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甲午130年祭(一)

——环环相扣的圈套


1894年春夏之际,

朝鲜半岛暴发大规模东学农民起义,

形势非常严峻。

时任中国驻朝总理交涉通商大臣的袁世凯,

建议朝鲜政府请求宗主国出兵戡乱。

清政府受袁世凯对局势错误判断的左右,

作出出兵决策,

由李鸿章具体执行。

于是,

中国军队水陆并进,

两三天就到了朝鲜。

出于对宗主国军队的敬畏,

起义军闻风而散,

出兵任务轻松完成。

这是中国自明末援朝以来,

又一次大规模用兵朝鲜。


出乎清政府预料的是,

这一出兵行动,

完全堕入日本预设的圈套!

蓄谋已久的日本政府,

抓住仇日的东学起义之机挑起事端,

以陆军演习为名,

策划大举进兵朝鲜。

东学起义暴发期间,

日本驻朝外交官就尽其所能地

诱惑欺骗袁世凯,

怂恿中国出兵,

全力把中国军队拖入朝鲜半岛。

于是,

中国军队入朝后尚未站稳脚跟,

日本军队随即源源不断而来,

朝鲜局势一夜之间发生剧变。

两千多在朝中国军人

一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如何应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局?

李鸿章心里清楚:

“北洋所有之实力,

以之自守,尚可勉足敷用;

战于境外,虽蕞尔日本,

胜算亦所难必。”

他幻想通过外交化解冲突,

但由于日本早已倾全国之力,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李鸿章在摇摆不定间,

不但错失了宝贵时机,

更是迎来了清政府一力主战的严令。

他匆匆计划战事,

准备增兵朝鲜。


让人难以想象的是,

中国军队的运兵计划,

被天津电报局的工作人员

几乎同步泄露给了日本间谍石川伍一。

更加鬼使神差的是,

在李鸿章举棋不定的紧要关头,

俄国透露有直接派远东舰队干涉的意向,

英国也警告日本要对挑起战争负责。

一直没有放弃外交幻想的李鸿章认为出现转机,

取消了北洋海军大队赴朝的命令,

再一次白白错过了

原本摆在中国海军面前的天赐良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沉没的甲午》读后感
1916年袁世凯去世前预言:有三个人可能统治中国,这三个人是谁?
释读中国历史351:被印在1万日元上的福泽谕吉,让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100多年前,李鸿章曾告诫后人:想要中国没后患,必须先灭日本
甲午战败的原因:大清军队主要对内,没有对外的能力,怪不得李鸿章!
解读甲午战争导火索:为什么会是朝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