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忙碌会带来「踏实」,但不要就此被迷惑

这是盖雅学院第237篇原创图文
本文共3209字,阅读约需5分钟

在《异类》一书中,作家格拉德威尔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他将此称为“1万小时定律”。

对很多普通的人来说,这个观点确实极其吸引力,似乎撕开了一个通往成功的口子——我也可以通过1万小时的努力达到顶级水平。

这也与一些“主流”的教育理念或励志故事不谋而合——努力、坚持、经历痛苦和挫折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但理性的读者一定不会死板地迷恋1万这个数字。

「1万小时」想表达的是成为专家需要的长期持之以恒的投入,但它也有着特定的运用场景和路径。


01/

更多场合需要广度,而非深度

我们容易掉进「1万小时理论」的第一个陷阱是:过分僵化地追求“深度“,而忽略“广度”的重要性。

在某些时候,这会阻碍我们解决特定场景中会面对到的问题。

《异类》中,作家格拉德威尔论证1万小时理论时,所提及的例子包括:软件天才比尔乔伊和比尔盖茨、甲壳虫乐队、国际象棋大师鲍比,以及作家、滑冰运用员、钢琴家……


这些例子都具备一个前提——这些人物都已经非常确定自己的兴趣和深耕的领域,而且这些领域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发展体系、规则和路径

但现实大部分场景中,尤其是在当下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找到方向,并建立清晰的规则和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在《Range: Why Generalists Triumph in a Specialized World》一书中,作者David Epstein尝试论证的核心观点——深度和广度各有优势和适用场景,更多的场合我们需要更大的广度,而不是深度,这个观点对「一万小时理论」提出了挑战。

不同的人生选择场景

为了说明深度和广度分别的使用场景,David Epstein以费德勒和伍兹两位巨星为例。这两位无疑都是各自领域的天王巨星,但溯源两个人的成长经历,会发现一些不同。

伍兹从襁褓中就开始接触高尔夫,并且从儿童时期就接受了大量的训练,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并最终成为了超级巨星。

而费德勒则并未从小就专注于网球,而是在广泛接触了大量的球类运动后,才最终走上职业网球的道路。


这两人的轨迹,恰恰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路径。前者完全符合一万小时理论——刻意练习、深度工作,想成为专家,越早开始深入练习越有帮助;而后者,则是在经历了尝试探索期之后,逐渐收敛聚焦到了一个方向。

如果把人生选择视为匹配问题,那么我们的人生大概分为两个阶段:探索和深入。前期需要通过通过“广度”来完成更多的试错,寻找真正适合以及感兴趣的领域,后期则在某一个领域更多的尝试,深入期什么时候才来,每个人也存在差异。

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襁褓里找到一生为此奋斗的目标,人生本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广度”的探索必不可少。


不同的工作类型

David Epstein研究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艺术家、音乐家、发明家、科学家,并发现在大多数领域(尤其是那些复杂和不可预测的领域),他们在许多兴趣爱好之间游刃有余,而不是只专注一个,他们也更有创造力,更敏捷,能够建立同行看不到的更专业的联系。

当然,有些事情和工作的确更需要专业领域的持续深耕,如医学领域。然而,他认为现代和未来的工作更需要跨领域的知识,适应日益复杂环境的能力,而不是仅仅依赖于熟悉的模式。

对规则、发展路径清晰的推算型工作,一万小时理论可能很适用,但对涉及艺术、情感、创作思考的探索型工作却可能具有阻碍性。

不同组织环境

David Epstein认为:对于深度,我们整个社会都极其推崇,那种追求极致的导向。但另外一方面,无论个人选择还是组织会面临的重大抉择,都无法完全靠照章办事、依赖权威来取得持久的成功。


随着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我们获取信息的增加,过去的“最优选择”在当下都可能变得不合时宜。当一个组织追求统一的专家文化,过度坚信深耕带来的权威时,也会带来负面效应。

在不完美的信息的世界中,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没有绝对的权威,组织需要“包容”,甚至需要“容忍”矛盾的存在,维持多样性和广度。

开放的组织中,我们不应该仅仅迷恋所谓的坚持和毅力,还应该学会坦然接受广度和调整,培养「交叉思维」和「业余者心态」——寻找相近甚至不相关领域互相借鉴的可能性跳出专家的视角,寻求一些看似“业余”的解法。

02/

舒适区里的时间累积,并无作用

我们容易掉进「1万小时」理论的第二个陷阱是:没有挑战目标简单重复一些动作,累积时间。

不一定年长的护士就一定比年轻的护士更有护理经验;不一定年长的前辈就比年轻人更具有做成一件事的能力。


「1万小时」的累积可能完全没有意义。心理学家Anders Ericsson和科学作家Robert Pool在其合作《刻意练习》一书书中指出:从来不存在1万小时定律,它仅仅是畅销书作家对心理学研究的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而已。

一万小时是否有意义?主要取决于它的发生过程——是简单的重复,还是在上升的路径和赛道上持续精进。

因为在舒适区里「1万小时」是没有用的,必须通过“刻意练习”不断将自己推出舒适区,尝试突破现阶段的技能水平。

《刻意练习》并没有具体指导我们要怎么去刻意练习一项技能,而是给出了符合刻意练习行为的标尺线和一些特点,它能够帮助我们判断是否是在刻意练习,还是在伪学习。

1. 要发展的技能已经拥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明确的发展路径。

2. 发生在舒适区之外,持续不断地尝试超出当前能力范围,过程有些痛苦或是乏味。

3. 设定任务及完成顺序的设定,任务是正好不会做或做不好,但又可以学习掌握的,且一次仅仅设定一个目标。

4. 是有意而为的,需要人们完全的关注和有意识的行动,高度关注于目标。

5. 需要反馈和及时调整,前期反馈来自导师或教练,后期需要自己监测自己。

6. 关注技能提升的特定方面,特别重要、困难的任务需要从执行流程中抽离,单独训练。


03/
衡量「改善率」,而非磨洋工

我们容易掉进「1万小时」理论的另一个陷阱则是:认为成就主要取决于工作量和工作时间,而忽略了「改善率」。

最终,要不是原地打转,假象努力,被忙碌带来的踏实所迷惑,要不就是身心疲惫地放弃。

“亿万富翁马克·安德森曾经在一次访问中谈到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改善率”问题——扎克伯格的天才神话,以及付出的努力和时间完全是被一些人鼓吹吹起来的,想象的成分居多,他的学习能力、归纳推理技巧、工作技巧……这些必备的方法统统被低估了。

重视时间的积累,并不等同于“磨洋工”。裹足于时间积累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为自己创造留白空间,优化练习方法,提升「改善率」。

Empact的创始人Michael Simmons发现1万小时定律并不是获取成功法宝后,便对大量成功人士进行长达一年的观察研究。

他发现:常年霸占福布斯富豪榜的大佬们的成功秘诀是每天要花一个小时(一周5个小时)做些工作以外的事情,为自己换取“交叉思维”的时间,优化方法,提升改善率。

这也被成为「5小时法则」,其关键则在于创造了留白空间。

「留白」是国画中一个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国画讲究适当留有余地,所谓“无画处皆成妙境,行得之于形外”。艺术如此,生活也如此。

有张有弛的日程计划更利于思考。放松后的大脑不再只是无意识地重复做事,而是更能头脑清醒地刻意练习达到持续进步。

持续没有间歇的训练,让我们没办法思考“改善率”的问题。

著名新闻人白岩松曾表示,他相当多的创造力和点子是在发呆的时候得到的。在一次采访中,他说道:大量我想讲的东西,要写的东西都来自于一边读书,一边听音乐,一边发呆一边喝茶的时候。

网飞(Netflix)曾经的一项研究表明,公司大多数创新和好的想法都来自于员工休假期间。



————————————

总之,「1万小时」至关重要,因为在任何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行业或领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致力于变成行业内的杰出人物,都需要付出长时间的努力,但也许并不需要恰好1万小时的练习。但心理科学研究表明,成为专家的时间往往随着不同的专业技能领域,随着所处的阶段和场景而变化。


猜你想看

内卷的救赎

打工苦吗?苦就对了 

打造高效团队的5P原则

掌握最小化思考,不加班也卓有成效

如果当下很美,为什么还要紧抓梦想不放


星标关注「盖雅学院」

好内容永不错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风笑天丨个案的力量:论个案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及其应用
2018中国数字印刷的发展与展望
T型战略模式: 企业战略布局的新视角(上篇)
金融科技专利数全球第一,平安是转型最快那头的“蓝鲸”
年薪80W,Java高薪架构师成长背后血泪史
你觉得现在和未来哪个重要?深度和广度哪个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