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启示录162:孔子何处最难学

导读:

孔子那么大的圣人,在世时不仅说自己不够圣,甚至连仁的境界都不够,和如今满天飞的大师们相比,最大的差别在哪里?为什么说孔子身上的一大一小和一高一低最难学?

想收听音频文件,请点击上面的绿圈

我们后人都尊称孔子为大圣人,那孔子在世的时候,他会不会认为自己达到圣人的境界了呢?《论语》的述而篇里有这样一则: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01

孔子他老人家对自己的弟子讲,说如果论到圣与仁的境界,我哪里敢呢?我能做到的只不过是在追求圣与仁的道路上从来不停歇,一直坚持。在帮助别人、教导别人,引导别人方面,不知疲倦罢了,也不过如此而已。

老人家很谦虚,结果他的弟子公西华接话说,这正是我们这些做学生的学不来的,做不到的。

师生之间的谈话很简短,但是恰恰是从这师生简短的对话当中,能够给我们很大的启发,能够看到孔子他老人家最难能可贵之处,最让我们难以学到的地方在哪里。

02

先看看什么是圣?什么是仁?圣这个字,中国古代对人格修养最高标准的一个称谓,一个境界。

一个人的智慧高到极致,同时他的德行还要好到极致,才能够被尊称为圣人。中国的历史书翻一翻,能够称圣的人才那么几个呀!

而仁就是君子的境界,贤人的境界。虽然达不到圣人的标准,但是可以做到待人如己。用孔子自己的话讲,是持忠恕之道的人。

能够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够恰到好处地处理好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待人接物有分寸、合天理。

那这样看来,孔子自己说他不够圣人的标准,达不到仁的境界,那这个世界上还有谁敢说自己是圣人,是仁人呢?

03

从孔子自我的评价,就可以看到孔子的一高一低,一大一小。

首先是境界之高,他都已经为天下苍生努力到这种程度了,智慧都已经高到这种程度了,但是他还有一低,就是姿态很低。

境界很高很高,姿态很低很低,这样的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当中也是极为少见的,至少我自己是做不到的。

那“一大一小”又是什么呢?就是老人家的愿力很大,我执很小。

所谓愿力很大,我执很小,就是他为了让这个时代变得更好,完全忘掉了他自己,他所做所为都是为改变礼崩乐坏的这个时代,都是要让别人更好,而不是考虑个人的得失。

04

读完了孔子的自我评价,再看一看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最喜欢讲的两个字叫包装。

货真价实的圣人和君子,不愿意承认自己达到圣人和君子的标准,而今天很多一瓶不满半瓶晃的人,却给自己贴上了大师、专家N多的标签。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当年的郭德纲,自报家门的时候都是非著名相声演员,他很聪明,甚至可以说很智慧。

当所有的人都喜欢给自己扣一个大帽子的时候,都给自己贴上漂亮的包装的时候,他反其道而行之,结果成了比那些著名相声演员还要著名的相声演员。

孔子自己讲的“为之不厌”,其实这不就是大智慧吗?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努力,不停地追求。诲人不倦,这不就是大仁嘛,最大的仁爱,成就别人、帮助别人、教导别人。

孔子在他的时代是逆风逆水行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至死都没有放弃。

面对孔子的智慧和孔子的谦虚,我是非常非常脸红的,不知道各位有什么体会和感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说: 背下这66句《论语》,你将提升一个境界!
《论语》智慧: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
连载:我读经典系列(1):先秦诸子(易中天)
解读儒释道揭示人生哲理
「每日论语」第14天:可以穷口袋,不能穷脑袋
2009年8月13日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