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字“六书”中的“转注”和“假借”究竟是什么?

汉字六书的“转注”和“假借”造字法是什么?很长时间以来我都没搞明白,因为众多教材解读“六书”都以许慎的《说为解字》为标准,其中对“转注”和“假借”造字法就解释得模模糊糊:

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通过描绘万事万物的形状来造字,比如:日、月、大、木、目、山、水、牛、羊、女……

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就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象征性符号来造字,比如:上、下、本、朱、亦、刃、甘……用纯象征性符号来造字也是指事字,如:二、三、五、六、七、九、十、丁……

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就是用两个和两个以上的象形字组成表新意义的字(形声字排除在外),比如:武、信、休、取、明、益、森、鸣……

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就是用表义之形旁和表音之声旁组成的字,比如:证、抖、战、励、芳、岗、圆、想、晨……

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建类一首”就是两字的形旁相同,“同意相受”就是一个字可以注解另一个字,比如:老与考……(定义错误而狭隘,例字很难找,就“老和考”两个字)

假借:“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就是有读音而无其字,借已有的同音字来组字,比如:令和长……(定义错误,借“同音字”来造字和“形声字”有什么区别?例字“令和长”也不同音,谁借了谁来造字?)

汉字的造字法是古人根据汉字的偏旁、结构和造字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出来的。汉字造字法的“六书”,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可惜“六书”没有具体名称,也没有对六书做解释。 西汉刘歆《七略》:“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这是对六书最早的解释。

许慎《说文解字·序》对“六书”的改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不仅下了定义还举出了例字,这对我们认识和理解汉字大有帮助,许慎对“转注”和“假借”两种造字法的解释和举例都是错误的。

《说文解字》对今天我们了解汉字的造字和起源已经过时了,《说文解字》不仅对“转注”和“假借”两种造字法解读错误,对汉字的字源字义解释只依照篆书,缺乏从甲骨文到金文到篆书到隶书到楷书的全面解读,只按部首检字也不方便,很多汉代以后的字也没有解读。

关于汉字字源方面的书,我推荐吕景和的《汉字解形释义字典》和李学勤主编的《字源》,这些都比原版及各种注解版的《说文解字》更实用更全面。

转注字

《说文解字》对“转注”解释是:“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建类一首”就是两字形旁相同,“同意相受”就是一个字可以注解另一个字,转注字都是一对一对的两个字,例字只有“老与考”,很难找到几个符合许慎的转注标准的例字了。转注字的例字也太少了吧,就“老和考”两字有必要搞个造字法吗?

什么是转注?这是汉字“六书”中争论最多一个问题,自唐朝以来,有关“转注”的解释有70多种,至今都没有取得共识。这些解释分为“形转说(以南唐徐锴和清代江声为代表)”、“义转说(两字可以互训,以清代的戴震和段玉裁为代表)”和“音转说(以民国章太炎为代表)”三类。他们的解读和例字都没有脱离“老考等耂旁字”的窠臼,例字太少,缺乏说服力。

我认为转注的本质是“转而注之”,就是原字的意义发生了变化而转作它用,其本义用另一个字来注解和代替,转注字都是两字一对,比如:

其--箕:“其”本义是“簸箕”的象形,后来转做虚词,“其”的本义用“箕”字代替;

易--蜴:“易”是“蜥蜴”的象形,后来转做容易之易,本义用“蜴”字代替;

奇--畸:“奇”是“畸-人残废了柱个拐棍”的象形,后转做形容词,本义用“畸”字代替;

斤--斧:“斤”本义为“斧”,后来转做量词“斤”,本义用“斧”字代替;

且--祖:“且”本义是“男根-性繁殖的源头”之象形,后转做虚词,本义用“祖”字代替;

然--燃:“然”是“生火烤肉,犬闻香而来”的会意,后来转做虚词,本义用“燃”字代替;

而--须:“而”本义是“胡须”之象形,后来转做连词,本义用“须”字代替;

莫--暮:“莫”本义是“暮-太阳落在草下”之会意,后来转做虚词,本义用“暮”字代替;

要--腰:“要”本义是“人体腰部”之象形,后来转做动词,本义用“腰”字代替;

益--溢:“益”本义是“水从皿中溢出”的会意,后转做益处之义,本义用“溢”字代替;

自--鼻:“自”本义是“鼻子”之象形,后来转做介词,本义用“鼻”字代替。

……

“建类一首,同意相授”定义模糊,“形转说”、“音转说”都没有抓住“转注”造字法的本质,准确的定义应该是“原字义转,另字注之”。

认识转注字可以看到汉字的发展路径----由简单到复杂,从名词转变为动词或形容词,由实词转变为虚词。

假借字

近几年我心血来潮,对世界不同语言文字的比较和汉语汉字的改进问题费了不少脑筋,对“转注”和“假借”造字法的解释越来越怀疑起来。

在汉字的识读与改造过程中,我发现汉字中大量存在的与声旁字读音完全不同的所谓“形声字”,比如:

白bai---bo伯舶铂帛 po迫泊魄粕 pa怕珀帕 quan泉 zao皂 huang皇 jie皆 兑dui---shuo说 tuo脱 yue悦阅

告gào---gù梏牿 hú鹄 jiào窖 kù酷

夬guai---que缺炔 jue决诀抉 mei袂

见jian---gui规 guan观 kuan宽 lan览 jue觉 liang靓 mi觅 shi视

且qie---cu粗殂 ju跙沮狙疽龃雎 qu蛆 zu祖阻组诅俎 zhu租助 zui咀 xian县 yi宜

青qing---cai猜 qian倩 qiang锖 liang靓

者zhe---du都赌堵睹 chu褚储 shu暑署 zhu猪诸煮箸渚著 tu屠 xv绪

占zhan---dian点店玷 nian拈鲇黏 nian拈 zhen砧 tie 贴帖

隹zhui---dui堆碓 huai淮 jiao焦 jie截 ju雎 sui睢 wei维惟唯帷 xiong雄 yan雁 zhi稚 zhun准

……

这些所谓的“形声字”与“声旁字”的读音完全不同,这那就不能叫形声字。细看这些所谓的“形声字”,它们的读音不是古今音变导致的,古今音变再怎么变都不可能有十几个不同的读音,它们显然是乱借声旁造字形成的,也就是说,这类字是真正的假借字,而不是所谓的“形声字”。

“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许慎对假借字的定义和举例也搞错了,“依声讬事”是借同音字来组字,怎么组字?同音的声旁字和形旁组字,这和形声字的定义不是一样的吗?

再看例字“令长”两字,是长官当然要发号施令,哪是什么假借呀?是意义密切相关而已,再说“令长”两字既不同音,也没有一个字借另一个字做声旁来组字。

关于假借字,文字学家们也有很多不同意见,但都围绕在“令长”两字做讨论,认为“令长”是引申,所举的例字很少,还是陷在《说文解字》窠臼里,没有本质的突破。

假借字的本质是“借用读音不同的声旁字”和“表义的形旁”来组字。 什么情况下需要假借?不是自家的才需要借,用同音的声旁字是自家的字,和形旁来组成形声字,那不需要借,只有不是自家的读音不同的声旁字就需要借,所以假借字的定义应该改为“有音无字,借异声符组字”。那些与声旁字读音完全不同的所谓“形声字”其实就是“假借字”。

比如“棵ke”借用了读音不同的声旁字“果guo”和“木旁”组字,其它的“课颗稞窠”也都用借来的“果”组字,至于声旁字“果guo”的表音功能就不管了。后来发展到乱借乱用,一个声旁字被组合成多个不同读音的字。

假借字的泛滥成灾,极大削弱了汉字之声旁字的表音功能,在8846常用字中,与声旁读音完全相同的字只有876字,看字识音准确率仅仅9.9%。假借字大大增加了识字的难度,读字不敢看半边,只能死记硬背。

假借字的泛滥,说明造字的规则没有确立,更没有形成社会共识,后人造字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有人说古今字音变化大,也不至于不到10%的形声字与声旁字读音相同吧? 汉字“六书”非许慎首创,许慎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做了修改总结,近两千年来,至今没有推翻许慎对“转注”也“假借”造字法的错误解读。今天海量的资料还在延续着许慎的错误,崇古尚权威的习性真可怕。

乱用声旁字的假借字本质是造字上的懒惰,假借字本身就不应该存在,应该通过系统改革,把假借字变为真正的形声字,恢复声旁字的表音功能。

如何消灭破坏声旁表音功能的假借字?可以用以下方法:


1、改用已有的同音声旁字来组合,比如“海hai”字的声旁字是“每mei”,mei与hai读音完全不同。hai音下的独体字有“亥”,可以“氵亥”组字表“海”,“海”就无须死记硬背了。

2、有些读音下没有笔画少的声旁字可以组合,可以将本读音中的某个字用象形、指事、会意造字法改为笔画少的声旁字,其它字与此声旁字组成新字。比如:

die音节---diē爹跌 dié碟谍蝶牒 die喋垤 diě堞鲽 diè叠迭瓞,可以将蝴蝶的“蝶”字象形为笔画少的独体字,其它同音节字再与此独体字组成新字。

很多声旁字本音没有用,而其它读音却在乱借,比如上表中的“兑、夬、少、者”等等。汉字约有170个形旁,声旁字约1000个,《新华字典》中有1319个读音,笔画少的声旁字还需适当增加,一个读音至少有一个笔画少的声旁字,笔画少的声旁字至少要增加300个。

汉字的造字能力极强,用象形、指事、会意造字法新造声旁字,再用形旁与新造的声旁组字,这样造字才有理据,新字的识读、书写才方便,汉字的难度才会降低,才会克服汉语和汉字最难学的顽疾,方便汉语的全球传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字造字法
汉字的分类 结构 及六书
汉字六书,作为一名中国人,您必须要了解的知识
字典中的“形声字”多是被误认
汉字的造字法
第二节汉字的造字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