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家记事 家事篇 12
userphoto

2022.06.30 辽宁

关注

有苦 有乐 有味道   听我从头说

家事篇12、父母的婚事

母亲叫王玉珍,属马,庚午年农历十月二十出生(1930年12月9日);父亲大名叫朱渊,属猴,壬申年腊月二十八出生(1933年1月23日)。

母亲的家在滦南县马城镇大王庄村(当时属滦县),父亲的家是滦南县长宁镇薛各庄营村(当时也应该属于滦县)。但是父亲出生在马城镇的岗子村,那里是我爷爷的姥家,爷爷去闯关东了,让奶奶借住在亲戚的房子里。

父亲和母亲的婚姻,来自于双方家长的意愿。用我姥姥的话说是“爱好结亲,亲上加亲”。这可能是中国最典型的父母包办婚姻了,连媒妁之言都省略了。

两家生活的村子相距八里地。更主要的是,我爷爷和我姥爷是亲戚。我姥姥说,他们称呼我爷爷为大连兄。

我二姐曾经仔细询问过我爷爷,确认了这里面的亲属关系:我爷爷的妈妈和我姥爷的妈妈是同胞姐妹,那么我爷爷和我姥爷应该是挺亲的两姨兄弟,我们老家的土语,管这种有一定血缘关系的婚姻叫做“亲连亲”。用现在的婚姻法衡量,可能这种婚姻是不被允许的。但是,在旧社会这是常事儿,甚至还能算得上是美谈。

那时我爷爷在外边“驻地方”(相当于现在在外打工),又做了掌柜的,也是四里八乡“戳得起立得住的人物”(有担当有作为);我姥爷年轻时也是村里的能耐人,家里有地,又开油铺的买卖,亦农亦商,日子也算殷实。论起俩家的经济社会地位,也算是门当户对,比较般配的。况且双方家长又是连兄连弟,那么爱好结亲,亲上加亲,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父母结婚的时间大概在1949年的秋天(这个时间是推测的),婚礼是在东北范家屯举行的。

母亲被她的二叔公公(凤城公,我们的二爷爷)从老家接到东北。母亲没有陪嫁,只有一个随身的蓝布包(这是母亲心酸了一辈子的事情,每每提起来都要哭一通,抱怨一通的)。

按照农村的习俗,闺女出嫁,娘家不给拿嫁妆是要被外人歧视的。从我姥姥家来说,闺女要远嫁东北,千山万水的,不拿陪嫁,不弄那些累赘的衣服被褥家具等等,也能说得过去,但总得给姑娘带点私房钱,有点应急的储备吧,俗话说穷家富路,况且是嫁出去,要支撑门面过日子的。

但是真的没有!为什么没有呢?一则是我姥姥家的日子过得实在是穷,经年的战乱,姥爷的买卖早就倒闭了。家里的土地也大多在滦河套里,非旱即涝,收成寥寥无几,不挨饿已经是万幸了,没有更多的钱来置办母亲的嫁妆。二则是妈妈的下边还有几个舅舅和姨,也都到了花钱的时候,家里的日子捉襟见肘可想而知。还有一种可能,则是姥姥的封建传统思想在作怪,(我妈妈在世时候,经常说起我姥姥溺爱我的大舅,而她则是很反对这种溺爱的)我的妈妈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成了外姓人了,自然不可能给钱。

不管如何,我的妈妈就在这种困窘的心态和环境中出嫁了,这也造成了她对这段婚姻底气不足,进而从婚姻的开始就形成了心理阴影。

其实,爷爷家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那个时候,爷爷刚刚经历了长春之困,买卖本金已经亏空殆尽,生意基本上就是名存实亡,日子也就是驴粪球外面光罢了。估计也就是强撑着为父亲母亲举办了婚礼,除了场面上的应酬之外,哪里还有精力关注我的母亲?

妈妈在东北的日子,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冷。她不止一次的讲起过那段艰难的日子。本来从关内到东北就不适应那边的气候,尤其会感觉冷,况且身上只穿着一件光板棉袄,怎么能熬得过严冬!东北的天气,真是滴水成冰,出门入户全靠衣服撑着,即使穿上皮衣也会冻得哆嗦,但是当时她确实没有皮衣服,只有一件棉袄。

还好有那些善良的邻居们帮助了妈妈,给她几件旧衣服,让她翻新一下穿在身上,又时常招呼她,给她留点好吃的,陪她说几句暖心的话语,都给了她撑下去的勇气,熬过了那个寒冷的冬天。直到第二年夏秋之际,他们离开那里,回到关内的老家。

我的小时候,总是听母亲反反复复地叨念那段日子,也正是在她的叨念之中,我记住了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那个叫范家屯的镇子,还有她忘不了的街坊张大婶、范大婶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篇经典感恩和怀念母亲的文章精选
老家来的“老保姆”
日本网友用谷歌街景看到过世7年的父亲:抽烟等母亲回家,众网友尝试后,惊呆了
烟台街·人间世 | 父母的爱情我曾经看不懂
(7)吃亏常在
回首与思念(123):2009年,成成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在一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