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万历皇帝的作死之举:不是不上朝,而是大肆敛财充盈“小金库”

摘要

这不就是毫不顾忌吃相了吗?也太难看了吧?万历才不管那么多呢,给我收上钱来就行,让咱家小金库的钱多多益善。

万历把这帮“豺狼”放出五六年后,全国“如沸鼎同煎,无一片安乐之地。贫富尽倾,农商交困。”

万历的小金库是丰厚起来了,但后果也越来越可怕了。

你家有矿?出手阔绰?天不怕地不怕?呵呵,也就是在今天你可以这么“嚣张”一下,要是赶上万历这个皇帝,早给你准备了一个叫“矿监”的特派员,时不时去你家矿上溜达一圈,几天功夫管保你家破产!

怎么回事啊?咱们从头细说。

01

明朝亡于崇祯,但一直有种说法,“明实亡于万历”,这个说法还是很有道理的,万历享了一辈子福,两腿一蹬,走了,把一个烂到了底的大明王朝甩给了崇祯,让崇祯背了亡国的锅。

要说万历确实有点福分,虽然童年很阴暗,万历的爷爷是嘉靖,嘉靖很迷信,相信那些术士告诉他的什么“二龙不相见”的鬼话,所以万历出生的时候,他老爹都不敢告诉嘉靖,无名无份地活了七、八年,到七、八岁的时候才给他起了个名字,叫朱翊钧。但他一上位可就踏踏实实干了四十八年,成了大明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当然,也成了“历史最懒”的皇帝。

万历有个好老师,叫张居正,一心为大明着想,厉行改革,为万历打下了一份厚实的家底,到张居正去世时,大明王朝的国库七百万两积银,粮食储备更是可以满足正常十年的开支。

有这么个好老师,万历也就没啥想法了,反正他想啥也没用,他在位前十年朝政都被张居正把持着呢,张居正死后他倒是来了劲,直接费了老师的改革,还给老师定了诸多罪名,从名声上把老师搞臭了,折腾完了他也不想上朝了,他在位后三十年直接就没上过班,躲在宫里自己耍自己的,炼炼丹求求道啥的,所以后世指责万历时,不上朝是一条主要罪名。

其实,在明进内阁制度的保障下,万历上不上朝还真没太大影响,国家该怎么运转还是怎么运转,再说,万历不上朝,就不代表他没有能力左右国家大事,他只是懒得和那帮大臣们见面。

那为什么又说“明实亡于万历”呢?这是因为万历有一个毛病,就是他总觉得自己穷,满足不了自己的欲望,所以他想方设法从民间敛财以充盈自己的小金库,这造成了对朝廷整体财政收入的冲击,从而真正动摇了国本。

02

什么?一个皇帝觉得自己穷?天下都是皇帝的,哪有穷的道理?

话是这么说,可在明朝,当个皇帝也确实不容易。

明朝皇帝的私人收入和王朝的财政收入是完全分开的,皇帝的个人收入来源于哪里,怎么征收等都有明确规定,包括皇帝自己什么时候花钱,花多少,那都是有制度的。

皇帝的个人收入,也就是他的小金库,叫内库,所谓的内府十库,各有名号,储存的东西不一样。

储存金银的主要是内承运库,天财库、广惠库贮藏钱钞,其他库基本上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各色实物,供皇室吃穿住用行。

这些财物名义上都是皇帝个人的,但也不能全部用于自己的吃喝玩乐,有时候皇帝一高兴,赏赐大臣点银子或布料啥的,这都得从自己的小金库中出,比如犒赏功臣什么的,基本上都是从皇帝的私人腰包里出。这很容易造成皇帝小金库库存的减少,这还不算什么。

主要是户部还要截留一部分皇帝的收入。户部是国家的财政部,掌握国家财政支出。各地给皇帝上供的物品,要先通过户部折银征收,也就是户部分走了一部分皇帝的私房钱。大概有多少呢?《万历会计录》中记录着呢,各种物品,特别是丝帛,竟然可以拿走大约40%左右的皇帝的收入。

户部拿了,工部也要拿。从内库收入变为工部银库收入的新增各项杂料银、杂派折银、柴夫折银等,在万历年间不断增多,万历四十三年时竟然达到近90万两,也就是说万历的小金库少了90万两真金白银。

这样皇帝就越来越穷,但是皇帝家大业大,用钱的地方也很多,比如万历的弟弟潞王大婚和就藩两件大事,就花费了他不少的钱财,一下子让他有点捉襟见肘了。但是这还不算完,还有一项支出,皇帝得管,就是军费。

按道理打仗是国家的事儿,用不着皇帝掏个人的钱包,但架不住仗打多了,军费就不够了,万历年间战事不少,比如著名的万历三大征,这就导致户部、兵部财政紧张,这时候怎么办,大臣们就想起来了,皇帝有钱呀,于是纷纷要求皇帝支援一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万历再不乐意,也不能看着仗打不下去,万历四十六年,发50万两内库银开支辽饷;四十七年三月,发辽饷36万两;万历临死时,还下遗诏发内库银100万两充作北边军饷。其实大家看看,这些钱都干啥呢?都是和努尔哈赤的后金政权在作战啊。所以说万历并非是个啥都不管、一窍不通的懒皇帝。

但很明显,这么弄来弄去,万历的小金库可就萎缩得不像样子了,万历越来越觉得自己太“穷”了。

03

穷则思变,皇帝也一样。别看万历不上朝,但他琢磨的事儿可不少,该怎么弄钱呢?

我们都知道,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已萌芽,手工业、商业很繁荣了。万历想出了一招,那就是臭名昭著的“矿监税使”。

从万历二十四年起,他往全国各地派出了大批宦官,开始为自己的小金库掠夺民间财富。

所谓矿监,并不是真正地去开矿或以矿收税,面是见“富家钜族,则诬以盗矿;良田美宅,则以为下有矿脉,率役围捕”,说白了,就是勒索富家大族,拿钱买命。

而税使,则是在重要城镇、关隘和水陆交通要道,设卡征税,“水陆行数十里,即树旗建厂”,甚至在长江上,“一日而经五六税地”,也就是载货物的船只,航行一天,要交五、次税,以至“穷乡僻坞,米盐鸡豕,皆令收税”。

甚至丧心病狂达到了什么程度呢?“矿不必穴,而税不必商;民间邱陇阡陌,皆矿也;官吏农工皆入税之人也”,也就是说虽然打着“矿监税使”的旗号,但根本不管你这里是不是矿,有没有矿,直接要钱;而收税呢,更不是只针对商业活动来收,只要你是个人,让你拿你就得拿。

这不就是毫不顾忌吃相了吗?也太难看了吧?万历才不管那么多呢,给我收上钱来就行,让咱家小金库的钱多多益善。

万历把这帮“豺狼”放出五六年后,全国“如沸鼎同煎,无一片安乐之地。贫富尽倾,农商交困。”

万历的小金库是丰厚起来了,但后果也越来越可怕了。

一是他的这部分收入,是独立于国家正常的税收之外的,他这般横征暴敛,必然沉重打击了工商业的发展,破产者比比皆是,正常的税收大幅减少,也就是国库的钱越来越收不上来了,“一岁减缩一岁”,一年不如一年。

二是必然带来人民的反抗。矿监税使“所至,数激民变”,六、七年间,全国发生的抗争事件,甚至暴动,大小不下数百起。

这两个后果,从根本上动摇了明王朝的统治根本。

04

发生于万历四十七年的萨尔浒之战,是明清博弈的战略性决战,明朝共投入11万军队抗击后金6万军队,看似压倒性的军事优势,却是惨败,几乎全军覆没,由此也注定了日后满清铁蹄入关的结局。

萨尔浒之战为什么明军如此惨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万历王朝已无财力支撑这场大规模的战斗,应是主要原因。

《明史纪事本末补遗》:“朝议只恐师久饷匮,大学士方从哲、兵部尚书黄嘉善、兵科给事中赵兴邦等皆不顾边防实际,每天发红旗催战。方从哲促杨镐急发兵,杨镐惶惧计无所出。”万历年间国库空虚,朝廷无力长期供养对金作战的主力部队,因此万历及朝中众臣皆催促杨镐速战速决,导致其贸然进军,陷敌包围。经历“万历三大征”以后,民间钱财也几乎被“矿监税使”盘剥殆尽,萨尔浒之战连三百万饷银也无从筹集,这仗,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万历还是“幸福”的,萨尔浒之战后,万历四十八年,他寿终正寝了,崇祯,于是接过了这口“烂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万历时代的矿税斗争
第二、内帑可能的收入支出;
从万历皇帝的内库减少入手,来看万历为什么要设立矿监税使敛财
关于崇祯的内帑
明朝财政不积极
大明王朝真的是被壬辰战争拖垮的吗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