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并非闲笔的“送宫花”
并非闲笔的“送宫花”
——老太闲聊《红楼梦》之二
 
“送宫花”的情节,发生在第七回,是说周瑞家的被抓了个闲差,替薛姨妈将十二枝宫花分别送给凤姐及府里姑娘们的事。
年轻时读到这里不免腹诽:这个曹雪芹也真是的,一件芝麻粒儿大的闲事儿,值得费这么多笔墨嘛!
但是《红楼梦》就是这么神奇,不但每次阅读都有新的发现和收获,而且年轻时读与年老后读,会有非常不一样的感受。
现在我老了,再读才明白,“送宫花”这一情节,非但不是闲笔,甚至不可或缺。《红楼梦》这部书,剧情宏大,人物众多,需要前面好几回的篇章才能完成开场,所以虽然到了第七回,其实故事才刚开始。此时就非常有必要引导读者尽快进入剧情。而“送宫花”就像一根针一条线,把许多看似各无关联、看似毫不起眼儿的小细节,十分巧妙地缝缀到一起。这些小细节是铺垫,是预设,是塑造各个人物形象的必要,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环节。曹雪芹真是了不起,他的文学创作如同编织,细密而巧妙,新颖而不露针脚儿,他能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就跟上了他的“步伐”。
一起来品味:


事情的起因是,周瑞家的送走了刘姥姥后,就去向王夫人回话交差。谁知王夫人不在上房,去妹妹薛姨妈那边串门去了,于是周瑞家的就转出东角门到东院,往梨香院薛家住的地方来了。
注意这里,这是梨香院的地理位置。第四回薛家初到时有过交代,说贾府的东北角上有个梨香院,是当年荣国公暮年时的养静之所。有十来间房屋,前厅后舍都全。这个梨香院有两个门,一个通街,薛家人平时出入可以不与贾家人同门,而是走这个门。西南角上还有一个角门通贾府,出了角门穿过一个夹道,就是王夫人正房的东院了。这个角门和夹道,就是内眷们平时走的。今天周瑞家的就是走这条路来的,一会儿还会走这条路回去。读到这里时,我们不妨闭上眼睛,脑补一下它的平面图。
且说见了王夫人,回了话,见没什么事儿了,周瑞家的就打算回去了。这时薛姨妈忽又笑着说:“你先等会儿。我有一样东西,你顺便带回去吧。”于是叫香菱捧出一个小锦匣子来。薛姨妈说:“这是宫里头做的新鲜样法堆纱的花儿十二枝。白放着可惜了的,何不给他们姊妹们戴去呢。你今儿来的巧,就带了去吧。”又安排说:“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对,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哥吧。”为何别人都两枝,独凤姐是四枝?因为凤姐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侄女儿。
王夫人客气一句:“留着给宝丫头戴吧,又想着他们干嘛。”薛姨妈说:“姨娘不知道,宝丫头古怪着呢,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这句别忽视了,因为不爱“花儿粉儿”是宝钗这个人物的性格设定,含有重要寓意,这一点在后文中曾不止一次给以印证。
接下来的笔墨,宛如读者在随着周瑞家的一路走下去,看到贾府里的建筑布局、每个人物的生活常态、性格特点和命运预示。


第一个看到的就是香菱。
其实这个人物在书中第一回就出场了,不过那时候她叫英莲(应怜),还是个倍受父母疼爱的三岁小囡。但是她的命好惨,五岁上被拐子拐走,养了七八年后又被卖。书中第四回她被呆霸王薛蟠看中强买了回来,还惹出一场人命官司。但是在这两回里,她基本只是个背景人物。
现在,正是通过周瑞家的,香菱这个人物正式出场了。我们看到她是个“才留了头的小女孩儿”,看到她跟王夫人的丫鬟金钏儿站在台阶坡上玩,看到她“笑嘻嘻的走来”,看到她“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看到她在被问到身世时一概摇头说“记不得了”……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大致了解了她的相貌、年龄、性格以及她的可怜身世。
留头是过去小女孩儿的发型。当年我插队时,村里的女孩儿们就都是这样的,先是头顶以下的头发全部剃掉,只留头顶的,扎俩小辫儿。等长大到十多岁时,就不再剃下面的头发,慢慢留长,直到全部编进辫子里。说香菱“才留了头”,也就大略说出了香菱当时的年龄。
周瑞家的下一站,是又回到王夫人的住处来了。为什么又回来了?原来,自打黛玉来了以后,贾母嫌孙女儿们太多,一处挤着不方便,就把迎、探、惜三姐妹移到王夫人这边房后头的三间小抱厦里住来了。顺便插一句,这个细节也可以让读者品咂出,孙女和外孙女之间,贾母更喜欢谁?
抱厦是建筑术语,是指在原建筑之前或之后接建出来的小房子。三姐妹住的这三间抱厦是建在王夫人的房后头,也就是北侧,所以也叫“倒座抱厦”。


话说来到三间小抱厦,迎春和探春两姐妹正在房内窗下面对面坐着下围棋,惜春正跟水月庵的小尼姑智能儿一块儿玩。见周瑞家的送了花来,惜春笑着说:“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他做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儿来。若剃了头,可把这花儿戴在哪儿呢!”说得大伙都笑了。
我们看到了三姐妹的生活画面。看到年龄稍长的迎、探二人稳重、安静、知礼数,见周瑞家的送花儿来,忙住了棋,欠身道谢。也看到年龄还小的惜春却坐不住,而是更愿意跟小朋友一起玩耍,收了花儿也没致谢。
更重要的是:这里不仅进一步丰满了三姐妹的人物形象,更为惜春日后果然“做姑子去”的命运归宿埋下了伏笔。
我们还初识了三姐妹的三个贴身大丫鬟:司棋、侍书、入画。这名字取得巧,不但恰好隐示了她们各自主子小姐的爱好特长:迎春爱下棋,探春好读书,惜春善绘画,而且按照“琴棋书画”的顺序,还可以猜到元春的大丫鬟应该叫抱琴,而元春应该是懂乐理善丝弦的。关键是,除抱琴外,司棋、侍书、入画这三个大丫鬟,在后来的故事情节里都有重要的戏份。这些看似偶然捎带一下的“针线”,其实早晚会派上重要用场的。
我们还通过小尼姑智能儿知道老尼姑净虚其人。这个老家伙在后来的故事里,也有重头戏。还知道掌管着各庙月例银子的余信(愚信)手脚不干净:净虚一来,他就上赶着跟净虚“咕唧了半日”。
从王夫人家西北侧的后角门出来,向北往凤姐处时,要走过一条南北向的宽道。路上会经过李纨的后窗户,于是周瑞家的看见李纨正“在炕上歪着睡觉呢。”虽只寥寥几字,却非闲笔,第一,说明此刻已是午后,所以李纨在睡午觉;第二,正因为是午间小憩,所以才没那么郑重其事而是“歪”着,随便打个“盹儿”而已;第三,相较别处而言,李纨这边明显是清冷而寂寞的。第四,为什么薛姨妈的十二枝宫花没有李纨的份儿?因为李纨是寡妇,而按照封建社会的行为规范标准,寡妇是不能涂脂抹粉、簪花戴朵的。


接下来便是凤姐处了。走到堂屋,就看见小丫头丰儿坐在凤姐的门槛子上,见周瑞家的进来就忙朝她摆手,让她先上东边房里待会儿。东边房里,奶子正拍着凤姐的女儿大姐儿睡觉,见周瑞家的问也只是摇头儿。又听见那边一阵笑声,有贾琏的声音,又见平儿拿着大铜盆出来叫丰儿舀水进去。周瑞家的是过来人,马上就明白年轻的小两口在“上演午睡节目”。
这个细节挺有趣,我想,作者这么写来,并无意“涉黄”,而是着意说明此时琏凤小两口尚处在甜情蜜意期,这与后来二人关系日益紧张以至酿到休妻的地步,将形成一个强烈对比,这也是写作手法上的匠心。
得了四枝宫花的凤姐,并没有独享,而是立刻打发人给东府里小蓉大奶奶送去两枝,寥寥几句,就点明了凤姐与秦可卿虽为婶侄,却情同闺蜜的关系。
注意:在凤姐处,周瑞家的见到了丰儿、奶子、大姐儿、平儿、彩明……还听到了贾琏的笑声,但凤姐却始终没露面。为什么?因为在此前的第三回里,凤姐已经隆重出场,作者给了她大量的笔墨,所以此刻不再赘笔——这就是写作技巧。


现在还剩黛玉的最后两枝了,曹雪芹却不忙写,而是横岔出一笔:
周瑞家的走过一个东西向的穿堂,往贾母这边来了。忽然迎面看到自己的女儿。原来,周家的女婿就是第二回中演说荣国府的古董商人冷子兴,前儿因为吃多了酒跟人分争,惹下了官司。周家女儿这会子着急忙慌来找母亲,就是来搬救兵的。周瑞家的是怎么说的?“有什么大不了的!你且家去等我,我送林姑娘的花儿去了就回家来。小人儿家没经过什么事的,就急得你这样了。”
听听,一个下人口气就这么大,足见贾府势力。事实上她还真没夸口,果然到晚上回凤姐事时,只顺便“求求凤姐儿便完了”。
作者插进这样一个小插曲很具匠心,成功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情节多元化、立体化了。
接下来我们来看最后一站。


周瑞家的来到黛玉房中,却没看到黛玉。原来,黛玉此刻在宝玉房中,两个人正解九连环玩呢。这个情节安排得很巧妙,不光说明此时的宝黛年龄尚小,像所有的小孩子一样贪玩,舍不得睡午觉;更重要的,说明两个人从小住在一起,玩在一起,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他们的童年及少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度过的。
周瑞家的进来,笑着说:“林姑娘,姨太太打发我给姑娘送花儿来了。”接下来宝黛二人的反应特别有意思:那宝玉不等黛玉开口,先问道:“什么花儿?拿来给我瞧瞧。”一面早伸手接过来了。这既符合小男孩儿嘴也麻利手也快的特点,也说明宝玉的确是个从小喜欢脂粉钗环的特殊男孩儿。
与宝玉的热、快相比,黛玉的表现则是冷、慢。她甚至都没伸手接,只就着宝玉手里看了一眼,就问道;“是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了呢?”听到周瑞家的说别人都有了,她冷笑一声:“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这是黛玉入府后的第二次出场,却完全不像第一次时的那般礼貌周全、谨言慎行。初读时,很容易诧异。但是再细读,就会在第五回一开始发现一段这样的描写:
……不想如今忽来了一个薛宝钗,年纪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
是了,这就是原因了。宝钗来了之后,黛玉越来越感到压力,有来自宝钗的,也有来自众人的。孑然一身寄人篱下的她,因而多疑、善感,像个小刺猬似的保护自己——这太正常了。同时,作者也在借这个情节,给黛玉的处境、感受和接下来的故事流动,做着进一步的铺垫。
回过头来接着说:
——场面一下子有点僵,周瑞家的听了,一声不言语。亏得宝玉及时出来打圆场,又是问“周姐姐作什么到那边去了?”又是打听“宝姐姐在家做什么呢?”又是打发小丫头代替他跟黛玉先去探望问候一下。这又为下一回的“探宝钗、比通灵”做好了铺垫。
“一声不言语”的周瑞家的,到底为什么会把黛玉排到最后一个呢?
有两种结论截然不同的猜测:
第一,从贾府的建筑布局来看,从梨香院到王夫人处再到凤姐处再到贾母处,大致是一个顺时针行走的路线,不用走重复路、回头路。也就是说,周瑞家的只是下意识地选择了一条最近便、最省脚力的路线而已,并没多想,更无故意。
第二,若从“先客后主”的传统礼节上论,把黛玉排到了最后一个确实不对。别说仆人了,就是贾府中地位最高的贾母,也从来都是先客后主,先黛钗后三春的。作为一个世故圆滑的中年仆人,周瑞家的不会不懂,但她还是这么干了,恐怕正与自宝钗来了之后众人对黛玉的看法和态度有关。
“送宫花”的故事讲完了,信息量是不是很大?

 



 
链接:舅舅没见着 坑倒不老少——老太闲聊《红楼梦》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瑞家的送宫花的顺序,到底只为顺路还是另有设计!
杜老师读红楼(6)—几束宫花串起荣府女眷世界
《红楼梦》非典型性解读(七)
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送宫花黛玉讽周妇,揽镜观容应自惭
送宫花,黛玉真的是小心眼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