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完美”养育,会让孩子太累(话外篇之07)
userphoto

2022.05.09 安徽省

关注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

 请点击上方蓝字育子手记关注公众号,

感谢转发分享】

  “完美”养育,会让孩子太累

         (写于2019127日)

今天,看到了一篇题为《我班一个家长昨天跳楼自杀了》的文章,我的本能反应是,文章内容一定与家庭教育有关,便认真仔细地阅读了几遍。

        01、令人心痛的事件

自杀的家长是一位母亲,作者在文中称她为“李大夫”,职业是令人羡慕的医生,她的丈夫在公安局工作,有一个自幼聪明乖巧的女儿。如果不是发生了这起悲剧事件,这样的家庭,在普通百姓眼中堪称幸福之家。

李大夫的女儿,升入初中前,学习习惯很好、基础知识扎实、门门功课优秀,综合成绩是山西省某小学的第二名。

女孩升入初中后,班主任了解了情况,便请李大夫为班上学生和家长分享自己陪孩子一起读书的经验体会。

文章作者是女孩的初中班主任,她在文中写道:

最吸引我的是,每次收缴的作业和随笔等,都有她妈妈的评语(据说其它各科也是这样),字很秀气,基本都是在我看到之前已经先期进行了评判。

我并不赞同家长这样做,第一次家长会后,我跟她有过短暂的交流,肯定了她的用心,同时告诉她,初中以后,无论如何要尽量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学习,去思考,用学习上的独立带动生活等方面的独立,家长要逐步从台前走到幕后。这之后似乎很少看到她的批语了。

我邀请她来分享读书体验。这也是我们真正交往的开始,她戴着眼镜,留着齐耳短发,高高的个子,衣着朴素,很干练,很知性。站在讲台上,她娓娓道来,把自己对《狼图腾》的体会深入浅出讲给学生听,课堂效果很好。

不久,学校搞亲子阅读时也让她作为家长代表发言,依然端庄大方,依然思维缜密。

读到这里让我油然而生敬意:她的做法和经验交流,令孩子们向往羡慕、值得老师家长学习实践,但也让我深深为之担忧:这么精致、“完美”的养育过程,除了让自己和女儿都很疲惫以外,是否还会让女儿无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呢?

正如我担心的那样,女孩从初一到初二,成绩排名缓慢后移,直至201911月,即初三上学期的第一次月考,成绩排名从初一初二的年级前10下降到70多名。学生成绩的高低起伏本属正常现象,可女孩已经习惯了自己的“完美”形象,便不能接受这个结果,开始以要求旅游、顶撞母亲、不愿上学等形式逃避学习,让一直以来累积的焦虑和抑郁彻底释放出来,慢慢导致母亲精神崩溃。

为逝者心痛难过,在震惊、惋惜、唏嘘的同时,我一直在思考:孩子为名次所累,导致焦虑抑郁,最终让母亲的生存信念坍塌。出现这个结果,与母亲没有正确的成人成才观以及养育过程中的追求完美,是不是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因果关系呢?

     02、值得借鉴的经典家教谚语

我小时候听到长辈们说起教育孩子时有一些经典谚语:

“一人打、一人摸,后来爬上头做窝。”

“牛要打、马要鞭,小孩不打自作奸。”

“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就是害。”

“当面敎子、背后教妻。”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管孩子,要捉一把、放一把。”

“别把孩子逼疯了,狗急了都会跳墙。”

上述谚语充满哲理,无疑是祖辈们教育实践中的智慧结晶,直到现在依然有借鉴作用。 

下面摘录的是作者在文中所写的内容,对比之后,我发现这就是“一人打、一人摸,后来爬上头做窝”的典型案例。作者在文中写道:

很多家庭中,母亲是全能的,尤其是对孩子学习关注度更是超过父亲。

贾同学就基本是由母亲一手带大的,一方面父亲工作忙(好像是在公安局)另一方面,父母两个人及两个家庭“别说三观了,连0.01观都不同”

(李大夫说)父亲是放养式教育,母亲则是严谨苛责式。

即使在这一段时间母女关系紧张时,也基本是母亲在独自面对,父亲似乎是人微言轻的存在,或者父亲压根都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责任。

这种丧偶式家庭教育模式和“空气老公”是悲剧的必然。一个女人,当她对子女满怀所有希望,用尽全部心血而不能如愿,却又得不到来自爱人的相偕相助,除了绝望,她又能作何选择呢?”

如果这位李大夫与丈夫经常交流互动,都能让自己的教育观点作一些修正,让女儿接受较为“中庸”的家庭教育,女儿的小学成绩可能算不上非常的“出彩”,但心理上的压力减小了,出现焦虑抑郁的可能性也就会大大降低。

又比如:“管孩子,要捉一把、放一把”,“别把孩子逼疯了,狗急了都会跳墙”,就凸显了父母应该平衡好“严厉”与“宽松”二者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作者就“李大夫”对女儿的教育过于严厉的原因,作了一些中肯的剖析,对其他年轻母亲也可能起到非常重要的警示作用。

尤其是负责任的妈妈们,把她自己一生的命运都押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更优秀,希望孩子出人头地。

这个愿望本身无可厚非,但这背后有没有希望孩子帮自己完成夙愿,希望把孩子作为炫耀的资本这一动机呢?

于是孩子的事儿就变成了妈妈们自己的事儿;孩子的成绩就变成了自己的成绩;孩子人在学校,妈妈的心在学校;孩子不优秀,自己就无颜示人;孩子就是自己的附属品,也恨不得自己附体在孩子身上。

当孩子的发展不达预期时,第一个不能接受的就是最辛苦的妈妈们。

殊不知,这种没有界限的母子(母女)关系本身就是套在孩子身上的枷锁,一旦孩子想要挣脱,必定导致亲子关系的彻底崩盘。

像李大夫所说:“这么多年我就是罩在孩子身上的穹顶,她很想冲破,现在她不想上学,我妥协了,她冲破了我,她赢了,我失败了。”

如果李大夫管教孩子向上向美的同时,也让自己和孩子能够接受人人都会有的缺点、不足和能力局限,悠然地行走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不徘徊纠结在外人的眼光和评论里;在扮演生活中不同角色时,既能够努力进取、也懂得可进可退,既积极争取各种机会、也注意感受生活乐趣。随着不断成长,孩子对生活、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都会拥有深刻的全新认知。等孩子安全度过青春逆反期,悲剧就有不会发生的可能

因为孩子被“完美”养育,就好比花木,过度地被施肥浇水,营养过剩,不堪重负后,结果便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样子。

     03“完美”养育,增加风险

“完美”养育有如下一些表现:

一是过于担心孩子安全问题,对孩子过度保护,不敢放手让孩子在合适环境中独自“闯江湖”;

二是过于担心孩子的学习时间不够多,包揽孩子学习以外的所有事情;

三是过于担心孩子犯错误,替代孩子做选择、做决定,不让孩子试错;

四是过于担心孩子成绩不够优秀,影响未来的升学、就业和择偶,盲目跟风地让孩子上各种辅导班补课,或超前学习,想要“赢在起跑线上”;

五是过于担心孩子长大后缺乏才艺,不管孩子有无兴趣或潜力,将孩子送到各种才艺培训中心学习。

许多父母在孩提时代都“很爱玩”,但是,自从有了孩子,就会全身心地扑在孩子身上。尤其是一部分母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特别强的好胜心、攀比心,完全没有了自己的时间和生活,亲身实践着引以为自豪的“完美”养育过程。 

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都是沉浸在孩子成长的喜悦中,用传统的方法陪伴孩子,听儿歌、读绘本、讲故事、搭乐高、看动画片……这些都是非常美好的亲子时光,因为没有涉及才艺比拼和成绩优劣的比较,父母和孩子都不会感到焦虑。

但孩子上了幼儿园后,特别是上中班或大班开始,孩子的同学都已经开始报班了,像英语启蒙、数学思维、围棋课、舞蹈课、篮球营、书法课、绘画课、编程课、主持人班等等。一个学龄前中班的孩子,平均每周赶34个场子,到了小学低年级后,在周末两天时间内,平均赶56个场子。由于来自老师的督促和同学的比较,父母比孩子功利、也比孩子脆弱,逐渐地就会感受到来自周围的压力,让自己慌张焦虑。

此外,父母还常常通过其它方式,占用孩子的业余时间。像限制与同伴玩耍、减少观看动画片、禁用手机、禁玩电子游戏,甚至吃饭时不用自己盛饭夹菜,希望孩子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保证孩子学到才艺、提升能力、提高成绩。

有的父母还认为,18岁之前都是孩子,不能一个人外出玩耍或办事。18岁以后父母才能放手,孩子才可以自己“走出门”、才能对自己的行为开始负责任。

上述养育方式,乍一看似乎没有问题。父母为孩子付出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实施着不输给“别人家父母”的“完美”培养方案,虽然在短时间内能让孩子取得一些成效,但是“脱离帮助支撑,就会前功尽弃”的风险,父母们也许难以觉察;同时,过于“完美”的养育,让孩子无法找到自己“不完美”的借口。

这就很有可能在孩子成长之路上埋下焦虑抑郁的“地雷”,因为孩子太累了。

如果孩子学习能力很強,时时处处展现了自己的“完美”,父母便容易盼望着自己的孩子也有可能会像媒体报道的名人那样出类拔萃,如:三岁开始学钢琴成了钢琴家、被父亲逼迫爱上阅读成了知识渊博的主持人、被母亲严格要求认真学习成了某省市高考状元……殊不知,孩子的成绩优秀,不一定具有持续性。

如果孩子学习能力不够强,不能达到父母期望的那样“完美”,输给了“别人家孩子”,那么孩子的好奇心、好胜心、自信心,都将会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孩子已经无法为自己的“不完美”找到借口了。对于内心不够强大的孩子来说,弱小的心灵被打击、被伤害的痛苦程度可想而知,而多数父母却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居高临下、固执己见,一心想着自己是为孩子好,是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便难以产生切身的感受和体会。

孩子的心理比较脆弱、情绪情感不够成熟健全,漫长、渐进、螺旋式上升,应该是孩子身心成长和能力提升的正常状态。父母要引导孩子追求优秀、也接受普通,学会坚强、也勇于示弱。父母的一次次刻意放手,才能成全孩子的一步步独立,才能让孩子慢慢找到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那片天地。

     04、教,是为了不教

成为老师以后,我亲身经历着什么是学校教育;成为母亲以后,我又时常琢磨什么是家庭教育。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这不仅适用于学校教育,也同样适用于家庭教育。

由于职业原因,我接触到的一些学生家长,他们经常抱怨的是,从孩子很小就开始陪伴陪读,孩子不愁吃、不愁穿、不需要做任何家务事,没有任何事情让他(她)分心,学习成绩不够好,是没有理由的。 

我也观察到不少家庭并不富裕,有的是父母打工、祖辈陪读,有的是父亲打工、母亲陪读,祖辈和父母勤劳节俭、孩子生活舒适优渥。不论经济条件如何,祖辈和父母都把“伺候好孩子”当成第一要务,认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可以节省时间,孩子可以把所有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如果家长把陪伴陪读做到了“周全完美”,孩子的成绩还不够优秀,家长便“百思不得其解”,经常把自己的各种付出当作“碎碎念”的主题,让孩子内疚自责、痛苦不堪。极少数孩子上了大学后,还因为生活学习上不能自理自律,需要母亲继续“陪读”。

其实,父母的“教”,主要不是包办生活琐事,也不是教孩子各项具体本领(因为多数父母本领都不够),把孩子“逼成或扶成”多才多艺、品学兼优的“尖子生”,而是要让孩子拥有“好身体、好习惯、好性格”,侧重于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拥有较高的格局和情怀,尤其是需要拥有融入骨髓的坚定和执着,教会孩子在任何境况下都要勤奋努力、坚强坚韧,让生命保持苍翠葱茏的美好。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敎”的境界,这些才是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不走极端的重要素质。

“孩子面前,我们家长到底要怎样扮演自己的角色,才能让孩子、自己及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有比较健康的生活和成长空间呢?”这是原文作者的呼吁。

父母正在践行的“完美”养育,孩子有可能出类拔萃、也有可能普通平常——如果提前作好这样的心理准备,教育效果可能会更好,父母和孩子也可能不至于过度的心疲身累。

我想,如果父母保持一颗平常心,弱化“围着孩子转”的家庭氛围,在教育方面做得不那么“完美”,也许就能够留给孩子一些“不完美”的借口,让孩子减轻一些压力。孩子小时候也许不够“全能”“完美”,但长大后却有可能用某一方面的出类拔萃去回报父母当年理解自己的平常心;反之,用追求完美、培养杰出人才的做法,让孩子过度疲惫,可能会导致身心健康受损。因为心理压力过大,才是孩子成人成才的最大障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学琴--家庭教育中母亲素质的调查与思考
教你解决隔代教育的常见难题
取长补短,老人也能成功育儿
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一位母亲深夜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别让高考成为你的终生遗憾!
一位教授母亲自白!难怪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无数家长幡然醒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