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怎么读?
主题:“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怎么读?
时间:2020年4月18日14:30
主讲:詹丹(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

一、引言
首先我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安排了这次讲座。我觉得这四次讲座作为一个系列,节奏特别好。第一次张庆善老师讲古抄本,多么高大上,多么高雅。第二次曹立波老师分析刘姥姥,又多么接地气。第三次李晶老师讲海外译本,又回到了高大上。我这次讲中学教育,讲整本书阅读的普及,又开始接地气了。所以这四次的设计,自带节奏。我还想到林黛玉在第八回中和薛宝钗说的那段话,也不是太热闹,也不是太冷清,大家要这样错开着来。那么,这次讲座的系列,就是高雅和通俗错开了安排的,这么好的节奏感,得感谢安排的老师。
其次,我今天讲的是教育篇,主要定位在中学的教师。因为从今年开始,《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编进了高中必修教材的第七单元。许多省市的教师都需要备课,我这里谈一些自己的阅读经验和体会,虽然是个人的,但可能会对大家开展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参考。
再次,我也得说明一下。我这个讲座,是讲《红楼梦》怎么读,其实这是有关《红楼梦》阅读涉及的一半内容。关于《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问题,起码有阅读的选择和策略两方面问题,前一个问题主要谈读什么,后一个问题主要谈怎么读。读什么的问题,我已经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语文建设》2020年第1期,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微信公众号也发了这篇文章,所以今天谈怎么读的问题,你们就要把上次的文章结合起来理解,才比较完整。
*扩展阅读:《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选择性问题

二、阅读长篇小说的一般条件和策略
阅读策略可从泛泛角度切入,就像小说家纳博科夫曾经说的,阅读长篇小说,应该有起码4个条件,有记性,有想象力,有文学感觉,最后,手头要有一本词典,可以随时查阅。这四点,对《红楼梦》的阅读都适用,我就借用过来开始讨论。尽管严格说起来,只能说是阅读的条件,但有时候也和具体策略有关,我下面会谈到。
首先是对记忆力的要求。一般来说,读短篇小说不一定要有记性,读长篇小说倒是一定要有记性。我还记得我小时候读外国小说,会觉得很痛苦,可能我记性不是太好,读了没几章,前面那些人基本都忘记了,所以有时候不得不拿一张夹着人名的纸片来一章一章往下读,避免把人搞混乱。
我记得前不久有一位小学老师跟我说,她推荐她女儿去读一部长篇小说,女儿说里面的人物太多、关系太复杂,看到后面就乱了。这位老师就给她女儿画了一张人物关系图,有点像现在流行的思维导图。但是她女儿看了这张思维导图,说更不想看了,因为这比看小说还感觉混乱。我觉得这让人有点奇怪,思维导图是帮助理清思路、帮助我们思考的,但是这个思维导图倒把孩子吓跑了,是没有画好,还是思维导图这种方式本身就有点问题?这真不好说。
《红楼梦》当然也有这样的问题。《红楼梦》这部长篇小说涉及的人物非常多,根据不同标准统计,有的人说400多,有的人说600,我看最多的一种统计超过1000人。我按照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红楼梦鉴赏辞典》,它收的词条近600人。但就算600人,人物也是够多了,而且关系非常复杂,情节复杂,头绪也多。所以你要看《红楼梦》,如果没有记性的话,理解起来会有点困难。
当然,作者为了让读者对人物有渐渐的适应过程,在整体构思上煞费苦心。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通过林黛玉进贾府拜见亲人、通过葫芦僧和贾雨村讨论四大家族、通过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翻看金陵十二钗册子、还有刘姥姥一进贾府延伸到周瑞家的送宫花,直到秦可卿办丧事,等等构思,把贾府里的一些人和关系慢慢介绍出来。
看小说要有记性,当然不仅仅指要记住人,也包括一些重要的情节,或者细节。
我举个例子,俞平伯整理过一个《红楼梦八十回校本》,底本用的是戚序本,第五十七回回目是“慧紫鹃情辞试宝玉”,但是俞平伯对照其他本子时发现,宝玉的“宝”字与其他版本不一样,庚辰本用的是赶忙的“忙”,程甲本、程乙本用的是鲁莽的“莽”。他觉得戚序本“宝玉”太平常,校对时要把“宝”字替换掉,但用哪一个字代替呢?开始觉得程本里面鲁莽的“莽”也不错,因为紫鹃骗贾宝玉说林家的人要把她接回去,贾宝玉既没有经过仔细思考,也没有去稍稍了解一下,就一下子急火攻心生病了,所以他也是太鲁莽、太莽撞了,如果这样理解,用这个字好像不错。但俞平伯斟酌下来,还是采用了庚辰本的连忙、赶忙的“忙”,为什么?因为第三十七回,探春发帖成立诗社的时候,大家都起别号,给贾宝玉起的别号是“富贵闲人”“无事忙”,这个“忙”有瞎忙乎的意思,带点讽刺意味。而且这里用“忙”,可以跟第三十七回的细节呼应起来。
当然也有朋友说,记忆力好像是先天的吧?如果你把它作为一个策略的话,怎么来运用它?如果说把记忆力作为一种策略来运用,好像让人觉得有点莫名其妙,甚至说这种话都有点不通。但如果要对此加以训练,要把记忆力转化为可以操作的手段,就有策略运用的意味了。
我在大学开红楼梦研究选修课的时候,曾经不止一次训练学生,帮助他们增强记忆,我做的工作是一种很笨也很简单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每十回写一篇内容提要,每篇1500字,一直往下写,作为平时作业。十回内容要有1500字来概括,而且要把大致内容概括进去,还要筛选一些生动的细节,这是不容易做到的。当然,一开始学生连写内容提要都不会,有一些学生把评论当内容提要写,比如写到林黛玉进贾府以后,开始对林黛玉大加评论,他认为这也是内容提要,其实不是。所以第一步先从客观角度训练其内容提要的写作,然后开始进行细节的筛选,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在训练其对内容的记忆。当然,怎么来选细节,也见出一定的理解性选择,不完全是记忆的问题。
我印象很深的是,史湘云在贾宝玉庆生会时,大家行酒令喝酒,她溜到青石板上去睡觉。有个学生写史湘云睡在青石板上,我后来问他为什么写睡在青石板上,如果让我写的话,我可能会写睡在芍药花下的青石板上。同学说,如果把周围细节全部写进去的话,1500字写不下来,所以我斟酌取舍,最后写睡在青石板上,把芍药花下省略了。我说如果我来取舍的,就写在芍药花下,这才写出与花相映衬的美人的感觉。你如果单单写史湘云睡在青石板上,我第一个感觉好像是在写武松打虎,武松喝醉酒以后就是睡在青石板上的。他说对啊,我就是要写出史湘云有那种男人一样的豪气,所以我觉得写芍药花下是不够味的,只有写睡在青石板上才对。这么一交谈,我发现他提出了跟我不同的想法。所以在写内容提要的时候,通过一种细节的取舍,隐含着读者对这个内容的基本判断。
第二个问题,是想象力。读长篇小说,或者说读文学作品应该有想象力。一部小说,首先它的语言文字,它呈现的形象是间接的,它的语言文字还留下许多空白,所以你在读文字的时候要调动起自己的想象力。有人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也需要形象思维,不过这种形象思维是顺着作者的形象思维展开的,作者的是形象思维,读者的就是“准形象思维”,加上一个“准”,说明他是沿着作者的思维来展开、来发挥。
《红楼梦》在写的时候也留下一些空白,留下一些言外之意,这需要调动我们的想象力来理解它。我这里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第七回写周瑞家的给众姐妹送宫花,是一家一家送的,送到最后才是到林黛玉处。林黛玉正好到贾宝玉那边去,她又追到贾宝玉住的地方。到那边后,林黛玉也不接,是贾宝玉接过去的。林黛玉呢,是就着贾宝玉的手里看了一眼。这个行为本身就有看不上的意思。因为她是就着贾宝玉手上去看,根本没有很好奇、很兴奋地拿过来看。接下来她问,“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说,“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
我这样读可能有点夸张,但是我们有时候需要通过夸张朗读的方式,才能把潜在的意义传递出来。
林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听了,一声不言语。宝玉便问道,“周姐姐,你作什么到那边去了?”
这段对话很有意思,我们先可以简单探讨下林黛玉为什么不再谨言慎行了。因为林黛玉刚刚进贾府的时候曾经对自己有一个约束,不多走一步路,不多说一句话。但是第七回的时候,就开始不对头了,对周瑞家的送宫花,她这个话说得非常无理,实际上跟她第三回对自己的约束、那种自我设定完全是矛盾的。为什么呢?有一种原因可能是因为贾宝玉宠她了,所以凡是贾宝玉在场的地方,她说话特别刻薄,特别不让人,由此来证明她是被贾宝玉宠着的人。有人也说她是被贾宝玉宠坏的,这是一种解释。还可以说,从第四回开始薛宝钗进来了,增加了林黛玉的焦虑感。因为大家认为薛宝钗的为人要比她好,这让她很焦虑。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很有意思,但我们还是回头来看,周瑞家的和林黛玉的对话。
这里能够挑战我们想象力的,是周瑞家的回答:两句话都用“了”来强调,有让黛玉放心,一切都安排妥妥的意思。于是,她说话的潜台词,恰恰是跟黛玉的理解成逆向发展的。就是她以为黛玉这么问,是担心只有她有,别人都没有,她会不好意思收下来。为了让黛玉彻底放心,周瑞家才这么说。于是,等到黛玉说出她真实想法时,在周瑞家的内心,产生了戏剧性逆转,让她尴尬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有一声不吭了。这时,由贾宝玉引起新话头,才让她稍稍摆脱了心理的困扰。体会周瑞家的说话意思,就需要调动我们的想象力,不然你的理解就很不到位
第三点,有文学感觉。这个有点玄虚了,文学的感觉怎么来?当然,严格说,这好像也不是策略,而是应该具备的条件。感觉这东西似乎道不清说不明。比如《红楼梦》后四十回内容,现在争议非常大。
有人认为基本上是曹雪芹的原稿,在它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加工。还有一种意见,不是曹雪芹的原稿,主要是高鹗、程伟元补写的。现在还有第三种意见,既不是曹雪芹的原稿,也不是程伟元和高鹗他们补充的,而是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在新出的《红楼梦》整理本的第三版里,标了“无名氏”,这个“无名氏”是指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的某个人。
不管争什么,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作者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这是一个焦点问题
有的人从人物形象角度来分析。比如分析贾宝玉的形象有没有改变,有人说变了,贾宝玉本来是厌恶科举的,到了后四十回也开始写八股文,好像并没有显得很讨厌的样子。有的人分析老祖宗形象,说老祖宗也变了,前八十回看上去很疼爱林黛玉,到了后四十回对林黛玉就不太友好,好像变成不是她疼爱的亲外甥女了。
分析人物形象之外,有的人分析一些情节段落。比如薛蟠在后四十回又犯事,同样吃官司,但和第四回遭遇的情况就大相径庭,这种改变好像也不符合前八十回的原则。再比如讲,大家对调包计也争议很大,有人认为薛宝钗这样一个大家闺秀,不可能认同这种方式,让她嫁给一个男的,居然是冒名顶替的,这也太屈辱了。她怎么可能接受?
还有一种方法是进行语言比较。比如词频统计,前八十回习惯用哪些词,后四十回习惯用哪些词。现在由电脑统计比较方便,可以统计使用的词频,一种固定的搭配,来证明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华师大的陈大康老师曾经跟别人讨论过这个问题,有人认为根据计算机的语言统计,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是同一个人。但陈大康老师统计的结果认为不是,从而反驳了这种观点。
另有一种从语言角度分析的,就找那些大家不太重视的一些虚词,或者角角落落里的不起眼的词汇,因为重要词汇可能作者比较在意,写的时候会很用心,但是很不经意的一些小词,一些修饰词,大家都在不经意中使用时,说不定能够区分出作者的用词习惯。我看有学者写一篇文章,他认为前八十回喜欢用单音节的赶忙的“忙”,频率较高,到了后四十回变成双音节“连忙”频率比较高,把这样的单音节词改成双音节,这种使用习惯的改变,可能说明两部分的作者不是同一个人
所有这些,当然都是值得拿来讨论的。另外,我也可以说,后四十回也有写得不错的段落,特别是关于司棋和表弟殉情、黛玉之死、贾府被抄、袭人改嫁,宝玉与贾政雪中相逢乃至夏金桂诱惑薛蝌等段落,都是比较生动的。在家族发展趋势方面,也遵循了原作的基本思路。但最大的问题,是文学感觉不对了。总体的艺术感觉,还是赶不上前八十回的大部分描写,不仅诗意荡然,更主要的是,那种文笔曾经留下的很大想象空间,也一并消失了。虽然仍有一些学者坚持后四十回和前八十回是同一个作者,但在我看来,如果不是想说明,作者进入八十一回创作,他有了江郎才尽般的遭遇,水平发生了断崖式下滑,那么,有这类主张的人的艺术感觉实在不敢恭维。
艺术感觉差的现象有时也发生在比较著名的作家身上,这是让我惊讶的。这里引一个例子来说明。
第三十回写宝玉见宝钗怕热,就奚落她体丰怯热像杨贵妃。接下来交代宝钗因生气的反应,程乙本是“待要发作,又不好怎样”。而庚辰本是“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程甲本这几句文字跟庚辰本相同。结果庚辰本描写宝钗心理活动时重复使用“怎样”,被一位作家指责为“啰嗦”。他不理解的是,这种故意重复使用、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的“怎样”,这种混沌表达,才比程乙本用词的不重复即明确化的“发作”更精微,也更能激发起人们对不可捉摸的心理的一种想象。读不到这一点,不能不说这是文学感觉实在太差。
我看到“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的心理描写,就想起老舍写的《茶馆》。有一段是说两个密探跑到掌柜那里要收每个月的保护费,他说你给点“意思意思”,我们就不来找你麻烦。那么掌柜就问这“意思意思”,到底是“多少意思”呢?密探说,你是个明白人,你肯定不会让这点意思弄得大家都不好意思。就这样意思来、意思去,都不肯说破到底应该给多少钱,大家都在摸对方的底,那样一种不透明的、不说穿的说法,一句来、一句去的“意思”,让我们观众看得也就非常有意思了。不如说,文学感觉有时候就是这样一种说不清楚、甚至不应该说清楚的“意思意思”。
最后,查阅词典。就《红楼梦》来说,小说在雅词的运用和方言俗语的运用中,涉及的语域都比较宽广,即使是一些看似普通的词语,因为用在特殊场合,产生了不寻常的意义,我们还是需要查相关的学者研究,才能得到正确解释。比如宝玉去栊翠庵喝茶,妙玉给他使用自己的茶具绿玉斗,小说用了一个“仍旧”的“仍”,我们通常理解为是不止一次,但北京大学的陈熙中老师认为这词解释为“乃”或者“就”,并用相似的例子来佐证,我觉得是有说服力的。上次曹立波老师讲座,好像也用了这个词的解释。当然,这样来理解,并不否认,宝玉和妙玉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但在确认这样关系的前提下,仍然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把支持性的证据放在一个恰如其分的位置,这是我们阅读时不容易做到的。
与《红楼梦》有关的辞典,有侧重词语解释的,比如周定一、钟兆华、白维国编的《红楼梦语言词典》,还有作为百科知识解释的红楼梦研究所主编的《红楼梦大辞典》以及上海红学会编的《红楼梦鉴赏辞典》。当然,这些工具书总体来看比较靠谱,但结合小说的具体语境来加以斟酌理解,这是运用工具书的一个重要原则。这里再举一个例子。蔷薇硝事件中,赵姨娘准备让贾环去大闹一场,她说:“有好的给你!谁叫你要去了,怎怨他们耍你!依我,拿了去照脸摔给他去,趁着这回子撞尸的撞尸去了,挺床的便挺床,吵一出子,大家别心净,也算是报仇。莫不是两个月之后,还找出这个碴儿来问你不成?”请注意,“撞尸”在相关的辞书中解释为“咒骂人瞎跑、乱撞”。问题是赵姨娘的这段话里,特别提出“两个月之后”的时间概念,那么这里“撞尸”的更确切解释,应该是指老太太、王夫人等为一位老王妃奔丧,出门去了。而不是一般泛泛骂人的话。
这是我们讲到的四点,但是这四点,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只能算是读《红楼梦》策略的一个引子,因为它是从一般意义上来谈长篇小说阅读的,还不具有针对《红楼梦》这部小说的特殊性,所以我接下来要进入到正题,《红楼梦》内容的特殊性决定它应该有相应的特殊策略。

三、阅读《红楼梦》的特殊策略
《红楼梦》的特殊性是什么?我从三点来谈它的特殊性。
第一,它的版本相当复杂。《红楼梦》的版本非常复杂,如果《红楼梦》一开始就定稿了,流传到现在也没有争议的话,关于版本的阅读策略基本上就不存在了。所以有时候是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你的方法的特殊性。就像我以前写文章的时候经常引用杜威的一句话,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当中说,所谓方法不外乎具体内容的特殊处理,离开内容就无所谓方法的存在。为什么我要反复强调这一点?因为我们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师范生经常会跟老师说,能不能教我一个方法,可以用这个方法对付所有的文章解读?等于用这个方法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我说这样的方法是不存在的,当我没有看到具体对象前,我也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方法。你可能有一个大致的思维路径,一个思考的逻辑框架,但是跟具体的方法比,就有点教条了。我们只有在明确具体对象的时候,才可能从中找到一个特定方法。所以《红楼梦》版本的复杂性,也使得版本校对式阅读,成为一个值得运用的重要方法。
第二个特殊性,是《红楼梦》的内容特别丰富。有人认为《红楼梦》是传统社会的百科全书的著作,《红楼梦》是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作品,有人从世界文化的角度来说,中国有三种学问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这好像是钱锺书说的),首先是甲骨文延伸出来的甲骨学,其次是敦煌学,再其次是红学。这三个学问代表中国传统社会的三个时期,上古社会的、中古社会的、晚近的。而这三种学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按我们现在说法是超越自身的学科,都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红楼梦》尽管是一部文学作品,但是它也超越了文学的范围,可以从各种角度来研究它。这是它的第二个特点,就是百科全书性的作品。
第三个特点,它的结构无论整体还是局部看,具有对比、类比的特点。当然中国的章回小说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结构。中国章回小说形成过程有一个特点,《三国志通俗演义》最早的时候是240则故事,后来把每两则故事合成一回,这样每一回里面就有两两相对的故事,这基本成了一个定式,以后长篇章回小说基本在一回里面有两个成对应的故事,这是从《三国志通俗演义》合并两个故事以后产生的,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而类比性,则在一定程度上受“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思维方式的影响,从人与自然的类比延伸到人与人的类比,普遍性体现得也相当充分。总之,《红楼梦》在对比和类比性方面,运用得特别广泛,特别突出,它从情节结构、延伸到人物塑造,延伸到主题等各个方面。
由这三个特点决定我们要有相关的阅读策略。
在具体展开之前,我要插叙一下,谈一谈高中语文教材。因为高中语文教材第七单元对《红楼梦》阅读提出要求,我把这要求列出来以后再谈策略时,会有意无意跟教材的要求进行一种结合。
高中语文教材当中提出学习《红楼梦》整本书六个方面:第一是要把握前五回的纲领作用,第二是抓好情节的主线,第三是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第四是品味日常生活的细节刻画,第五是了解社会关系与社会习俗,第六是鉴赏语言。这是关于《红楼梦》整本书的学习要求提出的六个方面。
跟这六个方面相对应的又涉及六个学习任务,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可以选择一到两个,不一定全面展开。具体学习任务是,第一,把握《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第二,体会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第三,品味日常生活描写所表现的丰富内涵,第四,欣赏小说人物的创作诗词,第五,设想主要人物的命运或结局,第六,体会《红楼梦》的主题,写一篇研究综述
这六个学习任务跟六个学习方面是什么关系?有老师跟我这样讨论过,他说前面有六个学习方面,后面有六个学习任务,是不是一一对应?我说不完全是,我梳理了一下,前面的六个学习方面跟后面的六个学习任务大致有三种关系:
第一,它是前面学习方面进一步的具体化或者明确化。比如学习方面第三点是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这样的学习方面比较宽泛,学习任务与此对应的是第二点,体会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样就把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聚焦到体会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为《红楼梦》人物塑造得很成功,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方面尤其出色,但是它也塑造了一些公式化、概念化的人物,而不是说里面600个人全部是多样化的、丰富化的,这样既做不到,甚至可能引起理解的混乱。像赵姨娘和贾环相对来说比较类型化,这两位好像没有让人顺眼的时候,当然,赵姨娘要比贾环稍微好一些。而贾环这个人可说是从头坏到底,你就很难看到他有什么善良的言行。这样的人物是类型化、脸谱化的,而不是典型化、个性化的。但是学习任务要求你关注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并没有让你关注类型化的人物、漫画化的人物,所以它是对人物问题加以了聚焦。
再比如讲,学习方面第六点要求鉴赏语言,但是学习任务非常明确是鉴赏小说人物创作的诗词。因为鉴赏小说语言面太广了,既包括叙述语言,也包括人物的语言,当然还包括人物创作的诗词,在这几大块里,学习任务只要求鉴赏人物创作的诗词,就把问题又聚焦了,这是学习方面和学习任务的第一种关系。
第二,学习任务反而把学习方面扩大了或者说泛化了。比如第四点学习方面是品味日常生活的细节刻画,但是学习任务第三点是品味日常生活描写所表现的丰富内涵。表面看,丰富内涵是把泛泛的品味聚焦了,但细想下来,品味常常就是品味丰富内涵,即使没有直接说,还是有其一定的指向性。这样,主要区别倒在于其它,学习方面说的是品味细节,但是到了学习任务把细节拿掉,这样,日常生活描写的内容就很广了。在写作学里面,除了细节描写之外,场面描写也跟细节描写对应的,不是把它作为细节描写的一部分,所以学习任务反而是把这个问题扩大化了。
第三,学习任务和学习方面并不严格对应,它是进行一种推论或者概括。比如学习任务第五点是设想人物的命运和结局,要找前面的学习方面似乎是没有的。我的理解是,它主要对应的是前五回的提纲作用,因为在前五回的结构中,特别是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里,人物的命运和结局都有了暗示,所以根据第五回的暗示可以设想他们最终的命运和结局应该是怎样的,这里就有推论的意思。
最后一点学习任务要求对主题进行概括,但是这个概括不是让学生自己通过作品直接概括,是要看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我觉得这个是对前面作品理解的基础上,再加上阅读相关的参考文献,才能有这样一篇综述写出来。
这里大概梳理了一下学习任务和学习方面之间的三种关系,至于这种关系是否妥当,不是我要讨论的。接下来我谈它的特殊策略。
第一,版本的校对式阅读。刚才我谈到《红楼梦》的版本特别复杂,但是从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我倒是不主张你们一定要去看它的古抄本,或者是清代流传的一些脂抄本和程印本的影印本,如果你有兴趣当然可以看,甚至可以把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古抄本影印本全部买来,价钱也比较公道。但是从一般阅读考虑,特别是中学老师或者学生的角度考虑,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两个整理本就可以了,其中又以一个版本为基准。我这里介绍一下我以前阅读《红楼梦》的经历。
红楼梦研究所整理本《红楼梦》以庚辰本为底本
(点击上图即为购书页面)
我七十年代中学阶段读《红楼梦》,最早买的是程乙本,启功注释本,1979年出的,一共四册。我中学里一直读这个程乙本。但是这个本子,不是最好的本子。
“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的《红楼梦》采用的是俞平伯校点、启功注释本
(点击上图即为购书页面)
到了1980年代红楼梦研究所整理的以庚辰本为底本、后四十回主要以程甲本为底本的一个合成本,这个本子我买的是第二版,1988年出,我读研以后基本是用这个本子,一共三册。现在已经出了第三版,上下册。第二版跟第三版明显的区别是,第二版续作者写的是高鹗、程伟元,第三版写的是无名氏,整理者才是高鹗、程伟元。八十年代我主要是看这本。
1982年《红楼梦》新校注本第一版
到了九十年代我又买了一种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红楼梦》八十回校本,这是俞平伯整理的,附录了一本《红楼梦八十回校字记》。俞平伯用的底本是戚序本,在“校字记”中,他把所能够接触到的不同版本的文字差异,一行一行给记录下来。
那么,从普通读者角度看,阅读以什么为基准本?就是红楼梦研究所整理校注的《红楼梦》,上下两册,署名曹雪芹和无名氏的。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要有一个版本作对照式阅读,就是1980年以前流行的程乙本,现在这个本子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了纪念版。这个本子可以拿来进行对照阅读。当然没必要逐回对照读,可以抽取其中一两回如同校对一样来阅读。
启功注《红楼梦》65周年纪念版,以程乙本为底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我以前曾经让学生做作业,比如就拿第八回,对照着读。找20处不同的文字进行评点,这样你对不同的版本有一个直接的感受。而且借助于优劣对比,可以培养自己的文学感觉。我在《红楼梦》阅读的选择性问题一文中,就提出了庚辰本在思想艺术方面要明显优于程乙本的观点,红学界的许多学者也是持这一观点。
需要说明的是,白先勇有一个观点,说庚辰本是给小众研究用的,程乙本是给大众阅读用的,大陆个别学者对此有认同。这观点粗听有道理,其实是在偷换概念,混淆视听。因为当我去年和白先勇争论庚辰本和程乙本哪一个版本更好时,不是指清代流传的、原始意义上的脂砚斋抄本和程印本,白先勇当然也不是。我们都是指经过现当代专家整理的两个普及本,哪一个更少瑕疵、思想艺术更高明、更值得向读者推荐。
关于这两个整理本的优劣比较,梳理程乙本不同于庚辰本的文字,主要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程乙本也有少量值得赞许的地方。比如庚辰本有些技术上笔误或者艺术上不合理的描写,在程乙本甚至更早的程甲本中得到了纠正。当然,这些情况在庚辰本的整理本中,不少已经得到了纠正。有些则是属于见仁见智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讨论。比如关于龄官在蔷薇花架下画“蔷”字,到底是几千还是几十。黛玉和湘云在凹晶馆联句,到底是说“冷月葬花魂”还是“冷月葬诗魂”,等等。
第二,程乙本改动的文字明显不如庚辰本,但又是不得不修改的。这样的改动,我们表示理解。比如第五回有关咏叹迎春嫁给孙绍祖的曲子“喜冤家”,其中一句写孙绍祖,庚辰本是“一味的骄奢淫荡贪还构”,程甲本和程乙本都是“一味的骄奢淫荡贪欢媾”,其中,“贪欢媾”重复了“淫荡”,不及庚辰本的言简意赅。但程本这样改,又是合理的。因为孙绍祖“构陷”贾家,是作者原来的构思,但在程本的续作中,并没有呈现这方面内容,小说主要写了他的淫荡和对探春的欺凌。这样,修改曲词,其实也是为了照顾到后文,前后保持一致。这样的改动,虽然掩盖了曹雪芹原来的构思,但从情节整体角度考虑,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对此改动,我们表示理解。
第三,程乙本与庚辰本(有时候也包括脂抄本以及程甲本等)不同的文字处理,明显拙劣的。这样的例子是大量的,占了大多数的。我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刚才举例,周瑞家的送宫花,对黛玉说,“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请大家注意,这是庚辰本的底本。程乙本把第二个“了”字删掉了。不知道你们读的时候有没有感觉,虽然这里只删掉一个“了”,但是感觉完全不一样。周瑞家的用这两个“了”,其实是在反复强调一切都妥妥的意思,但是后面这个“了”字删掉以后,这层意思给弱化了。那种戏剧性翻转的冲突,也弱化了。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非常典型。
宝玉挨打以后,薛宝钗去探望他,看到贾宝玉对他说了一段话,这段话大家都很熟悉,但是有好多朋友在看的时候可能忽略了,庚辰本跟程乙不一样的。庚辰本里,薛宝钗对贾宝玉怎么说呢?“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在庚辰本里面是话全部说出来的,然后是,“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到了程乙本先是把宝钗的话删了一个字,“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中,最后一个“疼”字拿掉了,这当然是为了跟交代她话说了半句话的叙述协调起来(这是延续了程甲本的处理)。接下来却是“不觉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这里,庚辰本的心理活动描写,“自悔说的话急”,到了程乙本里没有了,改成“眼圈微红”,为了证明薛宝钗确实是心疼,所以眼圈微红了。
这样的改动,到底哪个好?从表面上看,好像程乙本好,倒是庚辰本有点自相矛盾。心里也疼的“疼”说出来,跟只说半句话的交代,逻辑上不能自洽。但这不是根本的问题。关键是,程乙本删除的那句心理描写非常重要,而添加上的“眼圈发红”,固然让宝钗的心疼更形象一点了,但却缺少了那种深刻的心理层次。请大家注意,薛宝钗不是说自悔说了不该说的话,而是自悔说的话急了。所以当我看到这样的心理描写时,就觉得作者描写太深刻了。当薛宝钗动情之中,说出按照恪守传统礼仪的人不该说的话时,她也会自我反思,不过,微妙的是,她在反思的过程中,已经把信息给改造了。她没有认为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只是认为自己说的话太急了。也就是说,她在反思自己的问题时,把问题的性质改变了。改变成她可以接收的东西,不是非礼的思想本质问题,只是说话太急的性格问题。所以你不要认为,有的人能够反思,就好像很不容易,其实他反思的,往往是他能接受的那部分错误,而那些他下意识中认为严重的错误,已经被它无意中过滤掉了。所以我认为庚辰本的心理描写非常深刻,可惜在程乙本中彻底没有了。
总之,既然以庚辰本为底本的整理本已经出到第三版,虽然还有待进一步修订,但整体上的思想艺术还是要高出程乙本许多的。
但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程乙本有简洁性的整体追求,好多删节和改动是为了追求一种简洁的表达风格。有喜欢繁复的,也有喜欢简洁的,风格不一样,这是审美趣味的差异。我不同意这个看法,我觉得这是把简洁跟简单、单薄混淆了。把啰嗦的文字加以删节压缩,那是简洁,如果把表达丰富和繁复内容的文字加以压缩,那就常常是变得简单、单薄了。因为在文字压缩的过程中,内容的层次性、丰富性也相应地被削弱了。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就像祥林嫂只说一句“我真傻”的话,那个效果就不对了,你不能指责祥林嫂说话怎么一点不简洁。因为她的不简洁里面有她表达的特定内容。我们对文学表达的判断,有时候是用简化的原则来判断,有时候却需要用丰富的原则来判断,不能太教条
回到版本推荐上来,如果作为主要阅读的一种版本的话,就不应该推荐程乙本版本。
当然也有人说我就是读点故事,管它什么本子,只要是《红楼梦》,改写的少儿版本都可以。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没话说了,这是你的自由,我得尊重你的选择。但我总觉得,生命有限,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你宁可读第二档甚至第三档以下的版本,那是你自己的事情,只是别说我没提醒过你就可以了。
第二,文献的参照式阅读。我们说《红楼梦》是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如果去看一些相关学者的研究,对你深入理解《红楼梦》是有很大帮助的。这方面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已经形成了具有很大规模的“红学”。有许多内容,我也是看了相关学者的研究才稍微明白一点的。比如《红楼梦》里面写到许多西洋物品,1940年代方豪写了这方面的论文,他对《红楼梦》涉及到的西洋物品做了梳理,后来又有一些学者在某些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比如周绍良研究西洋钟表,孟晖研究西洋玻璃,商伟研究西洋镜子,等等。
《红楼梦》里许多人是带表的,小说写贾宝玉看时间会把他的怀表拿出来,我刚看到时还有点不习惯,难以想象。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要点卯,就说你们管家每个人都有表,没有表的话,也可以看大厅里的钟,你们别说我不知道时间。这样大家一起对钟表来工作,这种对待时间的方式,有现代管理的意识,而且还有相应的现代管理的工具。学者跟着这些作进一步研究,周绍良就研究《红楼梦》里写到的西洋钟、西洋表,比如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的时候待在厅里,听到噹的一声,接下来又是咣咣咣,打了八九声,这到底是几点?我开始不明白,把它简单相加,好像就应该是十点,但这会就安排刘姥姥吃午饭,好像也太早了点。我看周绍良是根据当时西洋钟表报时的设计,得出结论是十二点多,因为它正时打和初时打不一样的,把这种两种打法结合起来推算,就应该是十二点多。所以刘姥姥一早出门,到了贾府十二点多,那就应该是吃午饭的时间了。
再比如,有一次我跟孟晖一起在龙美术馆做讲座,我们两个人一起谈的。孟晖主要讲《红楼梦》里的玻璃器皿,尽管我也是讲座人,但听他讲的过程中收获也很大,他对《红楼梦》的西洋玻璃器皿做了深入研究。她举例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的时候,贾蓉到王熙凤那边借了一个放在炕上的玻璃屏风,这样的原材料当时都是西洋过来的,比较稀罕,所以宁国府没有,用的时候要到荣国府来借。再看老祖宗生日,当时让王熙凤给她说说都有哪些礼物。其中有两种礼物,让老祖宗特别留心。一件是江南甄家送来的缂丝大屏风,还有一个是粤海将军送来的一件大玻璃屏风。老祖宗说这两个屏风给我留着,我要送人的,因为这两样东西确实比较贵重稀罕,老祖宗才看中了。
所以你了解这方面的历史文献或者专家的研究文献,你对作品的理解就会深一步。
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多讲了,这里举诗歌方面两个例子来说明。
第四十回,林黛玉说“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虽然我们可以认为她当时在跟宝玉、宝钗闹别扭,因为是他们主张要人来收拾残荷的,但林黛玉真喜欢这句诗也是可能的。而究竟是怎样一种情况,就需要参考相关文献,把这句诗放到李商隐诗的具体语境中来进一步理解。
李商隐的这首《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其实是写对人的怀念的,“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与曹雪芹几乎同时代的纪晓岚对结句的点评是:“不言雨夜无眠,只言枯荷聒耳,意味乃深,直说则尽于言下矣。”如果你理解这个背景的话,你对林黛玉这句诗的理解就会丰富起来。她是借此跟宝玉、宝钗闹别扭吗?她是真喜欢这句诗吗?她是因为晚上常失眠,要留着残荷来听雨声消磨时间吗?还是本来就有点自虐的心理?那贾宝玉顺应她,到底顺应她哪方面呢?到底顺应她的审美趣味,还是成全她的自虐心态?这就变得复杂起来。
还有第七十回,写咏柳絮、放风筝的内容,薛宝钗写的那首《临江仙》是受宋代《夷坚志》故事的影响,学者们指出来了。
《夷坚志》记录的是有人借放风筝来嘲笑侯蒙的故事。侯蒙的人生开始好像很背,很早参加科举,却一直没有出头日子。到了三十多岁才被举荐应试,时间有点晚了,特别是这人长相特难看,所以当地人嘲笑他,认为这么难看的人,运气又不好,肯定不行。于是把他的脸画在风筝上,放到天上去嘲笑。想不到侯蒙这个人心态极好,他知道这事反而写了一首词《临江仙》,非常得意,说什么“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又说“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多得意啊!他说这是好兆头,我要升到天上去了,这真是太好了。他写的“一举”就有双关的意思。所以薛宝钗写《临江仙》这首词,其中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大家认为是受侯蒙词作影响的。但我觉得这是一条明线,还有一条暗线,是把风筝和人关联起来了。因为在这一回里面,探春写的那首《南柯子》词,只写了一半没写下去,后面一半尽管是贾宝玉续她的,但不是真正的续的意义,后来探春放一只大美人风筝,放的过程中,碰到喜字风筝,线被绞断了,探春的风筝不知飞到哪里去了,这才是真正续完了探春没写完的咏叹柳絮的词。而且,她咏叹的柳絮,基本是线状的,说是“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不像薛宝钗咏叹的是团状的。探春咏叹的柳絮,从选取的物象上就是把它跟放风筝的线联系起来的。联系到第五回神游太虚幻境,关于探春的命运是嫁到海疆远方,一去不再返回。她自己的咏柳絮和放出断线的风筝,就有对未来命运的暗示。所以参照侯蒙故事这一相关文献,是可以在明线和暗线两方面,把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与人物当时的活动结合在一起来理解的。
这里,我要提出一点个人看法。好多人在分析薛宝钗的时候,是把她写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跟她写海棠花的诗句“珍重芳姿昼掩门”联系起来,然后说由此见出薛宝钗性格的多面性。“珍重芳姿昼掩门”体现出薛宝钗的内敛、含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体现出薛宝钗的张扬,乃至有点轻狂。甚至有人再进一步推论说,从这里看出,薛宝钗的思想性格与以往的一贯表现发生了断裂。我不同意这个看法,它最多只能说明人物性格的两个侧面,但不能忽略她最本质的一点。在《临江仙》这首词里,薛宝钗依然在强调柳絮跟风的和谐关系,这是这首词的本质一面。开始写“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你看那些风多么识趣,把柳絮卷得那么均匀,相比之下,那些蜜蜂、蝴蝶飞得太乱了,实际上她在强调主体跟周边环境的和谐关系,从这个意义来说,并没有在根本上违背薛宝钗为人的逻辑。薛宝钗为人的根本逻辑、她的一贯主张就是强调主体跟客观世界的和谐相处,不像林黛玉更强调一种冲突、一种对立。所以我们表面上看,“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跟“珍重芳姿昼掩门”显示出了性格的差异,但因此就说薛宝钗是性格分裂的人,这是不对的。因为它的本质方面,在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方面,这层意思没有变化。我们在判断的时候要分清主次关系,否则我们对人物的基本理解就产生了偏差。
第三,文本的对比和类比阅读。应该说,阅读回归本文,这是最基本的阅读策略,而《红楼梦》本文在整体构思上的对比、类比性体现得如此全面,使得对比和类比的阅读策略,更应该得到深入贯彻。
从文本的大处着眼,有情节设计、人物塑造、主题概括三方面,然后也引导读者要从这些方面来确定阅读策略。
从情节看,整体意义上的家族的盛衰构成整体对比,连同家族中人物命运,都有了趋同性对比。而甄家小荣枯与贾家大荣枯,则有缩影般的类比。
局部意义上,例如第十九回袭人的花解语和黛玉的玉生香,两人各自与宝玉间发生的似乎相近的儿女温情,却有了进一步的道德教诲和情趣相投的对比性差异。李希凡先生写过《从一回书里看两种“真情”境界》文章,就进行了这种对比研究。大家可以找来看,顺便说的是,虽然,“花解语”“玉生香”让人想到《西厢记》里的曲词“娇羞花解语,温软玉有香”,但我觉得更有意思的是陆游《闲居自述》中的两句:“花能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这是把本来传说中唐明皇欣赏贵妃的“花解语”,反其意而用之,花就是让人看的,如果花也开始解语了,其实还是让人讨厌的。而宝玉挨打后,宝钗和黛玉探视宝玉的不同表现,还有上面提到咏絮词,黛玉的《唐多令》那种哀怨和宝钗的《临江仙》主题的乐观对比。这方面例子太多了。
从人物塑造看,金陵十二钗正册的排列规律,就有明显的两两对比性,不少学者,正是从这方面,来展开比较分析的。如王昆仑在“人物论”中谈到的黛玉做诗,宝钗做人,这种鲜明对比,给人深刻印象。而他在把民国时期写成的“人物论”在共和国时期加以修改时,对对比和类比策略的运用,也就越发自觉,视野更加开阔。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对照阅读。
从主题概括看,以前学者的研究,曾经在宝黛等人的爱情悲剧和家族衰败这两个角度纠结过,后来也有学者认为应该把这两点统一起来了。而孙逊老师就曾经在文学审美、社会历史、宗教哲学提出三重主题说,可以说是对以前两种主题说作了进一步总结。说到宗教哲学,其实作者或者读者一般都习惯用命运、无常来概括《红楼梦》的主题,最近作家闫红在一个讲座中也详细谈了她对《红楼梦》“无常”的感受,她提出一个有意思的观点是,薛宝钗对赵姨娘客气,给她送礼物,未必说明她做人圆满。也许这里有一种无常观在起作用,保不定自己将来就成了别人眼中的赵姨娘,所以善待赵姨娘,其实是对无常保持敬畏,让人生变得安全的一种策略。当然从对比策略思考,我觉得小说实际上是把无常的主题具体化为两种,一种是香菱的“有命无运”,还有一种是秦可卿的“有运无命”。香菱和秦可卿两人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从贾府的立场来回顾两人的身世都不清楚,而且两人长相气质又特别像,这是周瑞家的送宫花时,点出来的。有意思的是,在“金陵十二钗”中,秦可卿处在“正册”收尾的位置,而香菱处在“副册”开头的位置,在两个不同层面,有前后衔接呼应的关系。那么,她们两人,体现出的对比性的命运无常,就可以理解为是对所有女性不幸命运的概括。这里的命,主要是指生命,不是天命。有命无命,主要是指长短。这种生命和运气的分离,就是命运无常,而能够命运两济的,就像小说开头写到的娇杏,谐音“侥幸”,只是一种偶然。不过,我要特别提醒的是,这样的主题理解,对读者来说有一定的真切性,但也蕴含着一个重要局限。因为无常虽可能反映了作者创作的自觉观念,但又不能全部等同于小说本身,因为小说在展开家族盛衰和人物悲剧结局时,也把人的思想局限特别是社会制度的问题统统呈现了。所以把命运无常作为对比性的展开方式,仅仅是问题的一方面。我们还需要把作者这种其实有很大局限的自觉意识和他在小说客观呈现的事实加以对比性理解,从而使我们的理解有可能超越作者所在的那个时代的意识局限,能够发现作品正视现实、批判现实的力量。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使无常观念,成为对不合理社会和制度的无意中的一种辩护。

四、结语
当我们展开文学阅读而自觉运用一种策略时,我们的阅读可能会减少感性的乐趣,我们变得更理性,更像艰苦的工作者而不是一个乐在其中的读书人。我当然不怀疑思考本身能获得乐趣,文学阅读不能纯粹跟着感觉走,必要的理性还是需要的,但如何努力让感性和理性得到平衡,这也是需要我们思考的。这里我举纳博科夫关于《包法利夫人》的思考题,来说明理性和感性融合的一种途径,他曾经出这样的思考题,让读者来想象下自己所理解的女主人公艾玛:她会喜欢布满废墟和牛群的景色,还是与人群不产生联想的景色;她喜欢她所处的山间湖泊有一条孤零零的轻舟,还是没有轻舟?在此基础上,跳出代入式想象,反思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这里似乎呼应了我们此前论述的对比策略的运用。但还需要看到,这里也有理性和感性,思辨和想象的一种平衡策略。我们阅读《红楼梦》,也应该有这样的尝试。
因为时间关系,可能还有些问题要我回答,所以我匆匆忙忙收个尾,肯定有说得不对的地方,希望场外的观众批评。

五、提问
:特别感谢詹老师做了这么精彩的关于《红楼梦》阅读的演讲,因为詹老师说到这次主要针对一线的教师,这边有两位一线教师的问题,您认为老师可以怎样针对《红楼梦》的阅读开展测评?
詹丹:我说一下我以前是怎么测评的,因为我们读小说主要是掌握内容,所以一种处理方式,我是给他回目,让他写提要。因为回目带有内容概括,你要求学生写提要,这是一种方法,让他熟悉情节。还有一种测评方式,像纳博科夫设计的那样,问在特定的场景,据你理解的林黛玉的思维方式,她会有怎样的反应,这是一种代入式的体验,想象林黛玉在这样的场景中会又怎样的感受,这个当然也可以。
还有一种方式可能有点难,要求学生筛选出生动的细节,然后加以评析。因为我们读文学作品,一个是理解人物,一个是把握情节,还有一个,就是要对生动的细节有真切的感受,这些都可以作为阅读测评的内容。
:还有一个问题,您觉得今后高考可能会怎么考《红楼梦》?
詹丹:首先我不是命题人,所以我不知道也猜不出。但如果我是命题人的话,我也不能说。所以这个问题我都不能回答。
:大概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比如阅读理解或者是什么可能性?
詹丹:对不起,连这种大概的可能性我都不知道(笑)。
:请问詹老师,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如何处理精读和泛读。
詹丹:从教学角度考虑,我一直认为精读比泛读更重要。但是精读的前提是你一定要选一本好的书,如果拿不入流的书精读会败坏你的口味。以前大家经常用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来比方精读的重要,这个话当然说得有点暴力,但是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真正一本好的书,你可以读十遍,但没必要去花时间读比较差的书。
:我的意思是,针对《红楼梦》这本书里,怎么处理它的精、泛关系。
詹丹:我在前一篇文章里面已经谈到了,就是谈读什么的问题。今天讲的是怎么读。上次讲读什么的问题,就涉及到选哪些来精读,包括我认为后四十回可以泛读,可以大概了解一下。如果后四十回精读,前八十回泛读,除非你想对后四十回搞研究,如果你作为一种修养提升的话,那就没有必要。
:请问詹老师,最喜欢《红楼梦》中哪个女性人物?为什么?
詹丹:相对来说,我喜欢史湘云,因为史湘云比较豪爽。当然,现在要说出“最喜欢”,其实是很难回答的。对薛宝钗、林黛玉,我也是很喜欢的,尽管薛宝钗有时候城府太深,跟她交往有点琢磨不透。但是反过来想想,像林黛玉那么“作”,有时候也有点吃不消。但是总体上来说,这是一种你对小说倾向的认同问题,在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可能你会更喜欢林黛玉,这是被小说的倾向带着走的,同时你也会非常喜欢史湘云。
:还有一个问题,最欣赏哪一位男性人物?
詹丹:毫无疑问是贾宝玉,因为整体上《红楼梦》对男性人物的塑造都没有太大的认同感,所以你选择喜欢的余地是不大的。包括跟贾宝玉要好的那几个也都有问题,像柳湘莲这样的人,其实是一个很无情、很冷酷的人,他对和尤三姐关系的处理,充分体现出男性的自私。他为了自己的名声,把她逼到了绝路。尤三姐和他好,不单单是喜欢他这个人,实际上是把她重新生活下去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柳湘莲拒绝他的爱,就是拒绝她生活下去的勇气,柳湘莲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所以你会发现《红楼梦》里的男的真正好的没几个,这可能是小说一开始就设定的构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里的人物(36):薛宝钗
中学生如何整本书阅读《红楼梦》
经典名著《红楼梦》赏析
文化代码与红楼人物的『大旨谈情』  詹 丹
为什么感性的人更容易死?
一曲红楼难忘断:87版与“程乙本”宝黛钗三人结局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