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终究是人无完人,强人如曹操,也有十大错在身

政治上,曹操惩办豪强、稳定局面、唯才是举、尚礼重法,擢拔起用了一大批平民官吏,甚至的袁绍的谋士陈琳,曾写下大骂曹氏祖宗的檄文,但曹操不以为意,依然对陈琳加以重用;

军事上,曹操精通兵法、治军严整、爱惜将才,从镇压黄巾、共剿董卓始,一路驱袁术、灭张绣、擒吕布、破袁绍、击刘备、征乌桓、降刘琮、败马腾,虽在赤壁败给孙刘联军,但业已统一中国北方地区,为国家一统奠定基础;

经济上,曹操施行屯田、改革户籍、兴修水利、提倡廉洁,也有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施政措施;

文学上,他的作品感情深挚、气韵沉雄、胸怀天下,《观沧海》、《短歌行》、《龟虽寿》等很多名篇脍炙人口。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是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举世公认的治世能臣,先后官至东郡太守、兖州牧、丞相,爵至魏王。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在治国理政、文学修养方面近乎完美的人,也曾犯有“十大错”——

一错:挟天子。按曹操的话说,他不是“挟”天子,而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奉主上以从民望”,谁都不会说自己是坏人对不对?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他的所作所为确实是“挟”非“奉”。“挟”天子后,曹操确实可以借天子之诏以令诸侯,在军事上可谓屡屡得利,这也是他迎天子的本意。

可是,在政治上,这一招却让曹操永背奸贼之名,令历史唾骂,他的“奸雄”之名恐怕也多来源于此。但以曹操的任人唯贤和杰出军事才能,又善于笼络人心,在其早期的征伐中,即便没有挟天子之利,对他来说,胜利也是很容易的。相反,挟天子之后反而招来了敌人,也为对手提供了出师之名。

第一个反对的就是汉献帝,衣带诏密令讨伐曹操;第二是汉朝的无数忠臣,如太医吉平、国舅董承,甚至皇叔刘备、西凉马腾等等;第三是大小数十位对手,比如官渡之战,曹袁两军对垒之际,曹操以鞭指袁绍曰:“吾于天子之前,保奏你为大将军,今何故谋反?”绍怒曰:“汝托名汉相,实为汉贼!罪恶弥天,甚于莽、卓,乃反诬人造反耶!”操曰:“吾今奉诏讨汝!”绍曰:“吾奉衣带诏讨贼!”所以,这天子到底是旗帜还是包袱呢?

二错:睡张婶。建安二年,曹操南征宛城,张绣知道不敌,主动投降,本应皆大欢喜,但是曹操老毛病犯了,在张绣归降之时强占了其婶娘邹氏。

张绣重礼法,得知消息后一气之下偷袭曹营。由于毫无防备,曹军大败,曹操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及古之恶来典韦战死,就连曹操本人也是勉强躲过一劫。如果典韦不死,曹军的战斗力势必会增强不少;如果曹昂不死呢?这可是嫡长子啊,必定是曹操的继承人,也就不会有曹丕、曹植等兄弟之争,没有七步赋诗了,也可能不会有司马氏什么事了。这样看,曹操这一睡可能还真的改变历史了呢!

三错:纵刘备。刘备乃人中龙凤,世之枭雄,志向远大、贤名在外,但一直苦于没有事业的基础,没有自己的地盘,始终无法壮大自己的实力。话说刘备在徐州时被吕布攻打,走投无路,只得投靠曹操。

曹操这时候奉天子以令不臣,已经官至丞相,加上在虎牢关讨伐董卓时,就对刘关张心有好感,听说刘备来投,十分高兴,马上就要给刘备封官。但是荀彧劝说曹操不要重用刘备,说刘备是一个英雄,不可能甘居曹操手下,既然主动前来,就应该将其杀掉,此时不杀,必成后患。曹操内心是不愿杀刘备的,加上他的第一谋士郭嘉也劝说曹操不要杀刘备,不然会令天下其他想要投靠曹操的人寒心,而曹操最终也采用了郭嘉的计谋,接纳了刘备。

之后曹操和刘备相处融洽,甚至演了一出青梅煮酒论英雄。后来袁术称帝,曹操欲起兵攻打,刘备抓住时机主动请缨,曹操念及刘备忠心,命他前去攻打袁术。当初刘备本就是无奈才投靠曹操,在许都这段时间,见曹操的所作所为,并非真心扶持汉室,此次攻打袁术正好错机脱身。用他自己的话说,“吾乃笼中鸟、网中鱼,此一行如鱼入大海、鸟上青霄,不受笼网之羁绊也!”待到曹操反应过来刘备可能是要逃跑,派人来追,命其返回许都,也被刘备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拒绝了。

四错:放关羽。关羽是刘备的结义兄弟,义字当头,为后世所敬仰。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刘备得天下,除了自己能力素质突出之外,靠的就是关、张、赵等生死兄弟,而关羽便是刘备最得力的帮手。

徐州兵败后,关羽无奈栖身曹营,虽说是降汉不降曹,但大家心知肚明,其实就是投降了曹操。曹操深爱关羽,给他做衣服、送金帛、送白富美(绝对是真爱),甚至吕布坐骑赤兔马也送关羽了(替吕布伤心3秒,当年吕布就因为此马,外带一点金银,就杀丁原跟董卓了),但始终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关羽始终想着兄长刘备,这深深地伤了曹操的心,当然也让曹操越发敬重关羽。

后来得知刘备在河北袁绍处,关羽去寻兄,过五关斩六将,曹操竟然也没有拦下,还送他通关“秘籍”,错放了这名大将。跟随刘备转战荆州后,关羽屡立战功,镇守荆州面对曹、孙两面攻击,游刃有余,水淹七军吓得曹操都差点迁都。

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被曹操轻易放走了。其实聪明如曹操,肯定也想过杀死关羽,不让他去寻刘备,但是关羽从“温酒斩华雄”到斩颜良、诛文丑,已经积累了不小的威名,此时杀关羽,害贤之名实在太重,是曹操也非常忌惮的事,只能称赞他“不忘旧主、来去明白,真丈夫也”,与关羽洒泪而别。但是从后来华容道事件看来,曹操放关羽可能真的是上天的安排,关羽对曹操知遇之恩心存感念,方才放曹过了华容道,成就一段千古佳话!

五错:急东南。所谓急东南,就是急于袭取东南。曹操的心态我们可以揣摩一下,当时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又刚刚收降了荆州刘琮手下几十万马步水军,可谓气势正盛,当然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好大喜功、骄傲轻敌,以疲惫之师发动对吴作战,加之北方兵士不习水战,最终铩羽而归。这一战,曹军大伤元气,短期内不可能再发动大战,这为东吴休养生息提供了时间,更为刘备诸葛亮趁机抢夺地盘、招兵买马创造了时间,从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那么曹操到底错在哪里呢?对时势的分析失误,选择攻打东吴就是错的。东吴凭借长江天险,兵精粮足,文臣武将不少,就连壮志雄心的诸葛亮也很清醒地告诫刘备:“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而此时其它势力还有刘焉之子刘璋占据的益州,韩遂、马腾占据的凉州,张鲁占据的汉中,刘备更是兵微将寡、东逃西窜,没有任何反抗之力。收拾完这些,把大战的准备工作做的更充分一些,再攻打东吴,是不是更好呢?

那时东吴孙权并无开疆拓土的雄心,假如曹操拉拢、安抚东吴,封官许愿,保证孙刘两家不至于结盟,然后先灭韩遂、马腾,然后收关中、取陇西、夺汉中,进而占据益州,这些势力对于曹操来说可都是软柿子,随便捏的那种。完成这一步,然后兵分两路,水路沿长江顺流而下,直取荆州、江东,陆路从北向南,兵锋直指建业。水陆两路钳形攻击,是不是比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赤壁之战更稳妥一些呢?而且益州可是刘备后来的根据地,曹操在刘备没有坐大的情况下,先夺益州,刘备本事再大,诸葛亮脑子再好使,在天下只有孙曹两家的情况下,哪一家也不会让刘备得到多少好处。

六错:杀蔡张。这是错,也不是错。说错,因为蔡瑁张允均是荆州降将,还未得到曹操完全信任。曹操进战心急,催促蔡张二人进兵,而蔡张总是以水军尚未训练纯熟为由不同意进兵,二者角度和立场不同,看问题自然不同,但蔡张已然让曹操心里不爽。

其实蔡瑁张允是没有错的,他们与东吴打过交道,深知周瑜水军的厉害,是以不想贸然进兵,让水军白白送命。赤壁之战时,郭嘉已经过世,曹操身边谋士对于战局把握明显不够清晰,也没有在曹操面前说话有足够分量之人,导致曹操误中东吴之计。但为了稳定人心,不使军心混乱,即便是曹操,也只能将错就错,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咽。况且蔡张也确实不合他意,延误进兵时间,杀二人后,大军也更能体会到曹操大战的决心。所以说曹操也没有错,他也不容易。

七错:信黄盖。曹操为人多虑,“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他的人生准则,从他杀吕伯奢、杨修事件中可见一斑,他确实好疑、缺乏安全感、容易冲动。

但是他为什么又相信黄盖会真心投降呢?赤壁之战,曹操接二连三中周瑜之计,先是蒋干盗书导致误杀蔡瑁张允,后被诸葛利用其多疑的性格缺点,“借”走了十万支箭,又因为北人不习水性,水上作战不能发挥自身优长,让庞统连环计得逞,误以为在水上也能如履平地了,甚至蔡中、蔡和不带家小诈降这样非常容易识破的小计,曹操竟然也以为周瑜中计了?

归根结底,还是性格使然,自负又多疑的曹操,有了前面这么多铺垫,身边谋士因为惧怕曹操责罚他们而不敢讲逆耳之言,所以在接连试探几次来献诈降书的阚泽之后,曹操信了,他相信了东吴三世老臣黄盖为了自己的面子会背叛东吴,这也直接导致了赤壁之战的失利。

八错:慢张松。赤壁之战后的曹操,已是魏王,权力达到顶峰,身边文臣武将极多,可以说是文不缺谋、武不缺将。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西川刘璋特使的张松来见曹操,原准备把西川地图献给曹操,不料曹操见其相貌猥琐,为人高傲,不予礼遇,对他很是不屑,即便是见识了张松的过目不忘之能,曹操也觉得这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上不得大台面,最终将其乱棍打出,错失夺取西川良机。

曹操自己没拿到倒也罢了,却未料到便宜了刘备。张松归川路上,刘备率卧龙、凤雏、子龙、云长一众明星夹道欢迎,把张松感动坏了,后者很痛快地将西川地图献给了刘备,为刘备谋取西川提供了重要支持。如若此图被曹操得到,以曹操集团的实力,乘势取汉中,夺两川,尔后两面夹击荆州、东吴,刘备诸葛亮本事再大、运气再好,亦难抵挡。曹操因慢待小人错失良机,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九错:杀华佗。华佗是曹操同乡(老乡老乡,背后一枪),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为擅长外科,发明“麻沸散”辅助外科手术,在三国时代,是不折不扣的神医。当时曹操可能为国操劳用脑过度,经常头疼,遍寻名医,最后找到华佗,但是却把他杀了。

曹操杀华佗有两种说法,《三国志》的说法是华佗看不惯曹操为人奸诈,不愿为曹操治病,撒谎说自己妻子病重要回乡看望,便一去不返,最后被曹操抓回来关在狱中拷问致死;《三国演义》的说法是,华佗见了曹操,望闻问切一番,告诉曹操说,丞相总是头疼是因为脑子里进了“风涎”,若要除根,就先服下我的麻沸散,等麻醉有效果的时候,我用斧子劈开脑袋,把风涎剥离出来,这样丞相的头疼病就好了。

曹操为人多疑,怎么可能允许华佗劈开脑袋?更怀疑他是要为关羽报仇,于是把华佗关押拷打致死。不论哪种说法,都是曹操杀了华佗无疑,而且此后不久,曹操也一命归天了。千古名医,救人无数却不能自救,救命之术也没有流传后世,怎不让人感慨万千!

十错:留司马。古人喜观面相,加上曹操疑心很重,早就对别人说司马懿鹰视狼顾、不为人臣,但奇怪的是,司马懿却成为了曹操托孤的四位重臣之一(另三人为曹洪、陈群、贾诩),是什么原因呢?

考虑有三个原因,一是诸葛亮尚在,且一直以兴复汉室为己任,遍观魏国诸臣中,能与诸葛亮对抗的,也只有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一人而已,所以要留他;二是司马懿与曹丕关系一直不错,治国能力也很强,留下来辅佐曹丕也是非常合适的;三是虽说曹操对司马懿有所怀疑,但司马懿一直以来都是韬光养晦,从未表现出任何的不臣之心,关键时刻也都是在为魏国着想,加之司马懿也已41岁(曹操155-220年,司马懿179-251年),曹丕才33岁,比司马懿小8岁,不出意外应该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意外恰恰出现了,曹丕40岁病逝(187-226年),曹丕的儿子曹叡(204-239年)仅仅36岁也一命呜呼了,曹氏后代寿命真的是越来越短,而司马懿在曹叡死后都还活了12年,熬死了曹家三代人!虽说司马懿一生是魏臣,没做任何改朝换代的事,但是高平陵政变诛杀曹爽后,曹魏政权已经完全在司马氏的掌控之中了!曹操终究是算漏了自己后代寿命太短这一点,留下了司马懿这个鹰视狼顾之人。不过古人看面相还是很准的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著名学者汪宏华新解走麦城谜团:刘备丧尽天良谋害关羽
曹操5大错:错睡1人,错杀1人,错放1人,错留1人,错信1人
曹操一生五大错:错睡1人,错杀1人,错留1人,错信1人,错放1人
东吴为什么一定要拿下荆州,为此不惜杀死关羽和刘备翻脸?
羽扇纶巾帅小伙,一言不合就放火
《三国演义》 内容梗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