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追溯特级教师成长历程,促进骨干教师专业发展(上
追溯特级教师成长历程,促进骨干教师专业发展(上)(2010-09-08 21:07:59)
标签:

教育

分类: 好文章
stluzhenhao追溯特级教师成长历程,促进骨干教师专业发展(上)
         卢镇豪教师工作室成员

汕头市金山中学  肖冬璇

一、引言

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在本质上强调的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历程。教师专业发展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已在全国实施,数学课程改革除了要先进的理念做指导之外,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化。教师是具体的执行者,如果教师没有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或者对新理念仅表示欣赏而没付出实际行动的话,改革只会是一个美丽的光环。所以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数学教师队伍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关键。而高中数学骨干教师是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主力军和领头人,可以说,没有高中数学骨干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没有成功的高中数学教学改革。但是,高中数学骨干教师绝大多数已经是中学副高级,他们的专业水平相当不错,在学校领导、学生心目中有一定的地位。因此,多数人在思想上,行动上都有点满足于现状,对专业发展的追求不大投入,这不利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高中数学骨干教师迫切需要更新教育观念,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本文通过对JS中学的一名数学特级教师的成长历程的研究,旨在总结一些促进高中数学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二、个案及其分析

LZH老师是JS中学的一名特级教师,他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一直在JS中学工作。曾任数学教研组组长、教科室副主任(负责高考备考研究和教法、学法研究等工作),现任教务处副主任(分管教学工作)。至今教过14年高三数学,年年取得优秀成绩。
  1994年获“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1999年被评为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2001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1年10月至2002年11月接受中学数学科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02年被评为省特级教师;2005年荣获“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二等奖;2005年被中国基础教育研究所授予“全国基础教育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称号。2009年1月被评为市优秀拔尖人才。

我也是教师,对这位在事业上取得一定成就的特级教师不禁产生好奇之心和羡慕之情,到底L老师是如何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名教师的?带着这个问题,我对他进行一次访谈,这次访谈,使我对这位名师的成长历程有了充分的了解,同时对名师的专业成长也有了深刻的体会。名师的专业成长是伴随其职业生涯的个体社会化过程,在与教育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他们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丰富专业知识技能,满足自身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需要,从而表现出与特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教师角色行为。参照教师职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综合教师成长历程中的各方面因素和总体专业水平的发展状况,可以将 L老师的成长历程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入职适应期

入职适应阶段是每一个名师成长所不可跨越的。这一阶段教师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师范生向教师的角色转变,二是教学知识向教学能力的转变。这在名师成长的全部历程中是最主要和最关键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L老师在教学的主战场——课堂教学中勇于实践,锤炼自身,形成有效的,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风格。他为了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根据教育实践的要求、自己的兴趣和确立的目标等,努力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尝试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结合,并逐渐掌握了教育教学规律,形成技能,增强教育教学能力,为日后的发展、成就名师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L老师指出这个阶段使他快速成长的捷径有两条:听课和解题。

L老师常听老教师LWS的课,学习LWS老师的教育教学的技巧,听课之后还进一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LWS老师对教材为何这样处理?换成自己该如何处理?教师是怎样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自己应怎样对“闪光点”活学活用?思考之后,和自己的备课思路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自己教学中需要弥补和改进的地方;并扬长避短,调整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方案。可见,坚持听课,课后反思,改进教学方案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有句名言:“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善于解题”。作为“掌握数学”的数学教师时时刻刻都离不开解题。数学教师上课要讲题,目的是教学生学会解题,要想让学生跳出题海,数学教师都务必到题海中遨游。可以这么说一个不会讲题的数学教师是不合格的,一个不会解题的数学教师更不合格。L老师经常做数学题,研究解法,研究如何讲解,才能让学生容易接受且满意。

正因为全心全意的教学投入和教学研究以及虚心向老前辈学习,L老师的课堂教学很快上轨道,所教的课深受学生的欢迎,他所教班级学生英才辈出。94年被评为市优秀青年教师。可以认为,有一定的听课观摩、备课研究、解题研究的时间和空间保证,对于他尽快缩短适应期,成为基本胜任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的适应型教师是至关重要的。

 (二)成熟胜任期

 “成熟胜任期”的教师,完全适应了教师工作,完全融入了学校组织,也有了良好的人际环境,已经熟练掌握教育教学技术,具有较高的工作能力,在学校也已经站稳了脚跟,在学生心目中也已树立起了较高的威信。在这一阶段,教师职业成就意识的自我培养非常重要。  

L老师加强自我教育,坚持在工作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的学习,如参加数学竞赛辅导员的培训。又如2001年10月至2002年11月到华东师大参加中学数学科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正是这一时期的进修、深造,使他打下扎实的思想业务基础,获得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迅速有效的成长为深受领导、学生及家长信任的老师。他在各方面做出的优异的成绩就是最好的见证。例如:

1、常规教学工作  扎扎实实

L老师把课堂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对其不懈追求,使他的教学逐步形成融理智型 (条理清楚,论证严密,结构严谨)、技巧型(教学技巧运用自如)、自然型(朴实无华,亲切自然)为一体的教学风格。他开设的市公开课,收到了很好的反响。14年把关高三教学,成绩优秀。例如,99届主管的高三级数学成绩比市第二名高出32.5分,所任教高三(7)班数学成绩平均为665分且有24人700分以上。在2002年高考中所带的高三(8)班数学平均成绩为704分,创历史新高。2005年高考中所带生物班数学平均成绩为596.7分列市同科类之冠。2008年高考中所带班级(化学班)数学平均成绩117分列市同科类之冠。2009年高考中所带班级数学平均成绩114分列市同科类的优秀行列。

2、第二课堂学习指导  积极参加

L老师积极参加学生的第二课堂学习指导,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撰写研究性学习小论文,2000指导学生杨贺宏撰写论文《一个三角形不等式及对一个猜想的否定》获得第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2008年指导学生林树强撰写论文《几个不等式的加强》获得第24届汕头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在竞赛指导方面,1998年至2001年期间承担竞赛辅导的主要工作,指导的学生有陈海毅等20人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广东赛区)一、二、三等奖。

由于L老师教学业绩突出,1999年被评为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2001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3、教研组长工作  全力以赴

L老师任数学教研组组长期间,学校对这个年轻的教研组长关爱有加,协助他大力推进数学组的工作,他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营造了数学组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教研气氛。

多年来他积极指导青年教师,通过科组教研活动、示范课、研究课等形式,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骨干教师。如1996~1997年度指导的青年教师CWB,他任过高三数学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第三届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第一名,数学教学骨干、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1997~1998年度指导的青年教师CZY,他任过高三数学备课组长,第二届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第一名,数学教学骨干、市优秀教师、中学数学高级教师;1998~1999年度指导的青年教师ZXZ,她任过高三数学备课组长,全国数学说课比赛一等奖,数学教学骨干、中学数学高级教师;1999~2000年度指导的青年教师CGD,他任过高三数学备课组长,现任校数学组教研组长,数学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市优秀教师。使数学组成为JS中学的品牌科组,市的优秀科组,该校数学科高考成绩连续20年位居市第一名,且列省的最优秀行列。2004年高考全级数学平均成绩630分,22人800分以上,2人900分,为JS中学在2004年高考中取得1位高考状元和42位学生总分800分以上的辉煌成绩做出了贡献。2005年高考全级数学平均成绩627.5分,26人800分以上,位居市第一名。2006年高考全级数学有12人列省前100名,位居省的最优秀行列。2007年高考全级数学有4(理)+5(文)人列省前100名。2008年JS中学高考理科数学成绩120.36分,文科数学成绩116.9分列省最优秀行列。

4、教学管理工作   井井有条

L老师任教务处副主任期间,他分管一个年级的教学工作,带领全级教师同心协力研究高考备考工作,所管2005级(2008届)高考成绩优秀,考生总分平均分列全省各重点学校第二名。市总分前十名的考生我校有7人,其中林伊泓662分列文科应届生市第一名。在JS中学参加高考的十一个单科中有十个单科平均分列全市应届生第一名。省单科状元2名:语文林伊泓137分、数学(理科)宋畅越149分。在2009年的高考中,JS中学参加考试的13个学科中,有12个学科平均分列市第一名,省单科状元(不含基础科)4名(市共5名):理科数学(149分)2人­—陈泽涛、纪智斌;物理(149分)1人—王东伟;历史(146分)1人—林妍希;总分全市第一名:理科陈纯杰688分,文科石佳筠670分。

 (三)成功创造期

处于成功创造期阶段教师的特征是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教学风格与模式个性化,开始总结、提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观点和理论,教学科研成果丰富且有分量,在校内外已产生了较大影响,实施自己的个性化教学。他们的心理需要主要是成就需要,希望发挥潜能,形成特色,成为同辈中的佼佼者,孜孜不倦,乐此不疲。事实上,处于这一阶段的学者型名师不仅实现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融合,而且反过来推动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发展,他们的讲学、示范课或教学经验、教育论文等,会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会使教育科研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决定了这一阶段的学者型名师已真正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雁。这一点,从特级师L老师的成长轨迹里,也能找到印记。

1、高考备考工作   精心研究  提高效率

L老师任教科室副主任期间,负责搞教育科研、高考备考研究和教法、学法研究等工作。经常研究资料和解题,他做了大量的高考题和各地的模拟考题,从中得到了启发,感悟出当时全国高考题的一些命题方向,选编了一些好题,让全级师生使用,使数学备考工作走向高效率。还多年承担市的高考模拟考题的命题工作,为全市的数学教育做出贡献。

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改革与创新,倡导适当的“一题多解,延伸拓展”、“方法总结,举一仿三”等方法,对培养创新人才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学习指导方面,多年为高一学生开设专题讲座《高中生学习方法指导》,为高二学生开设讲座《数学创新学习的途径》;为高三学生开设高考备考讲座《高考复习重点之我见》。在教学指导方面,经常听青年教师的课并作点评,也让青年教师随时听他的课,共同研究教学。为教师开设专题知识讲座有《如何备好课》、《命题的原则与操作》、《关于高三数学教学的思考与对策》(市级、省级讲座)。

2、教育科研工作  积极参与  认真总结

教师的教学水平只有建立在对课堂进行不断反思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实质性的提高,也只有教师的教学反思积累到一定的量时,才能对教学活动中的某些问题形成比较成熟的认识,积累起相当的教学经验,通过教学反思及反思过程中的再学习,在教学活动中保持和优化那些更能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方法,否定那些对教学产生不良影响的种种想法和做法,实现教学能力的升华。

作为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L老师通过对自身教学历程的回顾,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把教学过程的一些想法记录下来,在教学反思中提升教学能力、发展教师专业、提炼经验思想。撰写过《例谈中学生的数学自主探究学习》、《关于高三数学教学的思考与对策》等优秀论文,分别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的论文评选的一等奖,有的发表于国家级、省级的刊物。2005年被中国基础教育研究所授予“全国基础教育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称号。主编过《高考备考兵法·文科数学》、《高考备考兵法·理科数学》、《名师面对面·文科数学》、《名师面对面·理科数学》、《360°高考-文科数学》、《360°高考-理科数学》等高考复习用书。

L老师还通过参加一项项的教育科研实践,促进自己不断地进行教学的改革实践与思考,从而使教学的艺术日臻成熟。在课题研究方面,参与研究的课题有:《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十五”立项课题》(JS中学创造教育探索研究)(2002.5-2005.4);全国教育科研“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应用的有效性研究》之子课题《师生发展:教育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变革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2001-2004)。主持《高中数学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由于业绩突出,L老师2002年被评为省特级教师;2005年荣获“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二等奖;2009年1月被评为市优秀拔尖人才。

3、主持名师工作室  引领辐射  开拓创新

加强优势辐射是名教师的职责,带出优秀教师团队也是优秀教师专业获得更大发展的载体,2010年6月,L老师主持的名师工作室工作全面展开,他把对优秀教师培养、带教的视野拓展到了全省各区域。工作室根据“三位一体”的骨干教师培训培养体系的精神,紧紧围绕基础教育改革和骨干教师专业化成长为目标任务,通过 “培训、跟岗、研究、实践、反思” 和“行动研究”等方式,提高骨干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入室教师的师德水平、学科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提高,使之形成鲜明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成为我省名教师、名专家的后备梯队。通过名教师、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更好地带动本地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升。

回首L老师二十几年的教学历程,可以看出,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是永无止境的。教师专业发展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行动;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既属于教师个体的一种实践,也是属于学校群体、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关注和努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实施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着眼于教育改革发展的挑战与需要,积极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机制,精心打造教师成才之路,为学校、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模范教师董爱国
新区名校,百年一中!呼兰一中!
学校师训工作总结
致敬教师榜样 汇聚前行力量 ——郑州市第三届杰出教师、第二届终身名师、2016年最美教师评选结果揭晓
小升初 | 台山市广旭实验学校首次家校见面会
教师的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