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破解引力之谜

——兼论球形、椭球形星体的起源

张宝盈

摘要:宇宙中的大型天体,无论是恒星——类日恒星、巨星、矮星、中子星等——还是行星,甚至一些大型的卫星如月球,以及木星、土星的众多卫星,都是球形或椭球形的。这绝不是偶然现象,而是自然力使然。不言而喻,这个自然力就是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怎样使大型星体成为球体或椭球体的呢?要破解这个奥秘,首先要对万有引力的物理机制有正确的认识。

引力是一种稳恒之力,必起源于稳定粒子。本文旨在通过对稳定粒子的深入剖析,力图找到引力之源,揭示出引力的物理机制。

引力起源于物质,物质由原子组成,组成原子的稳定粒子事实上只有2种:质子和电子(中子是质子和电子的复合粒子)。一方面,质子与电子之间存在异号电荷相吸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原子中和原子核中,电子总是围绕质子高速旋转,因而产生原子磁场和原子核磁场。原子中的各个质子与电子形成的磁场之间由于电流方向相同而发生磁场合并即相互吸引。质子与电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及质子与电子之间的磁场合并力都是长程力,这两种力延伸到原子以外形成的合力就是万有引力。质子与电子之间的异号电荷相吸作用常常被质子与质子、电子与电子之间的同号相斥作用抵消,因此引力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磁场合并力。质子与电子之间的磁场磁感线是球形或椭球形的,当大量星云物质因磁场合并而凝聚在一起时,就会受到磁感线的塑型作用形成球形或椭球形星体。

关键词:引力之源 稳定粒子 电磁场合并 球形星体

中图分类号:O31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引力是最早被发现的自然力,但是至今为止,引力的物理本质却仍没有被揭开。

对于电磁力,我们明确知道它是由电荷产生的,起源于带电粒子。但是对于引力,我们只知道它与物体的质量相关,却不知道它起源于何种粒子,是何种粒子产生了引力。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没能告诉我们引力起源于何种粒子,广义相对论同样没有。所以直到现在,引力仍然是不明来源的力。我们虽然能够用万有引力定律精确地计算星体的运动,却仍然苦于不知道引力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它的物理机制是什么等等这些根本问题。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破解这个谜题,破解引力产生的物理机制。

1.牛顿没有找到引力之源

引力是怎样神奇的一种自然力?它在空间上是如此周密、普遍,毫无罅隙;在时间上如此稳恒、永久,亿万年不变,悄然无息、不露声色、不留痕迹地施加于每一个物体,无论是气体、液体、固体、等离子体,哪怕一个分子、原子、质子、电子……都不放过。绝不像自然界的静电、动电那样明显具有活动性,时有时无,忽大忽小,忽东忽西,游移不定,声、光、电、色一应俱全,易于被人类捕捉到。人类却既无法检测到引力的能量源,又无法跟踪到它的“行踪”,找不到理论上预言的引力子。这是一种多么诡异的力!

引力的这些性质令人大伤脑筋,无数物理精英大咖,没有一个能猜透它。

引力必定存在一个源头,存在一种作用机制,只有找到了这个源头和作用机制,才真正解开了引力之谜。牛顿本人非常清楚这一点,他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指出:“迄今为止,我们用引力作用解释了天体及海洋的现象,但还没有找出这种作用的来源。这种作用力必然有一个来源,它穿越太阳与行星的中心,而且它的力量不因此而受丝毫影响,它所发生的作用与它所作用着的粒子表面的数量就如通常的力学作用一样无关,而是取决于这些粒子所包含的固体物质的量,并可将此作用力向所有方向传递到极远距离……

但迄今为止,我还无法从各种现象中找出引力的这些特性的来源……”

就是说,牛顿虽然发现了引力现象,推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但却没弄清物质是怎样产生万有引力的,不知道万有引力的产生机制是什么,没有揭示出引力的物理本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为数学公式反映不了物理机制。

正因如此,爱因斯坦后来又提出广义相对论,试图对引力的物理机制给出解读。他根据自己推导出的引力场方程,判断引力的物理机制是“质量使时空弯曲”。但是,显而易见的是,非物质性的时间和空间不产生引力,引力也无法对时间和空间产生作用,因为没有作用点(受力点)。因此,“质量使时空弯曲”在真实世界中不可能存在。

引力起源于物质,而物质是由微观粒子组成的,所以寻找引力的源头必须着眼于微观粒子,必须通过对微观粒子的研究、分析推理来获得。爱因斯坦把引力解释为“质量使时空弯曲”并不是通过对微观粒子的分析研究获得的,他也不能解释质量怎样使时空弯曲,所以同样未能阐明引力的源头。

2.破解引力的源头不再需要数学描述

要认识一种基本作用力需要完成两步工作:第一位的是认清它的物理机制,第二位的是对它进行定量描述。如果这两步工作都做到位了,对这种力的认识也就完成了。

就引力而言,牛顿以及爱因斯坦都只完成了第二位的工作。因为他们都没有告诉我们引力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没有阐明引力产生的物理机制和对应的微观粒子。所以从牛顿那时起,对引力的认识就已经是“方程具备,只欠机理”。欠缺的工作就是深入到物质内部、深入到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中去追根溯源,寻找与引力对应的微观粒子。

如果再有一个人又提出一个新的方程式来描述引力,他(她)同样只是完成了第二位的工作。所以对于引力的认识,我们现在缺乏的不是描述它的数学模型,而是解释它的物理机制。我们需要做的是填补牛顿遗留下来的寻找引力之源的空缺。

引力的运作规律可以用数学工具加以描述,但要完成第一位的工作即探明引力产生的物理机制却无需用数学语言进行诠释,只需通过对引力现象的深入分析、逻辑推理,根据自然现象和实验现象悟出其中的机理即可。

因此,要认清引力的本质面目、物理机制,继续在数学上下功夫是没有意义的。靠实验也不行——有关引力的实验有很多,但并未揭示出引力本质。所以想要通过弄一个新的引力场方程或做一些新的实验来认清引力的本质面目是行不通的。因为它不是能在技术层面上解决的问题。现在需要的既不是方程也不是实验,而是要弄清楚其中的原理。求的是引力之“道”而不是引力之“术”。必须通过深入分析,道理弄清楚,逻辑讲明白,才可能认清引力的本质,这是一条唯一可行的道路。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对各种引力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逻辑推导,找到了引力起源的物理机制和对应的微观粒子,弥补了对引力认识的不足。

3.追寻引力的源头

一切力都必有其内在的作用机制。解释引力的本质,需要一个简单、清晰、直观、可理解、可信的作用机制。什么机制才能使物体之间相互吸引呢?

引力产生于物质,必须向物质中去寻找源头。目前,对基本作用力的认识都没有从源头去考虑,但基本作用力的本质及其物理机制恰恰是需要从源头解决的问题。源头找到,本质自现。

“万有引力”最核心、最根本的特性是什么?是一切物体和粒子之间都可以相互吸引,具有普遍性。引力只与质量相关,只要有物质存在,就会有引力。同时,引力十分微弱,具有不可屏蔽性。认定引力的物理机制,找到引力的微观源头,必须能够合理解释这些现象。

既然引力只与物质的质量相关,就要紧紧围绕质量做文章。“顺着垄沟找井”,顺藤摸瓜,把引力的那个源给它挖出来。

3.1引力必起源于稳定粒子

有电荷才会有电场,电荷就是电场的源头。故物理场必定起源于实物粒子。电磁力是电磁场对场中带电粒子产生的作用力,而电磁力起源于正负电荷。由此可见任何自然力都不能凭空产生,必须基于某种实物粒子。故引力必然也是起源于某种实物粒子。

一切物质都可以产生引力,而引力是一种稳恒的自然力,故必定起源于稳定粒子。稳定粒子才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石。作为粒子所必须具备的必不可少的、根本性、决定性的基本特征就是它的稳定性。不稳定不足以称粒子。那些在加速器中被撞出来的不具备稳定性的粒子碎片是不可以归到“粒子”这个类别中去的。因为一个极不稳定、寿命极短的粒子碎片是不具备任何粒子的功能的。

什么是粒子的功能呢?比如一个电子可以产生电磁场,可以吸引质子、排斥电子,可以作为原子的组成部分等,这就是它的功能。

一个所谓的粒子如果仅能存活几万甚至几亿分之一秒便灰飞烟灭,它是不可能具备任何稳定功能的,也不能承当任何物质的架构。所以没有任何一种不稳定的粒子碎片能够成为原子结构的组成部分,自然也不能成为稳恒引力的源头。因此,也没有任何理由把这些粒子碎片归入“粒子”的类别中去。

这就像一把完整的茶壶,可以归入“茶壶”这个类别,但是如果把茶壶打碎了成了碎片,再把这些碎片归入到“茶壶”类别中,就不合适了,因为碎片已经不具备茶壶的功能了。

粒子是粒子,碎片是碎片。人工的归人工,天然的归天然。“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对粒子必须辨明身份,严格区分、归类,区别对待,不可混为一谈。

有时候,分门别类的基础工作做不好也要误大事。要揭示微观世界的奥秘,需要把这些最简单、最基础的功课做扎实。

3.2稳定的基本粒子只有两种:质子和电子

​在微观世界中,究竟有多少种稳定粒子?这是一个必须首先澄清的问题。按照现有认识,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在仅有的质子、电子、中子这3种实物粒子中,质子和电子已被证明是稳定粒子,几乎不衰变。那么中子是稳定粒子吗?实验证明不是,自由中子寿命只有十几分钟,然后就衰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这证明中子是质子与电子的复合体。

对大多数原子而言,原子核中的中子即质子与电子的复合体运行稳定,并不衰变。但在某些特殊原子如放射性元素中,中子里的质子与电子也会发生脱耦,导致β辐射,中子衰变为质子。

可见中子不只是在自由状态下才会衰变,在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中也会发生衰变,故不可能是单立不变的粒子。

中子具有磁矩,表明中子里面存在电荷。单立的纯中性粒子是不会有磁矩的。中子所包含的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电磁作用力也会向无限远处延伸,所以才会有磁矩。

此外,一个早已被确认的微观现象是电子捕获。原子核自发地从K层或L层电子轨道上吸取一个电子,与一个质子结合变成一个中子。称之为电子捕获。被捕获的电子与原子核中的质子反应变成中子。这是非常明确、直观的“中子是质子与电子的复合粒子”的证明,不可能有其他解释。

质子捕获一个电子就变成中子,这是一个中子的形成过程,中子的衰变则是它的解体过程。由生到死,来龙去脉清清楚楚。证据确凿,不容置疑。

对于“中子是质子和电子的复合粒子”,耿琦在《光及引力的新学说》一书中也已做了充分的、令人信服的论证。[1]
由于中子是质子与电子的复合体,实际上原子核是由较多的质子和较少的电子组成的。把原子核说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这种观念是不严谨的。

因此,原子中事实上只有质子、电子这两种稳定的粒子存在。

把中子当做单立粒子是认清引力本质的一个巨大障碍,因为一个纯中性粒子是无法对其他粒子产生吸引作用的。

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含糊认识,却可以影响人类对整个自然界的认识。把中子当做纯中性的单立粒子与看做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的复合粒子,其结果是大不相同的。必须辨明、申明,含糊不得。
当然,中子概念对开发利用原子能是起了重要作用的,这也是它得以长期保持自己的粒子地位的根本原因所在。但不能因此而掩盖它的本质面目。
在原子核中,中子应该“退位”,电子应该“登基”。

3.3原子核中有电子

传统理论认为原子核中是不可以有电子存在的,如果中子中包含电子,电子的位置就被限制在中子的体积内,即在半径小于1费米的球体积内。从不确定关系给出在中子中电子动量的不确定范围,从而可以估计出电子具有的静止能量加动能值至少达到49.3兆电子伏特,这是自由电子静止能量的96.5倍,具有这么大能量的电子不可能和质子一起被束缚在中子里[2]。但是我们对核子的运作方式所知了了,仅凭主观判断还不能下定论。

既然原子核能捕获电子,怎么会不存在电子呢。发生β衰变时也有电子从原子核中辐射出来,凡此种种都充分证明原子核中是有电子存在的,只不过是与一个质子结合成了一个中子。有实验事实却没有得到理论确认。实验事实与理论的脱节就导致悖谬。
并不是人们认为原子核中不存在电子,原子核中就真的不存在电子了,人的主观意志还没有驾驭自然的能力。
科学研究应当尊重科学事实,当科学理论与科学事实发生冲突时,应当服从科学事实,修正科学理论,而不是相反。

电荷同号相斥、异号相吸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物理原理,是微观粒子必然遵循的根本法则。脱离了这个基本原理去谈论微观世界,就会误入歧途。

除了只有一个质子的氢元素以外,自然界不存在完全由质子组成的原子核。因为如果有两个以上的质子在一起,就会发生相斥作用而无法结合。必须有中子存在才能结合为原子核,因为中子是质子与电子的复合粒子,其中有电子,电子与质子相互吸引,就可以结合为原子核。

在原子核中,中子数只能等于或多于而不能少于质子数。这表明,在原子核内,1个电子只能与1个或2个质子相结合,不能与3个及以上的质子结合。即1个电子最多只能吸引2个质子,再多了就吸引不住了。
正因为如此,原子核中的中子数比质子数多几个是被允许的,因此才有了同位素。因为中子是质子与电子的复合粒子,原子核中多几个中子,也不超出“原子核中1个电子只能与1个或2个质子结合”的限制。如果中子是单立的中性粒子,就不会有这样的限制。

当原子核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时,是1个电子与2个质子相结合,这样的原子核是稳定的。当中子数多于质子数形成同位素时,多出来的中子就是1个电子与1个质子相结合。但这样一对一的结合常常不稳定,质子会与电子脱耦而导致β_衰变,衰变为1个质子和1个电子。一百零几种元素的同位素几乎全部具有形式不同的β衰变现象。

然而,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却不是可以随便增加的,质子数最多只能等于中子数但不能多于中子数,因为如果质子数多于中子数,就超出了“原子核中1个电子只能与1个或2个质子结合”的限制,导致1个电子与3个质子的组合,但这样的组合无法实现,所以自然界不存在质子数多于中子数的原子,只存在中子数多于质子数的原子。这也间接证明了中子是质子与电子的复合粒子。

传统理论认为α衰变时原子核中辐射出的α粒子(氦原子核)是2个中子和2个质子组成的,但是2个中性的中子和2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之间没有吸引力,怎么能结合在一起呢。实际上,α粒子是由2个电子和4个质子组成的,2个质子与1个电子相结合×2,才能结合成α粒子。正好符合“1个电子只能与1个或2个质子相结合”的规则。
只有正负电荷之间及其产生的磁场发生合并才会相互吸引。而传统理论认为核子之间相互结合的所谓强核力理论,并没有给出合理可信的逻辑和物理机制阐明带正电荷的质子与电中性的中子如何产生强力吸引作用。所谓的“交换胶子”相当于相互射击,只能产生斥力,不能产生吸引力。

按照传统理论,质子是带正电荷的,中子是电中性的(既不吸引正电荷也不吸引负电荷),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中性的中子怎么能产生强力的相互吸引作用形成强核力呢。不能相互吸引,又怎么能结合成原子核呢。所以这种认识基本逻辑上是有问题的。
电子是原子核中必不可少的“粘合剂”。没有电子的“粘合”作用,质子根本无法结合成原子核。
中子必须是质子与电子的复合粒子,才能相互吸引,结合成原子核。

对中子身份的确认是锁定引力源头的重要一环,引力的物理机制之所以没有被正确认识,恰恰是这种不当认识导致的。所以必须纠正这种不当认识。

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含糊,稍有不慎,就会误入歧途。

中子不过是一种不稳定的“赝粒子”,它不是真正单立的粒子,不能把它与质子、电子这样的稳定粒子同等看待。必须还原中子的本来面目,确认中子只是质子和电子的复合体,把中子从单立粒子的名单中清除出去,否则无法得到对微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3.4加速器撞出来的只是粒子碎片

按照粒子物理学,已经被找到的微观“粒子”达数百种之多。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粒子”,是因为自20世纪30年代起,物理学家开始使用加速器、对撞机研究微观粒子,发现了大量新“粒子”,如各种介子等。这些所谓的新粒子的共同特征就是寿命极为短暂,有些只能存在若干亿分之一秒。实际上,它们不过是对撞机撞出来的粒子碎片,并不是真正的粒子。它们不堪驱使,人们无法驾驭它,拿它们没办法。人们不可能用寿命只有几亿分之一秒的粒子碎片去建造一座房屋,或者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也不能用这些碎片去传递任何的自然力——它们极为短暂的寿命会使一切赋予它们的使命半途而废。

只有在自然状态下能够长期稳定存在的粒子,才是真正的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础结构。加速器完全破坏了粒子的自然状态,不是对自然真实的反映。

加速器撞出来的粒子碎片只存在于人工制造的加速器中,完全是人造物,不是自然物,天然原子中并不存在。它们不是构成物质的基础结构。必须将所有数百种粒子碎片清除出“粒子”名单。

某些介子虽然也存在于宇宙线中,是天然形成的,但由于它们寿命极为短暂,也不能当做粒子看待,不能把它们与稳定粒子分为一类。
务必把极不稳定的粒子碎片与稳定粒子严格区分开来,划清界限。万不可含含糊糊、混为一谈。因为粒子碎片在天然原子中并不存在,也不具备粒子的功能。

虽然现在理论上认为质子是由夸克组成的,但在大型对撞机上对质子进行对撞,却始终无法得到独立存在的夸克。同样,在加速器中对电子进行撞击,也无法得到稳定存在的次级粒子。

如果质子或电子是由更小的微观粒子构成的,那么经过对撞机对撞后应该得到更小的能够长期稳定存在的次级粒子。但是经过无数次反复实验仍然没有获得这样更微小的稳定粒子,就证明质子或电子并不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而是不可分割的基本粒子。

另外,光子也被实验证明是正负电子的复合体,因此质子与电子实际上就是仅有的不可再分的两种实物粒子。世间再无其它粒子。质子和电子就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基本单元。

基本粒子到了质子、电子就已被穷尽,到底了,再也拆不开了。强行把它们撞开,只能得到毫无意义的粒子碎片。

据此不难预判,任何建造更大规模加速器的行为,都难以获得更多更大的科学发现。

3.5引力只能起源于质子和电子

既然原子中除了质子和电子,再无其他种类的稳定粒子,引力的源头粒子非它莫属了。

粒子稳定,寿命恒久,产生的力场才会恒定。飘忽即逝的粒子碎片不可能产生稳恒不变的力场,因此加速器中撞出来的粒子碎片没有任何一种可以充当引力之源的候选者。只有永不衰变的稳定粒子才能产生亿万年稳恒不变的引力。而构成原子的稳定粒子只有质子和电子,所以质子和电子就是引力之源的不二的候选者。

引力是一种相互吸引之力,必然起源于具有相互吸引性质的微观粒子。仅有的稳定粒子质子和电子是否具有相互吸引的功能呢?不言而喻,质子与电子恰恰就是而且是唯一存在的分别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并具有相互吸引力的基本粒子。因此引力也只能起源于质子和电子,别无选择。除此而外,再无其他可能。

有争议的中微子不具有相吸之力,不能作为引力之源的候选者。质子和电子也就是引力的唯一源头。因为在稳定的基本粒子层面,再也找不到其他的与质量有关的具有相互吸引作用的粒子。

如果我们把质子与电子排除掉,另外再去寻找其他独立的专门产生引力的稳定的基本粒子,能找到吗?显然找不到。因为没有其他候选者。原子中只有质子、电子两种稳定粒子,又怎么能找到其他粒子呢?所以这个答案具有唯一性。

用排除法这样一照,真相即刻水落石出。看似复杂无比的现象,内核都是简简单单的。​​

3.6引力与电磁力的同一性

电场的源头是电荷,有电荷才有电场,有电场才有电场力。磁场的源头是电流,有磁场才有磁场力。因此电磁力必定起源于带电荷的稳定粒子。带电荷的稳定粒子只有质子和电子,所以,电磁力必定起源于质子和电子。

然而,如上所述,在排除了一切其他可能之后,能够找到的引力之源也只有质子和电子。如此一来,岂不是引力的源头与电磁力的源头“撞车”了吗?

既然源头只有一个,撞车就是不可避免的。这意味着引力与电磁力同出一源,原本就是同一种力。是同一种力在不同空间的不同表现形式——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同,强弱程度也不同罢了。

传统理论一直以来都认为引力与电磁力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力,因为二者之间具有大相径庭的物理属性。但那是因为早期认识只抓住了表象,没有抓住本质,认识尚不够深入导致的。

实际上,物理学致力追求的四种基本作用力的大统一理论的根本前提是:四种力本质上是同一种力。因此它们必定是同源的。所以,引力与电磁力同源,是很正常的。引力与电磁力本质上就是同一种力,否则是不可能把它们统一起来的。

引力与电磁力是同一种力,意味着引力也是一种电磁效应。因为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两种稳定粒子,质子和电子只能产生电磁效应,引力也只能是、必须是电磁效应。

正因如此,引力与电磁力一样,都遵循平方反比定律,电磁场方程与引力场方程的数学形式也是一致的,这也是它们是同一种力的直接证据之一。

3.7质子和电子也是强核力的源头

没有粒子就不可能产生作用力。

在已知的4种基本作用力中,所谓强核力也是一种稳恒的力(否则原子核就不可能稳定),也必定起源于稳定粒子。产生强核力的粒子是什么呢?也是质子和电子。因为在原子核中,只有质子和电子(中子所包含的)这两种稳定粒子。因此,强核力也只能起源于质子和电子。既然起源于质子和电子,必然也是电磁力,是在极小距离内,电子以超高速围绕质子旋转产生的强大电磁引力。

耿琦也在《光及引力的新学说》一书中对强核力本质上是电磁力作出了论述。

传统理论不考虑强核力对应的实物粒子,是无源之水,不符合实际。强核力理论脱离了电荷同号相斥、异号相吸的基本原理,没有也不可能给出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中性的中子相互吸引、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因为自然界并不存在这样的原理。连相互吸引的根基都不存在,又怎么会产生强引力呢?​
本没有什么独立存在的强核力,自然界只存在一种统一的力——电磁力。无论是电磁场、引力场、强力场,都必须起源于稳定粒子,必须起源于质子和电子。正因如此,电磁力、引力、强力都是同一种力。

3.8 4种基本作用力自成一体

一旦确立了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这两种稳定粒子,原子世界中的一切,包括质子和电子产生的基本作用力,就完全清晰、明朗了。

没有粒子就没有作用力,作用力必定起源于粒子。由于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这两种稳定粒子,质子和电子自然就是一切作用力的源头。所有的基本作用力都必须统一于质子和电子。
这样看来,无论人们把自然作用力分为了几种,但源头只有一个——质子和电子。基本作用力其实也只有一种——电磁力。只是由于这种力近强远弱(平方反比定律),只是由于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中发现了强弱不同的力,误把它们划分为4种基本作用力。是未经统合的碎片化的知识导致的误解,并不是自然界真的存在4种不同的基本作用力。
牛顿率先发现了万有引力,安培、法拉第、麦克斯韦等人通过对电磁现象的研究陆续揭示出电磁力的规律。进入20世纪后物理学家们在研究原子核的过程中又发现了作用力极强的强核力。

但如上所述,目前认识到的几种基本作用力只不过是在不同空间、不同距离上表现出了不同的强弱程度的同一种力而已。在距离质子、电子较近的位置,相互吸引的作用力较强,被称为电磁力;距离较远的部分,相互吸引的作用力较弱,被称为万有引力。在原子核内,中子里的质子与电子之间以及中子与质子之间距离极为短小且电子围绕质子旋转的速度极高,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十分强大,被称为强核力。3种力同出一源,同为一力。

所谓弱核力,只是美籍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在解释β衰变现象时提出的一种理论观点,他认为β衰变是由于一种弱核力引起的。由于费米的权威地位,这种力得到了物理学家们的认可。但在原子核内,却不可能找到这种距离极小、作用力却极弱的粒子的源头。没有对应粒子,弱核力就成了无源之水。答案是:弱核力不是一种客观存在。

基本作用力不是可以随便凭空加一个进去的。

耿琦经过长期研究提出:β衰变可能只是中子的一种脱耦现象。[1]

综此,所谓的4种基本作用力,并不要靠人类建立某种理论统一起来,它们原本就是同一种力,只是人们误把它分为了4种。一旦这种有欠完善的认识得到校正,4种基本作用力就自动“愈合”为一体,成为一种统一的力——电磁力。并不需要再把它们人为地统一起来。

基本作用力的统一

大道至简,大自然的法则是崇尚简单。如果只用两种粒子就可以创造世界,它绝不会用第三种;如果只用一种力就可以构建宇宙,它绝不会用第二种。我们的讨论表明:大自然的确是只用两种粒子和一种力构建了宇宙。就这么简单。

不可能找到独立的专门产生万有引力的稳定粒子,也不可能找到独立的专门产生强核力或弱核力的稳定粒子。
我们的宇宙是一个“二粒一力”的宇宙。
事实上,由于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稳定粒子(质子和电子),只能产生一种力,根本不可能产生第二种力:材料有限,没有条件。

大自然并不具备产生第二种力的能力。

4.质子和电子怎样产生引力

不言而喻,带正电荷的质子与带负电荷的电子之间存在异号相吸之力。同时,电子无论是在原子中还是原子核中都是围绕质子高速旋转着的,因此会产生原子磁场和原子核磁场。

4.1磁场电流同向相吸、异向相斥

导致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根源在哪里?在于它们的电磁属性。现在可以确信的是,自然界的稳定粒子只有两种:质子和电子。

带正电荷的质子与带负电荷的电子之间的异号电荷相吸实际上是质子的电场与电子的电场合并在了一起,因此我们可以将质子与电子之间的异号电荷相吸定义为“电场合并”,并将这种吸引力定义为“电场合并力”。很明显,电场合并力=吸引力。
人们也早已发现,将两块磁铁的N极和S极对放,会相互吸引在一起。也就是两块磁铁的小磁场合并成了一个统一的大磁场,我们把这个现象定义为“磁场合并”(也就是传统理论中的“磁场叠加”概念的另一个版本)。并将磁场相互吸引之力定义为“磁场合并力”,同样,磁场合并力=吸引力。

除了磁铁产生的磁场,自然界更多的是电流产生的磁场。其实磁铁的磁场也是分子电流引起的。原子磁场则是原子电流引起的,分子磁场是分子电流引起的,因此,一切磁场都是电流引起的。

电流产生的磁场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相互吸引呢?安培早已通过实验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互相吸引,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互相排斥。电流方向相同,所产生的磁场方向自然也相同。这表明,磁场方向相同的磁场相遇就会发生合并(相互吸引),磁场方向相反的磁场相遇则会相斥。也就是磁场电流同向相吸、异向相斥。

要之,磁铁产生的磁场是异极相吸,电流产生的磁场则是电流方向相同或磁场方向相同相吸。这是一条重要规律。

两个或多个电流方向相同的磁场相遇就会因互相吸引而发生合并。合并=吸引。

由于电与磁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电场合并力与磁场合并力合在一起就是“电磁场合并力”。由此可见,电磁场的本质特征就是相互吸引。

通过本文的推导我们将发现:物质的引力就是其电磁场合并力在原子以外的延伸。

4.2质子与电子产生万有引力的机制

质子与电子之间的相吸之力是电磁力。电子围绕质子高速旋转而产生的磁场的合并力也是电磁力,而电磁力是长程力,其作用范围可达无限远,不会在任何尺度中断或终止。所以它不可能只封闭在原子内,而是将越过原子边界延伸至无限远,并对其他物质中的质子和电子产生相互吸引作用。因此,原子内所有的质子、电子相互吸引力再加上电子围绕质子运动产生的磁场合并力外延到原子以外合成的电磁引力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万有引力。

换言之,万有引力就是物体原子中的质子与电子之间的吸引力及其产生的磁场合并力在原子以外的宏观距离上的延伸。它既不需要交换“引力子”,也不需要扭曲时空。

更具体地说,质子对电子的吸引、电子对质子的吸引是不受阻拦的。质子对电子的吸引并不限于同一个原子中的电子,也不是只针对某一个电子,而是指向自然界所有的电子。同样,电子对质子的吸引,也不限于同一个原子中的质子,也不是只针对某一个质子,而是针对自然界所有的质子。

就是说,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对负电荷的吸引指向整个宇宙中的全部电子,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对正电荷的吸引指向整个宇宙中的全部质子。只不过距离近的吸引力大,距离远的吸引力小而已。

一个质子与宇宙中所有电子相吸,与所有质子相斥;一个电子与宇宙中所有质子相吸,与所有电子相斥。每一种原子里面都只有质子和电子,所以任何一种物质的原子都会相互吸引。距离越近,吸引力越大,反之亦然。这样的吸引力在原子核内就是核力,在原子内就是原子力,在分子内就是分子力,在宏观距离上就是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的万有性正是来源于自然界所有质子与所有电子的普遍相吸性及其产生的磁场合并的普遍性。

正因如此,宇宙中的任一粒子,都与宇宙中的所有粒子息息相关。引力的这种作用机制使宇宙成为一个事实上的整体,一个粒子可以影响宇宙中的所有粒子。这就为宇宙全息、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同步现象、共时性现象找到了理论依据——推动一个粒子,就等于撬动了整个宇宙。

同样,一个电子与宇宙中的所有电子都会发生相斥,一个质子也会与宇宙中所有质子发生相斥。相斥作用也是近强远弱。由于质子与电子所带的电荷是等量的,总体上来看,质子与电子的相吸之力与质子与质子、电子与电子之间的相斥之力是相互抵消的。因此,对于同时由电场力和磁场力共同贡献的万有引力来说,电场力被抵消了,剩下的就只有磁场力了。万有引力的有效部分就是原子中包括原子核中的电子围绕质子旋转产生的磁场力延伸到原子以外的合力。
这就是万有引力的物理机制。

这个机制逻辑清晰、直观,极易理解。

由此也可以发现,如果电磁力不是一种长程力,引力就不可能出现。

质子与电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以及电子围绕质子旋转产生的磁场合并力这两种力都是不可排除的、客观存在的力,它们必定存在。假使有人试图论证它们不存在也做不到。

由此也可知,引力并不是独立的具有独立源头和专属作用机制的“基本作用力”,而只是电磁力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或说是一个分支。

另外,自由的正负电荷(比如云层中积累的电荷)之间也会产生电磁场合并力,这样的电磁场合并力外延到广延的空间,也会形成引力。所以就整个地球空间而言,除了由原子内部的质子、电子的电磁场合并力外延到原子之外的部分还需要再加上带电物体中的自由电荷之间的电磁场合并力的外延部分。

因此,如果要确切地描述万有引力的话,就是:引力是封闭的原子外延的电磁场合并力及一切处于电离状态的微观粒子(包括电子、质子、离子、原子核等)以及光子的电磁场合并力的叠加。

在自然界,唯一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相互吸引之力,只有电磁场合并力。这种力在宇观世界表现为万有引力,在宏观世界表现为电磁力和万有引力,在微观世界表现为电磁力和强核力(原子核内)。

5.电磁引力不能通过交换光子实现

电磁场合并效应是唯一符合逻辑、符合物质的微观结构的能使物质之间相互吸引的力,舍此无二。

传统理论认为电磁力需要靠交换光子来传递,但这种观点在逻辑上却是难以成立的。

所谓交换粒子说白了就是“你发射给我一个粒子我接住,我发射给你一个粒子你接住”,实质上是相互发射粒子,相当于你打我一枪,我打你一枪,互相轰击。但这样的运作机制只能使发射粒子的两个物体之间产生斥力,相互远离,不可能使它们相互吸引。

比如,一个物体因电磁辐射而发射光子,它周围的物体可以吸收这些光子,吸收了光子的物体也可以辐射光子“回赠”,这可以描述为“交换光子”。但这样的“相互射击”机制只能将两个物体相互推开,并不能使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因此电磁力靠“交换光子”传递只是一种假想,一种理论假设,而不是客观事实。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交换光子传递电磁力(使物体相互吸引)”这个概念与现实无法对应。

电磁场中可以被观测到的除了带电粒子和光子之外,只有磁感线(通过吸附在磁感线上的铁屑而间接观察到),而磁感线是闭合循环圈,光子在其中循环运动,不是交换。

因此不难判断,交换粒子不能产生吸引力。只有磁感线的连接、缠紧即磁场合并才能形成吸引力。

电荷之间的相吸相斥都是通过磁感线的作用,通过磁场合并或排斥来实现,而不是通过交换光子来实现。

电磁场合并效应使物体相互吸引这个原理,其一它是客观存在,经得起实践检验;其二它符合逻辑,符合道理,其理甚明,让人一看就懂。而通过交换光子产生电磁引力,或通过交换引力子产生引力,或“质量使时空弯曲”产生引力,却不合逻辑,没有道理,让人无法理解。

于理不通,便不可能存在。

以此观之,万物之间的相互吸引之力只能是电磁场合并效应,舍此无二。电磁场合并效应导致万物相互吸引这个原理具有唯一性,不可取代性。宇宙中找不到第二种这样的力。

6.引力为何只与质量相关

6.1物质质量都是由质子和电子贡献的

由上述讨论可知,质子和电子构成了一切物质的质量。物质质量就是对物体中含有的质子和电子数量的量度。而质子与电子之间恰好存在正负电荷异号相吸之力以及电子围绕质子旋转而产生的磁场合并力。这些质子和电子无不以电场力和磁场力相互吸引,因此一切质量(物质)无不发生相互吸引作用。

无论是原子核外的还是原子核内的电子无不围绕质子高速旋转,因而产生原子磁场(含原子核磁场),电流方向相同的磁场必发生合并即相互吸引。质子与电子之间的吸引力与电子围绕质子旋转产生的磁场合并力延伸到原子以外叠加起来就是引力。故一切物质和粒子都会产生万有引力(电磁场合并力),也会被其他物质吸引。这也就是为什么引力起源于质量,只与质量有关的原因所在。

由此可以看出,引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所有的质子与电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延伸到原子以外的合力;一部分是所有的电子围绕质子旋转(包括原子核内的和原子核外的)所产生的磁场合并力延伸到原子以外的合力。

由此也可证引力是一种物质作用,而不是时空作用。本质上是“电荷产生万有引力”。

引力表面上看起来是由“质量”引起的,与电荷无关,但将物质分解到不能再分解的基本粒子,就只有质子和电子这两种带电粒子,因此引力最终仍然是由正负电荷引起的。

一切形成“质量”的中性原子或中性粒子如中子,其实也都是由质子、电子这样的带电粒子组成的。只有带有或正或负电荷的粒子才能产生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之力。所以,引力本质上是正负电荷之间的相吸之力及其产生的磁场合并力在宏观距离上的表现。万有斥力则是同号电荷之间的斥力以及反向电流形成的磁场相斥在宏观距离上的显现。

引力只能也必须由质子与电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及其产生的磁场合并力来产生。在微观世界里,除了质子与电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再也找不到其他能使微观粒子之间或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力了。所以这是唯一的答案。不存在其他可能。

6.2引力的不可屏蔽性

正是因为一切物质都具有这种由原子内的质子、电子(包括中子)外延的电磁场合并力,就导致了一切物质都可以吸引其他物质,一切物质也都可以被其他物质吸引。也就是这种叠加的电磁场合并效应可以作用于任何物质,因此一切物质都无法用来屏蔽引力,引力于是便成为一种不可屏蔽的力。

7.引力何以如此微弱

现有的研究表明,电磁力比引力强大得多,前者是后者的1.29×1036倍。既然电磁力与万有引力都是电磁场合并导致的,电磁力与引力是同一种力——电磁场合并力的不同表现形式,为何二者如此不同,差异如此之大呢?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知道,引力也是电磁力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两者都遵守平方反比定律,即距离越近作用力越强,反之亦然。也就是电磁力的规律是近强远弱。

我们把原子核中的质子与核外电子之间的电磁作用定义为电磁力,也把自然界存在的自由电荷之间的电磁作用定义为电磁力。原子内的电磁作用由于距离小,作用力强度自然要比距离相对很大的延伸到原子以外的电磁力-——引力强大得多。

就是说,在一个完整的原子中,核内质子与电子(中子里面包含的)以及核内质子与核外电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大部分被封闭在原子中,这个力由于质子与电子之间距离短小而十分强大。但当这种吸引力延伸到原子以外尤其是延伸到天体之间的遥远距离时,由于平方反比定律的存在,这个力自然变得十分微弱。

在宏观世界中,当原子被电离以后,以自由电荷(电子、质子或离子)的形态存在时是呈开放状态的,其电磁相互作用(质子或离子与电子之间的吸引力)不再被限制在原子以内,而是延长到正负电荷聚集区的宏观距离。尤其当同种电荷的粒子大规模聚集形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时,也会产生极强电磁场和强大的电磁场合并力(而在原子内则绝无这样的机会),这样的电磁力相比于引力也会显得十分强大。

8.世间并无引力子

既然“万有引力”只是原子中的质子与电子相互吸引之力及其产生的磁场合并力外延到原子以外后的合力,也是一种电磁相互作用,而传播电磁力的载力子是光子,所以传播引力的载力子也是光子。

正因如此,宇宙中必然充满了光子。

一切物质都具有引力,如果引力是由引力子传递的,引力子应该无处不在。尤其是在物质的近旁,引力子应该有较高密度的分布。如果在产生引力的物质中都找不到引力子,还能去哪里找?现代探测仪器已经十分尖端,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寻找,仍没有发现引力子存在的任何蛛丝马迹,证明引力子并不存在,与我们的推论是相符的。不存在的东西怎么能找得到呢。

既然引力子不存在,引力波自然也不存在。​

9.原子力、分子力之源

9.1原子力、分子力都是电磁引力

由于在原子中,核外电子绕核高速旋转,在原子核中,电子以更高的速度围绕质子旋转(形成中子),所产生的同向电流的磁场合并力远大于核外电子之间同号相斥的斥力。所以许多物质的原子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具有很大强度。这就是原子力、分子力之源。

仅仅靠价电子之间的键合是不可能使物体具有很大强度的。因为价电子之间的力不是相互吸引而是相互排斥。

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只有质子和电子,质子与电子之间的相吸之力以及由于电子围绕质子旋转产生的同向电流磁场合并相吸是一切引力之源,不仅是万有引力,包括使原子相互吸引结合成分子或化合物的分子力,使原子或分子、化合物结合成物体的吸引力都源于此。

根据质子、电子的微距强效定律,各个原子中的质子与电子的相互吸引力和磁场合并力延伸到原子之外后在极近距离内仍然是极强的,这种强大的吸引力使各个原子相互抱成一团,形成坚固的物体。这就是为什么都是中性的原子而且都有相互排斥的核外电子却能相互吸引形成坚固物体的原因所在。

9.2为何金属具有极高强度

金属原子一般只有1-3个价电子,但金属原子往往结合得十分牢固,具有很大强度,坚不可摧。是什么力使金属结合得如此牢固?现有的认识认为是金属键。在认识到自然界的基本作用力只有一种——电磁力之后,我们可以断定的是:使金属原子之间结合得十分牢固的力也只能是电磁力——微距内的电磁作用力。由于各个原子相互离得很近,金属原子核中的质子(包括中子里的质子)、电子和核外电子数量较大,故其产生的磁场合并力更为强大,相互吸引力很强,故使金属具有很高的强度。

越是重元素,其原子的“体积”也应该越大。不同的元素也即不同大小的原子结合在一起,可以填补原子间的空区,使原子靠得更加紧密,因而吸引力更强。所以合金往往强度更大。

不但是金属元素,其他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相互吸引的力也主要是这种力,而不单单是共价键或离子键的结合力。单靠一个或几个价电子或离子键的结合力,物质不会有那么大的强度,不会结合得那么牢固。

化合物使不同原子紧密、牢固地结合在一起的力不只是价电子形成共用价电子,同时也包括原子中的质子与电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及其产生的磁场合并力外延到原子之外,在极短距离内仍然较强大的吸引力。

因此原子、分子间的结合力实际上也是电磁引力在极小距离上的表现形式。

不论是核力还是原子力、分子力、万有引力,归根结底都起源于质子与电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及其产生的磁场合并力,只是在不同距离上大小不同的表现。

9.3引力大小取决于距离

哈迪利用20世纪出现的研磨技术的进步研究摩擦力时,在实验中发现:把两个物体表面磨光滑,它们之间的摩擦力是可以减小,但是,当表面磨得很光滑时,摩擦力反而有所增加,若将两个磨得很光滑的金属面对合起来,它们能“粘”在一起。[3]两个磨得很光滑的金属面之间并没有形成化学键,为什么竟能“粘”在一起呢?这实际上是电磁引力在极小距离时产生的强效应——由于微距强效定律的存在,当两个相互靠近的物体因表面十分光滑平整而距离极小时,电磁引力效应就会很显著——原子中的质子与电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及其产生的磁场合并力在越过原子以后在极短的距离内仍很强大,因而显示出显著的吸引力。

质子与电子异号相吸、同号相斥的力及其伴生的磁场力在不同距离、不同物质结构中表现出来的不同大小(不同强弱)的力,就表现为现在已知的全部基本作用力——电磁力、引力、强核力。

10.引力效应和惯性效应的等价性

所谓惯性力,是指当物体加速时,惯性会使物体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倾向。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会受到地心引力的吸引并与周围物质发生电磁场合并而保持不动。比如一个放置在地面的物体,一方面主要受到地球所有物质叠加的外延电磁场合并效应(即所谓地心引力)的吸引,另一方面会与地面以及周围的空气发生电磁场合并(表现为摩擦力)而保持不动,故物体在静止状态时会保持静止状态而对抗运动。

如果要打破静止状态也就是破坏物体与地球和地面、空气的电磁场合并,就必须付出相应的能量。当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同样会受到地球整体的电磁场合并效应(重力)的吸引,并与周围物质发生电磁场合并,只要运动路径上的物质电磁场不发生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会发生变化。故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会保持其运动状态,而要阻止其运动也要付出能量。可见,表现为“静则恒静,动则恒动”的“惯性”本质上也是电磁场合并效应的外在表现。

物体质量越大,地球对它的电磁场合并力越强,推动它就需要更大的能量,也就是惯性越大。同样,要让处于运动状态的质量愈大的物体停下来,消耗的能量也会愈大。

所以惯性力实质上也是电磁场合并力。在地球上,当一个物体受到改变其运动状态的外力作用而发生加速运动时,地球的电磁场合并力(引力)就会“拉住它不放”,也就是施予物体一个与其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电磁场合并力(引力)像一根皮筋一样拴在了物体上,当你将物体向前拉的时候,它就会往后拽。于是物体就表现出惯性。

罗恩泽在《真空动力学》一书中也指出:“物体所受惯性力实际上来源于物体自身在其周围真空中所形成的引力场,只是由于其周围真空中引力场的质量为负,才出现了与作用力方向相反的惯性力。因此惯性力的施力者即为物体在自己周围真空中所形成的质量为负的引力场。”[4]

惯性力与引力(电磁场合并力)是一回事,是同一种力,同一种场。只是人为把它们分成了两种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等价的原因所在——它们都是同一种机制导致的。

11.地球引力为什么指向地心

11.1地球所有物质的磁感线汇聚于地心

地球引力就是地球所有物质的原子中的质子、电子外延到原子以外的电磁场合并效应的叠加。是微观、宏观、宇观电磁场合并效应的叠加。

由于电磁场合并的叠加效应,质量越大,吸引力就越强。当物体足够大时,就会产生显著的引力效应。所以在地球上,引力(重力)效应十分显著。

我们把地球引力称作“地心引力”,而且知道,根据平方反比定律,离地心越近,引力越强,表明地球上所有物质的原子外延电磁场合并成了一个统一的电磁场——引力场。所有的磁感线都汇聚到了地心,因此地球引力是指向地心的,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被地心吸引。这正是“水往低处流”的根源所在,因为地势越低离地心越近,引力越强。

11.2为什么苹果落向地球而不是地球落向苹果

正是因为物体的万有引力是物体原子中所有质子、电子的相互吸引力及其产生的磁场合并力外延到原子之外的合力,所以物体越大越重,也就是含有的质子、电子越多,电磁场合并力(吸引力)越强。

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不过是苹果与地球发生了电磁场合并,但两者的电磁场合并力并不对等,地球的质量大因而电磁场合并力(吸引力)远比苹果为大,苹果无法与之抗衡,只能“束手就擒”,投向地球的怀抱。

11.3电磁引力控制天体运行

其他行星、卫星以及太阳、其他恒星等一切天体的引力无不如此。一个物体的引力,也是该物体原子中所有的质子、电子外延的电磁场合并效应的叠加。其力源都来自质子与电子外延的电磁场合并效应的相吸之力。

在宇宙天体之间,这种由封闭的原子外泄出来的电磁场合并效应的叠加(万有引力)使恒星紧紧“抓住”行星,不使逃逸和偏离轨道;行星也靠这种电磁场合并效应紧紧“抓住”卫星,和谐有序地运行。

所谓“引力透镜效应”即光线经过恒星附近时会发生弯曲的现象,并非恒星的质量导致了“时空弯曲”,而只不过是恒星的电磁场合并力(引力)对星光产生了吸引力而使星光发生弯曲,因为光子也具有磁矩,故会受到恒星电磁场合并力的作用。

只此一种电磁场合并产生的吸引之力,就提供了宇观世界、宏观世界、微观世界中所有需要吸引力来维系的结构的力源。大到宇宙天体,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小到原子、原子核,都只要这一种力——电磁场合并产生的吸引力维系起来。

除了电磁场合并效应,并无其他任何物理机制、作用原理能导致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电磁场合并效应是产生“万有引力”以及电磁力、强核力的唯一来源。

12.引力如何让天体凝聚为球体或椭球体

按照原始星云假说,正是由于引力的作用,才使星云物质凝聚成为星体。而宇宙中除了一些小行星外,几乎所有大型天体都呈球形或椭球形。万有引力为什么能使星云物质凝聚为球形或椭球形星体呢?

12.1引力是一个受磁力控制的世界

如上所述,引力中既有电场力也有磁场力,但两者贡献的份额并不相同。由于带有正电荷的质子与带有负电荷的电子之间既有异号相吸也有同号相斥的作用,二者相互抵消,从而使引力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磁场合并力。
磁场合并力就是电子围绕质子旋转(包括原子核内的和原子核外的)产生的磁力,电子围绕质子旋转速度越高,产生的磁场合并力越强。原子内的尤其是原子核内的电子围绕质子旋转的速度极高,因此原子中的磁场力可以比电荷产生的电场力(正负电荷之间的吸引力)大得多,超导体电磁铁可以吸起航母。
就是说,引力中的磁力分量要远大于电场力分量。因此引力是一个受磁力控制的世界。
分析可知,一个最小的磁场是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形成的,这个最小的磁场是什么形状的呢?有关磁场的实验结果告诉我们:是球形或椭球形的。无数个这样的球形或椭球形小磁场合并在一起,就成为一个大型球形或椭球形磁场。

由于一切物质最终都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一切物质都具有电磁场,无数个电流方向相同的微小电磁场(物质微粒,如一个原子形成的电磁场)相遇,必合并为一个统一的大电磁场,由小物体凝聚为大物体。由微至巨,由小小块体逐步成长为巨大星体。于是,电磁场合并就成了这场星体合成的宇宙盛宴的主导者。
由于万有引力的有效组分是磁场力,磁感线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星体凝聚合成过程中的“塑型师”。而磁感线呈球形或椭球形分布,因磁场合并而凝聚在一起的尘埃状细微物质自然会沿磁感线排列,形成球体或椭球体。

正因如此,最终由质子和电子组成且带有电荷和磁场的星云物质相遇必定会凝聚为球体或椭球体(合并为一个大的球形或椭球形电磁场)。

因此,正是因为引力中的磁力分量远大于电场力分量,宇宙中的大型天体才会天然地形成球形或椭球形星体——球形或椭球形的磁感线保证了最终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星云物质凝聚为球形或椭球形星体。如果电场力大于磁力,则会形成任意形状的天体。

12.2单纯的相互吸引可以形成任何形状的天体

如果引力只是质子与电子之间的异号相吸之力延伸到原子以外的部分而不包含电子围绕质子旋转产生的磁场力,物质之间仅仅是相互吸引,则可以形成任意形状的天体,难以形成球形或椭球形星体。因为物体之间单纯的相互吸引并不能保证凝聚成球体或椭球体——相互吸引之力并没有给出形状限制,任何形状的物体都可以相互吸引。

只有磁场的磁感线才是自然界的“塑型师”,保证因电磁场合并而形成的物体必成球体或椭球体。因此,原子中(包括原子核中)电子围绕质子旋转所产生的磁场合并力外延到原子以外后形成的合力(引力中的磁力分量)的存在,是星球形成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大自然只是用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之力创建了宇宙,宇宙中应充满了不规则的任意形状的星球——单纯的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无法控制星球的外形。

可见,正是由于磁感线这个超级“塑型师”的存在,我们才迎来了满天星斗熠熠生辉。

除了磁感线的约束,星体形状还受到其自转速度的影响,自转越快的天体椭圆的程度越小。一些高速自转的天体甚至会成为扁球体。

宇宙中的大型天体几乎都是球体或椭球体这一事实,确凿地证明了电磁场合并导致星球产生这一论断。这样就解开了为什么几乎所有大型天体都是球体或椭球体这个谜题。它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有确定的物理规律使然。

12.3成功的引力理论必须能解释球形或椭球形天体的普遍存在

一个引力理论必须能够合理解释引力能使物质凝聚为球形或椭球形星体这个重要事实,如果不能解释宇宙中的大型天体都是球形或椭球形的这个现象,就不是一个成功的引力理论。照此来说,无论是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还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都不是成功的引力理论,因为它们都不能解释这个现象。

通过电磁场合并效应,不但能产生牛顿描述的万有引力的一切效应——电磁场合并可以使所有的物体相互吸引,也能产生牛顿万有引力所无法解释的效应——如上所述,电磁场合并效应能使物质凝聚为球形或椭球形星体。广义相对论提出的“时空弯曲”同样不能保证使星球凝聚为球体或椭球体,因为如果质量可以使时空弯曲的话,任何形状的物体都可以使时空弯曲,时空弯曲同样不能给出形状的限制。因此,电磁场合并概念更具有普适性,能解释更多的自然现象,因而更符合大自然的本来面目。

12.4球形或椭球形天体是生命产生的必要条件

星体成为球形或椭球形形状是一个重要现象,是天体系统形成和存在以及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如果星体不是球体或椭球体的而是任意的不规则形状,就无法形成恒星——行星——卫星这样的恒星系统,也无法形成银河系、总星系这样的星系系统。比如如果恒星、行星都是长条状的,它们就不可能形成恒星居于核心,行星围绕恒星旋转的系统,生物就不可能出现。

只有球体或椭球体星球才能形成恒星系统和星系系统。因此,球形或椭球形星体是宇宙天体及生命生存的一个必要条件。而要形成球形或椭球形星体,只有靠电磁场合并效应,靠磁感线塑型,舍此没有其他途径。因此,从逻辑上、机理上可以证明,“万有引力”就是电磁场合并效应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

只有建立在电荷异号相吸、磁铁异极相吸、同向电流磁场相吸这些坚实基础上的电磁场合并效应概念,才全面、完整地描述并阐明了引力不仅使物体相互吸引,而且能使物体凝聚成球形或椭球形星体的根本特征并给出了作用机制,因此确凿无疑地证明了“万有引力是物质的电磁场合并效应在原子以外的延伸”这个论断。

13.“反引力”能否实现

自然现象表明,带电粒子产生的电磁场如果其电流方向与某些物体固有的原子电流方向相反,就会与该物体固有的原子电磁场发生相斥作用,全部或部分抵消其重力而使物体失重或部分失重。

静电屏蔽、静磁屏蔽、电磁屏蔽只能屏蔽宏观电磁场、电磁波,不能屏蔽引力。屏蔽引力必须屏蔽原子或分子电磁场。然而原子或分子电磁场被封闭在原子或分子中,不能被屏蔽,只能用与原子或分子电磁场反向的电磁场去抵消它,即制造与原子或分子电流反向的电流去抵消它。

在著名的哈奇森效应中,哈奇森的实验装置显然产生了与物体原子或分子电磁场反向的电磁场,抵消了物体的原子或分子电磁场,使物体出现失重,从而导致金属或非金属物体自动飞升悬浮。原子或分子电磁场被抵消后,原子或分子间的电磁结合力也被抵消而变得十分脆弱,金属也变得像泡沫一样易碎——正如哈奇森现象中显示的那样。

根据电流方向相同的两个磁场会发生合并,电流方向相反的两个磁场会发生排斥这一原理,如果对某个物体施以反向原子电流,使其产生的电磁场合并力与该物体本身的原子电磁场合并力恰好相等,二者互相抵消,则该物体既不再对外产生引力,同时也不受外物的引力,即处于完全失重的状态,此时,只需对该物体施以微小能量,即可使其高速远距离运动。据此原理,可制造用于星际航行的飞行器。只有在这样的技术条件下,才可能实现星际自由航行。

一旦打开了这扇神秘之门,将开辟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人类梦寐以求的“反重力飞行”就将美梦成真。

14.结语

在淘汰掉那些“假冒伪劣”的“赝粒子”(被对撞机撞出来的粒子碎片)之后,自然界的实物粒子就只有两种:质子和电子。质子与电子在近距内亲密地相拥(因电磁场合并而相互吸引),形成中子→原子核→原子→物体。然而支配它们的力——电磁力却是长程力,它不只在近距内发挥作用,还会伸展向无限广远的空间,由此形成的不但在近距离而且在远距离上也能使物体相互吸引的力便是引力。

引力不只是使物体之间相互吸引,还能为大型天体“塑型”。在揭开了引力起源之谜后,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球形、椭球形星体起源的答案。

至此,我们的大自然破谜之旅,又向前跨越了一步。

致谢:文中部分观点受到晏成和先生《物理新视点》和耿琦先生《光及引力的新学说》的启发,特此致谢。

[1]耿琦,光及引力的新学说,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38-155,151

[2]高崇寿,粒子世界探秘,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74

[3]杨宗书编,物理之谜,上海,文汇出版社,1988,18

[4]罗恩泽,真空动力学,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3,7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物质结构
问思拾贝杂集(12)
看正电子和电子的排斥力
完全颠覆你的宇宙观:物质并不存在!
揭秘力的世界
宇宙的结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