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省六部演变

六部在形成定制以前,有一个漫长发展的过程。其尚书省在汉朝的时候叫尚书台。而中书省和门下省确实在三国时候形成的,三者 的目的在与分割相权。在发展的过程中,权力和组织形式是各有变化的,隋唐以后差不多形成定制。

在汉光武帝刘秀统治之下,有尚书台,其下设置三公、吏部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尚书,差不多就是六部的前身。而在西晋以后出现了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曹,这六曹属于尚书省。南北朝时期也有六部,相对完善。

到了隋朝初年的时候,六部分为吏部、礼部、兵部、度支、都官及工部。可见当时的户部叫度支;而都官被叫做刑部。此后,六部名称确立。

明朝时期,废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六部各置一名尚书,每位尚书下有左右侍郎各一名,为尚书的副职。

洪武过后,开始定六部具体职掌,并於岁终进行考绩,分其优劣,以行黜陟。洪武十三年后(公元1380年)罢中书省后,即升六部的品秩:尚书则为正二品(建文中曾一度提为正一品,永乐时复旧),侍郎正三品,郎中正五品,员外郎从五品,主事正六品。

明朝时期,六部尚书和侍郎都是主官,由皇帝直接领导。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吏部,因为各个官员的补授都由他们执行。

清朝天聪年间,仿照明朝设置六部。设置之初基本上都是亲王和贝勒担任要职分管各部的事务。各部各设满洲、蒙古及汉承政、参政、启心郎、额哲库等官员。但在顺治初年,废除了贝勒管理部务,改由并改承政作为尚书,参政为侍郎,理事官为郎中,副理事官为员外郎,额哲库为主事;启心郎未改,直到顺治十五年载。

请大家多多关注“八大山人”!或添加微信公众号:笑谈趣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省六部制
封建王朝中央官制“三省六部”都有什么职能?
中国历史上的三省六部制 - 小百科 - 历史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
六部
侍郎·接引证解释
唐代宰相是三品官,一品、二品是什么官明清时期就没有一品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