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随笔:伊朗简史(4-3)

在这期间,唯一的战事,就是波斯与俄国的边境线之争——此前独立出去的格鲁吉亚,归附了俄国,由此引发边界纷争。法赫特主要靠联英来抗俄,后期拿破仑法国进攻俄国,法赫特又联法抗俄,先后在高加索地区与俄军进行战争,没吃多大亏,但也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

1828年,两国在土库曼斯坦缔结边境条约,各自让了一步。不过,格鲁吉亚已经永远地失去了

波斯与俄国的战争,在当时莱蒙托夫和托尔斯泰的小说中都有体现——敝号都将随笔推介。

法赫特去世之后,从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波斯的经济增长显著乏力,内部民众对少数民族群体的攻击层出不穷。外部则有英国和俄国在整个西亚区域的对峙压力。此时波斯出现了巴孛运动。

1844年是伊斯兰教历是1260年,是什叶派的第十二位伊玛目隐遁之后的第一个一千年,什叶派教众认为会有个“巴孛”降世来引导大家。

不久,一个叫赛义德的青年被认为是巴孛。这个神奇的青年居然持有比什叶派的乌里玛们更加宽容的教义——认为应当放松对女性的约束,放松对异教的排斥和管制,而且不能打压商业利息。

显然,持有这种教义,能为巴孛赛义德引来更多的支持,尤其是女性的支持。当权的乌里玛们则劝说新任沙阿纳赛尔丁镇压巴孛。

1850年,巴孛被纳赛尔丁下令处死。这引发了巴孛运动——支持巴孛教义的民众起来与恺加王朝政权对抗。从此后,每隔十来年,波斯伊朗就会有一次对巴孛派的清洗和迫害,但巴孛派却层出不穷地存活到今天!今天巴孛派被称为巴哈伊教

地缘政治的紧张,国内民族纠纷多,恺加王朝又缺乏像纳迪尔那样头脑和手腕的领袖人物,什叶派保守势力强大,导致19世纪下半叶的波斯不可避免地衰落下去。

英国和俄国的干涉越来越多,越来越深。英国在波斯的势力代表了科学、商业利益和民主政治,俄国在波斯的势力则代表一个传统的欧洲秩序,两方都对恺加王朝施加影响,反而导致恺加王朝无所作为,不思进取。

虽然纳赛尔丁想搞基建,但因为英俄都担心对方通过波斯的铁路会对自己的势力范围形成威胁,因此两方都不允许伊朗国内修铁路。

一直到20世纪初,整个波斯都只有一条铁路。开展对外贸易,又因为缺乏生产力,而只能出口鸦片和棉花等农产品,贸易导致贫富差距拉大。在国内又引发什叶派教众的反对和冲突。

1896年纳赛尔丁居然被国内保守派势力刺杀身亡,继位的穆扎法尔丁年轻时就有疾病,也没有执掌朝政的能力。由是,进入20世纪之后,波斯国内的改革派、保守派,什叶派、逊尼派之间的冲突持续加剧。

1903年首先是日俄战争,之后1905年俄国发生革命,当年波斯农业歉收,又因为俄国已经瘫痪而无力出口粮食供给波斯。波斯当年国内粮价上涨,发生饥荒,一瞬间全国都开始沸腾。

不论是保守派还是改革派,不论是什叶派乌里玛还是逊尼派,都开始抗议当权者无能。1906年这种抗议发展为有组织的全国行动——各派别,包括军队都派出代表,主力是什叶派乌里玛和大巴扎商人行会,云集到德黑兰,自主召开会议协商,建议成立全国性代表大会来解决国家权力重组问题——波斯从此被推动着实行政治改革。各省份代表的倡议书被送达到沙阿手中

190610月,沙阿穆扎法尔丁签署法令,批准了宪法和各项基本法。这在伊朗历史上是一件大事,而且,这是非常难得的,未经流血和动荡的立宪

根据宪法,权力掌握在两级议会手中,议会代表来自各省议会,绝大多数人都有选举权,包括一直受到排挤的异教群体和犹太人群体。同时,宪法规定什叶派为国教,伊斯兰教法也得以正式认可,宗教法庭得以建立,而且还有五位地位最高的乌里玛来监督议会的立法

伊朗的前景似乎有了一线曙光。

启动立宪运动的主力是两个——乌里玛和商人行会,前者当然要求走保守型、宗教神圣路线,后者当然倾向于开放、平等。

当宪法及其塑造的新政治体系,渐渐偏向商人阶层时,尤其是后期的改革涉及到乌里玛的势力范围——教育和司法时,乌里玛团体就意识到立宪运动偏离了他们的方向

此时,恰值新任沙阿穆罕默德·阿里,走的是独断专行路线,当然对宪法有颇多意见,阿里意识到保守的乌里玛团体是绝对可以争取的对象。1908年,他利用了一次什叶派乌里玛与改革派的论战冲突,调集军队包围了议会,逮捕了大量议员,推翻立宪体制,实行了政变

沙阿的这一行动,引发了波斯国内的分裂——不少省份议会不同意沙阿的政变举措,宣布独立。

此时,英、法、俄在遏制德国的问题上达成一致,纠纷减少,由是开始统一针对伊朗,把伊朗划分成了三块——北部是俄国,东南是英国,中间才是独立主权区域。

立宪改革派势力在英国的撺掇之下,开始反攻倒算,居然一路打进了德黑兰,赶走了穆哈莫德·阿里沙阿,扶持年幼的艾哈迈德登基。

立宪派再次建立了议会以控制局势。新政府任命了一位美国人叫摩根·舒斯特的,来负责组织财政工作。这位舒斯特为伊朗政府制定了一份全面细致的财政改革方案,旨在强化中央集权和中央政府的财力。

这份方案让俄国人感到危险——他们当然不希望看到波斯能强大起来,摆脱对自己的依赖。于是俄国人采用了他们最擅长的方式——兵临城下,以军队逼近德黑兰来逼迫新政府放弃财政改革方案。

在俄国人的逼宫下,新政府内部的保守派发动政变,再次解散议会。立宪运动就此中断了

弱国在列强之间要寻求改革独立之路,何其之艰难!

1908年,一个影响巨大的发现出现了——在波斯西南部的胡齐斯坦省发现了石油,这是第一次在波斯湾附近发现石油。

1912年温斯顿·丘吉尔主持把英国海军军舰全部改装为燃油动力后,波斯对于英国的极端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本来英国对波斯的控制偏向东南部的波斯和印度边界,现在则向西拓展,英国-波斯石油公司成立。

一战期间,波斯再次沦为各方势力角逐的战场——德国、俄国、英国均在波斯建立军事基地。战争结束之后,1918年波斯又爆发严重饥荒,恺加王朝基本失去了控制力,整个国家分裂成无数各小地方部落。沙阿艾哈迈德在无奈之下,只好把波斯的整体管理权都委托给了唯一能依靠的英国

不过很快这就引发了内乱,北边的布尔什维克俄国开始干涉波斯,削弱英国的影响力。此时英国在战后也面临一大堆问题,不论是人手还是手段都不足,由此产生了逐步撤出波斯的想法。

此时,英国驻波斯的一名极其强悍的将军艾恩赛德出现了——英帝国当年就是如此,人少,但每个殖民地领域都有那么一两个极其强悍的人物,以最少的资源,控制最大的领土范围

艾恩赛德决定在军力逐步缩减的情况下,物色一名值得托付的当地人才,他看中了一个叫礼萨汗的普通士官,让他来接管前哥萨克骑兵军团。后来的事实证明,艾恩赛德识人之明

四、巴列维王朝

1922216日,在艾恩赛德的支持下,礼萨汗率领2500名哥萨克骑兵,突袭波斯首都德黑兰,接管了皇宫。当天,沙阿就授命礼萨汗重新组织政府,礼萨汗迅即掌控更多的部队,向亲俄的势力开战。

消灭了亲俄的叛军之后,礼萨汗回到首都,开始重整波斯内政,1923年,礼萨汗成为波斯首相

紧接着,1925年,在经过了一番翻云覆雨的政治手段之后,礼萨汗说服议会,同意废黜现有的沙阿,彻底结束恺加王朝,同意建立礼萨汗自己的巴列维王朝——巴列维是礼萨汗给自己取的新名字,从此,他开始被称为礼萨·巴列维

1926年,礼萨汗加冕称王。同时前恺加王朝的国王艾哈迈德则流亡去了法国,并在巴黎去世。

巴列维沙阿,这个在四年前还只是个普通士官的波斯人,在自己42岁这年起家,仅用四年时间,就成了波斯王

毫无疑问,他之能如此快速迅捷的崛起,有艾恩赛德等英国势力支持的因素。但巴列维的成功绝不意味着他就此成为英国的傀儡,艾恩赛德也没有培植英国势力的意思,他正是在意识到英国必然撤出波斯之后,才决定为波斯选择一个能真正撑起波斯的人物

巴列维抓住了这个机会,而且他也从来没有表示过今后会支持英国,他的抱负就是要利用一切手段,把国家变得强大。这就是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把国家挽救于乱局的并不那么让人陌生的示例之一。

正因为波斯拥有了这么一位“初心不变”而又有手段策略的君主,波斯在他的治理下真正开始向现代国家转型

虽然巴列维成了沙阿,但他本人非常鄙视前恺加王朝的运行管理模式,他与传统的波斯王朝治理模式完全决裂,运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致力于实现波斯的自立自强。

礼萨·巴列维的改革,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制造业、军队建设和教育普及四个方面展开,他开放了此前对女性的一切禁忌和约束,要求大家着西装,用了十年时间基本就改变了整个波斯伊朗的面貌。

作为一个政治强人,巴列维在以雷霆手段推进改革开放的同时,另一手则是对国内言论、思想和政治的绝对控制。伊朗国内的异见人士和民运人士一同遭到打压和驱逐,所以,礼萨·巴列维时期是以经济强势增长,而思想文化上却一纸空白为特点的

外交上,20世纪30年代欧洲风云突起,英法与纳粹德国和意大利关系极为紧张,礼萨·巴列维充分利用这种张力,在两边获利——一方面与纳粹德国交好,获取德国诸多技术和设备支持,另一方面则与英国和苏联交好,继续获取资金与粮食。

在伊朗国内,巴列维从来不允许一种意识形态胜出,他既强势打击纳粹主义,同时也打压communism——这被认为是他在国内实行言论思想控制的主要原因,夹在关系紧张的大国之间的小国所必须采取的思想管制。

1941年,英苏结盟抗击纳粹德国,为了确保伊朗的油田和防止纳粹全面介入中东,当年8月英军和苏军共同占领了伊朗。礼萨·巴列维因为执行抵抗政策,被英苏强迫让位,他的儿子穆罕默德·巴列维登基。

礼萨·巴列维,也就是礼萨汗,后来去了南非,于1944年在那里去世,结束了传奇的一生

1942年,美国与英苏结盟,也加入了伊朗占领军的行列。1943年,著名的三巨头会议在德黑兰召开。

期间还发生了“伊朗辛德勒”事件。起因是法国被德军占领后,在法的犹太人受到迫害,当时伊朗驻法国的外交官员,有一个叫萨尔达里·恺加的,他是之前恺加王朝的王室后裔,为了救助犹太人逃出法国,私自发放了500多份伊朗护照,帮助这批犹太人逃亡。

萨尔达里后来被伊朗当局起诉其滥用职权,经穆罕默德·巴列维沙阿亲自颁发了对他的特赦。

1944年,在盟军的协助下,伊朗再次举行议会选举——这意味着立宪运动再次启幕。穆罕默德·巴列维比他的父亲更开明一点,或者也可以说更软弱一些,他主持开放了言论和党禁,一时间,各种党派纷纷成立,报社杂志社开始出现

党派和思想言论自由化,又处于战争时期的占领期,伊朗民众与占领军之间的矛盾就开始自由爆发,民族主义运动也就此开始。——由此也可以看出,此前礼萨·巴列维对国内实行思想言论管控和党禁,也确实是一时之需

1945年战争结束后,英军和美军按照约定先后撤离伊朗,唯独我们今天崇尚的苏联,不仅不如约撤军,反而支持阿塞拜疆亲苏分子闹独立,要恢复苏联之前的俄国在波斯的势力范围(这几乎是俄国人的传统,在侵占领土问题上,从不守信)。

新成立的议会政府就此事向英美求援,在英美的干预下,苏联最终也于1946年撤军。

1951年,老资格的立宪运动领导人穆罕默德·摩萨台担任了首相。摩萨台是最早一批立宪运动产生的议员,亲身经历了过去半个世纪伊朗立宪运动的风雨,他一方面坚持立宪改革,另一方面又是一名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他主张对英美苏都持强硬态度,追求伊朗的主权独立。

摩萨台发动了把伊朗石油国有化运动,从英国手中将石油公司全部收归国有。此举引发了英美对伊朗的石油禁出——禁止大家进口伊朗石油。导致伊朗虽然拥有了石油公司,但却卖不出一滴油去,石油公司反而因为卖不动油产生了巨额亏损,导致石油工人运动!

由此可见,小国追求完全的独立自主,何其之难。

英美对伊朗不仅是石油管制,同时还动用所有手段,要推翻摩萨台政府。1953年开始,由于政局不稳,经济不佳,各种群众运动层出不穷,其中也有很多受到英美资助的宗教团体、黑帮,制造混乱。

君主政体支持者扎西迪将军在英美情报机构的策动下,乘机发动政变,与沙阿一起推翻了摩萨台政府,把他软禁起来

摩萨台事件在当代伊朗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由于这样一位民族主义者被英美操控的政变推翻,在伊朗的政界、宗教界乃至知识群体中引发了一种长久的,对英美及西方国家干预和操纵的敌视态度。一些精英从此对政治和改革不再抱有希望

其中就有贾拉勒·阿勒·艾哈迈德。这是最为重要的当代伊朗思想家之一,他出身什叶派乌里玛家庭,但早年抛弃了宗教信仰,参与立宪运动,甚至加入过共产党,在摩萨台事件之后,彻底对英美操控的伊朗政治失望,转而又回到了宗教什叶派乌里玛。他的经历典型地展现了人类精神运动的特征和过程——从信仰,到理性,到操作,到反思,再又回到信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0年前,引狼入室的伊朗人
为什么说什叶派极端思想要不得? 因为这注定会引起斗争
伊朗波斯文明发展简史
逝去的文明——伊朗是如何从波斯帝国转变为伊斯兰神权国家的?
【伊朗研究】从伊朗的历史兴衰看其主体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特性
伊朗历史上32次迁都,选来选去,为何最终选中“偏远”的德黑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