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话美术史| 最喜小儿无赖

小爱神丘比特


在国家博物馆“威尼斯与威尼斯画派”展览中,有一幅油画是描写爱神维纳斯、小爱神丘比特和神使墨丘利(希腊神话中的赫尔墨斯)的,这就是保罗·委罗内塞(Paolo veronese 1528-1588)的《维纳斯与墨丘利把厄洛斯和安忒洛斯介绍给宙斯》。



委罗内塞《维纳斯与墨丘利把厄洛斯和安忒洛斯介绍给宙斯》


保罗·委罗内塞原名保罗·卡利阿里(Paolo Caliari),由于来自威尼斯的委罗内,人们称他为委罗内塞,就是委罗内人的意思。委罗内塞的绘画继承了提香的绚丽色彩,但又发展出自己独特的银灰色调风格。他的油画作品格调典雅、造型优美,富有装饰性,十分契合16世纪后半叶威尼斯富足欢乐的现实生活。


在委罗内塞的这幅油画中,最左边的小屁孩是我们话题的主角小爱神丘比特。他今天的出场似乎有点害羞,正调皮地躲在妈妈维纳斯的衣服里,维纳斯旁边的是神使墨丘利。我们之所以判断他是墨丘利,是因为他的手边拿着的是蛇杖,脚下穿着的是标志性的飞鞋。墨丘利的右腿上搁着一位刚出生不久的小孩,是丘比特的弟弟情欲之神安忒洛斯。维纳斯和墨丘利的眼神指向油画的最右边。画面右上角只露出半个身子的神,正是宙斯(朱庇特)。因为那只蹲着的老鹰是众神之王的象征。


为丘比特,妈妈维纳斯操碎了心


据说维纳斯女神因为儿子丘比特长得慢而忧心忡忡。神的时代没有医院,也不知道晒太阳补钙一说,所以要解决孩子长不大的问题只能求助偏方。有一位很靠谱的神说,要让丘比特长大成人,她唯一需要做的是就是给他生个弟弟。这种神理论虽然现在看来不可思议但在神的时代绝对是科学。结果丘比特的亲妈毅然决然地响应号召生了第二胎,成功地解决了丘比特的成长问题。这幅画描绘的就是维纳斯与墨丘利正在向宙斯介绍丘比特和安忒洛斯两个小兄弟,以使他们能够获得众神之王的眷顾。


不过,这个故事和这幅油画都有些奇怪之处。奇怪的不是维纳斯生二胎的动机,奇怪的是站在维纳斯身边向宙斯介绍两个孩子的男人竟然是神使赫尔墨斯,而不是他们两兄弟的亲身父亲战神玛尔斯。因为按照公认的说法,小爱神丘比特是维纳斯和战神玛尔斯偷情所生的私生子。孩子刚出生,向宙斯介绍的人按道理应该是玛尔斯而不是赫尔墨斯啊。所以,有人说,这幅油画让人不由得联想到丘比特很有可能是维纳斯和墨丘利的孩子。



柯雷乔《爱神丘比特的教育》


这有点乱。丘比特的老爸究竟是谁?我们被保罗·委罗内塞的这幅油画弄得有些不清不楚。不过幸好还有另一种说法,神使墨丘利,实际上是丘比特的老师。这让我们着实舒了一口气。让我们就看看科雷乔在《爱神丘比特的教育》中是如何描绘墨丘利教授丘比特的动人情景。画中长着小翅膀肥嘟嘟的丘比特正跟着自己的老师墨丘利学习。墨丘利头戴著名的飞檐帽,脚穿飞鞋,手里拿着一张纸,似乎正在教丘比特拼读。站在他们旁边的女神就是丘比特的母亲维纳斯。这幅画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古典文化的喜爱。但是由于整个画面充满着家人似的甜蜜的温馨,所以也有人认为柯雷乔这幅画实际上暗示了丘比特是维纳斯和墨丘利所生。呃,看了柯雷乔的油画,感觉这关系还是乱。


不过,我们先别管墨丘利了,我们还是把目光定格在一度被他的老妈维纳斯认为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丘比特身上吧。


蒙眼射箭的丘比特


看着小爱神丘比特,我就想起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有一天他看见自己的小儿子一边满地打滚一边还剥着莲蓬吃,于是来了一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不知道希腊罗马,更没有看过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但小儿无赖这句话,用在我们亲爱的小爱神丘比特身上却恰如其分。


古罗马作家安普列乌斯的《金驴记》这样描述我们活泼可爱的丘比特:“小家伙天不怕地不怕,是搞恶作剧的能手,对公共道德不屑一顾。他身背能使人兴奋起来的弓箭,夜里跑进别人的居室里去,在夫妇之间播散分裂的种子,肆无忌惮地制造极其严重的丑闻,总而言之,从来不干一件好事。”


从来不干一件好事,此儿真是无赖啊。无赖之处在于,我们的小丘比特箭术不精,却偏偏喜欢盲射,就是老爱蒙住自己的眼睛在那里瞎射,搞得天下拉郎配的爱情到处都是,这就等于白胡子的月下老人乱牵红娘线一般,惹得天下尽是糊涂的爱情债。



桑德罗·波提切利《春》


关于蒙眼的丘比特形象,许多的西方油画都有。让我们先从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著名的油画《春》来欣赏丘比特盲射时的英姿。这幅珍贵的蛋彩画现在藏在意大利乌兹齐美术馆,是非常有名的一幅作品。这幅画如梦如幻,让观者如置身于维纳斯的花园之中。画中有九位神灵。中间那位披着红纱的女神就是维纳斯,歪着头的样子看起来很像圣母。画面最右边的丑男是西风之神费泽罗斯,这位在阳春三月送来和风细雨的风神,正想劫走还是少女的花神费罗拉,花神费罗拉嘴里吐出花瓣,预示着冬天即将过去春天正在来到。她的身旁站着的是成年的自己,虽然两人长得不怎么像,但成年的花神寓意着繁花嫩叶的春天。画面的左边是神使墨丘利和美惠三女神。墨丘利站在最左边,他是维纳斯花园的守护者,正用手中的蛇杖拨散冬天的阴霾。墨丘利旁边站着美惠三女神。她们姐妹三人是维纳斯的随从,维纳斯女神走到哪里,她们就跟到哪里。美惠三女神尽情地享受生命的快乐,她们代表着生命所能给予的全部美好。油画中央的上方还有一位胖嘟嘟的小孩,就是我们的小爱神丘比特。他正蒙着眼睛弯弓搭箭在那里射出爱情之箭。看他的箭头,似乎正对准着美惠三女神中象征着贞洁的女神。而中间那位贞洁女神已经香肩半露,暗示着爱情之箭正在发生影响。



提香·韦切利奥《维纳斯蒙住丘比特的眼睛》


提香·韦切利奥 (Tiziano Vecellio)有一幅画,叫作《维纳斯蒙住丘比特的眼睛》,让我们直观地看到了蒙眼的丘比特形象。这幅油画创作于1565年,现藏在意大利罗马波格赛美术馆。这幅作品有着提香·韦切里奥一贯的特点,色彩丰富,构图多变,光和影的运用也很精妙。但画家画这幅作品的寓意则让人费解。维纳斯正用布条把丘比特的眼睛给蒙起来。丘比特并不是非常乐意,正趴在妈妈的身上。旁边的侍女则表情严肃地拿着丘比特的弓。


至于为什么丘比特要被蒙住眼睛,我想这很大程度是因为他的妈妈维纳斯相信“爱情是盲目的”,再加上小儿淘气的天性,所以就出现很多的恶作剧,天上的神仙和地上的饮食男女们不知道哪天会被乱飞的爱情之箭射中。


丘比特给众神和人间的男女们燃起爱情的火焰,主要靠的是他的弓箭。小爱神的箭囊里常常装着两种箭。两种箭的作用正好相反。爱情的金箭燃烧着恋爱的火焰,铅头神箭则散发着驱散爱情的不祥之光。金箭射入人心,会唤起爱的激情,让爱情走向婚姻,铅箭射入人心,会使相爱的人互相憎恶,最后以分手而告终。


他的箭是没有善恶之分的。所以就算你是四大恶人之首,被爱情之箭射中,也要堕入爱河不能自拔。神通广大如众神之王宙斯、掌管着海域的海神和占据着地府的冥王,也挡不住丘比特的神箭。他的母亲维纳斯曾搂着他说:“儿啊,你是我的左右臂,我的威力全靠你才能施展,你现在把征服一切的飞箭拿起来,去射那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大神去。你统治着众天神,包括朱庇特(宙斯)。你征服了海上众神,包括统治她们的涅普图努斯。”(古罗马·奥维德《变形记》)


阿波罗讥讽丘比特,为此吃尽苦头


曾经有一位天神想挑战丘比特爱情之箭的权威,结果他的下场成为天上地下各类神仙的反面教材。这位大神就是太阳神阿波罗(Apollo)。有一天阿波罗因为刚打败了一条大蟒蛇,所以金光闪闪地到处夸耀自己的射箭技术。走到维纳斯的宫殿中,他一斜眼正好看见小爱神在旁边拉弓引箭。自诩为箭术大师的阿波罗不禁得意洋洋地讥讽起丘比特来:“好个顽童,你玩弄大人的兵器做什么?你那张弓背在我的肩膀上还差不多;只有我才能用它射伤野兽,射伤敌人。”(古罗马·奥维德《变形记》)


殊不知,阿波罗很快就会为他的这番话后悔不已。


这里有件公案需要说清楚。我们看到的丘比特大多数是刚上幼儿园的那种小朋友形象,肉嘟嘟的婴儿肥还在,有时也是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少年形象。所以阿波罗称他为顽童似乎并不为过。但实际上,在早期希腊神话中,爱神厄洛斯(丘比特)的神格和身份要古老尊贵得多。根据赫西俄德的《神谱》描述,在混沌神卡俄斯之后,又产生了大地神盖亚、黑暗之神厄瑞波斯,以及爱神厄洛斯。因为厄洛斯是爱欲之神,是生育和繁衍之神,所以赫西俄德特意把厄洛斯的本事说出来:“能使所有的神和所有的人销魂荡魄呆若木鸡,使他们丧失理智,心里没了主意。”这一点与罗马神话对丘比特的描述是一致的。所以论起辈分来,厄洛斯实在是太阳神阿波罗的曾祖父级别的神仙。但不知为何,在后期的希腊罗马神话中,厄洛斯的地位愈来愈低,最后诗人们干脆给厄洛斯,也就是丘比特安了父母,变成了维纳斯和战神玛尔斯的私生子,于是丘比特直接从祖爷爷蹦极成了小顽童。


当然,在阿波罗时代,他绝对不会去考证丘比特的出身,直接叫小爱神为小顽童也无不妥。想来丘比特也不会因为这个不敬的称呼而不高兴。但真正惹他不高兴的是,阿波罗竟然嘲笑起他引以为傲的射箭技术,这就像直接抢走三岁小儿手中的棒棒糖一般令人生气。小爱神反击说:“阿波罗,你的箭什么东西都能够射中,我的箭却能把你射中。”


说完这句话,丘比特就飞到了天上,用铅箭射在了河神珀纽斯的女儿达佛涅(Daphne有的译为达芙妮)的身上,另一支锋利无比闪闪发光的爱情之箭不偏不倚地射进了太阳神阿波罗的灵魂深处。结果,正在天界夸耀自己神功盖世的阿波罗立刻感到心中正燃烧起熊熊的爱情火焰。他立刻抛下嗔目结舌的听众急急如火箭般从天界飞向河神的居所,去追求无可遏止地从内心中迸发出来的恋爱对象达佛涅,一心想要和她结婚。


然而,悲剧的是,达佛涅一听到爱情两个字,心中就生出无比的厌恶和怨念,一心只想逃离阿波罗的追求。于是,只见阿波罗中心如焚,在后面追着达佛涅,那如风一般的女子在前面跑得比风还要快。正所谓“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无论是阿波罗多么的努力,无论是卖萌还是炫富,都追不上他心中的姑娘。被爱情游戏弄得筋疲力尽的达佛涅,祈求他的父亲河神毁灭她那吸引人的美貌。结果,就在太阳神触到达佛涅的一刹那,他悲伤地发现,自己心中的女神正在逐渐变成一棵月桂树:“她感觉两腿麻木而沉重,柔软的胸部箍上了一层薄薄的树皮。她的头发变成了树叶,两臂变成了枝干。”(古罗马·奥维德《变形记》)


即使是这样,我们的痴情汉子仍然深深地爱着达佛涅,他决定将月桂树的枝叶戴在自己的头上,缠绕在自己的箭袋上。这也是为什么在古罗马时代,凯旋回来的将军们会将月桂树叶戴在头上的缘故。



乔万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罗《阿波罗追逐达佛涅》


阿波罗和达佛涅的故事成为许多艺术作品的主题。威尼斯画派画家乔万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罗(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曾画过两幅阿波罗追逐达佛涅的油画。其中一幅名为《阿波罗追逐达佛涅》的画,头上顶着太阳光环的阿波罗正在奔向达佛涅。画面中间的达佛涅正在变成一棵月桂树,她举起的双手已经变出了树叶。她的身旁是自己的父亲,悲伤的河神。躲在阴影之中幸灾乐祸看热闹的正是我们的恶作剧之王丘比特。



泰奥多尔·夏塞里奥《阿波罗与达佛涅》


提埃波罗的这幅表现阿波罗和达佛涅爱情悲剧的油画有着威尼斯画派那种艳俗的风格,并不算是最好的作品。我觉得法国浪漫主义画家泰奥多尔·夏塞里奥(Théodore Chassériau 1819 - 1856)创作的《阿波罗与达佛涅》富有诗意。夏塞里奥的油画作品,综合了法国新古典主义的画风和浪漫主义色彩。在《阿波罗与达佛涅》这幅油画中,画面唯美又充满了一种孤独寂静庄严肃穆的神秘感。画面中的女主人公达佛涅,她的双腿已经变成了树木,但紧闭的双眼漠然的表情和略微后倾的身体意味着她还在躲开阿波罗的追逐。阿波罗身上背着象征太阳神的竖琴,跪在地上,抱住了爱人的身躯,似乎极力想留住那不可挽回的初恋。


丘比特之箭,让雕像复活


丘比特这孩子,和阿波罗斗气还情有可原,但有些事就做得太淘气。最过分的是有一次,他将金箭射向一座石头雕像,搞得这座雕像都活了过来,转过头来要和活人恋爱。


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与伽拉忒亚的故事。这个故事还留下了一个心理学名词“皮格马利翁效应”,意思是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通俗点的解释就是,如果你每天出门前都照着镜子说,我很美,我很美,于是这种暗示的力量真的会让你容光焕发。皮格马利翁就是天天对着一座雕像说,你很美,你很美,我爱你,然后这座雕像就活了过来。所以,如果你要减肥,也不妨试试。


据说皮格马利翁是塞浦路斯的国王,而且还是一位很有名气的雕塑家。他的少女雕像大概是达到了他艺术上的巅峰,虽然是石头作品,但却显得楚楚动人,让他爱不释手,以至于患上了单相思。他给这座雕像穿上美丽的衣服,拥抱和亲吻这座雕像,热切地期待有这样一位优雅美丽的少女能够成为他的妻子,为此,他特意去祈求维纳斯女神让他如愿以偿。


他的爱情之心感动得爱神维纳斯稀里哗啦。急于扩张自己爱情领地的维纳斯决定帮他实现这个爱情。于是她派了小爱神丘比特出马。女神维纳斯大概也是没有听清皮格马利翁的祈祷是什么,经过他妈妈二传之后丘比特更是稀里糊涂。人家要的是像雕像一样优雅美丽的妻子,没有说要这座雕像作为妻子。兴冲冲的丘比特直接将象征爱情的金箭射向了那座白玉般的少女雕像。


在丘比特爱情之箭的面前,就是顽石也要屈服。祈祷结束后的皮格马利翁回到家后,再一次走到了雕像旁边,用深情的眼睛凝视着它。这时,雕像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它的眼睛开始放出光芒,它的嘴唇慢慢张开,脸上竟然露出了甜蜜的微笑。这座雕像扭过头来,亲了皮格马利翁一口,让皮格马利翁目瞪口呆。于是皮格马利翁高高兴兴地娶了这位从雕像变成的少女为妻,并用伽拉忒亚这位海洋女仙的名字给他的妻子命名。



让-里奥·杰洛姆《皮格马利翁与伽拉忒亚》


法国画家、雕塑家让-莱昂·杰罗姆(Jean-Leon Gerome 1824—1904)有一幅著名的油画作品,名字就叫作《皮格马利翁与伽拉忒亚》。杰罗姆是与布格罗同时代的法国学院派画家,画功很扎实。他创作的这幅作品,表现的正是少女雕像变为人的那一瞬间。雕像柔软地向右侧弯曲,上半身已经是红润的肉体的颜色,下半身还站在石头的基座上,依然是洁白坚硬的雕像。雕塑家皮格马利翁显然不是叶公好龙故事中那见到真龙后夺窗而逃的叶公,而是大喜过望,急忙抱住还没有完全成人的雕像亲吻。


这个故事很有励志的色彩,但这种人类和一座雕像之间的爱情毕竟是惊世骇俗的。所以我们看油画中处处表现出对这种见不得光的爱情的悲喜剧。画面中烘托气氛最典型的就是丘比特下方的两个面具,左边扭曲的脸象征着悲剧,右边大张着嘴的脸象征着喜剧。但两张脸都不太正常,都有些阴森,为画面增添了诡异的色彩。画面的阴森感还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画室没有窗户,没有阳光,让人感觉如同坟墓一般,二是周围放着的那些陶陶罐罐,看起来像是坟墓中的陪葬品。(中野京子:《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


所以,丘比特这个小无赖,已经把“爱情是盲目的”这个信条发挥到了极致,他的恶作剧竟然产生了狂恋雕像这种病态的爱情来。


丘比特的爱情


世界是公平的。丘比特让天下的情人们都受到爱情煎熬,等他长大成人后,却在意料之外陷入了一场曲折的爱情故事中难以自拔。就像治病救人的医生往往判断不好自己的病情一样,我们的小爱神丘比特在自己的爱情面前也是不知所措。


事情要从一位叫普绪克(Psyche有的译为普绪刻,有的译为塞姬)的少女说起。这位少女是人类灵魂的化身。年轻时很漂亮。按照安普列乌斯《金驴记》的说法,这位小公主有着堪比爱神维纳斯的美貌:“而那小女儿的美丽却是如此别致,如此非凡,以致人类语言中找不到词句来形容,更不能充分去赞美。”大家见了她都用崇拜维纳斯女神的姿势膜拜她。结果她的美名传天下,人们成群结队、跋山涉水、漂洋过海、络绎不绝地去看这位美女。幸好她的父母没有经济头脑,否则光门票钱就得发家致富。


但普绪克的名声实实在在触痛了艳名远播的维纳斯女神的心。维纳斯发誓要除之而后快,于是咬牙切齿地找来了丘比特,让他的儿子亲自去为她复仇,要让少女普绪克未嫁就先寡,嫁也要嫁一位最贫穷最低贱最卑微的男人。这种恶毒的诅咒让人不寒而栗。


但是,让维纳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位讨厌的少女最后会和她成为婆媳关系。这是因为,没有爱情之箭的帮助,她那阅人无数的儿子丘比特竟然发自内心地被普绪克的美丽所深深吸引。更过分的是,为了不被自己发现,丘比特竟然在森林之中造了一座金屋用来藏娇,每天晚上和普绪克幽会。丘比特还变成隐形人,不让普绪克看见自己的容貌,以避免还是凡人的普绪克泄露他的身份。



弗朗索瓦·热拉尔《普绪克接受爱神的初吻》


表现丘比特和普绪克爱情故事的艺术作品非常之多。最完美的一幅油画,我感觉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的杰出代表弗朗索瓦·热拉尔 (FrancoisGerard,1770-1837年)创作的作品《普绪克接受爱神的初吻》。热拉尔是法国新古典主义大师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 Louis David,1748-1825)的学生,主要擅长肖像画,其作品更注重现实化的人体美感以及情感的交流。但在这幅作品中,热拉尔放弃了他在肖像画上的写实特点,而是用一种浪漫修饰的手法来描绘这一故事。作品很好地发挥了热拉尔擅长描绘人体长处的优点,表现了两位纯洁的少男少女光洁细腻的裸体美。(朱伯雄:《西方美术史十讲》)由于这个时刻普绪克实际上并没有看到自己的情郎长什么样,所以我们在画面中会发现普绪克的眼睛和丘比特并没有交集,有一种迷惑的感觉。


普绪克有两位嫉妒心很强的姐姐,看不得自己的妹妹日子过得滋润,于是撺掇普绪克拿着刀点着油灯看看自己的情郎长什么样,如果是妖怪就手起刀落。有一天,好奇心越来越强的普绪克趁着丘比特熟睡,果然点着油灯去偷看:“谁知灯光刚一照亮婚床的深处,映入她眼帘的竟是世界上最温柔最亲切的动物:正是丘比特本人啊,翩翩小爱神,正在优雅地安眠着。仅仅是看见他,竟连油灯的微光也喜悦得粲然生辉。”(古罗马·安普列乌斯《金驴记》)结果,欣喜之余,普绪克不小心将一滴热油滴在了丘比特身上。惊醒之后的丘比特立刻离开了普绪克。



雅各布·德·朱基《爱神与普绪克》


普绪克拿着油灯偷看自己情人的主题给许多艺术家以灵感,以此为基础创作了很多油画作品。但很多艺术作品,不是把普绪克画得像大妈,就是把丘比特画成小顽童的本尊,给人一种姐弟恋的感觉。我觉得佛罗伦萨风格主义画家雅各布·德·朱基(Jacopo del Zucchi,1541-1590)创作的油画《爱神与普绪克》最完美地表现了这个主题。朱基的作品具有很强的装饰性,细节描述很到位。画中美丽的普绪克右手拿着短刀,左手高举着油灯,正惊喜地端详着小爱神丘比特的真面目。普绪克体态十分优美,呈现着女性动人的身姿和细腻圆润的肌肤。她高举着的油灯上正有一丝灯油即将滴落在熟睡着的丘比特身上。这幅油画无论是构图、颜色还是画风上都很精妙,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普绪克非常想念自己的情人,历经千辛万苦寻找丘比特,最后被抓进了维纳斯的宫殿。大发雷霆的恶婆婆用酷刑折磨自己的儿媳,让她去薅疯狂的山羊毛,去毒蛇环绕的瀑布中取水,甚至让她拿着一个梳状匣踏进冥界取回永恒的青春。


受尽磨难的普绪克终于被自己婆婆的诡计所打倒。当普绪克从冥界中取回所谓的永恒的青春时,她忍不住心中的好奇,打开了那个盒子。结果,盒子里面装的根本就不是永葆青春之术,而是让人沉睡的魔鬼。普绪克沉沉的睡了过去。最后被赶来的丘比特用爱情之箭弄醒。


故事的结局是好的,和老妈维纳斯已经撕破脸的丘比特去请求众神之王宙斯的帮助。普绪克喝下了宙斯给的长生不老仙露,成为神仙,最后与丘比特喜结连理。



阿道夫·威廉·布格罗《塞姬的狂喜》


我觉得表现丘比特和普绪克甜蜜爱情结果最好的作品是19世纪法国学院派最重要代表人物阿道夫·威廉·布格罗(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创作的《塞姬的狂喜》。


据说阿道夫·威廉·布格罗有一句名言:“只存在一种画,就是能把毫无瑕疵的美和完善呈现到人们眼前的画,如同委罗内塞和提香的作品一样。”我想这幅作品真是达到了极致的美。尤其是少女普绪克得到爱情的那种表情实在是令人心醉。有人说,这种极端唯美主义的、远离世俗生活而略带哀愁的风格,才最适合表现丘比特和普绪克之间完美的爱情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顽皮的丘比特
回望:爱神之爱
“意游未尽”之波格赛美术馆
连维纳斯都打孩子,这样对吗?
石头上的爱情logo(长江奇石)
爱神丘比特的神话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