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宇文泰的政治智慧


摘要

宇文泰一生,正处在由乱到治的历史转折点,他在纷繁复杂的乱世之中,观时而变,顺乎历史发展的潮流,终至取威定霸,转弱为强,南清江汉,西克巴蜀,北控沙漠,奠定北周王朝之基础。他在位时所颁行的兵制、选官之法等等更是开隋唐政治制度之渊源,宇文泰的功业可谓盛矣,堪称是中国历史上继孝文帝元宏之后的又一位鲜卑族杰出的人物。

(宇文泰画像  来源:网络)

北魏末年的北地边防六镇,就像是一座炙热的炼丹炉,炼出了高欢、侯景、可朱浑元、宇文泰、贺拔岳、独孤信、李虎、侯莫陈悦等一大批乱世神怪,将北魏朝廷搅得天翻地覆,逐渐形成以高欢、宇文泰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分裂北魏成东西魏,但最终是宇文泰奠基的北周吞并了高欢奠基的北齐。

这一结果,自然同高欢、宇文泰的个人的政治智慧和能力有关,前文说过了高欢虽有政治敏锐性却缺乏长期的政治战略谋划能力,今天咱们就说说宇文泰的政治智慧。

01

宇文泰生于507年,是六镇之一的武川镇人,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武川县,其祖上应是南匈奴,宇文部后被鲜卑慕容灭,于是一直效力于慕容氏建立的诸燕政权,北魏灭后燕,宇文氏被迁徙到武川镇,到宇文泰这一代时已完全鲜卑化了。

宇文泰的父亲宇文肱是武川当地豪强,与武川镇军主贺拔度拔、当地另一豪强独孤信多有交往。

六镇起义时,义军首领破六韩拔陵手下大将卫可孤攻陷武川镇,宇文家族与贺拔家族、独孤信联手,纠合流民,谋杀了卫可孤,但宇文泰的大哥宇文颢战死。

随即铁勒人趁乱入侵武川,贺拔度拔战死。

宇文父子和贺拔度拔的儿子贺拔允、贺拔胜、贺拔岳还有独孤信随即跟随流民进入内陆。

宇文父子先是投于起义军鲜于修礼部,在与北魏战斗中宇文肱、宇文泰的二哥宇文边战死;宇文泰和三哥宇文洛生又加入到起义军葛荣军中,葛荣被尔朱荣剿灭,归入尔朱荣部。

宇文兄弟颇有雄杰之名,尔朱荣对此很是忌惮——“太祖兄弟雄杰,诛太祖第三兄洛生,复欲害太祖。太祖自理家冤,辞旨慷慨,荣感而免之”

是说尔朱荣杀害了宇文洛生,又要杀宇文泰,但宇文泰慷慨陈辞,打动了尔朱荣而放过了宇文泰。

这个记载可谓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杀宇文洛生是实,是真;但尔朱荣听了一番宇文泰的演讲就从要杀一个人转变为爱上了一个人,这就有点戏剧性了。

其实史书这种写法很普遍,在记录帝王早期经历时总是传奇化甚至神化,史书记载宇文泰出生时“生而有黑气如盖,下覆其身……背有黑子,宛转若龙盘之形”,也是这种写法。

宇文泰得以保全性命,应该是得益于贺拔岳。

贺拔岳追随尔朱荣比较早,以其出色才干深受尔朱荣器重。

宇文家族与贺拔家族本就是武川镇故人世交,贺拔岳出手相助也在情理之中。

不管怎么样,宇文家族至此只剩宇文泰一人。

宇文氏家族可谓是乱世中人民颠沛流离的一个缩影,在波及整个中国北方的六镇大动乱爆发的时候,很多像宇文泰这样的胡族家庭遭受到颠沛流离、生离死别的不幸,宇文泰在社会动荡中饱经离乱,但也因此得到了锻炼。

02

宇文泰被贺拔岳救下,从此就跟着贺拔岳混了。

529年,南梁著名的白袍将军陈庆之护送逃往南梁的北魏北海王元颢北伐攻入洛阳,此时北魏朝政被尔朱荣把持,尔朱荣命贺拔胜、贺拔岳兄弟出征,宇文泰跟随,大败陈庆之;530年,各地起义军几经内乱和挫败,归于关右万俟丑奴,此人在高平,也就是今天的宁夏固原悍然称帝,尔朱荣以自己侄子尔朱天光为帅,贺拔岳和侯莫陈悦为左右大都督讨伐万俟丑奴,宇文泰作为贺拔岳的先锋率先击败了万俟丑奴的大将尉迟菩萨,为贺拔岳彻底剿灭万俟丑奴立下了大功,宇文泰在军中逐渐积累起了自己的声望。

恰在此时,北魏首都发生惊天大事,孝庄帝不堪忍受尔朱荣的专政,设计杀死了尔朱荣,随即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高欢崛起,尔朱氏联合起来对付高欢,尔朱天光也率自己的部队东下。

贺拔岳、侯莫陈悦就成了关中、陇右的两大军事集团,他们又联手攻灭了留守长安的尔朱天光之弟尔朱显寿,彻底控制了关中的局势。

高欢在与尔朱氏的争斗中胜出,魏孝武帝元修即位,把持朝政。

高欢刚平定关东,暂时无力西进与贺拔岳争雄,遂任命贺拔岳为关西大行台以拉拢,也就是关西这点事儿你贺拔岳说了算。

贺拔岳就任命宇文泰为行台左丞,相当于贺拔岳的副手。

而北魏中央政权中,孝武帝元修和权臣高欢的矛盾也在不断激化。

元修听从身边近臣王思政建议,秘密联络贺拔岳,想以贺拔岳牵制高欢。

朝中无人的贺拔岳,深知自己现在往大了说也就是一方军阀,朝中局势必定会影响自己的选择。

关键时刻,宇文泰的政治智慧显露了出来。

宇文泰主动出使晋阳,也就是高欢的老巢,大丞相府,自己要亲自见一见高欢,给这个不世枭雄算算命。

高欢见到宇文泰后,很为眼前这个年轻人所惊艳(高欢大宇文泰十二岁),二人一番畅谈,高欢为宇文泰的仪表才华所折服,欲留宇文泰为己用,宇文泰摸清了高欢的虚实,心想我哪能跟着你玩儿呢,赶紧告辞而返。

宇文泰走了,高欢还琢磨呢,想不到贺拔岳手下竟有此等人物,再往深一想,吓出一身冷汗,这样的人,哪能放回去啊。

赶紧派人去追,一直追到潼关也没追上。

高欢就这么放走了自己一辈子的敌手。

宇文泰回到长安,对贺拔岳交了实底:“高欢这个人决不是甘于臣下者,早作打算吧,他肯定与孝武帝也尿不到一个壶里,今后争夺天下,就是你和他之间的事儿了。”

宇文泰建议贺拔岳以关中为根据地,与高欢并争天下。贺拔岳随即将大本营迁至关中西面的平凉,以便控制周边的秦州、南秦州、河州、渭州等地,诸州和散落在河西的胡族势力慑于贺拔岳的威势,纷纷表示听从其节度。

宇文泰还从政治道义为贺拔岳作了规划:“西辑氐羌,北抚沙塞,还军长安,匡辅魏室,此桓文举也。”

现在咱们还得打着匡扶魏室的名义!

贺拔岳很是佩服,确定了“收西陇、扩军实、佐魏室”的政治军事总路线,又委派宇文泰出使洛阳,面见孝武帝,孝武帝大喜,封宇文泰为武卫将军。

533年八月,孝武帝授贺拔岳为都督、华等二十州诸军事、雍州刺史,贺拔岳封宇文泰为边塞要地夏州的刺史,宇文泰也终得以掌一方之军政。

前面为什么说在这一段时间,充分显露了宇文泰的政治智慧呢?

他主动出使晋阳,面见高欢,是一种巨大的勇气,也是这种勇气进一步加深了贺拔岳对宇文泰的信任,从此后二人之间不仅仅是家族关系的维系,更是一种为了共同事业而团结奋斗的关系;然后他又出使洛阳,面见孝武帝,这使得宇文泰捞足了政治资本。

宇文泰当然不会知道过不了几年,贺拔岳会突然被侯莫陈悦设计杀害,但他此时的这些举动,确实为他能顺利接替贺拔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3

贺拔岳与孝武帝眉来眼去,款曲暗通,高欢自然不会毫不知晓。

既然此时还无力西进,高欢就使出了各种离间之计,分化拉拢,在这方面高欢是个高手,他敏锐地观察到,关中陇右,除贺拔岳外,侯莫陈悦也是一位实力派,而且与贺拔岳“等夷”,也就是地位相当,但贺拔岳功在,实力在侯莫陈悦之上,平时也很轻视侯莫陈悦,侯莫陈悦对贺拔岳有一种既害怕又不服的微妙心态。

高欢极尽拉拢之能事,使得侯莫陈悦渐渐在政治上倒向了晋阳。

534年,贺拔岳通知侯莫陈悦,让他率兵讨伐投靠高欢的灵州刺史曹泥。

贺拔岳和侯莫陈悦带兵至高平时,侯莫陈悦邀请贺拔岳到自己军中商议作战部署,贺拔岳没有多想,只带少数随从就去了。

侯莫陈悦在中军帐埋下伏兵,贺拔岳被砍身亡。

这位杰出的军事家,本来有可能争夺一统天下的贺拔岳就这样因大意而一命呜呼!

侯莫陈悦也没多大出息,头脑一热砍了贺拔岳,自己反而不知道怎么办了,他更不敢去收服贺拔岳的部队,反而连夜撤兵回了老巢水洛城。

再说贺拔岳部队,突然就群龙无首,好在侯莫陈悦没有借机进攻,于是暂时由年龄最长的将军寇洛带领,返回了平凉大本营。

但贺拔岳的势力究竟该由谁接管呢?寇洛虽然年长,但自知能力平庸,无法平衡贺拔岳手下这些身经百战、能力资历不相上下的将军,自请退位。

贺拔岳身亡的消息迅速传开,巨大的权力真空出现了,各方必然蠢蠢欲动。

孝武帝派出元毗,收纳贺拔岳部众;

高欢方面派出大将侯景入关,企图招抚贺拔岳余部;

镇守荆州的贺拔胜,派出独孤信赶赴关中。

从政治道统上来说,贺拔岳本就是北魏朝廷任命的官员,北魏孝武帝此时和大丞相高欢的矛盾日益显露,他一直希望能借助贺拔岳牵制高欢,此时贺拔岳突然去世,他留下的军事力量,孝武帝当然希望能为己所用。

而高欢一直视贺拔岳为对手,正好趁此机会,消灭贺拔岳势力。

贺拔胜是贺拔岳的哥哥,弟弟死了,自然也想接手这一部分势力。

但他们都忽略了一个人——镇守夏州的宇文泰。

其实贺拔岳出兵攻击曹泥时,就曾派人和宇文泰商议过,宇文泰一眼看出了这其中的弊端:曹泥虽心向高欢,但高欢远在关东,并不能对曹泥有所真正的支持,曹泥不过据一灵州,在关中也掀不起什么风浪,并不足虑,不如暂且搁置,先巩固自己地盘势力,况且要和侯莫陈悦一起出兵,侯莫陈悦一贯贪而无信,他手中掌握着一支强大的军力,是贺拔岳日后的强劲对手,一旦侯莫陈悦在高平发难,局势就难测了。

宇文泰的这番分析,再次显示了他卓越的政治眼光。

但贺拔岳这次没听宇文泰的,执意出兵,竟被宇文泰说中。

贺拔岳的死讯传来,宇文泰悲痛之余,也考虑着眼前的形势。

再说贺拔岳手下的那帮大将,寇洛请辞,群龙无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在这关键时候,赵贵站了出来,提议,速请宇文泰来平凉主持大局。

赵贵也是武川镇人,跟随贺拔岳平定关中,累迁至大都督,地位显赫,颇有声望。

赵贵说“窃观宇文夏州,英姿不世,雄谟冠时,远迩归心,士卒用命。加以法令齐肃,赏罚严明,真足恃也。今若告丧,必来赴难,因而奉之,则大事集矣”。

赵贵把宇文泰好一顿夸,这里面自然有赵贵与宇文泰的私谊,但更重要的是两方面,一是赵贵本人的影响力,他本就是贺拔岳的心腹,贺拔岳死在侯莫陈悦营中,是赵贵不避危险,带人诈降入营硬是把贺拔岳的尸体抢了回来,这让他说话更有威信;二是宇文泰本身的能力,宇文氏与贺拔氏的世家故友这种关系大家都是知道的,宇文泰在贺拔岳身边也是屡立战功,并且出使晋阳与洛阳,政治资本也足够。

所以赵贵的提议一出,“诸将皆称善”。

表决一致通过,赵贵委托督都赫连达星夜赶赴夏州,迎接宇文泰赴平凉主持大局。

宇文泰手下有人劝阻,说是现在形势未定,侯莫陈悦大军近在咫尺,万一出现意外可就麻烦了。

宇文泰早已下定决心要去,他说,侯莫陈悦没有什么可担心的,若他有想法,害死贺拔岳后就直接进攻平凉了,哪里还会退回水洛城,可知他是一庸庸之辈;如果不及时赶到稳定军心,时间一长,各生想法,大军可能真要散了。

宇文泰的政治智慧让他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在去平凉路上,遇上高欢派来的侯景,以宇文泰的眼光,自然知道侯景前来的目的,宇文泰正言厉色警告:“贺拔公虽亡,还有我宇文泰在这里,你侯景来干什么?”

一番话说得大气磅礴,侯景本是个凶残之人,但被宇文泰的气势所压制,竟然吓得魂飞魄散,慌忙逃回了关东。

宇文泰到了平凉,在诸将领的拥戴下,顺利接收了贺拔岳的兵权。

此时代表贺拔胜的独孤信也到了平凉,一看到宇文泰已接收兵权,知道自己的使命断难完成,但独孤信和宇文泰家族也是世交,与宇文泰也是好友,虽然心中难免有想法,但也表示对此很高兴。

宇文泰见到独孤信也很激动,他知道独孤信与孝武帝关系亲密,于是委托独孤信到洛阳去见孝武帝,向孝武帝说明贺拔岳被刺一事及自己接替贺拔岳的前后经过。

宇文泰为什么要让独孤信去洛阳呢?

这就是宇文泰的政治智慧过人之处的体现。

宇文泰接替贺拔岳,掌握这么一支庞大的军事力量,虽说是他本身实力的使然,但毕竟上面还有一个皇帝,并未获得朝廷的任命,严格来讲并不合法,而且他知道,孝武帝肯定想趁此时机收取贺拔岳的军力以为己用,如果孝武帝的使者来了,传诏平凉军进京,若不奏诏就是抗旨违逆,若奏诏进京就有可能面临覆灭。

所以宇文泰借助独孤信,传话于孝武帝,贺拔岳的军队已由我统领,诸将已归心于我,您最好顺势给我下个任命。

果然一切尽在宇文泰的筹划之中,孝武帝的使者元毗在赶赴平凉途中,遇到独孤信,独孤信向元毗说了平凉局势,元毗请求孝武帝后,决定封宇文泰为大都督,统领平凉兵马。

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宇文泰开始大展身手,他要彻底平定关中和陇右,首先就是要消灭侯莫陈悦,一方面是为贺拔岳报仇,这会使得宇文泰的地位更为牢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侯莫陈悦据地甚广,日后必然倒向高欢,会成为宇文泰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必须要除掉侯莫陈悦。

过程不必细说,侯莫陈悦大败,最后被逼得自缢身亡。

关中陇右各地大族、各州刺史也纷纷倒向宇文泰,宇文泰基本上把关中、陇右一带的势力归为一统。

伴随着宇文泰征服关中陇右,著名的关陇集团也逐渐成形。

关陇集团以八大柱国十二大将军为代表,八大柱国,即宇文泰、元欣、李弼、李虎、于谨、侯莫陈崇(与侯莫陈悦没有任何关系)、赵贵、独孤信。

宇文泰是统帅,元欣是皇室代表,剩下的六大柱国,或是鲜卑人,或是鲜卑化的汉人,大多出身六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部曲,宇文泰正是凭着高超的政治智慧,将各方势力协调归于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关陇集团,这一集团最终异化、扩张为北周、隋、唐三个王朝。

而十二大将军方面,有三个是皇家宗室,宇文导、贺兰祥是宇文泰亲族,达奚武、王雄是贺拔岳旧部,李远、豆卢宁是归顺人员,侯莫陈顺、宇文贵、杨忠这时还在洛阳,这些将军的来源非常复杂,也体现了关陇集团兼容并蓄的特点,使之在政治上没有排它性,从而增强了创新发展的潜力,这也是关陇集团能影响中国历史长达几百年的原因所在。

宇文泰制霸关中,随着北魏孝武帝不敌高欢,从而西迁投靠宇文泰,北魏正式分裂为东魏西魏,宇文泰与高欢这绝代双骄也正式进入了对峙的状态。

宇文泰的西魏,无论是占地面积,还是人口,还是军队,甚至文化,都比不上高欢的东魏,但宇文泰以小打大,以弱打强,硬生生地支撑了下来,最终宇文泰奠基的北周吞并了高欢奠基的北齐。

这其中的复杂纠緾,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04

说宇文泰比高欢更具政治智慧,并非故意否定高欢,事实上,两人可称是那个时代中的双子星,都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但高欢的东魏,始终陷在民族矛盾、政治腐败的泥淖之中不能自拔,反观宇文泰的西魏,则做得比较好。

首先在文化上,宇文泰虽是鲜卑人,但强烈地意识到汉文化的先进性,因此在政治制度等各方面全面进行了汉化。

大统七年(541年)九月,宇文泰颁行了由苏绰起草的六条诏书,“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十一月,又颁布了十二条新制,和大统元年(535年)三月颁布的二十四条新制合在一起,共三十六条。 六条诏书和这些新制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方面,并据此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宇文泰还令卢辩仿周礼更改官制,实行北周六官制,甚至政府文告也要仿先秦体。六官指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这六府机构。藉以取得中原地区汉族大地主的拥护。

在政治上宇文泰以德治教化为主,法治为辅的统治原则。要求各级官吏用儒家学说修身,躬行仁义、孝悌、忠信、礼让、廉平、俭约等,恪守这些儒家道德规范。同时又向人民灌输孝悌、仁顺、礼义,用这些儒家伦理纲常观念束缚人们思想,以心和志静,邪僻之念不生,稳定统治秩序。

宇文泰在用人上奉行唯贤是举,不限资荫。只要德才兼备,哪怕出身微贱,亦可身居卿相。宇文泰的这一选官思想体现了打破门阀传统的创新精神,保证了西魏吏治较为清明,也为大批士人进入西魏政权开辟了道路。

在这一选人思想的指导下,宇文泰将来自不同方面的人聚拢在自己周围,如李弼原是侯莫陈悦帐下大都督,且互为姻亲,后倒戈归附。宇文泰毫无猜忌之心,予以重用,成为统率府兵的八柱国之一。柳敏原是东魏河东郡丞,宇文泰克河东后得之,当即拜为丞相府参军事,后来成为帮助宇文泰制定国策的核心人物。再如武功大姓苏绰,宇文泰对之推心委任而无闲言,如有外出,常常预署空纸授绰,若须有处分,苏绰可以随事施行,事后启告一下即可。

在法律上,宇文泰主张不苛不暴,既要“法不阿贵”,官吏犯法一视同仁,如宇文泰的内兄王世超,任秦州刺史时,骄横州县,结果被赐死。位至大将军的郑伟不遵法度,结果被免职。另一方面又要求断案者慎罚,尽量减少冤假错案。大统十三年(547年 ,宇文泰又下令废止流传了二千余年的宫刑。

在军事上,宇文泰开创府兵制,前面说了八柱国十二大将军,每个大将军下有两个开府,共二十四开府;每个开府下有两个仪同,共四十八仪同;一个仪同领兵约千人,一个开府领兵两千,一个大将军领兵四千,一个柱国大将军领兵八千,六柱国合计有兵四万八千人左右,这支军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府兵。

府兵表面上是采用了鲜卑族原有的部落组织,即八部之制作为编制新军的蓝本,使官兵之间蒙上了一层宗族的亲密色彩,以搞好将领和士兵间的结合,提高府兵的战斗力。事实上,府兵的组成,并没有也不可能真正倒退到氏族关系中去,但由于这种兵制多少带有一些过去部落兵制的色彩,因此从那些曾经沦落为兵户的六镇鲜卑来看,身份提高了,地位改善了,从而使府兵的战斗力也增强了。 

此外,宇文泰恢复鲜卑旧姓,如恢复皇族元氏为拓跋氏。而所将士卒也改从主将的胡姓。 赐“胡姓”不仅在整体上维持了六镇勋贵的政治地位,通过将其姓氏广泛赐与豪强重臣,宇文氏在这一集团中也获得了绝对优势的地位。

在外交上,宇文泰采取和北攻东、南的政策。对于北方的突厥柔然力求通好,对于处于其东、南方向的东魏(北齐)、南梁则采取攻势,先后为自保图强而与东魏(北齐)争战并乘梁朝内乱之机进占梁控制下益州和荆雍等地。

为了全力对付东魏和南梁,宇文泰对北边游牧民族柔然和突厥采取和亲政策。北魏末年内部动乱,柔然势力复盛,屡屡侵扰边境。西魏建立后,宇文泰先是以宗室元翌女嫁柔然主阿那瑰弟塔寒,后又劝西魏文帝纳阿那瑰女郁久闾氏为皇后,以结好柔然。对突厥亦然,大统十一年(545年),宇文泰派使者前往突厥,和突厥建立起联系,大统十七年(551年),以长乐公主嫁给突厥主阿史那土门突厥也经常派使者访问西魏,赠送礼物,如大统十七年(553年),突厥向西魏献马五万匹。

宇文泰对北边游牧民族采取的和亲政策,保证了边鄙无虞,也加强了和游牧民族的友好往来,起了民族修好的作用。

这些治国安邦的政治智慧,明显要高过高欢一头了。

05

宇文泰一生,正处在由乱到治的历史转折点,他在纷繁复杂的乱世之中,观时而变,顺乎历史发展的潮流,终至取威定霸,转弱为强,南清江汉,西克巴蜀,北控沙漠,奠定北周王朝之基础。他在位时所颁行的兵制、选官之法等等更是开隋唐政治制度之渊源,宇文泰的功业可谓盛矣,堪称是中国历史上继孝文帝元宏之后的又一位鲜卑族杰出的人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将星录 中华将星录三国两晋南北朝:宇文泰
既生欢,何生泰?高欢、宇文泰深度对比《关陇长风》告别篇
孝武帝无能失国,东西魏对峙时代开始
宇文泰
《南北朝系列》两魏相争之二:贺拔岳遇害与宇文泰崛起
关陇集团,一个孕育了三个强大王朝的怪物,是如何横空出世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