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体育课堂教学管理发展趋向的探寻

近年来,随着各地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关于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探讨日趋激烈,体育课堂的管理研究也备受重视。在继承优秀的传统经验的基点上,对新的课堂管理理念、模式的理性借鉴和探求,对当前常态课堂中管理环境、行动策略的分析和审视,对我们把握课堂管理的走向,实现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利的。

一、将常态体育课堂教学工作提升至“管理层面”

体育常态教学工作有很多教师简单的认为是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和进行体力锻炼(训练),有的老师甚至还没有作到位。教学中与“管理”有关的问题也不单单关乎课堂常规问题,因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和管理行为是相辅相成、有机一体的。只有做到对教学的程序、步骤、方法等统筹安排,激发学生参与运动激情,有机调控学习氛围,才能实现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组织教学活动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际上是一种管理行为,而体育比之其他学科,更需要科学的管理。体育教学的场地器材与学生数的矛盾,学生情绪复杂、多变,且是运动着的,容易出现安全隐患;运动技能的错综复杂关系,实战与训练的不可分性,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男女学生的混合,这些都决定体育教学更需要科学的管理。体育教师,应该是优秀的管理工作者,可以说体育教学工作本质上就是一种管理工作。

体育课堂教学管理,就是在体育课堂中以运动技能训练为中心的协调师生教学关系的组织方式,是教师对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的一种调整,是促使学生参与运动中学得技能的情境中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的转变,由积极的情绪体验积累到逐渐改变态度的一个渐进性过程。简单的说,一般的教学比赛,分组篮球对抗也应该是管理活动。体育常态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实现学生体育学习活动的自动化管理,科学高效地培养学生的体能。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许多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意识,甚至是处于“无政府”、“放羊式”的状态,出现了,“有的教师拿着大茶杯去上体育课,当别人对他提出质疑时却说,‘都课改了还用教什么,让学生玩就可以了。’”有的体育教师在操场旁边放手打游戏机,甚至回到办公室喝茶去了;体育课体育教师迟到,让学生自己做准备活动,早退提前吃饭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常态课堂没有明确的课堂管理的理念和目标,甚至没有课堂管理的概念,只有严肃的惩罚纪律、维持尚存的底线秩序——不出安全事故。

要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改变盲目的偏颇的非科学的体育教学管理,施之以科学的管理。

二、确定“共同的目标”逐步变“他控”为“自控”,是实现体育常态课堂科学管理的关键

1、“凡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即“预设”,指预先设立教学目标。目标是行动和发展的方向,获取成功的基点。从实践看,教案中的课时目标基本是架空的,没有在实际课堂中显现效果。我们认为,确定小组的目标更加适合于常态课堂,一段时间的固定的分组,告之体育骨干小组的学习目标,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将相应的目标进行分解,逐一落实到个体,这样的目标更具有现实意义。小组目标必须是动态性的递进与过程中调整,在告之目标之前是要在了解各小组基础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据课时的进程动态递进,逐步提升要求,并做好个体技能的分层(调整)。

我的课堂教学活动分为以下几步:(1)小组定向(确定目标,技能内容、层次);(2)尝试(教师在此期间观察各小组学习的基本情况);(3)小组商量,教师提出典型问题(技术性指导,建立正确的表象);(4)小组再次参与实战练习(分层,再次调整目标);(5)总结和评价。上述模式保证了学生学习目标明确,线路清晰,进程有序,经过训练后,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最终实现了学生的自动管理,而这正是体育常态教学所追求的境界。

2、教师的课堂要求只有内化为学生的行为目标,才能达到最优的课堂管理效果

从现在的常态教学看,教师方面,都要求有具体明确的目标,无论是否真正成为行为目标,形式可能都在教案中有所体现。但实际的情形,对不少老师而言都是纸上的,而不是教学行为。学生更不可能知道教师本堂课所预设的目标,有的老师可能在课前集合时会提一下,但学生脑子里仍旧很模糊,自然无法将之转化为自己的行为目标。

要实现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离开学生的主动性是无从谈起的。教师就要善于将自己所预设的每一节课的目标,变成学生的行为目标。学生在具体目标的指引下所产生的学习动机将是持续性的,比如目标中的情感目标,“合理运用技能,展示给同伴,享受别人带来的欣赏”此目标写在教案上是很容易明白的,但在现实课堂中如何转化成动机目标呢?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注意观察和适时的煽动、点拨。在学生对垫排球过程中,有的学生配合的默契,可以使回合增加,而有些就没有合作的意识,此时,教师就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告诉学生给对方接球位置“舒适地带”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的管自己发力。从回合的增加可以让学生潜在的感觉,合作的重要性,此情感目标的达成是有效的,但只能是教师细细的去观察和发现,再用语言进行刺激,比如,你们是心有灵犀,彼此欣赏等等。

情感目标不是教师“闭门造车”,喜欢怎样写就怎样写,我个人认为,情感目标应该是动态的和“滞后”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动态的是因为,学生的情绪发泄不是一触即发的,而是随着课堂的进程,跌宕起伏,课达到高潮阶段时,此时不一定每个学生都有愉快、激动的情感体验。每个学生在课堂的角色和分工,练习的伙伴,小组的战绩等等都是影响学生情感的重要因子,因子变了,情绪和情感就会发生变化。因此,光是靠教案中苍白的文字是不能表达出学生真实的情感。那么滞后有是为何呢?学生在下课的时候总会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块去小买部或者教室,他们会不停地谈论练习时、或者比赛时的情景,这是一种情绪的回放,恰恰这一举动会成为下次参与运动的潜在动机和兴趣。如果说教师能获得他们交流的内容,这绝对是最真实、最贴切的“情感”,最好的办法是教师主动和他们去交流,但必须是朋友式的,学生才能畅开心扉,如果你用这样的口气问学生:“你觉得这节课愉快吗?”效果反而差,这需要教师和学生感情的积累。把交流的内容补充到教案中去,能成为下一次教学设计的情感目标描述的模板。

目标设置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实际,并建立在各层次学生的运动基础之上,应向学生公开。教学目标应是符合学生实际,经学生努力就能实现的目标,过高过低都会产生负效应。另则,对班级内程度不同的学生,在目标的实现上也应该有高低不同的要求。每节课的教学目的都应该向学生公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以“运动技能实战和身体素质训练”为中心,追求科学、高效、和谐的体育课堂管理秩序

尽管一个单元,乃至整个运动技术教学单元的过程不是一种类型的课能完成的,一般的常态教学中依据课的目的和师生活动的不同结构有尝试性为主的自主学练课、讲解示范集体练习的导学课、身体素质练习课、体质测试课、实战加素质练习课等多种不同类型的课型,但在课堂范畴内,无论哪种课型,都应以运动技能实战和训练为中心,并给学生充分的实战运用机会,实现体育课堂的科学、高效、民主。

按照我自己的课堂实践,中学男生完全有自己学练的能力和主动性,如果教师刻意的去干预他们的学习,效果会适得其反,教师讲解示范很是到位,但他们真正落实下去,或者在实战中到底用了多少,则影响很少。一切的运动技能都源于实践,最终还是要归于实践,所以我们不应该束缚学生的思想和手脚,而是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利用各自的经验基础,在实战中交流和分享,这样的效果才会更加有效。何况现在教材中的运动技术在实战中已经有了创新和改变,一个简单的双手胸前传球,而在今天学生的眼里已经很落后了,他们接受的NBA技术是快速的抖手腕,球就可以达到对方的手里,而不再是蹬地、伸臂、压腕和拨指。在这样的学习背景下,利用同伴之间的经验和身体示范、表象显得尤为重要,不需要教师过多的示范和讲解,更多的需要教师的欣赏和促进。所以说,常态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实战,只要科学的设立规则,适时的促进和引导(错误动作的纠正,给予正确动作的标准),不是常人眼中的“放羊课”,而是真正的顺应学生的发展和改变,顺应学生的课堂情绪和多数意志,任何刻意的干预都是要不得的。

有的老师要问,那么篮球就这么让学生打,那他们的技能怎么办?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也尝试着去做,我可以在场下和学生交流,投篮的方法,我自己做示范给他们看,让他们能在比赛中偶尔的用几次试试,他们也愿意听,不过我个人认为,篮球还是靠自己打出来的,学生也没有太多的心思放在具体技能上,他们的愿望是“奔篮框去的,只要能进球,什么白猫、黑猫,只要抓到老鼠都是好猫”,你教给他的技能很少会用在实战上。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虽然不能控制学生技能的运用,但可以培养学生的配合意识,比如半场人盯人的防守,一些简单的传切配合和掩护、突分配合,在适当的时候提一提会有一定效果的,学生也听的进去,还真会给你用进去。

而对于女生则需要更多的教学行为呵护,教师的关注点必须放在女生上,我把课堂上的女生是比作“雪球”,你不去滚她,她一是不会动,而且要融化成春水,你去滚她,她会运动起来,而且会愈来愈强大,这是我的“雪球理论”。比如,以传授排球技能为例,8年级女生以排球技能贯穿整个学期教学,当然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女生喜欢篮球,我会安排她们与男生一起比赛,有特定的规则。在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提出的是教师的参与,你必须带几个基础好的学生,在对垫的时候,要将球垫到适合她们接球的位置,这样培养骨干大约需要8课时,然后等到这些学生技能学到差不多的时候,她们也可以带学生,因为对垫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练习,学生没有基础可能还是捡球的时间长,女生在此学习阶段,特别容易失去信心,从而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在此时必须要积极巡回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鼓励,并设法与其对垫几个回合,提高练习积极性。

四、结语

体育课堂不是整齐划一的教学,科学的管理蕴藏在教师的教学机智当中,无论是讲解示范还是组织自主学练,都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机智,这一机智来源于课堂实践的积累和课后不断地有效反思、总结。科学管理带来的是良性循环,课堂愈是顺应学生的身心,每节课学生都有良好的情绪体验,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人格魅力就会在学生中形成一种积极的“光环效应”,于是教师在课堂中会驾轻就熟、得心应手,这就是管理的效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上好常态下的体育课
体育优质课五注意
教学反思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怎样听评体育课
体育教学经验文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