦战半月,重武器无法跟进,战斗力急速减弱。

 

从汨罗江到捞刀河一线,国军兵力更为雄厚,日军几个师团再次陷入苦战。

实力最强悍的第6师团一部,在29日强渡过捞刀河。没想到这一部立即遭遇国军60师和195师团团包围,险些被歼灭,只好狼狈突围。

而第6师团主力在捞刀河一线拼死南下的时候,突然被大股国军伏击。两军混战,第6师团苦战不胜,伤亡很大,实在无法继续前进。

 

这边33师团绕过国军坚固阵地,勉强和13师团回合以后,立即不管不顾的向长沙侧翼包围。却被在这里守株待兔的第79军和第20军东西夹击,差点被打散。

迫击炮营排长钱壮杰就参加的此次的战斗。

钱壮杰回忆道:根据团指挥所的命令,营长命令我连投入战斗,向步兵提供炮火支援。在连长指挥下,全连迅速进入阵地。射击准备完成之后,我排第五第六炮奉命试射。咣咣两响,炮弹超越了阵地前山棱线飞向目标,两发炮弹一前一后紧紧地夹住了目标。通过观测,修正了射向射程,开始第二次试射,求得了射击诸元的正确数据。试射完毕后,连长下达效力射。随着炮长们下令,一声巨响,六发炮弹飞出炮膛。炮弹在敌阵爆炸,火光一闪,烟柱腾空而起,炮弹命中目标。连续射开始,炮弹一发接一发,以更高的密度,把大量的钢铁倾斜到敌人头上,敌人的机枪和掷弹筒火力立即减弱袭来。步兵部队抓住战机,迅速接近敌人,发起冲锋。

 

国军在火炮掩护下,一步步的占领了日军的阵地,火炮也紧随步兵跟进。

钱壮杰继续回忆道:我营营长带领第一第二两个连,从待命攻击线跑步进入战斗。士兵们扛着炮筒,背着座盘,肩着炮架,弹药兵挑着炮弹箱,个个汗如雨下,气喘如牛。这样,全营18门迫击炮集中射击,群射,纵深射,榴弹燃烧瞬发延期,炮弹冰雹般飞向目标,地震地上一片浓烟烈火,有效地达到了压制敌人,摧毁敌人火力点的目的。看到主攻部队迅速拿下敌人据点,占领了制高点,我的眼睛有些湿润。

 

到了30日,日军用尽残余的最后一点力量,有一部再次渡过捞刀河,接近到长沙附近,却又遭遇到国军第4军,第52军等精锐部队强力阻击,被迫转为就地防御。这也是此战最靠近长沙的一支日军部队!


-----------------在湘北的山地地形,日军战斗力大减。尤其负重太大,日常行军也极为痛苦。国军以较小股的部队扼守一些山隘要点,就可以造成日军较大的伤亡,然后从容而退。







日军全线溃败

 

日军几个师团长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他们最早嗅到了危险的气味,纷纷向冈村宁次表示要撤退。

 

冈村宁次此时左右为难!显然继续南下占领长沙,目前看来难度非常大,但并不代表不可能。

如果一味进攻长沙,此时部队补给已经基本耗尽,重武器又上不来,怕是无法应付这样的攻城战。

如果战斗持续一周以上,不用国军打,日军自己就会因为补给断绝而完蛋。

 

但如果不去打长沙,目前日军已经伤亡1万多人,虽然也造成了国军2万多人的伤亡,却因为国军有计划撤退,日军根本没有歼灭国军主力。这2万多人的损失,相对国军24万的总数来说,也算不了什么。显然,战前所谓歼灭第九战区国军主力目的,是不可能实现了。

 

如果此时连次要目的,占领长沙也不去作战,而立即撤退,岂不是鸡飞蛋打,自掌耳光吗?冈村宁次要如何向中国派遣军司令官西尾寿造交代?

 

就在冈村宁次犹豫不定的时候,海空方面交给他一份紧急情况。根据洞庭湖上日军水上飞机的侦察,在长沙一线,国军约有六个精锐师的部队集结完毕。

 

看完这份情报,冈村宁次才恍然大悟。原来薛岳的目的并不是守住长沙,而是试图彻底击溃他的中路8万多进攻大军。

 

如果不管不顾的持强攻击长沙,只要数日不胜,部队战斗力耗尽,又没有补给,此时薛岳集中主力给予迎头痛击,自己岂不是完败。

就算日军在长沙附近没有遭遇毁灭性失败,还要向北撤退100多公里,这一路全部是国军控制区,必将伤亡惨重。

 

冈村宁次这个老鬼子有个最好的品质,就是务实,不像之前台儿庄的矶谷廉介和后来昆仑关今村均那样傲慢自大,好大喜功。他权衡轻重,决定冒着承担战败罪名的巨大危险,让部队全部后撤。

为什么呢?因为此刻为了面子不撤退,将来在长沙城下大败,还一样要撤退,更会损失惨重。两害相比,取其轻!

 

其实,这个决心是非常南下的。也许对于全世界其他军人来说,胜败兵家常事,进退都没有什么丢人的。但对于所谓的大日本皇军来说,字典中从来就没有撤退两个字。日军一向以前进作为唯一的目标,而且从来不把战斗力虚弱的国军放在眼里。

之前狂言9月占领长沙,现在却随意后撤,正是吹牛吹破,丢脸之极。

只是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101日,冈村宁次紧急下令,向南进军最远的第6师团,立即停止进攻,逐步返回捞刀河以北。

为什么冈村宁次不在此时下达总撤退令呢?因为,他知道一线部队已经筋疲力尽,一旦下达总撤退令,可能出现各部抢着撤退,甚至会在国军打击下出现溃散。

 

而薛岳得知第6师团向北撤退以后,知道日军已经开始撤退,不会再进攻长沙了。薛岳不禁赞叹:冈村宁次这个老鬼子还是有一套的,它差一点就彻底完蛋。

不过就算这样,日军还是将大半截身子钻进来国军的口袋,薛岳在1日发动总攻击命令,国军各部四面出击!

眼见国军已经四面进攻,冈村宁次无奈,只得慌忙在2日下达总撤退令。

 

得到这个命令以后,一线已经焦头烂额的日军各部,立即蜂拥后撤。

 

可是开始突入的太深,现在撤退又谈何容易。

 

日军撤退途中遭受国军四面袭击,伤亡不轻。尤其分散在各地的小股卫戍部队,几乎被国军一扫而光。

 

在国军猛烈攻击下,日军各部踉踉跄跄的在104日退过汨罗江。

左翼日军一部撤退不及,只得慌忙乘坐军舰从洞庭湖撤退到岳阳。

 

此时日军各部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6日,冈村宁次掩耳盗铃的宣称达到作战目的,战役全部结束,其实,此时日军大部还在狼奔猪突,没有撤退过新墙河。

 

直到8日,日军才退过新墙河,回到自己的防区,国军由此恢复了全部失地。


--------------------日军伤亡,被俘人数不少,还被国军缴获了大批武器辎重。






一场结结实实的胜利

 

此次追击战中,日军伤亡数千人,加上之前伤亡的1万多人,此战伤亡高达2万之众。

 

国军方面伤亡约3万多人,比日军要大,但这个伤亡比在双方武器装备巨大差距下,还是相当理想的。

 

至于日军战后宣称自己仅仅死亡850人,伤2700人,又是鬼子特有的胡扯乱盖,不足为奇。

 

 

日军在战前宣称9月必将占领长沙,所以进攻初始,根本没有考虑会撤退,也没有撤退的准备。

 

此次撤退期间,虽然由于日军素质较好,大体保持没有崩溃以外,由于四面被伏击追击,加上补给耗尽,非常狼狈。

 

以赣北106师团为例,他们撤退期间遭遇层层包围,其中就包括东北军49105师的伏击。当时105师派两个团占领了106师团撤退必经之路。

当该师团主力连夜撤退经过这里时候,被315团伏击。

315团在公路附近的小山上设置了伏击阵地,等到日军经过,立即使用轻重武器向公路猛烈开火。106师团措手不及,又因为部队被崎岖的山路,被拉成一字长蛇阵,陷入全面的混乱中。

日军被攻击半小时以后才反应过来,此时日军已经遭受一定的伤亡。

随后日军集中主力反击的时候,315团则交替掩护撤退到二线阵地,随即继续依靠山地向公路射击炮击。

106师团在夜中搞不清国军规模,几次进攻无效,只得冒着炮火加速突围。前后用了3个小时才全部通过,留下了一地的尸体和丢弃的辎重。

此战315团由于以逸待劳,又占据坚固阵地,伤亡很小。

这种伏击战,对于国军是极为有利的,而日军则是极为不利。日军由于屡次遭受袭击,虽然没有全军崩溃,撤退的也极为狼狈。

 

第二天315团,继续追击偷袭由一个中队日军保护的野战医院时,发现如惊弓之鸟的日军刚刚仓皇撤走。日军驻扎的村子中,到处都是丢弃的东西,包括钢盔,衣服,担架之内。进入村子的国军又发现,日军军用锅内煮熟的饭和开水还是热的,说明他们因为忙着逃跑,连一顿饭都没来得及吃完就慌忙走了!

虽然此次突袭没有成功,却也可以看到日军撤退多么慌乱。

 

而黔军102师追击日军也颇有斩获,该师以两个团尾追日军!从长沙出击,狂追了100多公里。日军当时光顾撤退,已经不敢停下来应战。所以基本就是一个追,一个跑。一旦追上就打死一批,然后继续追。

102师前锋伊布,截住日军尾巴,都狠狠吃掉,每次都毙伤日军百人以上。就这样,追逐赛一直继续国统区和日控区的交界处--新墙河。

其实黔军是国军中战斗力最弱的部队,装备极差,如果日军敢于回头应战,黔军绝对占不到什么便宜。

由此可见日军这次撤退慌乱到什么程度。

 

 

 

第一次长沙会战,无论从战略和战术上,都是一场胜仗。

 

战略上,国军采用诱敌深入,逐次抵抗,导致日军战斗力逐步消耗,最终没有实现歼灭第九战区国军主力的目标,也没能实现占领长沙的目标,接受了完败。

虽然,最终因为冈村宁次反应比较快,没有进入长沙地区,没有被国军六个师的预备队彻底击溃,但也遭受很大损失,属于一场大败仗。

 

战术上,国军以防御为主,依靠有利地形防御,造成日军很大的伤亡。防御中,采用后退缺战,破坏交通和坚壁清野,导致日军的优势无法发挥,战斗力大减,最终两军伤亡比非常接近。相比抗战初期,国军损失基本是日军一倍来看,是不可思议的。

 

蒋介石给薛岳的电报也掩饰不住喜庆之气息:此次湘北大捷,全国振奋,诚是为最后胜利之佐证,而对于人民信念、国际视听,关系尤钜。骏烈丰功,良深嘉庆。

 

自然,事后日本人为了掩饰失败,谎称没有意图占领长沙,只是造成国军损失就是完成目标。试问,如果不想占领长沙,分为三路以长沙为中心的包抄作战,又是在干什么?此战国军损失不过3万多人,相比20多万的部队,仅仅为7分之一。而日军也损失2万多人,等于是没有对国军伤筋动骨,自己反而重伤了,天底下有这样的造成敌人伤亡的战例吗?

 

至于我党也对故意贬低长沙会战,一说是薛岳自己违背蒋介石命令打的,二说日军根本没有试图占领长沙,就是打一枪就走,三说日军伤亡3000多人(日军战时公布数据),国军伤亡4万,其实这又是不尊重历史的老一套而已。





----------------------------长沙会战中的国军战士们!国军因为处于防御地位,还有效的动用了一些野炮和山炮。而日军很多火炮都被迫留在后方,因为道路破坏了,没法跟随步兵行军。






 

事实上,虽然冈村宁次和西尾寿造一再抵赖,第一次长沙会战的完败是赖不掉的。

战后,冈村宁次在会战结束后给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西尾寿造呈交的《关于解决中日事变作战之意见》中说,也承认了失败。他写到:摧毁敌军的抗战企图,是至难中的难事……在作战中放弃已占领的要地要域而返回原驻地的作法,不啻鼓励敌人反击,并会成为敌人宣传的材料。

 

长沙会战中,中日战斗是极为激烈的,仅仅对抗33师团的79140师就消耗子弹高达40多发。战斗后在战斗比较激烈的三个阵地,扫出子弹壳高达30多担,足可见战斗之惨烈!

我军此战伤亡3万多人,大小作战数千场,整个湘北都撒满了国军烈士的鲜血。


其他的故事

 

 

需要说明的是,薛岳战后仍然对白崇禧压迫他撤军,并且对他颇为无礼的态度耿耿于怀。李宗仁说过:白崇禧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太傲慢,嘴太臭。

此次薛岳受了白崇禧的压迫,还立下了军令状,但最终结果是打赢了。如果当时听从白崇禧的放弃长沙,日军绝对会占领长沙以后不再前进,那么长沙也就丢了,还无法大量歼灭日军,战役也就失败了。

战后,白崇禧自知判断失误,亲自来到长沙想要表示歉意。没想到薛岳当时一肚子气没处发,毫不客气的给了白冷脸。当时薛岳的赵子立回忆:一天晚上,我正在好睡,突然被薛岳进来叫醒了。薛岳板着脸对我说:走!去接白崇禧去。白崇禧来啦!丢他妈呆核(应该是粤语骂人的脏话)!敌人进攻时候,他不来,敌人跑了,他到来了。我们几夜没睡个整觉,刚睡好,他来找麻烦!

一行人赶到车站,白崇禧的专列早已停下来多时了!

薛岳冷着脸和白崇禧寒暄了几句,随后怒气冲冲的说:这次作战,兵力不够用,我能力也不成,所以仗没打好。这个责任,我负不了,还是请主任来亲自指挥吧!

白崇禧被薛岳这一冲,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得尴尬的不听摸脑袋。好在薛岳的参谋长精于世故,立即打圆场,岔开了话题。

白崇禧也红着脸赞扬了薛岳几句,说他打得好。

薛岳脸还是像大历史一样冷,鼻子里面哼了几声,也不说话,白崇禧没有办法,只得灰溜溜的上车走了。

结果,专列还没有开出车站,薛岳转身就走了。

 

薛岳为什么如此气愤,其实也有悲痛的因素。在第一次长沙会战期间,他的父亲去世了。薛家是广东韶关乐昌客家人,世世代代为耕读之家。薛岳的曾祖、祖父和父亲都是自耕辎重的农民。薛岳的父亲名豪汉,薛岳是长子。薛豪汉有六子二女,家庭教育极为严格。薛岳六兄弟中,出了四个国军将军,除薛岳为四星一级上将外,三弟仲述、四弟叔达为中将,五弟季良为少将。

薛豪汉传承农民家庭的特点,对薛岳这个长子非常看重。薛岳七岁就被送去上私塾,后又送去上新式小学。这对于普通农民家庭来说,是很难得的。当年男性农民中,有超过七成不识字,也就是连私塾都没有上过,更别说上什么西洋小学。

薛豪汉从小给薛岳讲述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的抗御外寇的故事,对薛岳一生也有重大影响。

后来薛岳在15岁时,离开家去广州上陆军小学,父亲薛豪汉虽然舍不得,却也没有反对,

父子感情极深。

第一次长沙会战爆发之前,年事已高的薛豪汉已经重病卧床,看来是不行了。会战进行期间,薛豪汉已经弥留,在稍微清醒一些以后,他再三嘱咐家人,千万不要告诉正在打仗的儿子薛岳,让他全心全意去打鬼子。

但薛岳还是知道了父亲已经不行了的消息!

现在军情十万火急,薛岳整日整夜不睡觉,怕是连离开一步都不行,又如何能够离开前线去看父亲呢?最终薛岳咬牙硬撑着,最终打赢了战役。但薛豪汉也在会战结束之前,因病去世!

薛岳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痛哭不已。会战结束以后,赶忙请假回去奔丧。

薛岳是广东人,当地的风俗极为保守。父亲死前,儿子不来见面就属于大不孝。宗族的老人们对薛岳非常不满,一度不让薛岳奔丧。薛岳和家人再三求情,老人们才勉强允许薛岳去祭拜,但必须万分虔诚。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薛岳为了国家,连父亲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

有意思的是,广东韶关坚守到19451月沦陷。日军占领韶关以后,一部开往薛岳的祖坟。当时薛岳的亲友们大多已经离开,剩下的老人们都很紧张。因为薛岳恐怕是歼灭日军最多的国军将领,和日军有血海深仇,日军很有可能来挖掉他的祖坟。

在民国时期,挖祖坟是对一个家族最可怕的报复,胜过满门抄斩。没想到,日军赶到韶关薛岳老家以后,并没有任何对薛岳祖坟不敬的举动。甚至还做了简单的打扫,点烟放酒祭拜!

为什么呢?因为日本人知道,薛岳是真正的军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这和日本军人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日本人虽然被薛岳成万成万的干掉,却对薛岳非常钦佩,认为他是真正的勇士,自然不会敢于去挖他的祖坟。

 

日军此次战斗完败,令人发指的是,他们居然以老百姓作为发泄。日寇所到之处疯狂屠杀无辜百姓,纵火,抢掠,奸淫,无所不为,形同野兽!

 

当时大部分百姓已经疏散,但少数没有来得及逃走的中国居民遭受日军兽性屠杀和破坏。



----------------------有人认为日军只要进攻长沙,国军动用预备役的6个师,就可以全歼这股日军。但就当是情况来看,是不可能的。国军6个师不过6万人,加上周边部队不过12万,而中路主攻的日军第3师团,第6师团,第13师团,第33师团总兵力少说也有8万多人。以12万日军想吃掉8万多日军,根本不可能,顶多也是给予日军重创。所以有人说第一次长沙会战没有彻底吃掉日军,是失败,这是完全不了解当时情况人的胡说!





 

由于后期补给断绝,日军在一些已经逃走的老百姓房屋中掘地三尺,找不到食物就放火烧屋,来不及烧的就在农民烧饭的锅,水缸中大便,在居民的饭碗,水瓢上小便。

 

战后薛岳曾经亲自前往湘北巡视一周,单单他经过的不多的几个地方,日军就烧光了270多个村镇,残杀了8000多老百姓。

日寇特别恶劣,除了单纯的枪杀以外,还包括刀砍,刺杀,烧死等等,甚至将杀死的农民尸体立着摆在大门两侧,当做所谓看门人。

另外就是强奸妇女,保守估计也有数千人,其中甚至包括8岁的幼女和83岁的老妇。日军甚至在撤退过程中,也不忘记在山上扫荡妇女。被强奸的妇女一般就地杀害,甚至将赤裸的尸体挂在道路两边的树木上。

这些暴行,不但让湖南当地百姓刻骨痛恨,也让大量外国记者拍下了珍贵的照片。

整个八年抗战期间,湖南老百姓伤亡高达260多万人。

 

所以,湖南当地民众百分之百支持国军抗战。在日军狼狈撤退时,大量老百姓手持土枪,长矛,甚至钉耙,木叉配合国军追击日军主力,搜捕日军零散部队。这些老百姓捉住了数百名日军俘虏,大部分是掉队以后日本兵。这些日本兵害怕被俘,甚至将军服脱掉,穿上中国老百姓的衣服。

由于湖南老百姓对日寇极为仇恨,大部分被俘的日本兵当场就被打死,只有少量被俘的,诸如后方医护人员近藤富子等人被交到长沙国军处。

后来在解放军战争中投降国军的第九战区赵子立在回忆录中,讥笑国军没有捉住俘虏!其实这不过是从1951年被关押到1973年才释放的赵子立无可奈何的说法,或者说在政治压力下的胡说。

无数资料可以证明,此战国军抓到不少俘虏。79835团也捉住了7个俘虏,7451153团攻占赣北一个小镇九仙汤,也捉住了8个俘虏。虽然由于仇恨日军杀掉了其中几个,仍然有几个被送到长沙,因为每个俘虏可以换取200块大洋!

 

第一次长沙会战就这样结束了,这是一次结结实实的胜利。此战对于日军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战争中,一个日军上士本田四郎也被俘。事后发现他的战斗日记中写道:长江之水往东流,中国之河永不朽;要想中国不抗日,除非长江之水不会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工程师出身的横山勇,如何破掉了薛岳的天炉战法?
抗日战争全程回顾二
薛岳在长沙三次重创日军,为何第四次失守了?只因他有一致命缺点
长沙会战三战三捷,可为什么第四次长沙会战,却三天失守?
第四次长沙会战
烽火连天的湖南战场——第二次长沙保卫战(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