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楞严经》学习笔记(四)

——经题里的佛法2:大佛顶


“大佛顶”三个字,

在经题中的含义很简单:

它就是一个赞叹词!

形容至高无上、无与伦比……

但为什么偏要用这三个

很多人看不懂的字来赞叹?

只能说,

因为其中有“佛”,

所以道理不再简单。


“大佛顶”可以这样解释:

如同九乘之巅那样,

楞严经》是一切经的顶层。

因此,这里的

“大”有全部、周遍之意;

“佛”是认识心的本性的最高境界;

“顶”是超越一切之意。

合起来就是,

无任何事物可以超越《楞严经》。

所以,

“大佛顶”就是毗卢遮那佛。


《大宝积经》中有记载:

佛陀成道不久时,

曾有一位名为“应持”的菩萨,

从怀调刹土游化而来,

他到鹿野苑欲求一见佛顶肉髻的边际所在,

但无论他如何变幻自己的身高,

依靠神通力向上追寻,

越过恒河沙数的世界,

仍丝毫不着佛顶边际。

后来他感慨道:

“欲见顶相,永不得见也。”


也有记载说,

悉达多降生之时,

就呈现非常庄严的肉髻相,

之后曾显现隐没,

成佛得道时复次显现。


关于这些内容,

在佛传中有诸多类似奇妙的故事记载。

因此,

这里首先喻以“大佛顶”,

即此经所宣讲的内容在万法之中,

如同如来的顶髻一样,

至高无上,

广大浩瀚无有边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快来瞻礼 全球最神秘最庄严的20尊大佛
还在敲电子木鱼?何不来舟山解读佛系新禅意?
釋迦牟尼佛 音畫大佛
山西太原: 净因寺
大佛頂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圓通章
实拍西藏色拉寺晒大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