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和籴与纳布
userphoto

2023.08.25 湖北

关注

陈寅恪在其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提出,唐朝财政有两个特别重要的制度,一个叫和籴(di2),另一个叫回造纳布。

谓和籴,就是政府用财物交换农民手里的粮食。所谓纳布,就是要求农户以绢布的形式来缴纳税赋。

我们知道,隋唐之前是南北朝。当年的中国,大致以长江为界,南北分别经历了多个政权的兴替,所以叫南北朝。

陈寅恪从制度渊源的角度,分别论证了和籴与纳布都是“前朝旧制”。其中和籴政策主要施行于西北,可以从北朝的法令中考得出处。而纳布政策主要施行于东南,在南朝的典章中也不乏先例。于是他将这两种地方制度上升为国策的现象,称为唐朝财政的“西北化”和“东南化”。这个说法在当年发表时,确实是十分新鲜的高论。

古代社会发展缓慢,经济基础变化不大,社会共识也容易保持长期稳定。常有某地民俗、习惯、契约、体制穿越历代,数百甚至上千年而不变的案例。因此总而言之,中国古代制度基本上都是积累演化而成的。史家从旧制渊源的角度加以发掘,自在情理之中。

不过运用现代经济学视角,我们很容易发现,陈寅恪分而述之的所谓西北化和东南化,实为同一个经济现象的两面。

本文将试论之。

商业逻辑

和籴制度的起源极其久远。战国时李悝变法,其中就包括平籴法。西汉武帝又有均输、平准。跨越两千多年,类似制度一直沿用到晚清。

无论叫什么名字,上述这些都是关于政府与农民进行粮食交易的制度。其本意都是要调控粮食的市场价格。平籴、平准都要求政府丰年买粮,荒年卖粮,这是在时间上的调控。均输则是在空间上的调控,欲以各地丰歉相补。

在现代期货市场上,大宗商品的各个合约都有执行类似均输、平准功能的机构,叫做作市商(market maker)。如果没有作市商,任由散户瞎炒,那价格还不得上天入地啊?

期货和股票不一样。除了个别融资时点,股票二级市场的价格上天入地,其实对上市公司并无影响。而商品期货则是每月每季都要实物交割的,不能没有相当的稳定性。

然而作市商也好,政府也好,对抗市场波动的力量都是有限的。比如说,今年粮食歉收,价格上涨了三成,这时政府要不要抛售压价?如果抛售了,明年、后年的灾荒更重怎么办?如果不抛售,明年形势好转,则又显得失职。

今天我们说逆周期宏观审慎框架,抽象意义上也是一种均输平准。而且其中的难点更是古今同理。毕竟手里的子弹是有限的,一方面不动不行,另一方面动得太早了,又怕后面还有什么惊涛骇浪。

正因为市场的极端波动无法完全预测,所以一般意义上的和籴,从根本上就具有偶然性。在什么时间、什么价格上进行和籴,不可能有标准化的交易策略。

不过唐朝的和籴,又有所不同。初唐时,李世民威震中亚,被尊为天可汗。游牧民族对于唐朝形成不了什么压力。百年之后,西北军事逐渐吃紧,常年大军驻扎。首都长安的人口也日益繁殖。由此导致的西北局部粮食短缺,这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可以预计的。

因此从中唐开始,和籴制度就不再是根据具体情况相机进行了,转而成为一项固定的日常操作。

不过这又产生一个新的问题。和籴的本质是交易,政府拿什么去跟农民换粮食呢?答案是绢布。那么绢布又从哪里来呢?答案是从长江三角洲,经大运河漕运而来。

从字面上讲,漕运的本来意思就是指水路运输粮食。但是其实这里运输标的的具体形式并不重要。因为无论运输什么商品,本质上都是输送凝结在其中的劳动力。

输送粮食,固然可以直接地减轻西北农民的粮食生产压力。而输送绢布或其它手工品,同样可以解放西北的桑麻地和人力资源,使之可以转而生产粮食。

在技术层面上,绢布比粮食更加适合运输。首先就是因为绢布的重量轻,体积小,单位价值更高。其次绢布的抗风险能力也更强。万一受潮,只要晒干即可。长期保存不易变质。即使变质,残值也依然较高。而粮食一旦变质,很快就没有价值,甚至有害了。

因此远在官宣“回造纳布”之前,早已有人自发地以绢代漕。其具体流程为:从长三角运布到洛阳,然后在洛阳附近市场上以布换粮,最后以粮食解入官府。

天宝年间,和籴既成常态,税赋的标准也随之改变。原本规定以粮食缴纳的,现在可以折算(回造)为绢布了。于是以上三步变成了一步,直接从长三角运输绢布到洛阳或长安即可。

当然,无论纳布之前或之后,漕运的主流始终是粮食。大运河上的绢布贸易只是从一条民间自发的支流,变成了一条国家制度化认可的支流而已。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漕运不能全部运布呢?运到西北之后再换粮食,效率不是更高吗?这是一种典型的现代市民的思维方式。

要知道,市场只有交换功能,没有生产功能。在微观上,交换和生产没有什么区别。反正东西到我手上就是了。但是在宏观上,把东南的粮食通过大运河输送到西北,这是扩大供给的唯一办法。如果漕运全部运布,那么只会让西北的布价崩溃,然后把西北的农民压死也榨不出更多粮食来。

从产业结构的视角看,长三角的绢布和手工品偶然、少量地输入西北地区,不至于对产业结构产生什么影响。用经济学术语来讲,就是不纳入预期,不影响投资决策。

然而和籴与纳布一旦形成制度,被纳入预期,那么反映到投资决策上,则西北地区的手工产业势必衰退。为什么不干了呢?因为有纳布制度,长三角的绢布肯定会源源不断地进入西北市场,竞争条件必然恶化。

与此同时,西北的土地和人力资源可以置换出来,转而扩大更具比较优势的粮食生产。那么会不会生产的粮食太多吃不掉呢?也不会。因为有常态化的和籴制度,所以粮食的销路也不成问题了。

由上可知,西北与东南,分作供需两端。和籴与纳布,实为一体两面。

历史评价

对于和籴和纳布制度,历史上的评价是很矛盾的。一方面,它们支持了首都和军队的需求,对于稳定边关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它们在执行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摩擦成本,许多官吏借机鱼肉乡里,民间因此怨声载道。

中国古代的史学传统是很严谨的。可惜毕竟没有现代社会科学的理论指引,因此分析复杂问题往往只能借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多元同构框架。气候、人口、产业、民族等客观情况,古代学者基本上是不掌握的,自然也就无法纳入研究框架。

所以历史上如果出现什么灾难,那么史家评论就一定是找人的问题,肯定是谁把某件事办坏了。

某地发生了地震、蝗灾,往往京城里的皇帝就要发罪已诏、大赦天下,体现的就是这种思维方式。

可是,有没有可能这根本就不是微观层面的问题?

我们知道,任何有组织的人类活动都会带来额外的成本。政府是这样,商业机构也是这样。3个人合伙开店,可以每个人都独当一面跑业务。而30个人的企业,就不可能不设秘书、文员。至于300个人的大公司,那么人力资源、法务合规、总裁办公室之类的设置就都冒出来了。即使这样,还是难免各种躺平、腐败等大公司病的滋生。更何况是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呢?

因此一项政策想要施行,就不可能没有执行成本。人们可以设置一些机制来降低这个成本。比如唐朝的科举、铨选等制度,都是有益于整顿吏治,提高效率的。然而受限于具体历史条件,这个成本不可能无限降低,总会有一个自然的下限。在这个程度附近,过于纠结微观人物的智力和道德水平是没有意义的。

从这个角度看,只要一项历史政策的宏观收益大过成本,那么它就可以算是一个更优对策。不过我们必须认识到,即使采取了更优对策,结果仍然可能很恶劣。

这是因为一旦更加基础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变化,非人力所能及也。而这里的所谓的更优,其实是相对于不这么做,结果还要更坏来说的。

像唐代贞观、天宝那样的盛世,是由诸多内外部条件共振的结果。它们的出现是可以找出许多理由来解释的,但是它们的消失却不需要什么理由。因为它们本来就是历史上的偶然。

一个成熟的文明,不仅应该对自身的失败做合理的归因,也应该对自身的成功做合理的归因。如果只是把自身的发达归因于某种宗教、文化、制度或者其它什么人间造物,而不承认客观条件的作用,那么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两个推论:

1,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2,只要我坚持这个东西,霸权就可以永恒。

且不说这两个命题自带的中二气息,事实上这两个命题根本就是自相矛盾的。

回到唐朝来讲,难道只要采取了某种“正确的”方法,盛世就可以永远维系下去吗?

盛世平日久,难免就会滋生出一些只知道打顺风局,要不然就怨天尤人的家伙。这种人就是所谓的巨婴吧。

在外部,突厥、吐蕃没有义务为唐朝的发展让道。该斗就得斗,狭路相逢勇者胜。

内部,我们也不能指望官员胥吏都变成圣人。当然,他们也不见得就是奸邪,其大多数不过是力所能及地趋利避害罢了。

内忧外患,负重前行,这才是世间的常态。大禹为什么治水?愚公为什么移山?大概没什么为什么。要不然呢?日子不过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粮长制到漕军制,浅析明朝运粮制度转变背后的原因
漕运展示馆,生于漕运兴于漕运的枫桥
元朝将漕运改海运,成本下降三成,为何却加速了元朝的灭亡?|伯颜|忽必烈|宰相
从洛阳到北京:中国都城怎么选?
千年漕运:探索·发现
清朝秘符扇上面的符号谁也看不懂,这老者一解释,竟是这么一回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