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学教研六重反思

教学教研六重反思

                         南乐县教研室  张国平

我县作为第二批新课改实验区,从2002年开始新课改,迄今将近10个年头。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组长、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钟启泉所言,从2012年始,国家将再次发布新的课程标准来代替现行的新课标。市教研室主任苏东升也传达了相同的信息,并要求各县区认真总结10年来新课改的成就和不足,做好新课标再次更新的衔接工作。

反思我县的教学教研工作,我认为,我们的课改所取得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

首先,我们的理念是先进的,即:新课改立足于课堂教学,立足于教师专业发展。

其次,我们的思路开阔,举措有成效。我们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大力倡导教师读书,在全市率先开展“同读共写”活动;我们采用的“同课异构+理论测试”评课方法体现了课堂展示与理论水平并重;我们开展的教师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训练,以提高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为目的,为有效教学提供了基本保证;我们开展的“四小研究”, 在小现象中发现小问题、在小问题中研究小策略、最后形成小故事,即案例;我们研发的“六格四栏”教学设计模式真正实现了教师与文本的深层对话,课堂教学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我们局领导倡导成立的“教研沙龙”以及展示全县教师教研成果的《南乐教研》,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在全市独树一帜。

我们的教研工作体现了新课改所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的工作是前沿的,是符合课改方向的,也是富有成效的。但是,我们的工作也不是尽善尽美的,需要反思,需要探究,使其更完善,更符合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重反思:谁来关注“后进生”?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 “每一个学生”意味着全体学生,一个也不落下。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反思我们的课堂教育,由于受高考、中招选拔精英的影响,依然把目光放在优等生身上,缺乏对后进生的关心和关注。其实,后进生正像“木桶理论”中的“短木”,决定着班级的稳定,学校的安全和教育的成败。况且“鞭子抽在最后一只羊身上”,对团体更有驱动力。我们改变不了考试的选拔功能,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在教学预设时,能否设置一个情境,让“后进生”们也能群情激昂地投入到质疑、探究中去?课堂提问时,能否关注还没有举手的学生,能否为每一个学生都设置一个他能够回答的问题,给他一个回答问题的机会?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一个问题只有少数优等生回答出来了,是否就意味着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了?能否在质量检测时,不要把后进生排除?“后进生”之所以落后,不是他们的智力差,而是他们长期被忽视,他们的潜能没有被发掘。所以,我信奉这样一个观念:不会教差生的教师不是真正的优秀教师,忽视差生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有签于此,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应从“后十名”抓起,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到被尊重,真正做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化。

二重反思:我们如何做教研?

我们县的三级教研网络已基本形成,基本实现了校际、乡(镇)际和县域内教育教学研究的交流、观摩以及经验借鉴、成果推广。但教研队伍的整体水平急需提高。县教研室的教研员均为专职教研员,而乡镇级的教研员和各中小学校的教研员大多以兼职为主,多数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和中坚力量。即大多数教研员由一线教师来兼任。我们的教研活动,尤其各学校,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基本上都是简单的重复,缺乏深度,没有新意。

我的总体感觉,一线教师的工作头绪繁杂,任务繁重,心理压力大。除了完成备讲批辅考等常规任务外,还要读书写笔记,还要创新教学模式,还要写论文做课题研究。我们能否为一线教师减轻一些负担?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杨玉东教授指出:“一线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做研究,不要给老师太多的负担。一线教师需要研究,但不是研究者,不是要成为理论家,研究的根本是课堂行为的改进。”最好的教研,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课堂;最有价值的研究,都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其价值。教师的教学研究是应该基于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教研员的教学研究应该是基于指导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研究。教研员与教师关系是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一个侧重于理论,一个侧重于实践。作为专职教研员,主要任务是研究,应该比教师读更多的书,比教师更处于新课改的前沿,了解更多先进理念和理论成果,目的是指导教师;作为一线教师,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用已有的理论成果来指导自己的课堂实践。应提倡一线教师搞立足课堂的微型研究,不要搞大而空的国家课题的子课题,东拼西凑,绞尽脑汁,空耗时间和精力,对课堂教学教学的作用微乎其微。

三重反思:评课,谁说了算?

评课,基于课堂观察发表观点,注重课堂的观察与分析;基于学习效果诊断课堂,“以学论教”定优劣。体现一个目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课,是最常见的教研活动形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关于听评课问题。其实也涉及到一个理念问题:评课,谁说了算?

一句话:授课者说了算。

评课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民主、平等的研究文化,其目的是为了改进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所以,要改变过去那种教者“被评”、“失语”的现象,体现评课的批判性。

评课要有理论支撑: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教学法理论以及其他方面的理论。因此,教师要读书,教研员要读书。

评课要坚持的基本理念:评课的目的在于“增值”:促进教师改进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评课标准趋向“多元”: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评课的作用重在“诊断”:指出毛病,给出药方;评课的方式强调“对话”:沟通、交流,被评也有话语权;评课的成效讲究“行为跟进”:实现自我超越。

四重反思:如何使用教材?

现行教材,无论小学还是初中,都有十几个版本。几年来,我们也不断地调整、选用教材,甚至语文用人教版,数学用华东师大版,英语又用了湘版等等。暂不说这些版本孰优孰劣,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一点启示:教材出现的“一标多本”是一种正常现象,教材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依据一定的原则进行取舍和变换。

我们应该联系实际对教材做合适的选择与调整,以适应校本实际和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校本和学生的差异是选择、调整教材的首要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是对教材调整的依据之一。课文中某些偏老、偏早的案例,距离学生生活太远的,也可调整。我县的初中思品课曾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围绕“思品课教学要走进生活”开展了研讨,要求针对学生的生活经验,选取一些学生比较熟知的社会知识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思想方法,使教学内容体现鲜活和生动。通过论文征集、专题研讨、课堂观摩等系列活动来探索对教材的选择和调整,取得显著效果。

但同时,我们要认识到,教材不仅是例子,不仅是认知的对象,也是认知的工具,是专家学者依据课标精选出来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知识体系。所以,在教学中不能随意曲解教材,随意更换教材或脱离教材。

五重反思:关于作业的布置与评改。

目前我县中小学作业形式比较仍然比较单一。一个班级里学习优秀和学习较差的学生所写的作业都一样,势必造成一些学生完成不了,而另外一些学生满足不了。也不符合“因材施教”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教学原则。因此应提倡分层、分类布置作业,提倡根据不同对象设计不同难度和数量的作业,提倡贴近生活适时适量设计一些具有研究性、实践性、综合性等多样化的课外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怎样把作业分类、分层次?我们可以尝试把作业分成三类:

第一类:基础性题目:涉及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训练。这是必须完成的作业;

第二类:特色性题目:生活性的特色题、学科性的特色题、活动性的特色题,这类题贴近学生生活,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这是可以选择完成的作业;

第三类:挑战性的题目:肯定有难度。这是不必完成的作业。虽然不要求完成,但对具有学科特长的学生来说,肯定有兴趣做这类题目。这就为发挥学生特长创造了机会。

这种分类不是依据难易程度,而基本上是依据学生个人兴趣和爱好,而且要求基础性题目都必须完成。分类布置作业,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体现,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需要。但不要硬性规定,某某学生只能做某一类题目,不能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以免挫伤学生自尊,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关于作业的评改。要体现体现三个“有效性”:

时间有效性:及时收(当日或隔日);及时批改(交上来就批改);及时反馈(下节课前或下单元前)。

批改有效性:关注共性问题(记录错误案例);关注独创见解(写下恰当的激励性评语);关注学困学生(面批+对话)。

讲评有效性:分层要求,分类指导(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讲解清晰,切合逻辑(简明,易懂);分析问题,反思自己(体现和谐民主的教学关系,不要一切错误都归结于学生,要反思课堂教学)。

六重反思:教师的专业发展何去何从?

教师的专业发展决定着课改的成败,因为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不读书,不研究,不合作”现象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依然存在,我们在一定区域内有声望的名师依然缺乏,也造成名校的缺乏,在新课改方面也缺乏属于自己自主创新的理论和模式。

那么,怎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第一,重读书,多交流,学有所成。

专业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我们与大师的差别主要在读书的数量和吸收上。我们必须要求老师要读足够量的书,并创造条件让老师的所读所得转化为技能。走出去或请进来,与大师面对面,与大师深层对话,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关键是要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校长和教育领导干部研修班从清华回来后,局党委及时组织了汇报会,教研员从华东师大归来也组织了学习经验交流会,都是值得发扬并坚持的举措。学习最没有效果的就是不消化。

第二,重实践,多反思,日有所进。

教师专业发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多反思。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其用意在教导我们要重视反思。我们要站在建构知识,增长智慧的角度来认识反思的作用。建构新知识是一种可探寻、可分析、可切磋的动态的过程,是一种借助反思性实践来构建人生意义的活动过程。所以,我们的“四小研究”、“课后反思”必须雷打不动地长期坚持。

第三,重文化,造氛围,整体推进。

学校的文化氛围是教师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促进学校文化的建构和改进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正如教育家朱永新所言:“个人的摸索往往由于自身的思维假定而无法看清问题的本质,教师的反思往往无法对自己导致问题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而要突破自身的‘见障’,最好的办法是利用对话,利用专业发展共同体。”其实,每一所学校都有一些“专业共同体”,如教研组、学科组、年级组、班级组、集体备课组等等。遗憾的是,这些组织仅仅作为学校组织的一部分存在着,仅仅起到执行学校行政命令、督促完成学校教学任务的作用,而没有赋予它研究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职能。所以,校长要致力于学校文化的创建,致力于形式多样、灵活机动的各种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创建,为老师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民主宽松的良好氛围,让老师在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基础上实现自我发展。

以上所述,概括不了我们的成就,也说不全存在的问题。理念需要学习,观念需要更新,行为需要跟进,效果需要反思。值此新课标更新之时,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视点,审视我们的教学教研工作,发扬成绩,弥补不足,对我们的工作大有裨益,将推动我县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个人研修规划(资料)
初中毕业班工作的实践与研讨——杭州四季青中学校园网
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探析
高三教学过程管理经验荟萃
淡淡清香的博客【教研反思】 有效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
九年级级部教学工作计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