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草根课题遍地开花
——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校本科研”工作经验
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     王满英
校本科研活动是以校为本,以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学校发展为根本目的所开展的教育研究。前些年,中小学科研工作出现了一些与基础教育发展规律相悖的现象。一是科研工作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科研选题大而空,或一窝蜂跟着高校做子课题、孙课题;二是有些学校也有自己的立项课题,但缺少过程跟踪管理,“脚踩西瓜皮,踩到哪里,滑到哪里”;三是缺少前瞻性,有的教师只有经验积累,但理论提升不够,只管低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四是还有大部分教师忙于应付教学事务,科研热情不高,思想重视不够。
针对这些现象,我校经过反复研讨论证,统一了 “教学立校,科研兴校”的思想认识。一致认为科学管理与校本科研是推动学校发展的两只轮子,科研的深广度及教师的参与度决定着学校发展的速度和品位,特别是在现代教育改革的大潮面前,谁不重视科研,不重视课改,谁就会停滞不前,甚至会被滚滚向前的浪潮所吞没。任何一个清醒的校长都应该把校本科研定位在学校发展的关键点。因此,罗湖外语学校把校本科研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品位,凸显办学特色。现已逐渐探索形成了“一个主题、四个原则和四个策略”的校本科研格局,受到了良好成效。在科研兴校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改革发展之路。
一、  以“自主多元”为校本科研的主题
“多元”与“自主”理念构成了贯穿罗外校本科研工作的一条精神红线。
在国务院200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了要 “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所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索,在完成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有个性地学习”的要求。这实际是在倡导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这也符合苏霍姆林斯基的“自我教育理论”,所谓“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自主”是教育的一种理想境界。我们倡导的“自主”一是指向学生的学,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之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二是指向教师的教,教师要转变填鸭灌输式的教书匠身份,艺术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蜕变为教育者和研究者的身份;三是指向教师的学,这要求教师自主地进行自我提升,热心投身教研工作,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四是指向学校的研究本身,多年的教育科学研究实践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只有立足校本,通过学校和教师自主、自律、自为的研究,才能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品位,不断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这包括(1)自主确立研究课题(2)自主开展课题研究。
我们已经身处在一个日益开放的时代,时代的迅猛发展带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使得“多元”成为一个全新的理念。社会有精英和大众的不同阶层……呼唤“多元”的教育,拒绝一刀切,拒绝大一统,千篇一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发展已经日益成为罗外的品牌特色,在科研领域它体现在我们积极进行多元的课程开发,如传媒课程和科技创新等;以此来拓展学生多元的发展路径,实现培养学生多元的个人素质和特长,以适应未来的社会竞争。学生除了在学习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外,在自主管理、兴趣培养、特长发挥等各个方面上也有令人瞩目的发展。
二、           四个原则
(一)         实效原则
中小学教育科研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一定要针对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薄弱性”和“不适应性”等问题去研究,借以提高教科研的实效性。作为一所普通高中,与高校科研院校等机构科研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推进教育科研的目的更多的不是为了进行理论指导,而是为了实践运用,宁可务实不宜务虚。所以在科研课题的选择上,我们不进行形而上的高谈阔论,而是注重实实在在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二)参与原则
新课改呼唤着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研究,尽快从“教书匠”转化为“专家型”的教师,从“经验型”的教师转化为“科研型”的教师。争取最大的参与度,引导最广泛的师生群体投身到学校的科研工作中来。我们积极鼓励教师将实践中的问题转化为课题,开展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这既使科研工作不至于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深深植根于本校师生的教与学,又使科研渗透进每一个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教师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必然会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草根原则
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的科研课题都基本出自老师们的原创,是一线教师进行的研究。他们借助真实的教育情境,教育契机,在完全自然真实的状态下进行教育教学,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提出并不断完善解决策略,进而完善自身的教育行为。
我校已初步形成了来自于一线教学实践、具有鲜明的罗湖外语学校特质的浓郁的草根特色。
(四)教学、教研、科研三位一体原则
我校坚持教学科研并重,在“自主多元”的科研理念的指导下,以解决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为着眼点,立足于岗位工作实际,紧扣学校工作中的重点,做到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教学过程提出问题,教研工作做文章,最后科研工作来做升华提炼。教学、教研、科研三者各有侧重逐层提升,后者以前者为依托,并互为促进,努力体现三位一体的原则。校本教研是校本科研的主要内容,校本教研当然属于校本科研研究范畴,以科研代教研,这是引领高质量教研的重要途径。如何使我们的教研工作走出低层面、低水平,使教研活动更有实效、有价值,就必须把教研与科研有机统一起来,以科学研究的视角,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对待教学研究。
而实现教育科研一体化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教学实践与科研成果及其成果转化的一体化。一方面,我们鼓励教师将教学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作为科研课题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又要把研究的最新成果引入到相关的教学实践中来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解决教学中的盲点。
(五)多维原则
校本科研可以针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展开,如校本教学研究、校本管理研究、校本德育研究、校本文化研究、校本学生活动研究、校本教师培训研究等。
三、      四大策略
校本科研必须要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找准突破口,寻求有效的途径。可以采取质疑、讨论、反思、总结,通过开展教材研究、案例分析、集体备课、专题汇报课、教学研讨会、教学论坛、主题沙龙等活动进行。
罗湖外语学校在立足校本教育科研、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本着“边研究、边实践、边探索、边反思”的行动研究策略,在创新校本教育科研内在机制上,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1.立足校本需求,以课题打造学校品牌促科研2.立足学科组层面,借助推进课改促科研3.建立新的课程制度,推行学科特色化保障科研4.课题研究小型化,打造研究团队与名师促科研。这些校本科研措施是科研原则的表现和外化。
(一)学校层面——品牌创建课题化
近年来,在专家型校长袁良平先生的带领下,罗外从一所新建的基础薄弱学校迅速成长为罗湖教育的一面旗帜,涌现了“罗外气象”,形成了多个品牌特色。如我校的多元发展,四自德育,课程改革文化,科技创新,国际交流等等。这些品牌的创建都或多或少得力于课题研究的开展来实施。
以“四自”德育为例:2009年,罗湖外语学校根据粤教思〔2009〕2号文件要求,申报了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科研课题——“四自德育”的实践研究。自课题立项以来,在省市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经过理论建构与行动研究并肩努力,课题有了较大斩获——“四自德育”轮廓初步形成,“四自德育”实操驶入常态,人格考场赋予学校德育崭新内涵,学生精神面貌大为改观;坚持规范与创新并举方针,把守望传统与突围创新结合起来,科学建构“四自德育”的操作体系与实践模型,成功实现了“三观”的系统对接——宏观上的四项关切,中观上的五维路径,微观上的八根支柱。
再以“五步互动”自主学习方式课改核心课题为例。我校自2008年开启了课堂改革的进程,提出“以新的自主学习模式为杠杆,撬开教学效益之门”的教学策略。确立了“五步互动”自主学习方式为学校课改核心课题,“五步”是指“导学习得”、“合作交流”、“教师点拨”、“训练内化”、“反思提升”。导学习得:是学生根据教师编写的导学案课前预习;合作交流:是学生在课堂内外分小组开展合作学习;点拨释疑:是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心得,教师进行点拨或讲解;训练内化:是通过多样化作业针对学生的薄弱点进行叠瓦式训练;反思提升:是使知识系统化,更是思维深化、能力发展的重要环节。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历经三年一个轮回,积累了经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①2010年12月顺利通过了“深圳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课程改革特色学校”申报评审(罗湖区中学仅此一所)。②特别是2011年高考本科升学率达91%,罗外高考的辉煌与三年的新课改的实验探索有密不可分的关系。③构建了个性化课堂文化,有的科组特色已初步形成,例如,语文组构建了“读写一体,品悟相生”的课堂教学特色,有很多老师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教学风格,如魅力型、研究型、学识型、组织型、训练型等等。
特别是ICAN课题,是学校一个闪亮的品牌,在全国产生了强烈反响,发挥了较强的辐射作用。2008年5月在市教育局、区教育局的支持下,我校获准成为深港教育交流——实施“ICAN全人教育”课程的四所学校之一。
2011年5月20日,由深圳市教育局主办的深港合作“ICAN全人教育”课程实验三年成果展在罗外召开。两位特别贵宾全国人大常委范徐丽泰和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丽满莅临罗外;深圳市教育局局长郭雨蓉,市教育局副局长唐海海,罗湖区副区长康雅丽,全人教育基金主席黄重光医生,市教育局德育与体育卫生艺术处处长肖胜珉,市教育局人事处处长吴筠,市教育局体艺卫处副处长洪其华和王守衡博士,罗湖区教育局曾勇前副局长,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王鉴,全人教育基金会谭宝玲也参加了本次活动。受到了香港全人教育基金和市、区领导嘉宾及兄弟学校师生代表的高度评价。
“ICAN”课程不仅强调预防心理问题,更强调强化师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帮助教师转变育人理念,培养学生懂得关怀他人,有能力面对各种压力和人生挑战,使每个人能够活出成功、进步和快乐的人生。
经过三年精彩纷呈的教学与学习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ICAN”课程的心理学模式强化了教师心理素质,提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学生学习“ICAN”课程后,心理素质、品格及学习态度度均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师生关系及家校合作更加和谐。
(二)学科组层面——课改研讨常态化
前些年的新课改存在不注重落实的华而不实的现象,很多学校往往是赶浪潮般的立项课改课题,课题立项之后,就束之高阁而不注重过程的研究和管理的规范,然后就匆匆草率结题。如此,才出现中小学教学、科研、课改三张皮脱节的现象,科研工作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课改科研的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
鉴于此,我校提倡在研究状态中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努力使课改常态化,学科教学主题研究常态化,反思式评课议课常态化。我们围绕学校的课改核心课题——“五步互动”自主学习方式行动研究”,开展了一系列课改常态研究活动。每个学期开展一次“课改研讨常态月”活动,倡导人人都上课改实验公开课,科组统筹安排,备课组落实,行政参与,推门听课,每周议课一小结。人人参与、及时反馈、阶段总结三管齐下,并以科组为单位评选“特色亮点备课组”,每学期举办一次“学科特色”沙龙论坛,快速促进学科特色的形成。主题式研究法: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的校本科研机制,学科教研组的教师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系列教学研究活动。它的程序是“主题确立——主题学习——集体备课——实践教学——主题研讨——实践运用”。主题研究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学科组教师共同参与,共同提高。
现已开展了三次“课改研讨常态月”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合作交流的教研氛围,各备课组积极活动、参与面大,议课研课深入坦诚,形成了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学习共同体。求变求新的意识逐渐增强,互动形式趋向内涵深化,“动”的意识在加强,“动”的设计更加合理多样,“动”的效果在逐渐提升。备科组研讨方向更加明确,学科特色愈显鲜明,如,数学组的“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已成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的尺子之一,练的内涵日渐扩展,教师及时捕捉最佳时机讲授、点拨并及时跟进;语文组的“读写一体、品悟相生”各种风格精彩纷呈,注重启动学生思维的深层互动,在品中悟,在悟中品,注重涵养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课改研讨课常态化,转变了教师的观念,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学科组层面——教学特色校本课程化
“十一五”期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在经历了兴盛期、回落期、转型期之后,又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它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内涵和文化,代表了学校的传统与创新,象征一所学校的实力与能力。
我校努力营建新的课程文化,已经开发了多门具有新课程特色的校本课程,鼓励教师结合个人特长和学科教学特色开发校本教材,让学科教学校本课程化,将一些彰显了学校文化和特点的课程纳入日常教学过程;与国家课程一起走进课堂,使得校本课程必修,有效地促进了学科特色的形成。现已营建了一种生活、对话、探究与合作的课程文化模式,实现了课程文化的再生。我们充分利用本校在区位环境、学科资源、人才专长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发掘教师的潜力,实现各种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开发开设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如依靠毗邻深圳仙湖植物园这一地理优势,开设“园内植物介绍”、“世界著名植物园比较”、“稀有植物的保护和培植”等课程。又如语文学科开设的国学课、影视鉴评、外国文学欣赏、古典诗歌欣赏等。英语学科的英语故事、英语短剧、英语演讲等活动性课程,英语社团活动。政治学科的人权课程。历史学科的各国发展史。地理学科的人与自然。理化学科的东西方科技史。艺术学科的西洋音乐、民族音乐鉴赏;国画、油画、陶艺等。
除此之外,我校还设有体育文化节、科技文化节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将教学特色注入其中,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不断积累,现已形成颇具有特色的部分校本课程。如《校园英语》、《古典诗词格律》、《罗外百家诗》等。校本课程的深度开发充分体现了向生活世界、情感世界回归,加强了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更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把实践和生活当成学生认知发展的活水,为课程增添了时代的源泉和生活活力,有力地促进了“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的形成,有效集结了各方面力量和优势,更好地实现了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
附:拟研发的校本课程和教材
1、“中西合璧”的特色校本课程
① 古典诗歌“读写一体”校本教材
-——《古诗新赏  新事古韵》
② “文化英语阅读”校本教材
2、传媒特色校本课程
① “影视艺术常识”课程
②“影视评论”课程
③“舞台表演”课程
④“播音与主持”课程
⑤ “摄影技术”课程
⑥“数字媒体艺术”课程
3、“科技创新教育”校本课程
①“无线电测向”课程
②“科技创新”课程
③“DV创作”课程
④“三模活动”课程
⑤“头脑奥林匹克”课程
4、其它校本课程
◆历史
◆美术
(四)备课组及教师层面——课题研究小型化
小课题研究法:是指教师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遇到的问题或有价值的困惑,能够去思考,去研究。它所针对的是教师个人教学实践,小课题研究可以改变校本科研的难以深入、见效不明显的现象。研究始于问题,问题来源于课堂,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以教师亲身感受到的急于解决的问题最好。小课题以这些问题为对象,便于人人参与,唤醒教师参与教科研的意识,点燃教师的研究激情。小课题研究法的程序是“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回到教学实践中检验——总结升华——再转化为教育实践行为”。
小课题研究,小而实,易操作,见效快,能有效解决目前“贪大求全、不务实、两张皮、难管理”的问题。小课题研究会有效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以具体的问题为小的切入点,以问题研究为出发点,以问题研究带动学科组的教研活动,在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之中螺旋式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学科教学浮于表层的教而不研的难题。现在我校已经有16个学科教学小型化的研究课题,比如高二年级语文备课组“古典诗歌’读写一体’”行动研究,高二数学备课组的“数学阅读教学模式”,高二年级郭秉钊老师的“高中生数学“假学习”现象研究”等等,高一物理备课组的“互动探究导学”模式,等就很有学科特色和实用价值。将每个研究的课题都小型化,进行拆分,来做得更扎实更具体。
附表:罗湖外学校备课组“五步互动”自主学习方式小型课题研究一览表
备课组
研讨专题
高一语文备课组
学在教前,自主阅读,读写一体
高一数学备课组
“互动点拨式教学”
高一英语备课组
如何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新课标下的英语课堂改革
高一政治备课组
“时政教育”特色
高一历史备课组
情境教学
高一地理备课组
学案教学
高一物理备课组
“互动探究导学”模式教学方法
高一化学备课组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高一生物备课组
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Webquest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高二语文备课组
语文“五步多向式”生本课堂教学(读写一体)
高二数学备课组
数学课“阅读教学模式”
高二历史备课组
“情景”—“探究”—“建构”历史教学模式
高二地理备课组
探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时效
高二物理备课组
实验探究特色
高二化学备课组
加强实验的有效性
高二生物备课组
课堂探究活动中的思维训练
四、    六个成效
我们罗外人秉承“国际理解教育”的文化精神,紧紧围绕“自主多元”开展校本科研工作,为教师发展提供了自主创新的宽松环境。强力推行“个性化课堂文化建设年”、“教育质量科研年”、“课改研讨常态月”、“学科特色展示周”、“课题研究小型化”、 “校本科研发表会”等有效措施,有力地激发了教师校本科研的热情,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特别是每次的教育科研发表会,都以学校的核心课题为主题,融入学科特色的自主创新实践探索,结合教师的个人风格,将学校、学科和教师的阶段研究成果,向校内外教育界同行进行展示、观摩、汇报与交流。每次的教科研发表会按照“六个一”进行展示与交流,一个学校研究主题报告、一个专家学术论坛、一系列学生活动展示、一本课改与反思专集、一本研究专题纪要。目前,学校已连续召开了三次教育科研发表会,吸引了省内外2000多人次,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校本科研充分挖掘了罗外教师自主发展、乐于奉献、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等多种潜能,鼓励教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打造了学科特色,彰显了备课组亮点,促进了学生自主、多元、健康成长,全面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罗外已经被社会各界称为“富有生命力极富成长性”的发展中的学校。总之,校本科研是推动我校自主创新和整体、深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打造了一支名优教师队伍
校本科研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无疑有很多方式和途径,但校本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最便捷、最有效途径,因为教师校本科研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一个课题就像是一个培训班,它在创造可持续发展成果的同时,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科研与培训活动,培养了一批教育科研骨干,涌现了一批学科带头人,进而提升了教师专业化水平。
校本科研之中,名师引领,群星璀璨,大见成效。通过校本科研,将老师们学到的新理念、新经验、新成果转化并应用于自己教育、教学实施的过程,提振了职业精神,有效地促进了专业素养的整体提高;造就了一批教学观念新、教学方式方法巧、教学效果好、教学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近年来培养了一大批名师、名班主任。一支敬业爱岗、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团队已经形成,一大批名优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科的骨干和毕业班的把关教师。前不久鲁艳、谢莉荣获广东省名班主任称号。刚评定的深圳市名师工作室中罗湖区有五个,其中中学三个,三个都在罗外(王满英名师工作室、舒军华名师工作室、郭玉铭名师工作室)。
2、教师参赛涌现了“一等奖”现象。在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活动中,教师们在各类教育教学大赛中荣获省级以上70多个“一等奖”,被深圳教育系统称为“一等奖”现象。
3、名师纷纷受邀外出讲学,传播课改理念。近三年,我校有王满英、周立、鲁艳等20多人次教师被邀外出讲学并在当地学校现场上课改示范课和专题报告,传播课改新理念新做法,他们的专题报告和示范课强烈反响,均得到有关与会专家和听课教师们的高度评价,产生了较大影响。特级教师王满英在喀什的两场专题讲座引起了强烈反响,教育部民族教育司还通过简报,报道了对罗外深度援疆帮扶活动成效表示嘉许,并向全国推广罗外的帮扶举措和帮扶经验。
4、名师名家,纷纷著书立说。我校教师出版专著十余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360余篇。其中王满英、章剑和、罗晓云、余文浩、方中明、孙振宁、周立等老师著书立说,在基础教育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二)构建了个性化课堂文化
经过近三年的探索,我校已逐渐形成了个性化课堂文化。特别是每位老师的知识储备、能力结构、文化背景、性格志趣、修养气质均各不相同,在实验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了适合自身优势的教学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创建了个性化课堂文化。在“五步互动”自主学习这个大框架下,老师们在探索过程中,积极发挥聪明才智,努力创建了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特色,涌现出了一大批典型,探索出了十多种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语文老师罗晓云老师的“作文要炼识”
★王满英老师的“品悟写”合和式语文教学
★毛冰老师的“三读一讲”阅读课
★数学老师于华的“数学阅读学习法”
★地理老师鲁艳的图文转换相互纠错教学
★生物老师张京京在问题情景中的教学
★化学老师郭钰铭的导学案导学法
★英语老师范晶的任务教学法
★初中英语老师舒军华的英语话题教学法
★初中数学老师罗慧萍“先学后教、精讲趣学”的数学味教学法
★还有普及全校坚持不懈的语文、英语阅读课及课前演讲
这些教师的教学,师生互动深入到位,教学过程动态生成,课堂氛围动静相生,师生配合默契,学科特色非常鲜明。这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既能体现“自主互动”的课改精神,又突出了各自的学科特点,彰显自己的个性风格。“例如语文学科构建了“读写一体,品悟相生”的课堂教学特色;英语组总结和提炼了“4-5-4阅读教学法”,并积极营造校园的文化英语氛围,开展各类活动,将学生的“自主互动”拓展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删除)。
(三)形成了“自主多元”的学科教学特色
课堂教学应该有模式,但绝不能模式化,要因学科特色而变,努力打造各个学科独有的课堂教学特色。
语文组——构建了“读写一体,品悟相生”学科特色,英语组文化英语系列,地理组的“地理教材阅读法” ,化学组的导学案导学法,物理组的“实验探究教学法”。
例如,语文学科构建了“读写一体,品悟相生”的课堂教学特色。王满英提出了“以品味语言为本、以感悟人文内涵为本、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为本”的“三本”语文教学思想,以“品读、品味、品鉴、品悟”为根基,构建了“‘品悟写’合和式”语文教学模式。毛冰老师提出了“大语文观”中的“三读一讲”。三读,指“阅读课”、“读案头书”、“读写本”;一讲,指“课前演讲”。罗晓云老师提出了作文要以炼“识”为核心的主张。英语组总结和提炼了“4-5-4阅读教学法”,并积极营造校园的文化英语氛围,开展各类活动,将学生的“自主互动”拓展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
另外我校教师还根据学生个体差异不断优化教学,积极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除了常规课之外,还设计了实验课、研究课、活动课等,课型丰富活泼,深受学生喜爱。地理组学法指导渗透到每一节课堂教学,“地理教材阅读法”、“图文转换理解法”、注重学生图表分析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更正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学会知识、增强能力的同时,学会终生有用的学习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模式上,教师十分重视“导学案”的设计,引导学生了解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化学组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建立了“开放互动——合作探索——自我评价”的合作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物理组的老师们推出了“实验探究教学法”,利用“引入设计”、“自制教具”、“联系生活”、“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利用教材中活动与探究栏目”等手段创设学习情境,协调学生的读写视听等多种感官,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以开发性实验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用心设计的课,使学生生趣、肯学、勤学、乐学,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这些学科的探索为课改的深入发展和全面实施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发展的教育引擎。
(四)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校本科研正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策略。校本科研既要全面和全程研究,更要突出对教育质量关键“增长极”的研究。因此中小学学校要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既要研究教什么,又要研究如何教。研究教学思想、教材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其次,要研究如何提高课堂质量,以课堂为根本“增长极”,着力提高课堂的科研含金量。以研究促进转变课堂观,培育课堂文化,优化课堂结构,优化课堂管理,完善以课堂为中心的质量监控和调控机制,进一步强化课堂常规,提高课堂管理水平。第三,要研究如何提高学习质量,把学习作为重要“增长极”,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转化率和产出率。以研究促进外因与内因的有机结合,坚持“学生为本”,营造契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外因环境”,研究学生智商、情商和逆商的开发之道。
开展校本教育科研活动,有利于学校引导教师理性反思教学,唤醒教师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促使教师不断追求教育实践的合理性,让教师学会教,学生学会学。“教学立校,科研兴校”,罗外的校本科研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连年不断攀升。
罗外连续实现了“低进高出”、“中进优出”,创造了巨大“进步率”、成为极富成长性和生命力的学校。短短几年间,从一个原本基础较薄弱、本科上线率仅31%,十分年轻的学校,转变成让人眼前一亮的“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普通高中”;高考本科上线率持续6年以超10%速度攀升,2011年高达91%,上线人数首破600大关。本学年度学校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多元发展,完善传媒专业,在广编、播音、主持、表演、数媒、动漫、摄影等方面加强课程建设,争取为学生发展开辟更广阔的路径。
(五)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
我校扎扎实实地推进课程改革,不仅仅从根本上保证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极大提升了学生的高考升学率,也保证了学生在自主多元的原则下素质的全面发展提升。
学校真正为学生营造了一个阳光健康成长的宽松环境,搭建了多元发展的平台,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各类潜能,提高了综合素质。自律委员会、街舞社、车模队、机器人队、器乐队、文学社等三十多个学生社团招新工作红红火火。罗锐邦式的青年科技俊才,吴迪男式的国家专利拥有少年,温楚娟式的优秀学生干部,詹育生、罗炜、周天成式见义勇为的深圳市阳光好少年不断涌现……罗外已经成为深圳市德育示范校,并正在申报广东省德育示范校。
譬如,2007届高中毕业生罗锐邦同学,现已将他和同学合作研究的成果撰写成《构建人类泛基因组序列图谱》一文,在世界顶级权威科学杂志《自然》的生物技术分刊上发表。这一研究成果,首次提出了“人类泛基因组”的概念,对人类最终揭开基因奥秘具有重大意义。他在大学三年级就能取得如此重大科研成果,既是他发扬永争第一的罗外精神,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必然结果;也是罗外人“营造营造阳光成长的环境,提供多元发展的平台”的重要结晶。他作为一名罗外土生土长的佼佼学子,初中时就积极参加学生科技社团活动。高中时代任学校机器人代表队队长,多次在从罗湖区到广东省主办的各级各类的机器人竞赛活动中获奖,并在高中网络英语全国赛事中获得一等奖。他是罗湖外语学校的骄傲,也是全体罗外人的骄傲。罗锐邦并不仅仅是一个个例,在刚刚过去的暑假期间,我校又有三项学生发明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获得相关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并授予专利权,颁发实用新型证书。这三项发明,是近年来我校学生众多科技发明成果的一部分,我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的平台,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和开展科技探索实验,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
【结束语】
罗外的校本科研充分体现了 “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罗外的教育科研是基于现代人性解放的价值追求,是基于差异、自主、共生的人性的多元发展的原则。我们基于校情、学情、教情的校本科研的实践探索,在对传统的、不合理的教学观念方式的突破和超越中为教师个性化特色的形成搭建了平台,孕育了个性化教师的气质、态度、能力和风格,体现了现代意义教师所应具有的勇于改革探索的精神,彰显了学校办学思想的丰富性和实践的个性化、多元化。
科研播撒,走向新生,校本研究,辛勤浇灌,绽放新蕊,收获硕果。
校本科研,历练了一支“  ”领导团队,培养了一批优秀创新的管理团队,使他们成为引领罗外发展的领头雁。校本科研,成就了一批研究型教师队伍,他们“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转变了教育观念,增强了研究意识,提高了教学研究能力。涌现出了一批各具教育教学风格的教师。校本科研,提振了教师的职业伦理精神。围绕如何搞好班级建设,在民主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分析问题、找出差距、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为学校各方面工作献计献策,针对问题,找出相应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正在逐渐形成。
校本科研,提升了罗外教师的价值追求,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理想,成就教育专家型教师的精神家园,更成为教师幸福人生的殿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和成长的摇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课标下学科教研组建设管见
课改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科研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课程改革工作计划
校本研修总结
课改背景下如何开展校本教研
【转】教育科研是学校教育和发展的根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