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口才训练

一、口头表达的特点:
1、以声传意: 2、直接交流 3、即兴构思 4、通俗易懂,口语化 5、内容精练,言简意赅 6、有一定的态势语配合,并且要求有动态、直 观的整体性。

二、口头表达训练的内容和方式:
1、独白式 (1)形式——朗读、口头复述、背诵、看图说话、讲故事、 口头作文、口头广播、口头解说、演讲(即兴演讲、主题演 讲)、读书报告、自我介绍、致词(贺词、祝词、悼词)、广 告评说、社会现象评说、讲解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等。 (2)要求——面对广泛的听众讲话;连贯的、成套的言语组 织形式;规范的口语进行表达;有一定的态势语配合; 2、对话式 (1)形式——口头问答、口头讨论 、交谈、对话、打电话、 辩论、调查、采访、慰问 (2)要求——尊重和分析说话对象;注意说和听;语态要亲 切、自然。 3、艺术语言——朗诵、话剧表演、相声

三、评价:(评价自己和评价别人)
——语音、语量、语力、语速、语调、语气、语汇、语 脉、语境、语态

四、注意事项:
1、引导学生消除口头表达的思想障碍。增强自觉训练 口头表达的意识。 消极的思想障碍有:一是不重视口头表达;二是怕说 错话。 2、消除口头表达中的心理障碍——自卑、自满和紧 张,增强说话的信心和勇气。 消除紧张的方法有:保持一种心理优势;正确看待听 众,了解环境;作好充分的说话准备。 3、分清说话的对象和场合,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 因时而异,选择正确的说话方式,找到交谈双方的共 同语。懂得说话分寸和尺度,善于从对方的话语中做 出正确的判断。

4、“非礼勿言”,懂得说话的礼节。——语言、语气、表情、 态度。 5、注意话题主旨明确,内容条理清晰,过程要详略得当。 6、注意说话的禁忌。 7、注意屏除不良的说话习惯,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
不良的说话习惯——一是发音、吐字不清;二是言语失常(错 乱、罗嗦、粘连、口误、口头禅过多、语态不雅); 三是说话粗俗、下流,有辱人格)。 良好的说话习惯——一是坦白真诚的说话习惯。二是谦虚谨慎的

的说话习惯。三是要有严肃、认真的说话习惯。四是先想后说 的说话习惯。五是敏于表达的习惯(说经过、说梗概、说看法、 说感想、说疑虑)。六是养成说文明语的习惯。

?8、注意说话有“八忌”: 一是“抢”;二是“泛”;三是“散”;四是“急”;五是 “空”;六是“横”;七是“虚”;八是“滑”。 9、教师语言要做到“七会”,“八忌” “七会”——一是会使用优美的语言,符合

规范地说话;二是 会针对特点,切合实际地说话;三是有条不紊,层次分明地说 话。四是会要言不烦,提纲挈领地说话;五是会变化语调,引 人入胜地说话。六是会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地说话。七是会循 循善诱,扣人心扉地说话。 “八忌”——一是居高临下地训话;二是抽象说教的空话;三 是故作高深的玄话;四是庸俗卑鄙的粗话;五是挖苦与弹压的 大话;六是记帐与告状;七是挑战与威胁;八是挑拨与驱逐

第二讲 口语基础之一 ――普通话基础
一、声母: 1、平舌和翘舌声母: 2、边音和鼻音声母: 3、送气音声母和不送气音声母: 4、h和f: 5、零声母和非零声母: 6、声母的缺陷。 二.韵母: 1.鼻音en和eng: 2.鼻音in和ing: 3.o和e和uo:
4.ei和uei 5.un和en 6.v和i;uang和uan.ang; ian和in ;ueng和ong 三.声调: 1.调值的读法要准确:(特别是二声和三声的调值要到位) 2.调类要正确: 3.轻声的辨认和读法:

第三讲 口语基础之二 ―――发声技巧

一.气息的运用(用气发声) 1.呼吸方式: (1)胸式呼吸(又叫浅呼吸) (2)腹式呼吸 (3)胸腹联合式呼吸(又叫深呼吸) (4)有控制的胸腹联合式呼吸 2.呼吸状态: (1)心理状态 (2)身体状态 3.训练:(总原则:鼻吸口呼,深吸浅出,急吸缓出) (1)吸气练习―――闻花香.抬重物.半打呵欠 (2)呼气练习(要平稳.控制.有变化)
a、模拟发声训练 (发气泡音;发“嗯―――啊――;叹息声;吆喝 牲口;愉快地大笑;吹桌上灰尘;吹空瓶;吹气球 ) b、数数字练习:(一口气数到30) c、数葫芦练习:(1-25) d、齿间放气练习: e念长句。 F、用丹田气朗诵上口的诗歌,体会以气托声的感 觉。(材料见补充资料) (3)控气、换气、补气练习:

二、共鸣控制: 1、三个共鸣区: (1)低音共鸣区——胸腔 (2)中音共鸣区——口腔 (3)高音共鸣区——鼻腔、脑腔
2、训练: (1)口操四步——打牙关、松下巴、挺软腭、提颧肌 (2)三腔共鸣综合训练:(要“通、松、挂”) 12345671—17654321; ma mi mu me mo--ba bi bu be bo 山-明-水-秀、 黑-白-分-明、融-会-贯-通、 阳-光-明-媚、乘-风-破-浪 三、吐字归音: 字头——出字;字腹——立字;字尾——归字


1、爆发音——冰棒、不怕、澎湃、扁平、乒乓、半瓶 2、弹舌音——动听、短刀、调动、叮当、大道、倒 退 3、开喉音——开阔、空旷、工矿、快滚、宽沟、开 口 4、震牙音——机器、

荣辱、蜘蛛、从容、急剧、拒 绝 5、展唇音——煤灰、美味、外汇、买卖、美差、猜 谜 6、聚唇音——小偷、部署、忧愁、欧洲、骷髅、漏 油 7、抵舌音——赶紧、检验、边线、喊人、甘甜、探 亲 8、穿鼻音——东风、英雄、空中、阳光、想象、兴

四、嗓音保健:
1、选择正确的用气发声方法: (1)科学地用气发声,科学地共鸣控制。 (2)切忌不作停留地长时间说话。 (3)注意说话的节奏。 (4)控制情绪的波动。 2、经常保持咽喉的湿润和清洁。 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4、注意青春年变声期嗓音的保护。 5、及时地治疗嗓子疾病。

第四讲 口语基础之三 ————朗诵、表达技巧
一、停连技巧: 1、语法停顿 一般以标点符号和段落层次为主要标志,停顿时间的长短同 标点符号大致相同,一般是:省略号、破折号》句号、问号、 感叹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 还有段落》层次》句子 (1)按标点符号停顿: (2)以词组为单位停顿。 词组停顿相对来说,比标点停顿的时间稍短些,有时甚至是 极短暂的。 (3)结构成分间的停顿。 主谓间停顿——冬天/过去了,微风/悄悄地送来了春天。 修饰语与中心语间的停顿———这是我们党历史上/召开的 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议。 此外还有动宾之间,分句之间,句子之间,层次之间,段 落之间的停顿。

2、强调停顿(又叫逻辑停顿) (l)并列性停顿 ? 并列性停顿表示并列关系词语间的停顿。 例如: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2)陈述性停顿 ? 陈述性停顿表示陈述和被陈述关系词语间的停顿。 ? 例如: 这件事/已经过去/四年多了。 ? (3)呼应性停顿 ? 例如:将军/也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年轻人。 ? (4)转折性停顿 ? 例如: 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 ? 3、感情停顿
例如: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啊,你在 哪/里? a、他急忙地赶印,到早晨五点钟,突然|听见一阵急促 的脚步声。 二、轻重音。 (一)语法重音 1、一般主谓词组和短句中的谓语应稍重些。 例如:风停了,雨住了,太阳出来了。 你说他写。 风吹雨打。 2、有宾语的主谓短语中,宾语和前置宾语一般应稍重些。 例如:打球 割麦 制造轮船 小王把花瓶拿走了。 天气渐渐地暖和了。

3、定语、状语、补语一般应比中心语稍重些。
例如:我们肩负着光荣的使命。

例如: 他什么都知道。 谁在喊? 那是什么? 5、用来作比喻的词语一般重读。 例如:像花一样

鲜艳,像露珠一样晶莹
(二)逻辑重音(又叫强调重音) 1、突出话语重点 妈妈,我又没干坏事。 小红会唱歌。 2、表示对比、反衬、比喻、夸张、排比等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

(三)感情重音:

表达强烈的感情,使语言感情色彩丰富,充满生气,增强感染力。
(四)显示重音的方法 l· 加大重音或提高音高
例如:它的根往土里钻,它的芽往地面透…· 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量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能阻 挡它,因为这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 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夏衍《种子的力》) 2· 重音轻吐 示例: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水在流动,漓江的 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3· 拖长音节 [示例]:立正——,向前——看——,向后——转。 4.一字一顿:
三、快慢: 快速 适合的内容:①叙述事情的急剧变化;②表示质问与斥责,雄 辩与表态;③刻画人物机智、活泼、热情的性格 适合的环境:欢快;紧急;行动迅速;强烈争执。 适合的心情:急促、紧张、激动、惊惧、愤恨、欢畅、兴奋。 中速: 适合的内容:一般性的说明和一般性的叙述。 适合的环境:感情平静 适合的心情:平静、客观
慢速 适合的内容;抒情,议论,叙述平静庄重的事情。 适合的环境:幽静、庄重 适合的心情:安闲、宁静、沉重、沮丧、悲痛、哀悼
四、抑扬: 陈述句——平调; 疑问句——升调; 祈使句、感叹句——降调;反语句——曲折调 五、节奏:(各种技巧的综合运用)

第五讲 口语基础之四 ——态势语的运用 信息的表达=7%的言辞+38%的声音+45%的面部表情

一、态势语的作用: 1、补充、强化口语信息。如:拦车人、比赛场上裁判、 交通警察等的手势。 2、沟通、交流感情。如:摩拳擦掌,拍案叫绝、跃跃欲 试等词的感情色彩意义。 3、调控、引导交际。如:交际场的指示性手势,握手等 动作。一些老师的身体语言。上 4、强调指代。如:手指自己鼻子等动作。 5、表示关系。如:不同身份、地位、性别、职业的人相 互间的身体语言。

二、特点: 1、民族性 2、社会性: 人们的年龄、性别、身份、地位等不同,使用的态势语也 不同。
3、训练要求: ——自然、得体、适度、和谐 教师态势语的要求: 一是清晰、规范、整洁而忌讳混乱。 二是繁简适度而忌讳滥用。 三是高雅文明而忌讳粗俗。 四是顺其自然而

忌讳表演。

4、内容: A、默语 B、表情语 1、含义及作用: 信息的表达=7%的言辞+38%的声音+45%的面部表情


2、常规的面部表情——微笑: 3、教学中的表情语: (1)常规性的表情语。 (2)变化的表情语。 总之,生动、丰富的面部表情能使教学生动、形象,具 有吸引力。但是要注意教师的表情变化要适度,不要过 分夸张,哗众取宠,更不能板着面孔,毫无生机。

C、目光语: 1、各种不同类型的目光语的含义及作用: 2、一些不当的目光语: (1)目光不与对方交流,显得不投入。 (2)长时间盯着对方,使人不自在。 (3)看一眼就闪开,显得胆怯、心虚,不易被人信任。 (4)眼球滴溜溜地乱转或者眼动头不动,给人一种奸诈、狡猾 的感觉。 (5)做手势时手到眼不到。给人一种不协调、僵硬的感觉。 (6)边想边说时,频繁地眨眼或长时间闭目,给人一种做作感。 (7)当众说话时,挤眉弄眼或者撇嘴角、吐舌头、揉鼻子,给 人一种幼稚感。 所以,若想与人建立良好的默契,交际中,注视对方的时 间应把握在60%-70%,这样会使对方感到舒服,从而取得对方 的信赖与喜爱。

3、教师的目光语:——要富有神采,要明快丰富 老师要运用眼神的交流组织课堂教学,捕捉反馈信息,及时调 节课堂内容。讲课时,要扩大目光语的视线区,始终把全体学 生置于自己的视野之中,并用广角度的环视表示对每个学生的 关注。 针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目光语: (1)对听讲认真、思维活跃的学生投去赞许的目光。 (2)对开小差的学生投去制止的目光。 (3)对回答问题胆怯的学生投去鼓励的目光 教师目光语的禁忌:教师的眼神忌讳暗淡无光;忌讳一直 盯着天花板,盯着窗外或者讲义;忌讳视角频繁更换,飘忽不 定,给学生造成心不在焉的感觉。
D、身姿语: 1、行姿:——“行如风” 行走的姿势要稳健、轻盈,不要拖拖沓沓、摇摇晃晃。 2、站姿:——“站如松” 自然式(平行式)——两脚基本平行,与肩同宽 前进式——两脚一前一后,相距半步 3、坐姿:——“坐如钟” E、手势语: (1)情绪手势: (2)指示手势: (3)模拟手势:
(4)象征手势:

F、空间距离语 (1)近距离——亲密区,0.5米以内,谈话双方的关系较密切 或话题具有不宜扩散的性质。 (2)中距离——熟人区,0.5-1米左右,谈话双方的关系一般, 大多是公事公办。 (3)远距离——1米-3.6米,谈话双方的关系显得比较疏远。 2、教师的距离语: G、服饰语: 人们服饰的原则要符合国际上公认的TPO原则(T-time,时

间; P-place,地点;O-object,目的)

第六讲 口语基础之六 ——听知训练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听-45%,说-30%,读-16%,写 -9% 一、听话时的注意事项:学会倾听: 1、耐心地听 2、虚心地听 3、会心地听 二、听话的技巧和方法: 1、抓要点的技巧。 2、诱导的技巧: 3、推断的技巧: 4、评价的技巧:
三、训练 (一)听记训练(听话记忆力训练) 1、听说故事: 2、接力听记比赛:(纸条笑话传记) 3、听后立即回答问题: (二)听后概括力训练: (三)听后理解力训练(听取“话中话”)



第七讲 心理素质 逻辑思维能力训练
一、口语表达中的心理素质训练: (一)口语交际中必备的心理素质 1、自尊 2、自信 3、真诚 (二)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障碍: 1、胆怯 2、自卑 3、自傲 (三)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
1、心理稳定法: (1)提前进入教室或会场,熟悉环境。 (2)熟悉听众,同听众交谈,消除陌生感。 (3)做几次深呼吸,缓解紧张情绪,使呼吸与心跳趋向正 常。 (4)慢慢喝水,慢慢咽下,稳定情绪。 (5)专心致志,排除干扰,考虑讲话内容。 (6)上台后不急于开口,扫视全场,待安静后开讲。 2、自我暗示法: (1)直接暗示法(“镜子技巧”) (2)联想求同: (3)交叉比较 3、渐进、强化训练法: 一要作到战术上重视敌人,战略上藐视敌人。 二要做到付出最大的努力,寄予最小的期望。 三要全方位备战,进行充分准备。 四要满怀信心,迎接挑战。

二、口语交际中的思维训练:
1、条理性训练 学会使用插入语——“首先、其次、最后、总之、再说、 由此可见,总而言之”等词语。 学会使用关联词语——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等 学会使用具有思路标杆的指代性词语 2、开阔性训练 3、敏捷性训练: 4、灵活性训练: 5、新颖性训练:

第八讲 口语表达的分项训练


一、复述: (一)基本要求: 1、忠实于原文(忠实于原材料的内容或要点) 2、完整准确地体现原材料的中心和重点 3、条理清晰,反映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 4、口语化 (二)具体形式: 1、详细复述: 2、概要复述: ——对原材料的一种缩写加工。 (1)要求:把握整体,理清线索,紧扣中心,舍去枝 叶,保留主干,缩减篇幅,反映原貌。
(2)复述不同文体时的要求: 复述记叙文时,要着重讲清过程,围绕过程讲清时间、 地

点、人物、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 复述议论文时,要突出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过程。 复述说明文时,要讲清事物的形状、方位、结构和性能 等特征 (3)复述时注意事项:做到既有框架记忆,又有细节 记忆,防止取舍不当,偏离中心。复述时口语力求规范、 通俗、清晰、流畅。 3、扩展复述 (1)基本要求:根据原材料展开合理想象,但不背离 原意及基本框架。 (2)不同文体的复述要求: 复述议论文时,主要增加论证层次,补充论据,作深入 的剖析等;复述说明性材料时,主要增加细节说明;复 述记叙文时,可以通过合理的联想补充细节。
4、变角度复述 (1)改变人称进行复述。 (2)改变结构进行复述 (3)增减内容进行 二、解说训练(知识介绍、例题讲解、实验分析、答问解 疑、产品使用说明、商品介绍、展览解说、导游解说、球 赛解说) (一)要求: 注意停顿、轻重音、吐字、语速 (二)内容: 1、简约性解说: 2、阐明性解说: 3、纲目性解说: 4、平实性解说: 5、形象性解说:
三、描述训练 四、评说训练 1、边叙述边解释 2、边叙述边概括 3、先叙述再解释 4、先阐释观点再叙述事件

第九讲 口语表达的特殊技巧训练
一、委婉语运用: 1、同义式委婉语运用: 2、虚拟式委婉语运用 3、模糊揣测式委婉语运用 4、其他形式的委婉语运用: 二、暗示语的运用 三、应变语的运用: 1、顺接式应变语运用: 2、逆转式应变语运用: 3、回敬式应变语运用:
五、礼貌语的运用 1、称呼语的使用(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2、招呼语 3、称赞语——赞美如阳光,人人都喜欢。要因人、因地、 因时而异。 4、致谢语 5、道歉语

第九讲 言语表达的实践与训练

一、会话:打电话训练、沟通、交谈训练、采访言语训 练、求职应聘言语技巧训练。 二、命题演讲: 1.含义: 2.种类: (1)按演讲的内容分: 政治性的演讲(包括竞选演讲、就职演讲);学术演讲 (学术发言、学位论文答辩、学生讲座经验交流报告 等);宗教演讲、军事演讲、经济演讲等。 (2)按演讲的目的分: 传播性演讲、说服性演讲、鼓动性演讲、礼仪性演讲 (凭吊演讲、喜庆迎送演讲、答谢演讲、告别演讲)
(3)按演讲场所分: 战地演讲、集会演讲、课堂演讲、广播演讲、电视演讲等。 (4)按演讲的方式分: ①读稿式演讲: ②背稿式演讲,也叫脱稿式演讲,

它是演讲比赛中运用得比 较广泛的一种形式。 ③提纲式演讲。 ④即兴演讲,也叫即席讲话。 3、要求: (1)内容——正确感人(不能片面、错误;要正确、典型、 新颖) (2)表达——流畅生动 (3)感情——朴实真诚 (4)态势——自然得体

?4、过程: 1)演讲前的准备: (1)演讲稿的写作: ①围绕主题收集资料。 ②确定题目。 ③谋篇布局 A、开场白要引人入胜 ①直入式②名言式③故事式④原因式⑤抒情式⑥设问式 ⑦诗词式⑧歌曲式⑨道具式⑩新闻式 B、正文内容要跌宕起伏。 ①结构安排—并列式;总分式;层递式;正反式。 ②句式的选用——排比句式;反问、设问句式;对比、 类比句式;描绘、摹拟句式;层层递进句式;反复句式; 先抑后扬句式。 ③材料的选用——用本人的亲身经历;用别人的真人真 事;用听众相信的事实;用听众的经验;用数字。

C、结尾——余音袅绕 ①呼吁式②名言式③展望式④祝愿式⑤诗词式⑥歌曲式 ⑦新闻式⑧抒情式 注意结尾的身体语言:一是要充满自信,手势挥洒有力。 二是态度要坚定,两眼炯炯有神 三是动作鲜明,干脆利落 四是表示希望或决心的动作要刚劲有力。 五是要见好就收,恰倒好处。
(2)演讲的准备: ①记忆: ②言语技巧的处理:(停连、快慢、高低、准确等) ③演讲基调的确定:

①鼓动式②说明式③传授式④娱乐式⑤凭吊式 ④身体语言的运用: 面部表情——眼睛(前视、环视、点视、虚视)——站 姿——手势 2)登台演讲: (1)上台 (2)静场——用实物、问题、事件来设置悬念;有意的 停顿、变换语调、调整语速;插科打诨;诱导转变 (3)开头——未闻其声,先见其神、先见其礼 (4)记忆中断时的衔接控场——①插话衔接②重复衔接 ③跳跃衔接④设问衔接⑤反问衔接 (5)下台——自信大方

3)总结评价

? 演讲中常见毛病: 1、急于求成,没有积累知识。 2、死背演讲稿,没有留有联想的余地。 3、准备不足,演讲时咿咿呀呀,语意不明。 4、登场时衣冠不整,无精打采。 5、说泄气话。 6、中间突然改变风格 7、演讲的语调、语速平板单调。 8、使用许多专业术语或生僻词语。 9、紧张、演讲时语音含混不清,要点散乱,没有条理。 10、演讲冗长、乏味。 11、对听众的呼声、反映充耳不闻,我行我素。 12、东施效颦,没有个性和特色。 13、用命令指责的口气说话。 14、引用的事例陈旧,没

有新鲜感。 15、不考虑对象,学生腔、官腔十足,乱用欧式句。 16、过分夸耀自己的荣誉、优点,令人生厌。 17、在演讲中与听众产生争辩,从而激怒听众。 18、滥用身体语言,动作夸张做作。 19、结束时面面俱到,重复罗嗦,流于俗套,空喊口号。 20、结束时落荒而逃,没有谢台。

谢谢,再见!
文学与传媒系 刘海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锻炼能让声音有磁性好听(三)
[口才技巧]如何提高自己的口才
想要拥有好口才必须知道的技巧,语音语调也很重要
演讲技巧训练39篇,让你快速掌握演讲技巧,提升演讲水平!
普通话训练与职业口语
口语表达及演讲技巧(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