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讨论:“我申报的课题和成果,为什么没有立项和获奖?”

讨论:“我申报的课题和成果,为什么没有立项和获奖?”

       昨天上午,是我和河南教师成长书院课题研究班学员最后一次集中交流。最后半小时留时间对话,想听听老师们的问题。先后有四位老师连麦,做了一些交流。这里再整理一下,期望给出相对更满意的回答。

      第一位老师的问题是:“我最近写了一个课题申报书,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在区上立项?”我以为,影响立项的原因会很多,在没有机会看到申报书,在没有比较其他申报书的水平(立项有数量限制,是否立项会在比较中产生)很难说出具体原因。可以思考的是:我们自己有没有研究的经历,有没有这个方面的积淀(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想参与、积淀一定的经历和经验,先参与再主持)?申报书里边有没有表现出对相关研究(文献基础)的充分了解?对研究方法、工具、路径,研究中的变量关系是否有充分和整体的把握?自己的研究条件和水平能否实现研究的预设?……这种种因素都可能影响到立项机构的选择和决定。

       因为不能看到她的申报书。我请这位老师把自己的题目说一说,大概说“中小学英语阅读能力提升研究”。当时的回答是“这个题目的表达上是通的,有阅读能力的因变因素(就行动研究而言,我主张称自变因素和因变因素而不是自变量与因变量。参见“讨论|行动研究的自变因素、因变因素和研究假设),有教学方法或者教学工具的自变因素,也可以看出相关的假设'运用某种教学方法和工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但从题目看起来,太大众化了,缺乏聚焦和新意,需要对自变因素和因变因素有具体的指向。”当时这样回答,算是“指”了,但缺乏“导”。指导指导,不仅要“指”,而且要尽可能“导”。于是在今早醒来时,又想想真的要研究这个题目,可以从题目上做什么样的调整:

      一是从自变因素上聚焦、有新意一些。比如,可以依托某种理论,比如基于对话理论、基于接受美学;可以借助某种具体方法,比如说其运用启导(启发、诱导、引导)教学方法;还可以是引入新的工具,比如说运用思维导图……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和新的工具进入,就有了相应的新意和特点。二是进一步明确因变因素,比如在英语阅读能力上细化,比如:批判性理解能力,整体性理解能力,创造性能力……然后根据自变因素和因变因素再做关联研究,研究和建立相关的假设,这样会不会好一些呢?

     第二位连麦的学员是深圳的黄亚妹老师,准备研究的问题是《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研究》,对于怎么开展研究,想听到一些意见。
       因为这次就开题、研究、结项和论文,李冲锋博士和我已经有了很多具体的分享。在这里,我表达的意见是原则性的,比如研究本身是一种生活,有了一个想要研究的问题就要一直关怀它、浇灌它头脑中装着它,就像一块磁铁,平时在阅读中、在交流中、在观察和生活中,遇到相关的问题就吸过来,然后反复想,加工整理想明白。自己研究英语学科,不仅要看英语课的教学案例,而且要观察比如语文、数学等学科,思考是否有可迁移的思路、方法,然后思考自己的课怎么去变、学生怎么去评估。要用科研的思想做事情,定向思考、定点钻研,慢慢地就摸索出自己课题的路子和成果。

      第三位连麦的是杨琴老师也是深圳的老师,她申请并立项了省级课题《焦点解决技术在转化学生外化行为问题中的应用》。她的问题是:(1)课题开题后,怎样带领课题组进行开展研究?(2)课题成果案例集写到怎样的数量与程度?
      就第一个问题,我的建议是:首先要对自变量(这里用“量”)的操作性定义搞清楚,一定要弄清楚“焦点解决技术”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运用方法、技术。同时要有研究任务和研究内容的分解,分解有纵向的,比如前提性问题、主干性问题、延伸性问题如何研究、谁来研究;也有横向的,比如主干性问题从哪几个方面研究,分解出几个方向来,要落实人头和时间,并经常检查和共同讨论。就第二个问题,我的意见是点面结合,在主干性问题的各个方面用一个典型案例做较详细的说明和讨论,然后就这一方面用案例列表点上的案例讲清楚课题的创新,证明研究的深入和效果;面的可以证明研究的扎实,广泛和较大范围的影响。

      第四位连麦的老师说:“我这几年都在承担课题,也在申报教学成果奖。前年我是一等奖,去年我二等奖,今年怎么做成三等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个问题和课题申报一样,影响因素实在太多,不好说。我分享了这几个方面的推测:  

       一是评奖本身就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原因。比如前几年高校参与基础教育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不是那么高,现在他们参与课题立项,用他们的成果来参与评奖,这样基础教育特别是一线的老师研究的课题在竞争力上会受到影响(从这一点看,我们的研究也可以和高校联合,共同完成。以提高理论层次和社会影响力)。

        二是较高层次的的教学成果奖要关注这项课题在多大范围内产生了影响,如果只是在一所学校里边去做,社会影响就会打折扣(这样,就可以考虑啊,以名师工作室或者说有几所学校跨学校做)。

        三是我们本身的课题有变化、在进步没有?会不会用近乎相同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申请别人烦了?有一种做法是持之以恒,在值得研究、有研究基础上的问题上持续深挖,做它几年、十几年、二十几年,功不唐捐

       四是也要看清自己课题本身的价值,自己判断一下能得到什么样的奖励(比如你研究英语教学,这几年大的形势是英语在基础教育的地位有所下降,评委的关注侧重点也有改变了?当然,作为一线教师,不管如何我们一定要看重自己教的学科,要尽力研究好学科教育教学,所谓尽力耕耘,先不问课题的收获)。以我自己为例,我六次参与成都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申奖,得了六次三等奖。当了三次“小三”都不能升级,那时心中还是有点不平衡。后来想明白了,自己的每一次的成果都是小叙事、都是微研究,又是面向实践的,理论上自己又不想说“大话”,不出“惊人之语”,能够得个三等奖已经完全满足了。于是也就心安理得、心平气和了。感恩感恩

      讲教育研究我有话可说,讲课题研究对我很有挑战性。这次交流让自己重新梳理和学习,对一些问题比原来略清楚一些了,感谢河南教师成长书院邀请,感谢参与老师的信任、陪伴和贡献。

     做研究的一项重要功课是收集资料,包括成果资料。这些资料到时候用不用,怎么用先不管,你得有这个意识,并做好平时的积累。这里收集几位老师的反馈和改变的信息(没有征求意见,估计问题不大),万一要用,我可以迅速找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08.15暑期教学培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课题方案
别让教育科研离老师渐行渐远
随笔‖如何将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相互打通
成长路上,学无止境
课题标题: 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及解决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