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学教师设计的语文导学案

数学是强调逻辑思维的课程,而语文则更注重形象思维。那么,数学教师为何要设计语文导学案呢?原来,这位数学教师认为,各个学科的教学理念是相通的,他希望将数学教学的经验,即注重学科本身的规律和关注学生发展的规律,应用到语文教学中。

语文课是诗意的,数学课是缜密的,在缜密的框架中,如何流动出诗意的音符?让我们一起欣赏这篇特别的导学案。

前 言

我是一名数学教师。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奇怪,数学教师为什么要编写语文学科的导学案?之所以涉及语文领域,一个原因是因为我接触到的许多语文教师,他们不仅有文采,而且思想非常有深度,我想这应该是语文教师的特质吧;另一个原因,是我最近在研究学习法对于课改的意义,并结合自己在一线教学中的实践和感悟,进行教育理论的研究。我希望不仅在数学,也可以在其他学科,都能论证主体能动学习法的可行性。一种学习法,必须要有很强的可行性,才能在实践中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之所以研究学习法,是因为当前课改的理念虽已被广大教师接受,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却困难重重,甚至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现实瓶颈。在课改过程中,虽然有许多学校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还是有不少学校因为对学科本身的规律和学生发展的规律认识不足,导致课改流于表面,高效课堂成为高效的应试课堂

如何走出这种困局?我认为不应该仅仅从教学方法去研究,因为教学方法的改变不能触及课堂的实质。课改要突破瓶颈,走出困局,实现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必须研究学习法

一方面,教师要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认识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另一方面,课改应该深入到各个学科之中,只有这样,课改才能更有针对性,更加符合学科特点。

课题:《行道树》

学习目标

1. 抓住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行道树的形象。

2. 朗读课文,揣摩并体会形象化的语言,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3. 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学习重点

在合作探究中品读语言,走进行道树的精神境界。

学法指导

1. 阅读欣赏 2. 个性创作 3. 展示交流

知识链接

今天我们来共同欣赏台湾著名散文作家张晓风的文章《行道树》。张晓风以散文成名,36岁就被评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著名作家余光中称她是第三代散文名家之一。那么,普通的行道树为何会吸引住作者的视线呢?这篇文章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思索呢?

(课堂情境引入,播放《行道树》朗诵视频。)

自主学习

1. 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冉冉(   ) 牙龈(  

丰硕(   ) 贪lán      

zhuì   )污zhuó  

2.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繁弦急管:                

红灯绿酒:                

3. 将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并尝试找出点明文章主旨的一句话。

我们立在城市的飞尘里。这无疑是一种堕落。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的点缀。但我们会在春天( ),在夏日()。神圣的事业总是( )的,也惟有这种( )能把( )给予我们。

合作探究

1. 解读交流。

1)行道树是什么样的的树?为什么?

2)作者写的仅仅是树吗?作者借树歌颂了什么?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文章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你能不能举出几个课外的例子?

2. 个性发挥。

1)请对行道树说几句心里话。

2)假如你是一棵行道树,请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自己。

3)假如你是一棵树,你希望自己生长在何处?为什么?

3. 情感升华。

1)文末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为什么忧愁?又为什么快乐

2)张晓风是在写树,但又不仅仅是写树,你从文章中感悟到了什么?学习了课文后,行道树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生活中也有具有行道树这种精神的人吗?

3)文章中有不少优美的语句值得我们玩味,请你找出来,并对这些语句进行赏析。

4. 迁移应用。

学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能否总结出一句精神格言?

精品回味

同学们都应该走进行道树的内心深处了吧,请带着你的情感,重新朗读课文。

达标测评

1. 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展开续写,构成一组排比句。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抹嫩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生活中有许多言在此意在彼的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你能列举出来吗?

3. 如果你是自然界中的一处景物,比如古桥、山泉、小溪、野花……当你与游人互诉心声时,你会说什么?

古桥说:当我把人和车渡过彼岸时,我在沉重中感到快乐!

铺路石说:                

露珠说:                

行道树说:                

说:                

说:                

结束语

语文作为一种语言类学科,其教育功能简单来说就是4个字:听、说、读、写。但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与英语学科有实质的区别。我对此的理解是:听、读是手段,说、写是目的。作为一种语言学科,如果学生不能通过学习,加强说和写的能力,那么这种学科也就失去了最大的价值。

有些语文教师提出,语文必须是字当头,我认为这很有道理。,就是说和写,即语言表达文字表达,这才是语文学科最大的价值和魅力。任何模式下的语文课堂,如果不能充分把握这个特点,那就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在课堂中,学生应该拥有主体地位,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通过这几年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上述观点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如何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这也是在课改中广大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很多教师认为,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两者的关系是课堂中的难点。我的看法是,只要同时把握学科本身的规律和学生发展的规律,这个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学科本身的规律与学生发展的规律——这就是本导学案设计的主线。只有同时把握好这两个规律,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和快乐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教师汇报课语文学科简评
关于小学备课教案、学生作业的有关要求
思维导图走进教师课堂
徐汇区教育系统第三届学术节9位优秀教师教学风格“聚宝盆”
高效课堂课改反思
有效课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