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嘉德春拍】松涛寿田润轩光

文人的书斋明轩,是读书养性、抚琴修心的一隅“净土”,书斋的陈设,除了琴、棋、书、画、茶而外,案头清供必不可少,案头之雅设,印章是其中的“点睛之物”。中国的古印章,实物遗存迄今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并且印章行用始终不绝。明清篆刻肇端五百年来,则又是继古代印章之余续,继往开来,为中华悠久文明再开奇葩。篆刻印章历来以美佳石、精雕琢、名家镌刻、名人行用为其“四美”,是活的人文历史存证,把玩于掌心,涤尘忘俗,心与古会,如同进入时光隧道,恍若错入“不知有汉”的桃花源,何其乐哉!




物华天宝——松涛园旧藏重要田黄及印石珍玩

6月18日(周一)下午1:30

嘉德艺术中心拍卖厅 C厅






文|罗随祖



印石的庋藏由来已久,藏佳石在文人中早已形成风气。藏石者绝非一般平平之辈,这是“雅玩”,所藏必以“希”为珍为贵。主要的三大印石产地福州、青田、昌化,以福州的寿山石最负盛名,历史最为悠久,石雕名工辈出。寿山石质细润、色彩丰富,适宜把玩赏鉴。从储藏开采来讲寿山石有田坑、水坑和山坑之别,总的种类一百有余。其中田坑和水坑最难得,田坑就是我们常称的“田黄”“田白”一类,是寿山石因为风化等原因,从山上自然跌落、冲刷后,埋藏于富含铁的田壤中,二次生成的品种,即所谓“无根而璞,无脉可寻”。田黄石因为颜色纯净、产量稀少、近于明黄,被赋予皇帝专用的意义,超越了其他品种,成为“帝石”。由于长期肆意的采掘,矿源“三坂”不知被翻掘了几多遍,近年虽然采取封田保护措施,实际上早已绝产。;水坑的矿坑深潜于溪底,石质莹澈凝腻,例如水晶冻、鱼脑冻等,矿脉较薄,产量少。山坑则是寿山石的主体,主要是高山、旗山、月洋三座山矿坑中所产石材,产量最大、色彩、品类最为丰富,例如芙蓉、荔枝、牛角等冻石,石材体量也最大。



田黄石以稀为贵、奇货可居,包括黄田、白田、黑田等品种,由于二次生成,生成环境不同,上、中、下三坂所出田石,也各有特点。一般的田石原料都成卵石形,根据剖开的田黄颜别,又常分为“粟米黄”、“枇杷黄”、“鸡油黄”等称谓,而据皮色不同又有“银包金”、“乌鸦皮”等名目。在明清时期采掘到田石,只要拨皮后没有瑕疵,会设法裁成四方的印材,这样才可以卖出高价,甚至贡入内府。历代印章是君臣相佐身份地位最重要的证明,若“夺印”便是虢夺、失去一切权力地位,“得印”则意味在社会中树立权威。时常印章的地位超越使用者,所以治印必穷绝佳材美石,愿为一石掷千金。若田石料小不足以裁方,而石质尤佳,则请高手雕做罗汉人物,价居其次;其它雕做摆件山子,则更次之。近代,由于资源匮竭,石价比若黄金,为保存石材之完整,只有留皮雕薄意,因之福州薄意雕盛行,石价更以“克”论之,这是时代使然。



历代赏石、藏石者,视田黄为必蓄之物。而且,若不见裁方的印材,则也不敢称“藏”家。寿山石迄宋以来,最大的藏石家非帝王莫属。清初,有不少绝顶的田黄石材,被以进献方物之名,送入内廷。而康、雍、乾时期,大量采集寿山石材,致使旧矿源出产已近枯竭,而佳石绝大部分进入了宫廷。内廷收储的寿山石,除大部分留作帝王使用以外,也作为特别的“恩宠”赏赐给宗室近臣。清代帝王有各朝的“宝薮”留钤皇帝心仪的印章作备案,其中美石精雕,不胜枚举。在各朝宫室陈设档、造办处活计档,以及朝贺贡单中,亦见福州寿山石雕件。田黄石固然色佳、质润一石难求,但是天生之“璞”更要有人为的雕琢,福州能脱俗出新,展现非凡的雕工,明清以来有琢“玉璇”款的杨玑,又名玉祥,系福建漳浦人;有署“尚均”款的周彬,略晚于杨玑为福建漳州人,此二人在清初被称为“双峰并峻”。清末民国时期,又有以专攻薄意出名的林清卿,此皆为划时代的寿山石雕大师,精美石材更得名工雕琢,自然是锦上添花。故宫库房现仅乾隆一朝所存天田石印章,尚百有余件。内廷档案常留有关于印章的记录,或来源、或加工,甚至有帝王参与设计过程的备档。故宫现存的一方“寿山石夔龙纽朱文‘雍正御笔之宝’印”,档案记载:雍正元年谕旨命张照等四人篆样,雍正又亲自参与修改多次,刻成后谕旨:“將此字樣好生收著”,意在此系其得意之作。其他如“和硕雍亲王宝”、田黄石“长春书屋”、寿山石“乾隆宸翰”等都有文字的著录。


上世纪之初,清朝灭亡,帝制走向了终结,当时国家凋敝,人民生活凄苦,不少字画珍宝、文玩杂件从王府内廷散落民间,甚至流域海外。而今天这些曾经流散的佳石美刻、文化遗产,如同侨寓归根,纷纷回流到国内的艺术市场。如本场有不少田黄开方的佳石印章篆刻,例如:田黄石蟠螭纽方章料、田黄石辟邪纽“一月二十九日醉”闲文章,印材体大且方,虽有绺纹但巧作雕琢,不露痕迹,这都是清中期的代表作。晚清民国有名手林清卿继往开来,专攻薄意,如田黄银包金薄意花蝶“晴窗检点白云篇”印,以及田黄鸦皮薄意竹雀随形章料,都是典型的林氏代表作。至于清早期的作品有:田黄蒲牢纽方章料、田黄象纽朱文闲文印、双螭纽长方朱文闲文印,其田石拨皮、裁方、雕琢印纽都在清中期以前。与此可以相比对的如:田黄人物雕“倚醉高士”人像,原石雕作者借绺行刀,人物梳双鬏、蓄长髯,敞胸露腹,右手握如意,醺醺然有醉意,身侧酒罐倾覆,极其潇洒自在,与玉璇之作颇有渊源。这些早期的田黄作品,藏石者把玩有年,色陈如酒,石纹如练,皆是岁月留痕。


寿山田黄石蟠螭钮方章

出版:

《田黄赋》P90,台湾历史博物馆刊行,2011年。

来源:寒舍旧藏。

3×3×7.8cm;163g


寿山田黄石母子辟邪钮方章

印文:一月二十九日醉。       

出版:

《田黄赋》P98,台湾历史博物馆刊行,2011年。

3.5×3×6cm;112g


林清卿作 寿山田黄石银包金薄意菊花蝴蝶方章

印文:晴窗检点白云篇。        

出版:

《田黄赋》P168,台湾历史博物馆刊行,2011年。

2.3×1.5×5cm;52g

林清卿作 寿山田黄石乌鸦皮薄意花鸟图章

出版:

《田黄赋》P264,台湾历史博物馆刊行,2011年。

6.5×4×6cm;195g


寿山田黄石蒲牢钮方章

印文:丁亥二月匊邻制。        

出版:

《田黄赋》P118,台湾历史博物馆刊行,2011年。

2.5×2.5×4.2cm;45g


寿山田黄石太平有象钮方章

印文:天宇自寥廓可以永长年。          

出版:

《田黄赋》P50,台湾历史博物馆刊行,2011年。

2.8×2.8×4.7cm;71g


寿山田黄石双螭钮长方章

印文:看山如读画。        

出版:

《田黄赋》P86,台湾历史博物馆刊行,2011年。

来源:寒舍旧藏。

4.3×1.6×4cm;47g


寿山田黄石雕高士像

出版:

《田黄赋》P276,台湾历史博物馆刊行,2011年。

4.7×3.6×4cm;45g


难得的良材,能有名人琢篆、附刻边款。如素方田黄石吴熙载篆“沈平章字协轩”六字白文印,石身自带横斜绺纹,如同写意的薄意山水。印文每字以环框相隔,印顶有行书款“癸亥大寒节为协轩仁兄鉴赏,让之”。知此印刻于1863年,迄今155年,时让翁六十五岁,此印曾多次著录,并刊于《中国篆刻丛刊》卷二十五中,殊难得之。还有一方田黄石双狮纽方章,印文刻朱文“燕山宋氏金坡珍藏书画印”,印侧有“玉璇”二字款,知狮纽为名工巨匠杨玉璇所雕;另一面印侧有双边款:一作“戊辰七月望赵之琛作”、一作“丁卯九秋又栩”,“又栩”为濮森之字,其为赵之琛门生,小次闲46岁,而印风颇似乃师,有名闻于时,据称轻易不为人治印。依年款知此印作于1867年,时濮森42岁,而此方田黄印材,於五十九年前,乃师亦曾凑刀,只可惜印面佚失,仅余边款九字。一方印章,稽考出著名良工、名士师生缘分,典籍钩沉,竟在盈握之中。

吴让之刻 寿山田黄石平顶方章

印文:沈平章字协轩。          

边款:癸亥大寒节为协轩仁兄鉴赏,让之。

出版:

1、《古今名人印谱》第四册,P46,方节盫辑,宣和印社刊行,1945年。

2、《明清篆刻流派印谱》P183,方去疾辑,上海书画出版社刊行,1980年。

3、《中国篆刻丛刊》第二十五卷—吴让之(三),P123,小林斗盦辑,日本二玄社刊行,1983年。

4、《印章之美》P62,国立历史博物馆刊行,1997年。

5、《田黄赋》P218,国立历史博物馆刊行,2011年。

3×2.9×6.2cm;141g


杨玉璇制钮 寿山田黄石太狮少狮钮方章

印文:燕山宋氏金坡珍藏书画印。

边款:戊辰七月望赵之琛作。丁卯九秋又栩刻。

出版:《田黄赋》P38,国立历史博物馆刊行,2011年。

4×4×5cm;164g


若只追求收藏“绝品”,对大多数收藏者而言,只能是望洋兴叹,收藏亦是一种自享受。无论古今知名的收藏家,一定是分门类、成体系的,是有情怀、乐于分享,愉快健康的。收藏的动机必由衷的喜爱,乐趣在通过辨识、把玩、研究带来身心愉悦,带来自我完善、健康长寿,而不仅仅在于升值。若其相反,收藏带来得失焦虑、争竞负气、心绪不宁、影响身心健康,则非收藏之旨。印章篆刻过去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其瞩目程度持续增长。如去年末,赵撝叔的一方青田石无纽方章“为五斗米折腰”,创下篆刻作品成交新高,引来不少人惊呼,因为印材普通,甚至光素无纽,仅仅是文人篆刻。其实这很正常,更多的具有人文历史意义的艺术品,因为大众对于传统文化认识的增强,艺术品的人文历史价值,正在回归。中国篆刻史上曾有一些重要的名家,拒绝在昂贵的石材上篆刻,主张使用一般普通的、甚至专门用劣质的石材。其理由很简单;佳材美石的篆刻作品,容易被后人重材轻刻,磨去旧文重篆新稿。廉价的石材,可以更大概率逃过被磨掉的命运,保存、流传更能久远。名印人篆刻、给名人的篆刻,本身就具有重要的人文历史价值,是第一手资料、是遗留至今的活历史。篆刻艺术尤其是名家的篆刻作品,关乎其艺术源流、变迁。从一方篆刻作品,还可以真实的反应当时社会人际关系,也是重要的历史史料。所以,赏石、藏石固然“雅玩可赏”,但能赏玩、喜爱、研究篆刻,考索人文,则另有一番风景。


美石经年,沉寂着岁月沧桑,又不知几罹兵燹灾难,历经几人之手方传于今,相遇也是有缘。本场还有很多名家的篆刻,大部分都是寿山白芙蓉一类大件的作品,石质精美,雕纽精细。如王福庵所刻“花源草堂”,署“福厂仿汉人印”、赵叔孺篆“春好楼”边款:“丁丑清和仿汉朱文,叔孺”,这是两位名家的典型篆刻风格。吴朴堂刻白芙蓉长方“乌程刘安溥章”、谢磊明刻“毫端只作寻常写”,边款作“甲午春日拟文三桥法,磊明刻于春申浦”这两印都是纽石并精,篆刻各具千秋。还有陶瑢所刻田黄龙纽对章,除了陶瑢的本款外,其上有王大炘所附的赞款,这如同书画后面的题跋,重要的价值。还有唐醉石为宗室溥侗所篆刻“诒晋斋中五叶文孙”,有两面边款:“项圣谟有印曰天籁阁中文孙,因其为子京之孙也。西园先生为成哲亲王元孙,诒晋斋为成邸斋名,故属刻此印,乙酉七月醉石。”另一方寿山白芙蓉石夔凤纽“赐名曰侗”篆刻,印面四周以细线阴刻双螭作框,内朱文四字均布。这大概是宗室文人的流弊,文句模拟屈子的《离骚》,印面布局更见皇家气概。这些重要的篆刻作品,孰轻孰重怎能一下区分?


王福庵刻 寿山白芙蓉石薄意荷叶图方章

印文:花源草堂。       

边款:花源草堂,福庵仿明人印。

3.4×2×6.5cm


赵叔孺刻 寿山白芙蓉石太狮少狮钮方章

印文:春好楼。

边款:丁丑清和仿汉朱文,叔孺。

3.2×3.2×5.9cm


吴朴堂刻 寿山白芙蓉石龙钮方章

印文:乌程刘安溥章。   

边款:朴堂刻。

4×1.3×6.4cm


谢磊明刻 寿山白芙蓉石童子洗象钮方章

印文:毫端只作寻常写。

边款:甲午春日拟文三桥法,磊明刻于春申浦。

4×3.9×7.5cm


寿山田黄石龙钮対方章

印文:1、读书为善作人家。2、铭心绝品,神物护持,识真赏佳,得者宝之。

边款:1、宝如。2、鑑泉。垢道人恐未能如此之精湛冰铁钦佩。

3.1×3.1×3.5cm71g/3.1×3.1×3.3cm66g

出版:《田黄赋》P42,国立历史博物馆刊行,2011年。


唐醉石刻 寿山石龙钮方章

印文:诒晋斋中五叶文孙。

边款:项圣谟有印曰天籁阁中文孙,因其为子京之孙也。西园先生为成哲亲王元孙,诒晋斋为成邸斋名,故属刻此印,乙酉七月醉石。

2.4×2.4×6.7cm


寿山白芙蓉石夔凤钮方章

印文:赐名曰侗。

2.3×2.3×4.1cm


近代齐白石所刻“直心居士”,边款署“白石”二字,曾有过重要著录。这一方印的主人是白石的湖南同乡夏午诒,齐白石与夏有着长久错综的交谊,其对白石的生活有重要影响。按照白石老人的话说,夏午诒也是他的一位“恩公”。这方旧白芙蓉老料,又有齐白石的精心篆刻,正是齐白石与夏午诒两位历史人物相互关系的一件“证据”,足以留给后人揣摩研究。还有一些篆刻,甚至对章,或作名篇诗句,或作寿词闲文、斋堂名印,既无边款记录,不知何人所篆,也不明为何人所有,两难稽考。但是把玩印石,其雕纽生动,印文古雅,时代或明或清,距今或有两三百载。这样的历史遗存,是当时人的生活痕迹、艺术创作,怎能不使人肃然起敬,心生敬畏。这样“无名”的艺术品,若放在世界上建国两三百年的国家,不知要引起怎样的膜拜。今天看到这样奇崛佳美的印材,名工良匠雕琢印纽,名家篆印文、刻边款,而能保存于今,只有用“幸甚”二字感叹。


齐白石刻 寿山芙蓉石太狮少狮钮方章

印文:直心居士。

边款:白石。

3.2×3.2×5.8cm

出版:《印林》第一卷第二期,P26,王北岳辑,印林杂志社刊行,1980年。


寿山红花芙蓉石太狮少狮钮对章

印文:1、福如东海。2、寿比南山。

3.5×3.5×8.9cm×2


寿山芙蓉石太狮少狮钮方章

4.6×4.6×7.8cm


文人篆刻寄托的是文人的志向理想,陶潜有名句:“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此四句寄托深远,隐不掩志,逸而有节,靖节先生一直是文人的楷模。三十年来,艺术品市场各门类此消彼涨,各领风骚,但总是将机会留给有心之人。在十八——十九世纪之交,清廷衰败、哀鸿遍野,而此时正是重要的“五大发现”出土之时,敦煌文献、大库档案、甲骨金文,甚至碑碣陶俑、古佚文字,有多少当时人视之“不祥”、“无用”的重要文物被漠视,而宝之者鲜寡,又让今人感叹先见之明;迤五十年代,国是方定、而散落民间之内府祕玩、典籍图书、瓷杂书画,皆待估以易粟,有几人能“人弃我取”呢;改革开放,艺术品市场初起,其价格与今或有百倍之差,人有回首之叹,恨不早生廿年。而今金石篆刻类的艺术品,正逐渐显现它的价值,这是文化价值回归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新的机会。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迭,典籍浩瀚,艺术人文,此起彼伏,今人能珍视历史、传统文化,就是最大的希望。人文篆刻,佳石良工,既经时间的沉淀,带给我们历史的片段,精美的艺术或有机缘一睹,手抚近观有因缘,一切机会都是留给有心之人。世上没有“迟早”,只有“识见”,慧眼卓识,努力钻研,化收藏为兴趣与乐趣,回归根本,研究发现才可以提高藏品的价值。文化的回归,在于全民的参与,在于经济的支撑,更在于普通国民文化素质的逐步提高。唯有珍惜、保存、保护才有可能对得起前人,对得起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嘉德秋拍】物华天宝—松涛园旧藏重要田黄及印石篆刻
田黄印章精品
金石藏珍
今年保利拍卖的几件田黄印章
童大年篆刻65品赏,附印蜕和原石照片,刀法精熟姿态丰富
论田黄价值的评估体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