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提高师德修养和老师人格魅力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育部要求教师师德纳入绩效考核,师德确实重要。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佩服老师,从而喜欢老师所上的课,导致学生对这门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自然乐学,能力和素质都会得到显著提高。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老师学识丰富,授课有方,平易近人。这就要求老师提高师德修养。
  二、更新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要确立以下新的教学观:(1)帮助学生确立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2)教学方式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怎样学就怎样教;(3)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教学内容与生活世界结缘;(4)教师要鼓励学生,努力完成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5)及时反馈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6)让学生自由地思考,充分发展,给他们想象思考的空间和自由;(7)帮助学生去发现学会知识对个人的意义;(8)注重让学生理解、探究,而不是让学生记忆现成的结论;(9)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学习课程的能力;(10)师生平等共处。
  三、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赞赏一个人的杰作比赞赏一个人的本身更有效。因为这种间接性的赞赏,满足的是人自我实现的最高需要。在教学中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关怀、爱护、肯定和赞赏。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更要尊重学生,是师生真正的民主平等。多采用激励性词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团结协作。
  四、培养学生多种能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1.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目标定位不高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要只定位在考上大学,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
  2.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未来的社会充满了竞争,有竞争才能发展。要时时处处事事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要使学生产生一种奋发向上拼搏的动力,时时都要加入到竞争行列。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整个教学的核心和根本,学生只有学会了独立思考,才能有发展和创新。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解决好问题的保证。
  4.培养学生坚强的个人意志。前进的道路上总会有挫折,不可能一帆风顺,未来的生活更会遇到诸多问题,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5.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思想品德,这是现代社会一个人应该具备的起码的素质,也是教育的根本所在。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为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6.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的精神。课堂中要调动学生善于合作和协作,这样才能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和他人合作,因为现在和未来很多工作不是一个人单独能完成的,而是多人合作的结果。
  五、强化教科研工作
  教育教学要真正达到一种高水准,需要教科研领头才行。教师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对获得的经验及时进行总结。
  六、教学反思
  反思是回顾、总结、探索的过程,是教学再上新台阶的过程,是从教书匠走进教育专家的必经之路。反思一次会有一次收获,多次反思就会不断地进步。反思到一定阶段就会升华为一种教育教学思想。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棉花中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美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
学习心得
老师谈“师德”:把课上好是教师工作本分
洗课,精彩由此流淌
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
“怎样做新时期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