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花间十六声

花间十六声

美讯在线网 www.m6699.com 2010年 08月 23日 11:35 来源:美术报

  《花间集》原为供歌会伶人演唱的曲子词本,成书于公元940年,是中国最早的词选集,其内容多写男女艳情,涉及上层妇女琐碎、休闲、侈糜的日常生活,且好以女子口吻为之。本书以《花间集》和部分晚唐、五代、宋代诗词中描写的十六种物件如屏风、枕头、梳子、口脂等为线索和底本,以当时的造型艺术(纸上绘画、壁画、饰品等)为参照,深入、充分、兴味盎然地探究考证一千多年前中国女性生活的种种细节,尽力再现那个遥远年代之一角,有助于读者了解、感受中国的古代社会,有助于理解和体会滋味复杂、褒贬不一的“花间词”。

  《花间十六声》作者孟晖,女,20世纪60年代出生,达斡尔族。1987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本科学习,1990年肄业;1990——1993年到法国留学;1994——1998年在北京艺术博物馆保管陈列部工作;现在北京三联书店做编辑工作。作品有长篇小说《盂兰变》、随笔集《维纳斯的明镜》、《潘金莲的发型》及《中原女子服饰史稿》、译作《西方古董欣赏》等。
节录:

  香兽与香囊

  虽然说“烧香取味,不在取烟”,“爇时亦以不见烟为佳”,但香经爇烤,散发出淡淡的烟缕,总是不可避免。“博山炉暖澹烟轻”(顾敻《临江仙》),“柱香斜袅烟轻”(毛熙震《临江仙》),“忽一线炉香逐游丝”(苏轼《哨遍》“春词”)。为了这一线轻烟,人们设计出各种形态的香炉,以充分展示基袅袅而上的形态。

  有一种办法,是把香炉做成动物的造型。洪刍《香谱》卷下“香之事”中记载:“香兽,以涂金为狻猊、麒麟、凫鸭之状,空中也燃香,使烟自口出,以为玩好,复有雕木埏土以为之者。”

  动物造型的香炉统称为“香兽“,一般都是铜、银材质,外表鎏金,也有木雕或陶瓷制品;内部是空膛,作燃香之用,而动物的口部都有开孔,与内膛相通,成为吐烟口。一旦焚起香,烟缕就从兽口或禽喙中轻轻溢出。

  大约是因为狻猊(狮子)、麒麟一类造型的香兽看上去很有气派,所以,在宋代,被当成了大型宫廷仪式上的陈设。据《宋史·礼志》,天子在集英殿举行“大宴”时,“设银香兽前槛内”。另外,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有云:

  故都紫宸殿有二金狻猊,盖香兽也。故晏公《冬宴》诗云:“狻猊对立香烟度,■■交飞组绣明。”靖康后入于金,奉使者尝见之。
 说明宫廷中陈设香兽的场合并非一处。

  宫殿上安放香兽,自然是为了显示皇家气派、天子威仪,其实,这并不是香兽的主要作用。香炉采用动物造型,更富有意趣,所谓“以为玩好”,本来是逗大家高兴的玩意儿。为奢侈生活加油助威,才是这“玩意儿”的最长项。唐人秦韬玉《豪家》有句:(地衣镇角香狮子,帘额侵钩绣避邪。按彻清歌天未晓,饮回深院漏犹赊。)

  地衣,是唐代流行的一种特制地毯。花蕊夫人《宫词》中有云“青锦地衣红绣毯”,显示地衣并非毛织品,而是锦类的丝织品。白居易《红线毯》一诗中,也明言丝织的宣州红线毯子为“地衣”。丝地衣有种种用处,但是,在贵族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用场是作为“舞筵”。那个时代,欣赏歌舞的时候,一定要先在地上铺一张地毯,然后由舞伎在地毯上表演舞蹈:“地衣初展瑞霞融,绣帽金铃舞舜风。”(和凝《宫词》)于是就有了花蕊夫人的《宫词》一首:山楼彩凤寒月,宴殿金麟吐御香,蜀锦地衣呈队舞,教头先出拜君王。西蜀宫廷中的皇家夜宴开始了,殿上,麒麟造型的香兽吐着御香,殿檐下,可以望到附近一处依山楼阁的廓影,月光照亮了装饰在楼顶上的雕凤。名贵的蜀锦做成的五彩地衣上,就要开始表演团体舞,队形已经站好,由带队的“老师”走出来,跪拜天子。

  这种丝地衣,虽说“线厚丝多卷不得”(《红线毯》),比较厚硬、沉重,但是,铺在地上,似乎还是容易起皱,特别是在表演舞蹈的时候:金花盏面红烟透。舞急香茵随步皱。(欧阳修《玉楼春》)

  舞蹈进行到高潮的时候,舞伎们热烈的脚步会把舞筵踢踏得很乱皱,因此,必须在四角放上镇角。在唐代,流行用狮子造型的香兽来充当这一角色:

  狻猊镇角舞筵张,鸾凤花分十六行。轻动玉纤歌遍慢,时时偷眼看君王。(和凝《宫词》)

  狻猊就是狮子。作为“舞筵”的地衣,是由狮子造型的香兽压在四角,舞伎们在这样的舞席上表演大型的群舞,时时变化复杂的阵形。
狮子造型的香炉,在近年考古发掘中屡有出土。如1995年在西安唐代曹氏墓出土的一件滑石狮子香炉,“白色,光洁细腻,纯净微透明,湿润如玉”,观之可爱(《西安唐代曹氏墓及出土的狮形香熏》,王自力著,《文物》2002年12期,68-71页)。值得注意的是,出土唐代狮子香炉中有相当比例采用底座式足,此处这一只就是如此。香炉无论采用单支足还是多支足,一般都将支足做得细行纤巧,这样可以让香炉显得造型轻盈。但是,狮子香炉却往往把支足做成重坠的底座,想来,这带底座的狮子香炉当年正是用作地衣、“舞筵”的镇角,所以特意设计得下盘沉重,不宜倾翻。曹氏墓出土的滑石狮子香炉通高只有十二点八厘米,底边长七厘米,非常小巧,摆起来不占地方,置于几案上、床帐中,固然都很合适,但是,如果用来做地主衣镇角,也一样可以胜任角色。

  在宋代佚名画作《乞巧图》中,有一处二层的小楼,在其上层的楼阁内,安置有两座丝织物蒙覆的大案,案上陈设着各种乐器。一律收裹在囊袋里。这显然是一外“歌台舞榭”,用于表演、欣赏歌舞的场所。值得注意的是,在地当中,铺着一方红地五彩花纹地毯或说“地衣”,上面压着四座鎏金狮子,其中最前面的一座也是带有底座式足,造型与出土唐代狮子香炉基本一致。可以推断,画中的这一处细节正是描绘了“狻猊镇角舞筵张”的场景,只不过,因为歌舞并非马上就开演,所以,乐器都收裹在囊袋里,四只“香狮子”也没有燃香,被收拢在地衣中央,免得碍人走动。可以想象,一旦准备开始演出,这些香兽腹中就会燃起香烟,然后被挪移到地衣的四角。画家在地衣上恰恰画出四只香兽,显然不是随意发挥,而是照搬当时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这样的细节是不可能凭空杜撰出来的。

  地衣的镇角香兽并不止狮子造型一种。李贺《宫娃歌》有句:“象口吹香毾登毛暖。”“象口吹香”,应当是指“空中以燃香,使烟自口出”的香兽,只是在此处呈现为象的外观;“毾登毛”,是指铺地的毛毡,此句的意思,似乎暗含以象形香兽作为毡毯的镇角之意。另处,尹鹗《金浮图》有云:(繁华地,王孙宝贵。玳瑁筵开,下朝无事。压红茵、凤舞黄金翅。玉立纤腰,一片揭天歌吹。满目绮罗珠翠。和风淡荡,偷散沉檀气。)

  写宝贵王孙、当朝显宦家中的盛大歌舞场面:红地衣铺成的舞筵上,是凤凰展翅造型的鎏金香炉镇着四角。就是这红地衣上,歌声与乐声竞入云宵,舞女们的舞衣、装饰让人眼花缭乱,同时,软风入座,立在舞筵四角的金凤炉从凤喙中吐出的名贵香气,也被这暖风吹搅开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香炉上的狻猊
狻猊是什么动物
上古神兽——天狮
焚香的香熏炉,在宋代可以设计的如此精美,看了让人爱不释手
宋景德镇窑青白瓷香炉赏析
历代经典熏炉(狻猊炉篇)——古香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