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主席评价武则天:有治国之才、容人之量、识人之智、用人之术

【毛主席点评历代皇帝之武则天】

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之治,在位期间,比历史上大多数男性皇帝都要做得更出色。

但是,武则天在一千多年来的名声却非常差,比如任用酷吏,杀人无数,尤其是豢养面首,荒淫无道,让武则天成为历史上典型的反面人物。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武则天的形象才开始变得正面起来,人们也越来越开始发现她的值得称道之处。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新中国讲究男女平等,极大地打破了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禁锢,武则天以女性的身份成为皇帝,自然也成为解放女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得到了广泛的推崇,比如新中国的第一位女拖拉机手、第一位女厂长、第一位女市长,甚至女部长、女副总理,都层出不穷,更让武则天的形象变得正面起来。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毛主席对武则天的正面评价,也从思想界、学术界、文化界等领域,开始了为武则天平反的道路。

毛主席一生喜读史书,在读《新唐书》时,就曾多次对武则天进行过点评。

比如在《新唐书·列传·卷三十八》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博州刺史琅琊王李冲谋反,颜余庆被诬陷为同党,武则天先判颜余庆流放,后来又判颜余庆死刑。

对这个判决,司刑丞徐有功觉得判死刑过重了,就与武则天争辩,强调颜余庆罪不该死,还批评武则天说:“今以支为首,是以生入死。赦而复罪,不如勿赦;生而复杀,不如勿生。窃谓朝廷不当尔。”

武则天大怒,问:“何为魁首?”

徐有功答:“魁者,大帅;首者,元谋。”

武则天又问:“余庆安得不为魁首?”

徐有功说:“若魁首者,虺贞是已。既已伏诛,余庆今方论罪,非支党何?”

最后,武则天被他说服了,没有杀颜余庆。

毛主席在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每句话后面都画了两个圈,有的还逐字圈画,天头上又画着三个圈。无疑,毛主席既有对徐有功秉公直谏的赞赏,也有对武则天虚心纳谏的欣赏。

1975年,孟锦云成为毛主席身边最后一位女护士,毛主席对她的工作非常满意,亲切地称她为“孟夫子”,还经常要求她多读书看报,尤其喜欢和她讨论《资治通鉴》。

有一次,毛主席在引导孟锦云读《资治通鉴》时说:“读书,一要读,二要怀疑,三是提出不同的意见。不读不行,不读你不知道呀,凡是人都是学而知之,谁也不是生而知之啊。但光读不行,读了书而不敢怀疑,不敢提出不同看法,这本书算是白读了。”

孟锦云说:“您读书能怀疑,我连读都不一定能读得懂,还谈得上什么怀疑?书上写的还能胡编吗?这我可想都没想过。”

毛主席笑了,说:“你这个孟夫子,就是头脑简单得很哩,要多思嘛。比如,有些史书里把武则天写得一塌糊涂,荒淫得很,不理朝政,这样她怎能统治得下去?我就不信。”

“武则天,一个女人当了那么多年皇帝,可真是不简单啊!”孟锦云大发感慨。

毛主席说:“你觉得武则天不简单,我也觉得她不简单,简直是了不起。封建社会,女人没有地位,女人当皇帝,人们连想也不敢想。我看过一些野史,把她写得荒淫得很,恐怕值得商量。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

这段对话可以看出来,毛主席对武则天的评价是非常客观公正的,认为她有“治国之才、容人之量、识人之智、用人之术”。

那么,毛主席对武则天的这些很高的评价,是基于哪些历史史实呢?

首先,是武则天维护了唐朝政权的稳定。

唐高宗去世后,中宗继位,但是他昏庸懦弱,挑不起整个国家,武则天就把他废了,立睿宗继位。可是,睿宗也是无能,武则天只好临朝称制,集大权于一身,于公元690年正式称帝,改国号为武周。

对此,唐朝宗室和一些官僚强烈不满,各地纷纷开始起兵反叛。

这个时候,武则天就表现出了少有的镇定果敢,对外,派出30万大军镇压各地叛军,对内,则处死了对讨伐持观望态度的宰相裴炎和安抚大臣程务挺,从而牢牢地控制住了政权和兵权,迅速平定了各地的叛乱。

其次,是武则天重视农业,为老百姓减轻负担。

武则天在实行屯田、奖励农桑上下了很大功夫,各地方官要想提升,首先要看农业搞得怎么样。

有一次,宰相推荐一个州官提拔,上表武则天。武则天派人去考察这个州官,发现州府粮仓的确装满了粮食,但武则天还不放心,又专门派人到老百姓家里看,抽捡了100户,发现家家都有余粮,武则天这才同意了这个州官的晋升。

第三,武则天非常重视军备。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东征西讨,打仗了东突厥和西突厥,到了武则天登基后,继续保持对他们的统治,同时还收复了安西四镇,设置安西都护府,打通了通往中亚的“丝绸之路”,这些都是名垂青史的功绩。

还有,武则天特别重视选拔人才,延续科举制度,首创了“殿试”制度,让科举制度更加完备。而且,她还发明了“糊名”考试法,就是防止考官对认识的考生给予照顾,一律将考生的名字糊上,直到今天,这个方法还在学校里延用。

自古以来,明君都是善于识人、用人的典范,武则天也是其中的佼佼者,比如狄仁杰起初还是一个小小的地方官,直接被武则天提拔到了中央,成为一代名相。

还有张嘉贞,一开始也只是一个平乡尉,被推荐后,武则天发现他确实值得重用,直接让他当监察御史。

还有更特殊的上官仪,曾经建议唐高宗废了武则天,未成后被杀,但是,武则天却不计前嫌,将上官仪的孙女上官婉儿留在宫中,加以培养,封为内舍人,后来有“巾帼宰相”之称,丝毫没有因为上官仪,而给上官婉儿穿小鞋。

当然,武则天执政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毛主席说的:“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为此,毛主席还给孟锦云讲过一个故事。

当年,一位大臣对武则天杀人太多心有不满,就说:“你这样杀人,谁还敢当官呀?”

武则天听后,没有解释,而是说:“晚上你来一下。”

到了晚上,这个大臣来了,发现殿台上正点着一堆火,很多飞蛾都从四面八方飞过来,奋不顾身地飞进了大火里。

这时,武则天笑着对他说:“这就叫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本性难移啊!”

毛主席讲完这个故事后,说:“武则天的意思是说,只要有高官厚禄,要当官的人就会源源不断,哪里会杀得尽呢?”

武则天还有一个更让人诟病的方面,就是豢养面首,祸乱后宫,很多野史甚至描写得惟妙惟肖,好像他们亲眼看见的一样。

对此,毛主席是持反对态度的,曾经说:“有些史书里把武则天写得一塌糊涂,荒淫得很,不理朝政,这样她怎能统治得下去?我就不信。”

其实,这就是传统观念对男女的双标造成的,你看历史上哪个皇帝不是宫里美女如云?但没有人觉得有问题,反而觉得理所当然,但是武则天找了几个小帅哥,就成了大逆不道,十恶不赦,这就是典型的双标。

而且,正如毛主席所说,如果武则天真的是荒淫无道,不理朝政,那么她还能管理好这个国家吗?实际上,武则天的时代比历史上大多数男性皇帝都要做得更好。

武则天驾崩后,在墓前立了一块无字碑,对此,后人说什么的都有,那么,毛主席是怎么看的呢?

毛主席曾经对孟锦云说:“武则天有自知之明,她不让别人在她的墓碑上刻字。有人分析其本意是功德无量,书不胜书。事实上,那是武则天认识到,一个人的功过是非,不应自己吹,还应由后人去评论。”

其实,这也是毛主席一贯秉承的态度,生前只管为人民服务,其中的功过事非,自有后人去评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泽东认为武则天是治国之才、有自知之明、荒淫之事值得商量
千年第一奇女子武则天,毛主席评价: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大唐头号奸臣,死后被列三宗罪,皇帝通通驳回
武则天真实死因揭晓,专家:史书都不好意思记载,私生活太乱
刘邦的管理智慧
为啥退位一年后武则天就去世了,专家称羞耻,史书都不好意思记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