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消息!龙海再添21台AED,使用要注意4点,医生靠这类“神器”3天救2人

猝死,似乎是一件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多数人也许一辈子都不会目睹身边猝死事件的发生。

然而,我国每年有超过54万人猝死,其中主要是心源性猝死,而且大多数还都发生在院外。
心路星尘:

令人忧虑的是,目前我国院外心跳骤停抢救的成功率极低<1%,而国外发达国家成功率可达15%~50%。

曾经,大家以为猝死只发生在体弱多病的老人,可现实却是,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年轻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开始直面死亡的威胁了。

2022年2月23日,互联网公司一位28岁的年轻员工猝死。

2023年10月25日,辽宁省抚顺市逸夫小学二年级学生朵朵在体育课短跑后倒地猝死。

2023年11月2日,合肥市蜀山区稻香村小学望江路校区一名学生在足球训练中突发身体不适,抢救无效死亡。
2023年11月30,江西萍乡市上栗中学胜利校区一名女学生上语文课时猝死。

看到这里,不由得扼腕叹息,如花岁月,却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当然,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很多,但不管什么原因,必须尽快恢复心跳才有下一步治疗的机会。

一旦发现心跳骤停倒地,除了及时的心肺复苏以外,AED的使用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AED,也就是自动体外除颤仪,连接人体后机器会自动识别,对没有脉搏的心室颤动、心室扑动等进行电击,使心脏迅速恢复跳动,操作简单,非医务人员也可以使用。

心路星尘:

其实,我们心内科医生抢救经常要使用除颤仪,妥妥的“救命神器”,只不过我们用的是手动的除颤仪,使用较复杂,功能较多,需要医生判断后作出更精确的抢救动作。

大家都知道,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很高,而年轻人风险更高。据统计,年龄在25岁~45岁的患者,一旦出现急性心肌梗死,90%在送医前猝死。
如果在心脏骤停刚发生的黄金急救4分钟内进行除颤治疗,患者生存率可达60%以上,每延迟一分钟,抢救成功的几率就下降10%。
例如

前一段时间,曾经3天内有2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刚到我们医院就出现室颤心跳骤
其中一位刚到急诊不到5分钟就室颤,急诊科医师立即胸外按压,并200J电除颤1次,随着心跳恢复,病人很快清醒,征得家属同意后送到导管室急诊介入手术,1周后恢复良好出院。
另一位就更危险了,在急诊科就休克血压,电除颤恢复心跳后,家属还在担心手术会有风险,犹豫不决。
其实这时候不手术基本上十死无生了,医生手术也要冒着巨大的风险和心理压力,后来儿子拍板决定后送导管室行急诊冠脉造影和支架手术,结果刚到导管室又室颤3次,我们边按压边手术,短时间开通堵塞的左前降支近端,随着血流的恢复,病情也逐渐稳定下来,好转后出院。
如果没有除颤仪,那么这2个病人抢救成功的机会很渺茫,大概率结局就是死亡。



AED就是除颤仪的自动版,但效果是一样的。

所以我之前写了个关于在公共场合配置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的提案区政协列为重点提案,并漳州市政协采纳,也被列入2022年龙海区委和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去年就投入了第一批23台AED



龙海区关于提案的复函和通知培训

今年,在政府的持续推动下,作为龙海区"为民办实事"计划项目第二批21台AED也已经安装完毕,在人流量多的地方,例如:商场、学校、体育场、大型单位等地方都可以见到AED的身影。


2023年12月政协会议工作报告↑
但有了“救命神器”,不会或不敢使用也是枉然,所以熟练掌握“救命神技”同样重要
2023年9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显示:北京市重点公共场所已配置AED近5000台,但群众“不会用、不敢用”的现象仍较为普遍。
很多人不敢使用AED,担心使用AED会把活人给电死,其实大可不必,因为机器会自动进行分析判断,如果不是室颤是不会进行电击的。
那么,龙海哪些地方有AED呢?这个必须知道,以备不时之需。

龙海区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投放点

现在知道了位置,那普通人要怎么使用AED呢?其实很简单:

1、打开AED电源,打开仪器后会发出语音指导,后续操作“听它说,跟它做”。
2、机器配备2片电极片,根据电极片上的图示,将电极片紧贴于患者裸露的胸部。一片电极片贴在患者的右锁骨下方,另一片贴在患者左乳外侧。按照提示音将电极线插头,插入相应的插口处。
3、示意所有人不要接触患者,等待AED分析心律,以确定是否需要电击除颤。若仪器提示需要除颤,等待AED充电,确保所有人员未接触患者,按下“电击”按钮,然后继续心肺复苏术5组(约2分钟)。
点击链接→听书丨《如果可以这样爱》:张教授,耿墨池就快被您心肺复苏按死了!
4、AED再次自动分析心律,按照语音提示操作,直到患者恢复脉搏和自主呼吸或急救人员到来。如果没有心跳而AED提示不需要除颤,则继续心肺复苏。

意外总是让人猝不及防,这时第一目击者往往决定着倒地者的生死,而“敢救、会救”则是把黄金抢救时机的第一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功德无量!

心路星尘:今日头条签约作者,青云计划月度优质账号,心内科主任医师,漳州市医学会科普分会副主委,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

疾病重在预防,健康源于态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脏骤停,并发症连连!他们协同作战,将他挽救回来
订阅 | 救命神器缘何沦为鸡肋?
“救命神器”AED,你了解它吗?|除颤器|aed|心脏|医疗器械
心脏骤停,赶快拿起最后的救命神器
北京地铁将全线装备AED 救命神器驾到 你会操作吗?
21科普丨每年55万人猝死,救回来的不到1%!“救命神器”AED在手你敢用会用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