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永远的犍陀罗》 | 印度火车

纪录片《永远的犍陀罗》

苇杭手记08

终于要写到传说中的印度火车了。但我亲身感受到的印度火车,与传说中截然不同,那是一次幸福感爆棚的体验。那种幸福感是时速380公里的豪华京沪高铁不曾带给我的。 

在印度第一次坐火车,是从新德里去占西,早上四五点钟,提早去了一小时,天还没亮。环顾站台,我看到有专门的女士休息室,大概只有女性才可以享用候车室待遇,男士只能在月台上站着等。临近火车到站还有十几分钟时,大家纷纷抢占有利角度,长枪短炮苹果三星统统对准火车进站的方向,还有专业的摄影师趴下来准备仰拍,那是多么令人期待的一刻,微信朋友圈疯传的场景即将亲眼见证:破旧不堪比我们落后三十年的火车车型,每节车厢门口都被挤爆,车窗外挂着自行车,车顶也堆满外挂的人……

终于,火车鸣笛而来,循着刺目的车头光柱,所有人都咔咔咔拍个不停。也许是早班火车的缘故,人并不多,更无外挂,除了火车的确是旧了点儿,像咱们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没有太过特别的,没有预想中的笑点。上车之后较为深刻的第一印象是车厢中偶见荷枪实弹的士兵维持安全。

坐定之后,各项服务开始了,服务员以小伙子为主,因为他们没有送餐小车可以优雅地推着,而是靠搬运大筐投送,需要力气。先是发瓶装水,每人一瓶;然后是发早中两次快餐,牛奶咖啡热茶可选,午餐有面包黄油酸奶,炸土豆泥薯条豌豆;面包是纸包装的,炸土豆是锡纸包装的,刀叉是不锈钢的,非中国高铁所用一次性塑料的,这种环保意识令我肃然起敬并感恩,饭后还每人分一勺爽口用的孜然冰糖粒,中途会发送报纸。关键是,所有这一切,均是免费的哟——这是我在中国从来没有享受过的待遇,高大上的高铁上,四五十元一份的盒饭五元一瓶的水宰你没商量倒也算了,那些塑料包装令我沮丧并恐惧,塑料盒饭送进微波炉加热,要产生多少有毒物质双酚A呢?无异于花钱买毒药。连最起码的健康常识和环保理念都没有,谈何高大上?

 之前我看过朋友写坐印度火车的体验,跟我完全不同:“乘坐火车去圣城瓦拉纳西看恒河日出。拥挤混乱的售票处,时不时有人插队......上了火车,关于印度火车的状况不再是个传说。头上有卧铺的人在拍鞋子,整我一头土,旁边小孩子在撒尿,尿到我鞋上。时不时还有人乞讨,而且是爬过来的。更让我晕的是,列车员来查票,说我的票不是这节的,除了补差额还要罚款!我都坐地上了,也要罚!四个小时的车,我就在不停的起身、坐下中熬过。从那次经历后,余下的旅行我再也没坐过火车”!每个人真实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思,就对了,拼在一起看,才是多元客观的。

我平生第一次坐火车滋生幸福感,是在印度。虽然,火车上一切设施都显得有些破旧,可幸福感就是这么奇怪的东东——你被当做人了,而不是待宰的猪羊;你从细节上感觉被重视了,而不是完全没人拿你健康当回事,公然毒害你。这一切,跟火车型号时速快慢硬件高低有什么关系!印度人幸福指数高,跟物质没有绝对关系,中国人的物质底线太高。

咱总笑人家火车外挂,笑人家公交巴士不装门,笑人家的基础设施落后,笑人家街道脏乱差,笑人家发电量只有中国的零头,笑人家军舰零件掉了半个月才发现,笑印度士兵向中国边境士兵借手机打电话。有没有想过,我们笑印度黑印度,跟人家先进国家笑看我们发展中国家,是一样一样的(思考题:“笑贫不笑娼”究竟是种什么鬼心态)。 

有位朋友在硅谷工作多年,同事中有很多印度精英。他讲美国老板更愿意用印度人,而不是中国人,同样来自勤劳善良劳动力密集的古老国度,印度人有信仰,讲诚信,IT基础好,英语更好,国际上公认印度人比中国人口碑要好很多。其实阿三的幸福指数很高,虽然也有穷富之分,但因为有信仰,不像中国贫富悬殊阶层分化那样造成巨大的失衡滋生厚重的戾气。印度非常重视教育,九年免费义务教育(真正的完全免费,父母不用另花一分钱),全体学生免费午餐,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们也许就是未来的软件业精英,印度软件业已雄踞世界第二。整个国家状况很像咱们的八十年代,一切方兴未艾,生机勃勃,有无尽可能和无限憧憬。傲慢与偏见,均缘于无知无明。

有两件事让我对印度人感觉良好。印度每个景区跟中国景区一样,充斥着众多兜售劣质旅游纪念品的小贩,他们会用流利的英语反复推销,可以一直跟着走很远,不轻易放弃。同行的一位老师被跟上了,那是一个有腿疾的小贩,不良于行,却从景区门口一直跟到我们团队的大巴,这位老师有些厌烦,掏出几块钱说,我不要你的东西,看你有残疾,给你点儿钱,你不要再跟着我了。小贩停下来,不再紧跟,很认真地拒绝,说不要施舍的钱。还有一次,是同行有人钱包落在另外一个城市一个大学了,次日才想起来,没抱什么希望地给学校那边打了个电话,竟然有学生拾到上交了,学校又快递给失主,分文未少。若是在国内,如果证件及银行卡还在,就已然感激零涕了,岂敢奢望现金分文不少。

(摄影 吴昊)

 关于众人吐槽的卫生,我只说我看到的——北京飞新德里的航班上曾遇见很多锡克族阿三,就是包头长须的那种,威严有派,穿戴讲究,一尘不染,一丝不苟,他们的头发从生下来到死都不剪一次的,所以很长,大头巾包起来,我难以想象那头发该有多长。更感兴趣的是,他们多久洗一次头,如果很久才洗一次,穿的再干净又有什么用。问同行的人,居然说他们每天都要洗!那是多么浩瀚的工程,需要多么伟大的耐心。留长发不啻就是一场修行! 

我们所行之处,撇开五星级酒店不说,哪怕是一个寺院公厕,哪怕是一个路边餐馆,厕所都非常洁净,马桶或便池右边都配有小型冲洗器,这在北京,即便五星级宾馆也未必装备,即便装逼的白领挥金的土豪也未必有这等便后及时冲洗的卫生习惯。我非常好奇这一发现,告诉别人,得到的解释令我不敢置信:因为印度人不用手纸,直接冲洗呀。这一点我得向印度本土人士求证下。 

同行的印度小伙魏汉,在北大读博士,面对大家时不时的种种嘲笑,他有点难为情,但不恼不愠不卑不亢:是的,印度的经济差,公路差,卫生差,但我们的食物不用担心三聚氰胺和苏丹红,也不会农残超标,大家可以放心吃。问他将来毕业了愿留北京还是回印度,他说生活在北京太可怜了,想回印度。

的确,印度社会存在诸多问题,种姓制度、包办婚姻、强奸案等等。印度全方位现状我无从了解更多。作为匆匆过客,我看到的难免片面,可幸福感就那么实实在在留在心底了,抹不去。一个去过印度的朋友曾总结说:讨厌印度的人会不再踏足,爱印度的人会一去再去。

一念地狱,一念天堂。我祝福印度越来越好!曾经辉煌过的民族,终不会沉沦。 


 作者  |           

苇杭,名刘海燕,七零后,纪录片导演,作品有《刺刀下的劳工》《风中客卿》《花冈越狱》《重返卡拉麦里》《寻找端纳》《千古忧乐》《消逝的建筑》《永远的犍陀罗》等,两度获得国际纪录片“金熊猫”评委会特别奖、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长片“十佳”,广电总局推优,以及“光影纪年”学院奖、中美电影节入围奖;作品《刺刀下的劳工》获中央档案馆收藏。著有创作手记《光影过客》《小隐六记》《念念犍陀罗》。

本公号长期征集佛教艺术相关图文,wenxin:654580449

  温故  |           

《永远的犍陀罗》 | 嫁人要嫁沙贾汗

《永远的犍陀罗》 | 我的个神呐

《永远的犍陀罗》 | 不如初见

《永远的犍陀罗》 | 千年之争

《华夏之华》 |  瑞者信玉

《华夏之华》 |  只此黄绿

《华夏之华》 |  见相非相

《永远的犍陀罗》 | 缘起手串之末

《永远的犍陀罗》 | 于道各努力

《永远的犍陀罗》 | 千里自同风

  周边  |           

惜别 | 段晴:“慈悲者之城”与“涅槃城”

雅斯贝尔斯对佛教思想的认识

樊锦诗 | 北周时期的敦煌壁画艺术

段晴丨丝路之畔的赫尔墨斯

回眸:梁思成与费正清的“独乐”情缘

乘风破浪——敦煌壁画中的舟船

观展 | 从一物到世界——金华市博物馆“无穷·镜:古代铜镜中的微观世界”展览访谈

观展 | 大叙事下的文物与考古——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常设展览访谈

佛藝访谈:台湾中华鹿野苑艺文学会吴文成专访

佛像和我们——熊秉明

古佛之美|走近奈良法隆寺壁画和百济观音

慈悲与智慧——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历代金铜造像

—————————————————

情怀也是生产力 。做有温度的视频,写有思想的文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贩遭同行追打扎死人被定罪免刑
印度的火车
纪录片《文成小贩的一天》每个人都不容易呀!
奇葩!让你惊掉下巴的印度10大怪
终极钉子户 泰国曼谷最神奇的铁路市场
火车上的印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