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宗林散文:父亲绰号“半神仙”

父亲绰号“半神仙”

刘宗林

 

写下这带有戏谑成分的标题,内心深处生发出忤逆不孝的自责。

开启尘封已久的记忆密码,村里人叫的都是父亲的绰号。长辈和平辈直呼其“半神仙”,晚辈们则去掉“半”字在“神仙”后面加上“叔”“伯”“爷”等表示辈分的字眼,以显其尊。父亲的学名大号便渐渐淡出人们的称呼,大多以书面形式出现在族谱上和我的履历表中。小时候我曾问过奶奶,父亲的绰号谁人所封,她亦不知其由,用当今时髦语言形容,只能算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了。

所谓“半神仙”,即一半凡人一半仙。肉眼凡胎要羽化为神为仙者,必形如神状,神似仙态,而父亲二者兼而有之。

父亲形如“仙”得益于酒。

父亲之于酒,如庄稼之于雨露,花草之于阳光,须臾不可缺或,一日无酒便茶饭不香,三日无酒便萎靡不振。

父亲喝酒能够营造出虚幻缥缈的仙境神界,往往是一杯酒下肚,纠结于胸间的苦闷,沉淀于体内的疲劳,瞬间转化成淋漓的大汗,湿了头发,湿了衣衫。那汗水蒸发为团团雾气在发间缭绕,参和着火炉里的烟气,热锅里的蒸汽,在席间飘飘渺渺,升腾扩散,将原本昏暗的灶屋虚化为云山雾海环绕的蓬莱仙阁。父亲便神仙般陶醉于云遮雾绕间,或盘腿席地,自斟自饮,嘴园,碗园,两园相切,吸出“吱、吱”的声音,双眼眯成一条线,每深吸一口便张嘴“哈”的一声,呼出一口大气,在一吸一呼间体会荡气回肠,忘却尘世烦恼,享受神仙快乐。或挽留串门的邻居对饮几碗,在朦胧醉意中叫上几圈“五魁首”“六六顺”,叫得山摇地动,犬吠鸡鸣,不到摇头晃脑、眼红耳热不罢休。一般的人几碗酒下肚不是烂醉如泥,便也头胀腿软,昏昏欲睡,常常因酒而耽误阳春。而酒对于父亲却能提神给力,不论酒兴有多浓,父亲总能在队长催工的哨声中放下酒碗拿起工具,深一脚浅一脚奔向田头地角,歪歪斜斜,晃晃悠悠,飘飘然如蛇行状,见者都说“半神仙又灌多了”。然而,不管是插秧还是收禾,半醉中的父亲像喝了兴奋剂,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薅秧脚不飘,耕田犁不花,半天下来,活干得总比别人多,质量也比别人好。好酒而不误事,醉酒而不生非,乡邻们对“半神仙”的饮酒非但没有指责贬损,反而增加了一些饭后工余的乐趣,母亲对此也特别宽容。

凡事都有例外,那次例外使父亲 “半神仙”的知名度大大提升。

为了满足父亲喝酒的需要,母亲学得一手酿酒的好手艺。母亲酿的酒不仅产量高,质量也缸缸味浓香醇。特别是酿造的时间卡得特别准,总是上缸尚未见底下缸便上篜了,因而父亲的酒很少有断档的时候。那一次遇上了超冷天气,酿制期延长了五六天,父亲以坚强的毅力忍受了三天无酒生活,到第四天,再也无法坚持的父亲背上军用水壶就往集镇跑,来回二十里地,本可以赶上下午工。但壶里的酒不断从那拧不紧的壶盖往外散发着它的浓香,那般诱惑真神都垂涎欲滴,何况父亲只是“半神仙”!哈欠连连的父亲不由自主的拧开壶盖,“咕噜”喝了一大口,啊!那是一种什么感受?!清爽、甘甜、惬意下沉丹田,上冲发际,再由心间向周身散发。诱惑的闸门一经打开便一发不可收,就这样,走上一段喝上几口,边走边喝,边喝边走,回程方一半,半壶酒就下肚了。供销社卖的酒比自家酿的酒烈度要大得多,加之喝得又急,父亲踉踉跄跄一段后便倒在公路边睡了过去,在满地泥泞中鼾声大作,深醉中还不忘将那只流光了酒的空酒壶紧紧抱在胸前,往来的车辆要停下看一看,赶集的熟人要走拢来摇一摇、喊一喊,直到大伯用板车将其拖回家中。这次醉卧路边后,“半神仙”的绰号就扩大到了更大范围。以至一些人酒后要出行,亲朋好友总要劝告一句“休息一会再走,别学半神仙”。

父亲神似“仙”得益于他的人格。

父亲为人正直,善恶分明,加之读过四年私塾,在我们那荒凉之地还算一个文化人,因而被乡里安排为村治保主任,直到去世。在那特殊年代,由于一元价值观的教化,民风倒还淳朴,但邻里纠纷、婆媳吵嘴之类的事也会时常发生,父亲便成了调解邻里矛盾、平息婆媳纠纷的裁判。在息事宁人的过程中,当事人也有请父亲喝酒吃饭的,但他绝不“吃人家的嘴软”,对做错的、理亏的照样指责追究,从不护短,久而久之,其评理断事的权威就得到乡人的公认,即便个别当事人对调解结果心里不服,但因为是“半神仙”定的,也就不好再说什么。

父亲对“恶”的惩戒最能体现其“仙格”。我有一堂叔好惹点小事,有时弄得族人很没有面子,亲邻的多次告诫收效甚微,父亲决定要帮他长点记性。有一次,堂叔又做了一件在当时看来有伤风化的事,父亲不顾堂祖母的苦苦哀求,除严令堂叔登门道歉外,还由两个壮汉押着游街,手敲铜锣,沿街坊高声忏悔“世人莫学我!要多行善,莫作恶”!使得堂叔好几年找不到对象,姑娘家都嫌他是游过街的。我那远离现代文明的村庄,至今仍旧那么贫穷,但民风却像母亲酒篜里流出的米酒,那么清冽,那么甘甜,那么醇香……,这精神的世外桃源里有着我“半神仙”父亲神道仙风的积淀和传承!

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是父亲“半神仙”内质的另一方面。

父亲信奉因果报应。小时候教育我们最多的是戒恶行善,他常说,有的时候帮人一把可能就救了全家,就会改变一家人的命运。因此,对因灾遇难的,贫困潦倒的,上门行乞的,总是尽其所能施以援手。当然,令其“半神仙”声名大振的当属被乡亲们称之为“草把子”事件。

在全国发政治高烧的年代,一句谑语就能招来灭顶之灾。这样的事在我的一位乐观幽默的乡邻身上真实发生过。那是一个烈日炙烤得人都要成焦的六月天,全队的人正在紧张收割早稻,骤然间,黑云压顶,瓢泼大雨倾盆而至,那位机灵的乡邻迅速将已脱粒的稻草搭成草棚,避免了大雨浇身。雨过天晴,当他看到落汤鸡似的伙伴们,脱口而出“太阳最红,草把子最亲”,以炫耀自己的聪明。不知历史为何物的乡邻,当然不知道祸从口出的千年古训,但侮辱领袖的言论却成了确凿的现行反革命罪证,灾难迅速向这个家庭逼来,乡亲们高度恐慌,不知所措,自然将化险为夷的希望寄托于我父亲,他们相信“半神仙”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神通。父亲果真以铮铮铁骨负起这累卵危情,他先是镇定因言获祸者的情绪,坚定其死不认账的态度,然后对知情者动之以乡情,晓之以义理,统一口径。第二天,当腰别手枪,兜揣手铐的公安人员来抓人时,乡亲们镇定自若,言之凿凿,众口一词,说当时听到的是“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抓歌颂毛主席的人当然是罪大极恶的,公安人员撤了回去,一场已经到来的厄运就这样扭转了。现在想来仍然惊心动魄,在那时,包庇罪和现行反革命可是同罪呀,稍有纰漏,我们这个家庭的历史就只能重写了。这件事情发生以后,父亲的“半神仙”地位更加牢固,乡里乡亲遇到什么大事难事总要求教父亲,请他指点迷津,讨教良策。

随着父亲“半神仙”知名度的不断扩大,其人缘关系越来越广泛,我的家也就成了各类公职人员的联络站和往来过客的落脚点。乡里搞计划生育的,粮站催粮的,食品站收猪的,供销社搞生产培植的,中小学校劝学的,等等。来村里公干,都喜欢到我家歇歇脚,喝碗凉水解渴,干杯米酒提神,有些事甚至干脆委托父亲代办,父亲也从不推脱,且分文不取。投桃报李,父亲有什么事这些人也愿意全力帮助,当物质短缺,连吃商品粮的家庭都要凭票供应食品的时候,父亲却能隔三岔五从食品站、供销社买回十分紧缺的猪肉和白糖等,保证了我们兄弟姐妹身体成长、智力发育的营养需求,乡亲们不得不佩服“半神仙”的能耐。

“半神仙”,多么好的绰号。既食人间烟火,有肉眼凡胎的七情六欲,又沾仙境灵气,有超凡脱俗的能耐神通。

我欣慰血管里涌动着“半神仙”的血液!

谨以此文为敬爱的父亲逝世三十周年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是家乡“年味儿”浓
花善祥 | 麻姑爸
【江西】吴梦欣《故乡的泪》
献给父亲的神仙酒秘方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獭祭鱼李商隐(第一集)
王洪武(签约作家)丨会做月饼的父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