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儿脑瘫推拿疗法
                     小儿脑瘫推拿疗法 

     中医辩证法,脑瘫属中医“五迟”、“五软”的范畴,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早产或产后乳养不足等原因,导致患儿肝肾两虚,精血不足,脾气亏虚,其病机为阴精失充,髓海不足,脾虚肌萎,肝血失濡,推拿治法则以补益气血,柔肝健脾,滋阴填精、柔筋活血。

⑴ 循经点穴按摩:按摩医师以先以左手固定患儿一侧足部,右手以拇指或食指在小腿部分别沿膀胱经、胆经、肾经、脾经自上而下揉推,重点按揉承筋、承山等穴,每经推揉三次;补脾经,用大拇指旋揉患儿拇指罗纹50~100次,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所致的肌肉消瘦、软弱无力等。推胃经,用拇指旋揉患儿拇指近端指节50~100次,摩腹、按揉足三里10次。补肾经,用拇指离心性直推患儿小指罗纹面,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之功,可用于先天不足,久病体虚的脑瘫患儿。

⑵ 健脾益气按摩法,健脾益气按摩法的目的:脑瘫患儿多伴有营养不良,体质虚弱、肌肉萎缩。健脾益气按摩手法可以消食和中、调节阴阳、理气血、和脏腑,促进脾胃运化、营养吸收,从而进步患儿体质。健脾益气按摩法适应的脑性瘫痪类型与部位; 对于各型脑瘫患儿伴有营养不良者皆可使用本法。按摩部位常选腹部、背部及手和腿部的相关穴位。健脾益气按摩法常用的手法:摩腹:患儿取仰卧位,术者用一手四指腹或全掌着力于前腹壁,以脐部为**顺时针旋摩5分钟,此法能健脾和胃,常与捏脊、按摩足三里适用,作为小儿保健手法。分推腹阴阳:患儿取仰卧位,术者用双手拇指自剑突下分沿肋弓下缘分推100~200次,或自肋弓下缘分推至脐部两侧5~10次,此法适用于消化不良,夜啼,腹胀等。推揉中脘:患儿取仰卧位,术者用指端或掌根按揉中脘穴称揉中脘。用掌心或四指旋摩中脘穴称摩中脘。用食指、中指自喉下直推至中脘称推中脘,又称推胃脘。揉100~300次,摩5分钟,推100~300次。此法能用于小儿食欲不振、食积、嗳气等。揉摩中脘能健脾和胃,消食和中,多与按揉足三里,推脾经适用。

⑶ 捏脊疗法:患儿取俯卧位,术者双手食指紧贴皮肤向上推,拇指向下按压。沿督脉由下(长强穴)至上(大椎穴)缓慢推拿共7次在推至脾俞、肾俞穴时进行点压数次,以健脾益肾。此法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主要用于小儿先天不足、体质虚弱、颈软不能竖头、腰背软弱不能独坐等。多与补脾经,摩腹,按揉足三里合用。

  健脾胃益气按摩法的疗程:以上各法,每次15-20分钟,逐日1-2次,3-6月为一疗程。

  健脾胃益气按摩法的注重事项:按摩必须将手指甲剪短并修理圆滑以免划伤患儿;以上按摩手法适用于5岁以下的小儿,3岁以内疗效较好,1岁以内疗效更好;手法非常留意操纵方向、次数、频率和强度。

⑷ 节段性按摩法:节段性按摩的主要作用是反射性地刺激脊髓的节段性装置(感受装置包括皮肤的一定区域,如肌肉、韧带、肌腱的感受器),使其和脊柱肌的营养和血供同时得到改善,同时亦能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活动。达到促大运动(坐、站、爬、行)恢复的目的。节段性按摩法对痉挛型和弛缓型——立直反射促通有较好作用,上肢瘫按摩脊柱的颈、胸部,下肢瘫按摩脊柱的腰骶部。调节反射发育缺陷以及脊柱后凸、侧凸和其他情况可根据部位选择相应的治疗区域或按摩脊柱全长。脑瘫的节段型按摩部位是沿脊柱从骶部到颈部的按摩,同时也按摩肩胛外缘、臀部、肩胛四周和肋间隙。

  节段性按摩手法 移动法:术者用拇指指面或中指指面上下移动。按摩一侧时,另一侧则起支持作用,按摩部位是脊柱棘突两侧,手指尽力触及椎间隙,并在此部位进行冲击运动。其冲击的力度据患儿病情、体质而定。钻法:术者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居脊柱两侧,用拇指或中指在脊神经根出口处做环状或螺旋状运动,从一个脊髓节段至另一个脊髓节段,按摩手指与支持手指同时移动。锯法:双手横跨脊髓棘突,两手指间形成按摩区的皮肤突起,双手做拉锯样运动,一个水平进行1~2次后,上移一个水平进行。牵拉法:术者用一手的两个手指,常是中指和食指,沿脊柱两侧从骶部直到颈部以同等速度进行牵引的方法,为了作用有力,可用另一手增加负荷。震颤法:术者手附着于脊柱或肋间隙,使治疗局部产生高频率震颤,是节段性按摩的结束性手法。以上手法治疗3-5次,每次20-30分钟,逐日1-2次。

  ⑸ 促肌力恢复按摩法:促肌力恢复按摩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肌肉反复多次的收缩舒张,从而进步肌肉肌力,同时又有使动作肌与拮抗肌保持协调的作用。

  促肌力恢复按摩法对于肌张力低下型——颈腰软、竖头、独坐不能完成者有较好疗效。对痉挛型一般不用擦刷法(快频率)。对手足徐动型中线控制有一定作用。促肌力恢复按摩部位主要有髋关节、肩关节相关肌群、颈部、腰背部、大腿等部位。

   促肌力恢复按摩法常用手法:三线刺激按摩法:患儿取卧位,将按摩部位分为内侧、中间、外侧三线,术者大拇指沿着这三线运用揉、按、推复式手法,由上到下推拿,如此反复30次。此法主要适用于四肢近端肌力低的脑性瘫痪患儿。一指点穴法:术者以中指为主,微屈掌指关节与指间关节,食指按于中指背面,拇指指间关节、无名指、小指握紧,在所取穴位上较用力下压10-20次。上肢近端肌力低取:肩井、肩yu 、臂 、 会、肌汇、手五里、曲池等,下肢取:秩边、环跳、承扶、殷门、风市、梁丘、伏兔等。空心拳叩击法:患儿取卧位,术者沉肩屈肘,肩关节放松,手握空心拳,以屈曲小指和小鱼际为着力点,以腕部一起一落和自然屈伸摆动带动空心拳垂直着力于施治部位,均匀持续,反复快速敲打,此法用于脑性瘫痪患儿腰背部及双下肢近端肌群肌力低下。擦刷法:患儿取卧位,术者借助软毛刷,在肌群活动表面快速擦法,每次30秒,3-5次/秒,此法可提高肌张力,适用于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患儿。叩击法:术者沉肩垂肘,以中指指腹为着力点,以腕部一起一落带动中指垂直着力于治疗部位,为提高治疗作用,力度应稍大,此法多用于腰骶、臀部及大腿部肌力低下。以上手法每次10-20分钟,每日1-2次,3-6个月为一疗程。

  促肌力恢复按摩的的留意事项:按摩时如引起过度紧张者,应停止手法或减轻力度; 对于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按摩时速度要稍快,力度要稍大;久病体虚,多汗或剧烈运动后要慎用,手法宜轻。

⑹ 足底按摩法,足底按摩法的目的:足底按摩方法,能通过刺激足部相应脑部、脊柱、四肢反射区,调节人体内部的性能,协调其平衡。缓解足底屈肌痉挛,促使足底小肌群肌张力协调。为促通站位立直及平衡而创造条件。足底按摩法适应的脑性瘫痪类型及部位:此类方法可用于各型脑瘫存在的上下肢功能障碍,颈、胸、腰骶无力等,也可用于脑瘫患儿伴有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视听障碍、行为障碍等。足底按摩的顺序,一般从左脚起,先按摩脑部、小脑、肾、肝、平衡、脾六个反射区。选区的原则是依照病症累及的部位和脏器,并结合整体观点和辩证施治来确定重点选区和配区,重点选区是指病症上边累及的部位和脏器相应的对应反射区,如脑性瘫痪患儿髋关节内收、内旋,膝关节屈曲,可取髋、膝的反应区,配区是根据患者详细情况选出辅助作用的对应区,如心开窍于口,即语言障碍需配心区。足底按摩法常用的手法按压法:用大拇指指端、指腹或指关节按压反射区,按压的力度小大由之。推拿法:食指、中指弯曲,用指腹用力于足反射区的受力部位后,可做单方向直线或弧形推进,不宜做往返推动。掐法:用手指在反射区掐捏。按摩时,由浅进深。捻法:用拇指和食指腹掐住一定的部位,对称捻动,动作要灵活。此类方法适用于趾关节部位。足底按摩法的疗程: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

⑺ 关节活动度按摩法的目的:痉挛型及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多存在肌张力高、关节活动度差。推拿手法有旋、摇、屈、牵四法,旋法是对关节的扭错运动;摇法是对关节的环转运动;牵法是固定关节端,对关节另一端进行牵拉。此类手法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增强功能、解痉矫形、柔筋壮骨、调理气血之功。故此种手法可达到缓解肌肉痉挛、松解肌腱挛缩,扩大四肢六大关节活动度的目的。关节活动度按摩法对于痉挛型或手足徐动型-肌张力高、关节活动度差,可用关节活动度按摩法。但需了解关节面的结构,运动轴及其附着肌肉韧带的大体解剖。常选部位是:双上肢的肩、肘、腕及指间关节,双下肢的髋、膝、踝关节。关节活动度按摩手法:摇肩法:术者用左手拿着患儿腕关节,用右手固定肩关节,往返旋圈摇动,此法有疏通经络、滑利关节、柔筋壮骨的作用,适用于肩关节活动障碍的脑性瘫痪患儿。抖肩法:术者双手同时握住患儿单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手指摇动、当摇力传到肩部时,忽然抖动一次,此法作用与功效同摇肩法。摇肘法:患儿取仰卧位,患肢上臂平放于床面,肘关节屈曲90°-135°,术者一手握其上臂远端作固定、另一手握其腕部将前臂作屈伸与旋前、旋后运动10-15次,此法是肘关节屈伸和联合动作,具有改善肘关节活动的作用,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有肘关节屈曲障碍者效果较佳。屈伸牵腕法:术者双手并列按于患肢腕关节下端,拇指并列于腕背侧,指端朝向前臂,另四指托于手掌,然后将患儿手腕屈伸抖牵10-15次,适用于腕关节屈伸障碍的脑性瘫痪患儿。踝屈伸法:按摇踝法的操纵体位,对踝关节作跖屈5-10次;或一手按患儿小腿前下方,另一手握足背向其足底方向推压,致使踝关节跖屈5-10次,适应病证同摇踝法。每次15—20分钟,每日1—2次。关节活动度按摩法的留意事项:关节肌肉紧张或功能障碍者,先用一般手法放松肌肉;适当的运动幅度:有关节功能障碍者,最大超运动幅度不超过患者主动运动幅度的5°-10°(感染或器质性病变者禁忌);引起刺激性紧张及哭闹时手法宜轻而缓,或停用;在大关节旋转运动时,用力要轻,切忌用力硬拉,以防关节脱位;多汗、体弱患儿慎用此类手法。盲目而粗暴地应用被动运动,不但关节功能得不到改善,甚至造成严峻后果。

⑻ 抑制异常姿势按摩法:抑制异常姿势按摩法的目的:脑瘫患儿存在各种异常姿势,如上肢内收内旋、拇指内收、双下肢交叉、尖足等,越紧张越严峻。抑制异常姿势类手法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缓解痉挛等作用,是治疗脑瘫患儿的重要手法之一,必要时边点穴边纠正,疗效尤为明显。抑制异常姿势按摩法适应的脑性瘫痪类型及部位:抑制异常姿势类手法对痉挛型及手足徐动型有较好疗效,上肢存在异常姿势的选择上肢按摩法。下肢存在异常姿势的选择下肢按摩法。因脑瘫在脑部损伤后的脑部不能正常地抑制下级神经,使正常神经功能亢进,形成肌张力高,导致各种异常姿势的存在。故此按摩时,应由上至下,即先做双上肢后双下肢。常选部位是四肢六关节等部位。抑制异常姿势按摩常用的手法:松肩法:术者使患儿双手置身体两侧,术者大拇指压患儿劳宫穴,食指压合谷穴,固定术侧上肢,使对侧上肢尽量缓慢舒展,上举过头顶后,再缓慢恢复原位固定。对侧上肢也同样缓慢舒展,上举过头顶后再恢复原状。如此反复40-60次。双臂相交法:患儿取仰卧位,医生两手握住患儿双手,大拇指轻压患儿劳宫穴,食指压合谷穴,中指压大陵穴。使患儿双臂外展,手心向上,在胸前双臂缓慢交叉,使双肘关节相交后再缓慢恢复原状。如此反复40-60次。该法适应于上肢痉挛、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双拳紧握的患儿。双手叩肩法:术者使患儿双臂平行于双肩,双手掌心向上,医生双手指压穴位(劳宫、合谷、大陵),使患儿双臂重叠双手触及双肩,再缓慢恢复原位。如此反复40次。适用于肘关节活动障碍。抬肩屈肘法:术者手握患儿前臂,使其双手向下,向上推令肘与肩相平,肘关节呈90°,再缓慢拉直恢复原位。如此反复40次。适用于肘、肩关节障碍。前臂旋后障碍矫正法:患儿屈曲肘关节90°位,术者以左手扶于肘后,固定肘关节;右手握患儿前臂。令其旋后,以矫正前臂旋后功能障碍,每次治疗操作20—30次。松腕法:使患儿双臂外展、外旋后,推拿者双手大拇指推拿患儿手掌部,由手心向大鱼际、小鱼际方向推进,以缓解手掌大小鱼际肌痉挛。再沿拇、食、中、无名指的掌面,由指根部向指端推抹。以矫正手指屈曲挛缩。最后使腕关节做屈伸被动活动40次。以防治腕关节屈曲畸形。分髋法:患儿取仰卧位,使髋膝关节呈屈曲状,术者以双手扶患儿双膝内侧,双大拇指揉压双解剪穴,并推拿痉挛的股内收肌群,以缓解内收肌痉挛。双手扶按患儿双侧大腿内侧,缓慢将双膝分开,使髋关节外展到较大程度。如此反复做40—60次。此法适应于髋关节内收挛缩。髋(股骨头)内外侧旋转法:患儿取仰卧位,膝关节呈屈曲位,使患儿右腿向内屈曲,右踝置于左腿的膝部固定,向下压右膝,如此反复40次。左腿用同样方法做40次。术者左手握患儿右脚踝关节,右手握其膝关节,同时拇指按压阳陵泉穴,使右膝屈曲、右髋内旋,向内下方压其膝部,再缓慢恢复原状,如此反复40次。左下肢做法同右40次。此法主要适用于双下肢内收、内旋,髋关节屈曲挛缩。髂胫束松解法:患儿取侧卧位,屈曲患儿向上的一侧髋、膝关节,使另一腿伸直。术者一手扶髂嵴固定,另一手沿挛缩的髂胫束由上向下按摩20—30次。此法主要矫治髋关节屈曲挛缩。按臀法:患儿取俯卧位,术者左手握住患儿双小腿或踝关节,右手压其腰部的肾俞穴,向下按压20次。术者左手左右轻轻摆动患儿双腿40次。该法适应于髋关节屈曲挛缩。直腿抬高三指按摩法:术者一手握患儿一侧下肢,使其伸展向上抬高,与身体呈90°,另一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沿小腿后面的腓肠肌起端向下按摩到达跟腱止端。反复按摩40次。适应于下肢屈曲痉挛者。缓解腓肠肌痉挛,矫正足下垂畸形。搬足法:患儿取仰卧位,术者左手拇指按压解溪穴,并固定踝关节,右手握前足,拇指紧压涌泉穴,向前、向外推揉30次,以矫正足内翻畸形。以上手法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留意事项:按摩时力度以患儿能接受而无异常抵抗姿态出现为适合;按摩时动作要圆润、流利,力度要适合,切忌用力硬拉,以免拉伤患儿的筋骨;按摩时抵挡力大,肌紧张亢进易引起过度紧张者,应用轻而缓慢的动作;操作时应在按摩部位及双手沾一些滑石粉或护肤用的霜膏等,以避免摩擦伤;按摩时据患儿年龄、体质决定推拿次数,一般从少到多,按摩次数逐渐加大。肌肉紧张、功能障碍者,先用一般手法放松肌肉。

   脑性瘫痪按摩时的背景音乐:音乐是挖掘婴幼儿潜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孩子的智能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可以加强直觉思维,改善注意力和记忆力,可以缓解和调节患儿的情绪,降低患儿肌肉的张力。脑性瘫痪的松弛(音乐)治疗的作用:音乐能促进脑的发育,首先表现在它能加强人的记忆力。由于人的记忆过程与大脑的“边沿系统”有密切关系,而音乐能刺激“边沿系统”分泌的激素、酶、乙酰胆碱等增多,这些物质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产生广泛的影响,因此促进了记忆能力。第二种作用是加强人的注意力;第三种作用是能促进人的想象力;第四种作用是培养人脑的抽象思维能力。脑瘫儿童和正常同龄儿一样都是在发育成长中的儿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接受教育的潜力,很多脑瘫儿童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爱好,表现为迟钝呆滞的小儿在欢快的乐曲中变得活泼好动,而注意力涣散的好动小儿却在节奏柔美的乐曲中安静下来变得神情专注。这是由于音乐的节奏与乐调对小儿有特别的感染力。脑性瘫痪的松弛(音乐)治疗的方法:首先选择好乐曲和治疗环境,大脑发育障碍,反应迟钝的患儿,应选择简朴、轻松、活泼、节奏感强的乐曲,在红、黄色为基调的环境中进行,音量可稍大,但不宜超过70分贝。脑性瘫痪伴有神经高兴性增高,易紧张、易惊跳、易哭闹的患儿,应选择抒怀轻音乐和缓柔情、愉快、节奏平和的音乐在蓝色、绿色为基调的环境中进行,音稍小一点,开到40分贝左右。脑性瘫痪的松弛(音乐)治疗的疗程与效果:天天可进行2次,每次20分钟左釉冬持之以恒。经过音乐治疗,可以缓解和调节患儿的情绪,降低患儿肌肉的张力,改善患儿精神生活。

1  疗效评定标准:

   关节活动度以被动踝背伸角度增加20°以上或达到正常范围,改良Ashworth肌张力分级判定为治疗后恢复正常为显效,治疗后肌张力较治疗前降低Ⅱ~Ⅰ级,关节活动度增加10°~20°为有效,治疗后肌张力无大的改变,关节活动度无明显改善为无效。主动踝背伸角度增加10°以上为显效,增加5°~10°为有效,增加小于5°为无效。痉挛程度按综合痉挛评定法判定,以降低1个级别为有效,不足一个级别为无效。按前法测定患儿足背屈角及CSS评分。推拿每日一次,连续测定3天。观察患儿每次推拿前后踝关节背屈活动度及CSS评分变化。

2.1 患儿治疗三个小疗程后肌张力改变:结果显示: 显效98例(占37.40%),有效155例(占59.16%),无效9例(占3.44%)。治疗后关节活动度接近或恢复正常活动范围者253例(占96.56%),无改变者9例(占3.44%)。

1.4 统计学处理: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查,数据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包。

2 结果

2.1 药浴前后踝关节背屈活动度对比及疗效评定

表1 推拿前后关节活动度与CSS评分对比结果

踝关节活动度(度);S± ̄χ

CSS评分,S± ̄χ治疗前,85.72±11.39;11.24±2.32治疗后,73.29±9.78;8.073±2.26,P值<0.05<0.05

3 讨论

3.1 关于药浴方的组成

  痉挛型脑瘫中医辨证多属肝肾不足,血虚风乘,治疗大法以补益肝肾、活血养血、祛风通络为主。

 3.2 关于药浴法对痉挛型脑瘫肌肉痉挛中的治疗作用

  痉挛型脑瘫造成挛缩的原因是由于肌肉麻痹而关节缺乏活动加以痉挛性麻痹限制日常生活中关节的自然活动,产生制动的效果。又由于痉挛使关节软骨承受的压力加大,更易造成关节源性挛缩。肌张力高而长期处于缩短状态的肌肉将发生肌源性挛缩。挛缩的实质是结缔组织的异常[3]。它既是运动疗法、物理疗法。它通过机械和化学刺激等不同方式作用于体表,以达到缓解肌痉挛、改善循环、调节呼吸频率、增加关节活动度、改善平衡能力以及、舒筋活络、强筋健骨之目的。患儿在背景音乐中缓和肌紧张;学习控制全身肌肉和身体的平衡及头的控制能力;因我们对脑瘫患儿以三结合康复治疗模式[4]为主,本观察未设立对照组,故未能进行单一的药浴治疗对脑瘫患儿长期疗效的观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3 关于药浴中加以推拿疗法所起的治疗作用

  患儿身心、肌肉已得到全面松弛,此时的患儿对推拿治疗的配合程度及推拿力度的耐受程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先予循经按摩及穴位点按以进一步肉痉挛及跟腱挛缩,最后以按压、扳摇等手法直接作用的踝关节,以增加踝关节的活动范围。药浴中加以推拿,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综上所述,中医推拿治疗脑瘫患儿运动障碍短期内可获得满足疗效,且有简、便、廉、验等特点,可作为临床康复或家庭康复中的一种辅助疗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及研究。

  中医辩证法,脑瘫属中医“五迟”、“五软”的范畴,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早产或产后乳养不足等原因,导致患儿肝肾两虚,精血不足,脾气亏虚,其病机为阴精失充,髓海不足,脾虚肌萎,肝血失濡,推拿治法则以补益气血,柔肝健脾,滋阴填精、柔筋活血。

        ⑴ 循经点穴按摩:按摩医师以先以左手固定患儿一侧足部,右手以拇指或食指在小腿部分别沿膀胱经、胆经、肾经、脾经自上而下揉推,重点按揉承筋、承山等穴,每经推揉三次;补脾经,用大拇指旋揉患儿拇指罗纹50~100次,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所致的肌肉消瘦、软弱无力等。推胃经,用拇指旋揉患儿拇指近端指节50~100次,摩腹、按揉足三里10次。补肾经,用拇指离心性直推患儿小指罗纹面,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之功,可用于先天不足,久病体虚的脑瘫患儿。

⑵ 健脾益气按摩法,健脾益气按摩法的目的:脑瘫患儿多伴有营养不良,体质虚弱、肌肉萎缩。健脾益气按摩手法可以消食和中、调节阴阳、理气血、和脏腑,促进脾胃运化、营养吸收,从而进步患儿体质。健脾益气按摩法适应的脑性瘫痪类型与部位; 对于各型脑瘫患儿伴有营养不良者皆可使用本法。按摩部位常选腹部、背部及手和腿部的相关穴位。健脾益气按摩法常用的手法:摩腹:患儿取仰卧位,术者用一手四指腹或全掌着力于前腹壁,以脐部为**顺时针旋摩5分钟,此法能健脾和胃,常与捏脊、按摩足三里适用,作为小儿保健手法。分推腹阴阳:患儿取仰卧位,术者用双手拇指自剑突下分沿肋弓下缘分推100~200次,或自肋弓下缘分推至脐部两侧5~10次,此法适用于消化不良,夜啼,腹胀等。推揉中脘:患儿取仰卧位,术者用指端或掌根按揉中脘穴称揉中脘。用掌心或四指旋摩中脘穴称摩中脘。用食指、中指自喉下直推至中脘称推中脘,又称推胃脘。揉100~300次,摩5分钟,推100~300次。此法能用于小儿食欲不振、食积、嗳气等。揉摩中脘能健脾和胃,消食和中,多与按揉足三里,推脾经适用。

⑶ 捏脊疗法:患儿取俯卧位,术者双手食指紧贴皮肤向上推,拇指向下按压。沿督脉由下(长强穴)至上(大椎穴)缓慢推拿共7次在推至脾俞、肾俞穴时进行点压数次,以健脾益肾。此法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主要用于小儿先天不足、体质虚弱、颈软不能竖头、腰背软弱不能独坐等。多与补脾经,摩腹,按揉足三里合用。

  健脾胃益气按摩法的疗程:以上各法,每次15-20分钟,逐日1-2次,3-6月为一疗程。

  健脾胃益气按摩法的注重事项:按摩必须将手指甲剪短并修理圆滑以免划伤患儿;以上按摩手法适用于5岁以下的小儿,3岁以内疗效较好,1岁以内疗效更好;手法非常留意操纵方向、次数、频率和强度。

⑷ 节段性按摩法:节段性按摩的主要作用是反射性地刺激脊髓的节段性装置(感受装置包括皮肤的一定区域,如肌肉、韧带、肌腱的感受器),使其和脊柱肌的营养和血供同时得到改善,同时亦能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活动。达到促大运动(坐、站、爬、行)恢复的目的。节段性按摩法对痉挛型和弛缓型——立直反射促通有较好作用,上肢瘫按摩脊柱的颈、胸部,下肢瘫按摩脊柱的腰骶部。调节反射发育缺陷以及脊柱后凸、侧凸和其他情况可根据部位选择相应的治疗区域或按摩脊柱全长。脑瘫的节段型按摩部位是沿脊柱从骶部到颈部的按摩,同时也按摩肩胛外缘、臀部、肩胛四周和肋间隙。

  节段性按摩手法 移动法:术者用拇指指面或中指指面上下移动。按摩一侧时,另一侧则起支持作用,按摩部位是脊柱棘突两侧,手指尽力触及椎间隙,并在此部位进行冲击运动。其冲击的力度据患儿病情、体质而定。钻法:术者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居脊柱两侧,用拇指或中指在脊神经根出口处做环状或螺旋状运动,从一个脊髓节段至另一个脊髓节段,按摩手指与支持手指同时移动。锯法:双手横跨脊髓棘突,两手指间形成按摩区的皮肤突起,双手做拉锯样运动,一个水平进行1~2次后,上移一个水平进行。牵拉法:术者用一手的两个手指,常是中指和食指,沿脊柱两侧从骶部直到颈部以同等速度进行牵引的方法,为了作用有力,可用另一手增加负荷。震颤法:术者手附着于脊柱或肋间隙,使治疗局部产生高频率震颤,是节段性按摩的结束性手法。以上手法治疗3-5次,每次20-30分钟,逐日1-2次。

⑸ 促肌力恢复按摩法:促肌力恢复按摩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肌肉反复多次的收缩舒张,从而进步肌肉肌力,同时又有使动作肌与拮抗肌保持协调的作用。

  促肌力恢复按摩法对于肌张力低下型——颈腰软、竖头、独坐不能完成者有较好疗效。对痉挛型一般不用擦刷法(快频率)。对手足徐动型中线控制有一定作用。促肌力恢复按摩部位主要有髋关节、肩关节相关肌群、颈部、腰背部、大腿等部位。

 促肌力恢复按摩法常用手法:三线刺激按摩法:患儿取卧位,将按摩部位分为内侧、中间、外侧三线,术者大拇指沿着这三线运用揉、按、推复式手法,由上到下推拿,如此反复30次。此法主要适用于四肢近端肌力低的脑性瘫痪患儿。一指点穴法:术者以中指为主,微屈掌指关节与指间关节,食指按于中指背面,拇指指间关节、无名指、小指握紧,在所取穴位上较用力下压10-20次。上肢近端肌力低取:肩井、肩yu 、臂 、 会、肌汇、手五里、曲池等,下肢取:秩边、环跳、承扶、殷门、风市、梁丘、伏兔等。空心拳叩击法:患儿取卧位,术者沉肩屈肘,肩关节放松,手握空心拳,以屈曲小指和小鱼际为着力点,以腕部一起一落和自然屈伸摆动带动空心拳垂直着力于施治部位,均匀持续,反复快速敲打,此法用于脑性瘫痪患儿腰背部及双下肢近端肌群肌力低下。擦刷法:患儿取卧位,术者借助软毛刷,在肌群活动表面快速擦法,每次30秒,3-5次/秒,此法可提高肌张力,适用于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患儿。叩击法:术者沉肩垂肘,以中指指腹为着力点,以腕部一起一落带动中指垂直着力于治疗部位,为提高治疗作用,力度应稍大,此法多用于腰骶、臀部及大腿部肌力低下。以上手法每次10-20分钟,每日1-2次,3-6个月为一疗程。

  促肌力恢复按摩的的留意事项:按摩时如引起过度紧张者,应停止手法或减轻力度; 对于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按摩时速度要稍快,力度要稍大;久病体虚,多汗或剧烈运动后要慎用,手法宜轻。

⑹ 足底按摩法,足底按摩法的目的:足底按摩方法,能通过刺激足部相应脑部、脊柱、四肢反射区,调节人体内部的性能,协调其平衡。缓解足底屈肌痉挛,促使足底小肌群肌张力协调。为促通站位立直及平衡而创造条件。足底按摩法适应的脑性瘫痪类型及部位:此类方法可用于各型脑瘫存在的上下肢功能障碍,颈、胸、腰骶无力等,也可用于脑瘫患儿伴有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视听障碍、行为障碍等。足底按摩的顺序,一般从左脚起,先按摩脑部、小脑、肾、肝、平衡、脾六个反射区。选区的原则是依照病症累及的部位和脏器,并结合整体观点和辩证施治来确定重点选区和配区,重点选区是指病症上边累及的部位和脏器相应的对应反射区,如脑性瘫痪患儿髋关节内收、内旋,膝关节屈曲,可取髋、膝的反应区,配区是根据患者详细情况选出辅助作用的对应区,如心开窍于口,即语言障碍需配心区。足底按摩法常用的手法按压法:用大拇指指端、指腹或指关节按压反射区,按压的力度小大由之。推拿法:食指、中指弯曲,用指腹用力于足反射区的受力部位后,可做单方向直线或弧形推进,不宜做往返推动。掐法:用手指在反射区掐捏。按摩时,由浅进深。捻法:用拇指和食指腹掐住一定的部位,对称捻动,动作要灵活。此类方法适用于趾关节部位。足底按摩法的疗程: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

⑺ 关节活动度按摩法的目的:痉挛型及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多存在肌张力高、关节活动度差。推拿手法有旋、摇、屈、牵四法,旋法是对关节的扭错运动;摇法是对关节的环转运动;牵法是固定关节端,对关节另一端进行牵拉。此类手法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增强功能、解痉矫形、柔筋壮骨、调理气血之功。故此种手法可达到缓解肌肉痉挛、松解肌腱挛缩,扩大四肢六大关节活动度的目的。关节活动度按摩法对于痉挛型或手足徐动型-肌张力高、关节活动度差,可用关节活动度按摩法。但需了解关节面的结构,运动轴及其附着肌肉韧带的大体解剖。常选部位是:双上肢的肩、肘、腕及指间关节,双下肢的髋、膝、踝关节。关节活动度按摩手法:摇肩法:术者用左手拿着患儿腕关节,用右手固定肩关节,往返旋圈摇动,此法有疏通经络、滑利关节、柔筋壮骨的作用,适用于肩关节活动障碍的脑性瘫痪患儿。抖肩法:术者双手同时握住患儿单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手指摇动、当摇力传到肩部时,忽然抖动一次,此法作用与功效同摇肩法。摇肘法:患儿取仰卧位,患肢上臂平放于床面,肘关节屈曲90°-135°,术者一手握其上臂远端作固定、另一手握其腕部将前臂作屈伸与旋前、旋后运动10-15次,此法是肘关节屈伸和联合动作,具有改善肘关节活动的作用,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有肘关节屈曲障碍者效果较佳。屈伸牵腕法:术者双手并列按于患肢腕关节下端,拇指并列于腕背侧,指端朝向前臂,另四指托于手掌,然后将患儿手腕屈伸抖牵10-15次,适用于腕关节屈伸障碍的脑性瘫痪患儿。踝屈伸法:按摇踝法的操纵体位,对踝关节作跖屈5-10次;或一手按患儿小腿前下方,另一手握足背向其足底方向推压,致使踝关节跖屈5-10次,适应病证同摇踝法。每次15—20分钟,每日1—2次。关节活动度按摩法的留意事项:关节肌肉紧张或功能障碍者,先用一般手法放松肌肉;适当的运动幅度:有关节功能障碍者,最大超运动幅度不超过患者主动运动幅度的5°-10°(感染或器质性病变者禁忌);引起刺激性紧张及哭闹时手法宜轻而缓,或停用;在大关节旋转运动时,用力要轻,切忌用力硬拉,以防关节脱位;多汗、体弱患儿慎用此类手法。盲目而粗暴地应用被动运动,不但关节功能得不到改善,甚至造成严峻后果。

⑻ 抑制异常姿势按摩法:抑制异常姿势按摩法的目的:脑瘫患儿存在各种异常姿势,如上肢内收内旋、拇指内收、双下肢交叉、尖足等,越紧张越严峻。抑制异常姿势类手法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缓解痉挛等作用,是治疗脑瘫患儿的重要手法之一,必要时边点穴边纠正,疗效尤为明显。抑制异常姿势按摩法适应的脑性瘫痪类型及部位:抑制异常姿势类手法对痉挛型及手足徐动型有较好疗效,上肢存在异常姿势的选择上肢按摩法。下肢存在异常姿势的选择下肢按摩法。因脑瘫在脑部损伤后的脑部不能正常地抑制下级神经,使正常神经功能亢进,形成肌张力高,导致各种异常姿势的存在。故此按摩时,应由上至下,即先做双上肢后双下肢。常选部位是四肢六关节等部位。抑制异常姿势按摩常用的手法:松肩法:术者使患儿双手置身体两侧,术者大拇指压患儿劳宫穴,食指压合谷穴,固定术侧上肢,使对侧上肢尽量缓慢舒展,上举过头顶后,再缓慢恢复原位固定。对侧上肢也同样缓慢舒展,上举过头顶后再恢复原状。如此反复40-60次。双臂相交法:患儿取仰卧位,医生两手握住患儿双手,大拇指轻压患儿劳宫穴,食指压合谷穴,中指压大陵穴。使患儿双臂外展,手心向上,在胸前双臂缓慢交叉,使双肘关节相交后再缓慢恢复原状。如此反复40-60次。该法适应于上肢痉挛、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双拳紧握的患儿。双手叩肩法:术者使患儿双臂平行于双肩,双手掌心向上,医生双手指压穴位(劳宫、合谷、大陵),使患儿双臂重叠双手触及双肩,再缓慢恢复原位。如此反复40次。适用于肘关节活动障碍。抬肩屈肘法:术者手握患儿前臂,使其双手向下,向上推令肘与肩相平,肘关节呈90°,再缓慢拉直恢复原位。如此反复40次。适用于肘、肩关节障碍。前臂旋后障碍矫正法:患儿屈曲肘关节90°位,术者以左手扶于肘后,固定肘关节;右手握患儿前臂。令其旋后,以矫正前臂旋后功能障碍,每次治疗操作20—30次。松腕法:使患儿双臂外展、外旋后,推拿者双手大拇指推拿患儿手掌部,由手心向大鱼际、小鱼际方向推进,以缓解手掌大小鱼际肌痉挛。再沿拇、食、中、无名指的掌面,由指根部向指端推抹。以矫正手指屈曲挛缩。最后使腕关节做屈伸被动活动40次。以防治腕关节屈曲畸形。分髋法:患儿取仰卧位,使髋膝关节呈屈曲状,术者以双手扶患儿双膝内侧,双大拇指揉压双解剪穴,并推拿痉挛的股内收肌群,以缓解内收肌痉挛。双手扶按患儿双侧大腿内侧,缓慢将双膝分开,使髋关节外展到较大程度。如此反复做40—60次。此法适应于髋关节内收挛缩。髋(股骨头)内外侧旋转法:患儿取仰卧位,膝关节呈屈曲位,使患儿右腿向内屈曲,右踝置于左腿的膝部固定,向下压右膝,如此反复40次。左腿用同样方法做40次。术者左手握患儿右脚踝关节,右手握其膝关节,同时拇指按压阳陵泉穴,使右膝屈曲、右髋内旋,向内下方压其膝部,再缓慢恢复原状,如此反复40次。左下肢做法同右40次。此法主要适用于双下肢内收、内旋,髋关节屈曲挛缩。髂胫束松解法:患儿取侧卧位,屈曲患儿向上的一侧髋、膝关节,使另一腿伸直。术者一手扶髂嵴固定,另一手沿挛缩的髂胫束由上向下按摩20—30次。此法主要矫治髋关节屈曲挛缩。按臀法:患儿取俯卧位,术者左手握住患儿双小腿或踝关节,右手压其腰部的肾俞穴,向下按压20次。术者左手左右轻轻摆动患儿双腿40次。该法适应于髋关节屈曲挛缩。直腿抬高三指按摩法:术者一手握患儿一侧下肢,使其伸展向上抬高,与身体呈90°,另一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沿小腿后面的腓肠肌起端向下按摩到达跟腱止端。反复按摩40次。适应于下肢屈曲痉挛者。缓解腓肠肌痉挛,矫正足下垂畸形。搬足法:患儿取仰卧位,术者左手拇指按压解溪穴,并固定踝关节,右手握前足,拇指紧压涌泉穴,向前、向外推揉30次,以矫正足内翻畸形。以上手法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留意事项:按摩时力度以患儿能接受而无异常抵抗姿态出现为适合;按摩时动作要圆润、流利,力度要适合,切忌用力硬拉,以免拉伤患儿的筋骨;按摩时抵挡力大,肌紧张亢进易引起过度紧张者,应用轻而缓慢的动作;操作时应在按摩部位及双手沾一些滑石粉或护肤用的霜膏等,以避免摩擦伤;按摩时据患儿年龄、体质决定推拿次数,一般从少到多,按摩次数逐渐加大。肌肉紧张、功能障碍者,先用一般手法放松肌肉。

  脑性瘫痪按摩时的背景音乐:音乐是挖掘婴幼儿潜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孩子的智能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可以加强直觉思维,改善注意力和记忆力,可以缓解和调节患儿的情绪,降低患儿肌肉的张力。脑性瘫痪的松弛(音乐)治疗的作用:音乐能促进脑的发育,首先表现在它能加强人的记忆力。由于人的记忆过程与大脑的“边沿系统”有密切关系,而音乐能刺激“边沿系统”分泌的激素、酶、乙酰胆碱等增多,这些物质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产生广泛的影响,因此促进了记忆能力。第二种作用是加强人的注意力;第三种作用是能促进人的想象力;第四种作用是培养人脑的抽象思维能力。脑瘫儿童和正常同龄儿一样都是在发育成长中的儿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接受教育的潜力,很多脑瘫儿童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爱好,表现为迟钝呆滞的小儿在欢快的乐曲中变得活泼好动,而注意力涣散的好动小儿却在节奏柔美的乐曲中安静下来变得神情专注。这是由于音乐的节奏与乐调对小儿有特别的感染力。脑性瘫痪的松弛(音乐)治疗的方法:首先选择好乐曲和治疗环境,大脑发育障碍,反应迟钝的患儿,应选择简朴、轻松、活泼、节奏感强的乐曲,在红、黄色为基调的环境中进行,音量可稍大,但不宜超过70分贝。脑性瘫痪伴有神经高兴性增高,易紧张、易惊跳、易哭闹的患儿,应选择抒怀轻音乐和缓柔情、愉快、节奏平和的音乐在蓝色、绿色为基调的环境中进行,音稍小一点,开到40分贝左右。脑性瘫痪的松弛(音乐)治疗的疗程与效果:天天可进行2次,每次20分钟左釉冬持之以恒。经过音乐治疗,可以缓解和调节患儿的情绪,降低患儿肌肉的张力,改善患儿精神生活。

 1  疗效评定标准:

关节活动度以被动踝背伸角度增加20°以上或达到正常范围,改良Ashworth肌张力分级判定为治疗后恢复正常为显效,治疗后肌张力较治疗前降低Ⅱ~Ⅰ级,关节活动度增加10°~20°为有效,治疗后肌张力无大的改变,关节活动度无明显改善为无效。主动踝背伸角度增加10°以上为显效,增加5°~10°为有效,增加小于5°为无效。痉挛程度按综合痉挛评定法判定,以降低1个级别为有效,不足一个级别为无效。按前法测定患儿足背屈角及CSS评分。推拿每日一次,连续测定3天。观察患儿每次推拿前后踝关节背屈活动度及CSS评分变化。

2.1 患儿治疗三个小疗程后肌张力改变:结果显示: 显效98例(占37.40%),有效155例(占59.16%),无效9例(占3.44%)。治疗后关节活动度接近或恢复正常活动范围者253例(占96.56%),无改变者9例(占3.44%)。

1.4 统计学处理: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查,数据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包。

2 结果

2.1 药浴前后踝关节背屈活动度对比及疗效评定

表1 推拿前后关节活动度与CSS评分对比结果

踝关节活动度(度);S± ̄χ

CSS评分,S± ̄χ治疗前,85.72±11.39;11.24±2.32治疗后,73.29±9.78;8.073±2.26,P值<0.05<0.05

3 讨论

3.1 关于药浴方的组成

   痉挛型脑瘫中医辨证多属肝肾不足,血虚风乘,治疗大法以补益肝肾、活血养血、祛风通络为主。
3.2 关于药浴法对痉挛型脑瘫肌肉痉挛中的治疗作用

   痉挛型脑瘫造成挛缩的原因是由于肌肉麻痹而关节缺乏活动加以痉挛性麻痹限制日常生活中关节的自然活动,产生制动的效果。又由于痉挛使关节软骨承受的压力加大,更易造成关节源性挛缩。肌张力高而长期处于缩短状态的肌肉将发生肌源性挛缩。挛缩的实质是结缔组织的异常[3]。它既是运动疗法、物理疗法。它通过机械和化学刺激等不同方式作用于体表,以达到缓解肌痉挛、改善循环、调节呼吸频率、增加关节活动度、改善平衡能力以及、舒筋活络、强筋健骨之目的。患儿在背景音乐中缓和肌紧张;学习控制全身肌肉和身体的平衡及头的控制能力;因我们对脑瘫患儿以三结合康复治疗模式[4]为主,本观察未设立对照组,故未能进行单一的药浴治疗对脑瘫患儿长期疗效的观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3 关于药浴中加以推拿疗法所起的治疗作用

   患儿身心、肌肉已得到全面松弛,此时的患儿对推拿治疗的配合程度及推拿力度的耐受程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先予循经按摩及穴位点按以进一步肉痉挛及跟腱挛缩,最后以按压、扳摇等手法直接作用的踝关节,以增加踝关节的活动范围。药浴中加以推拿,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综上所述,中医推拿治疗脑瘫患儿运动障碍短期内可获得满足疗效,且有简、便、廉、验等特点,可作为临床康复或家庭康复中的一种辅助疗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及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脑性瘫痪手法按摩
Bobath疗法
按摩的功用,方法和在脑瘫康复中的重要性
各型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方法
痉挛型脑瘫的患儿牵伸肌腱,活动关节与运动训练指导
五种针对痉挛性脑瘫的训练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