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体系课程 | 预防学:器官教育与饮食教育

导言

纪慈恩认为生命是一个整体,就像器官也是一个整体,没有任何一个器官能自个儿一个人独自运行,所有的建议、判断、下结论必须以人是一个整体为单位,人需要以一生为单位来看待眼下的选择和今天的生活。

纪慈恩的课程也是完整体系,课程汇总,供有需要者学习。

本文为全体系课程(3):器官教育与饮食教育

人体有40亿-60亿细胞,无论是人类还是机器,都不可能知道它们所有的运作,那么谁知道呢?免疫系统知道,细胞自己的系统知道,你的人体内部他们知道,所以最好的医疗是让人体系统自己去调动自己的资源,针灸便是这样的机制,人体内在太复杂了,人类不可能知道全面的信息,只有交给系统自己。——你能做的就是给系统足够的力量,让它调动修复资源。——这是我以为的“健康”。

——纪慈恩

01

“健康”的价值观

我是一个循证者。
世界之大,“观点”是每个人的权利,但事关疾病与死亡,与生命息息相关,必须有事实、数据、论证作为辅助,生命这件事,没有个人观点,一切以证据为原则。


历史遵循以文物的勘测为基础之上的历史认定,容不得以个人角度的设想,当然,历史都有推测,但仍然以事实文物为基础;
健康以器官的运行准则为先决条件,人类对于人体器官的实验、证据和佐证已近百年,百年来用事实的论证,当然,至此仍然不叫作“真相”,至今,我们对于人体器官仍然没有完全掌握,但是社会要运行,必须拿出一个方案,百年来对于人体的实验论证作为首要原则;
依据器官的运作原理,制定符合器官运行规则的健康标准,即:全面营养素,经过了大几十年,耗资超过10亿美元的科学研究来证明器官要持续长久、稳定、不使用代偿功能的运作需要全面营养素的供应才得以保全,暂时称之为“健康饮食”,业界医学科学家也没有说“绝对正确”,只是就目前的证据而已,已知信息的有效方案。

个人经验是为了理解一个人,

不是为了判断一个人。

个人经验是没有其他任何证据的前提下,没有选择的一种选择,“判断”必须要有证据。

——纪慈恩


一个食物或产品是否健康,取决于两点:
1、成分,其成分是否符合器官的运作规律,对器官的正常运行是否起到正面影响;
2、是否在器官吸收范围,人体有许多自体合成机制,很多营养可自体合成,并不需要食物的摄入,所有的食物都需要被吸收才可作数,而人体是有吸收上限,上限到达,再健康也是肝、肾代谢负担。

食物成分对人体器官的供应有积极影响、在吸收范围内有效含量,即为健康。
“好”不是健康的标准,“需要”和“合宜使用”是健康的唯一标准。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健康食物,也没有绝对不能吃的食物,取决于器官的整体运行,从综合的角度,而非一个器官的角度,综合看待摄入的食物的角度来看待健康。

“有人说”——那就看是否说明白了其原理,是否符合器官的运作规律,符合自然的发展规律,证据链齐全,符合自然规律和器官的发展规律即可采纳,没有说明其原理,不予采纳,但带着观望的态度期待其科学验证,验证成功或证据链齐全——有的时候需要时间和条件的证明。

——这是我的课程中关于“健康”的思路和价值观,器官属于与生俱来的构造,与人类喜好无关,一切看证据,没有个人观点。

02

何为“健康”?

食物是为了服务于器官,食物本身没有健康或不健康的属性,要看器官的需要。
器官相当于是食物的器皿,食物最终去向的地方是器官,所以器官一定先于饮食发生:你得知道你的器官情况,此刻需要什么,如何擅用器官的优势为自己弱点器官服务。

你可以把器官理解成义务教育里的各学科,单科优秀对整体性起不到决定性作用,只有各科都在及格线以上。而每一个科目的学习逻辑是不一样的,语文需要理解能力,数学需要基础公式掌握清楚,英语需要先了解语法——器官也是如此,每一个器官负责的功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行。


器官的运作有它自己的规律,与人的个人喜好无关。
在饮食上,能更好吃,更符合我自己的口味当然更好,比如我很不喜欢吃西兰花,但是它有着其他食物不可取代的成分以及身体必须的营养素。我曾经也硬着头皮吃,后发明了更好吃的方法,尽管仍然没有非常喜欢。

器官的法则就是这样,个人的喜好不能阻碍器官的运作规律。
简单说,就是器官的使用说明书。按照器官与生俱来的规则顺应而行,即为健康。而疾病就是一意孤行按照个人喜好,你的个人喜好与器官的说明书相悖,就出现了问题。

03

癌症病人的“生不如死”是如何形成的?


器官是一个运作整体,没有任何一个器官能不依靠其他器官和系统自个儿一个人耀武扬威。

我们的身体非常智慧,它们会誓死保卫到停止呼吸的最后一刻,在生命的尾声,为了保存体力,我们的器官会优先关闭它认为不重要的——对维持最后体征不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器官,关闭它们以此来保存体力,供养最后在做最后挣扎的器官。
消化系统就是第一个被关闭的,所以口腔溃疡、吞咽功能的丧失是我们判断生命走到最后非常明确、准确的一个症状,这就是为什么我去预估生存期预估的非常准确的原因,并不是算命的逻辑,而是消化系统停止,其他器官还能维持多久,是有科学和逻辑性的。


健康的时候,准确地说是疾病出现之前,当一个功能不能使用,会由其他器官接位,你的系统不会让你的该运行的功能不运行,而这个接位不是无偿的,医学上,我们称之为“代偿功能”——它是有代价的,需要偿还的。

代偿是有时效的,当代偿都使用完,那就是重大疾病。

在生命末期,病灶器官不能正常运行,会由代偿器官帮扶运行,这时,人的痛苦仍然是可控的、是医疗有办法的、是人可以承受的,因为其他器官在顶着。

这也是临终关怀最重要的内容,没有之一:病灶器官已无能为力,但是没有被肿瘤侵蚀的器官还发挥着它的作用,强大其他器官,只要还有有力器官,人就不会“生不如死”,生不如死是:病灶器官已病入膏肓,代偿器官也被化疗杀的不发挥什么作用,但是呼吸还没有停止,只要呼吸没有停止,各个器官就得运行,但是此刻已无有效器官,那就只剩下痛苦。

所以临终关怀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尽所有可能提升非病灶器官的能力,最后的时候靠它们来维持不痛苦或相对不痛苦的生命状态,这也是为什么要在确诊初期来申请临终关怀服务,因为你给我的时间越长,我越有能力保存最后的舒适,如果你已经破坏的大差不差了,我在和不在都一样,痛苦或者不痛苦取决于你的身体条件,不取决于工作者的水平。

最黄金的临终关怀的时间是早期或是切除了肿瘤,暂时没有活性肿瘤的存在,很多人都等着复发了再来,有了活性肿瘤,你能打得过它吗?肯定是没有的时候你才有胜算。当然并不是说强大体制、修复器官可以避免复发,目前的科学并没有证实这一点,目前认为肿瘤的复发与身体的修复没有必然关系,是肿瘤的生命力的问题,那为什么还要来修复?因为其他没有被肿瘤波及的器官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去强大,它们强大了,无论是继续做化疗还是支撑复发后的身体,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也有很多家属会说,我的实际的临终关怀并不是临终的关怀,是为了临终的舒适的器官修复,怎么不改个名字?
就得叫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是我筛选人群的一种手段,一个癌症病人如果你听不得“临终”“死”这些词,那基础太差,我熬不起。

04

“器官教育”是所有事物的先决条件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有过一个实验,发现在肿瘤成型的10-15年间,曾经至少80次机会是可以扼杀——其实就是免疫细胞干得死癌细胞的时机,如果一次都没有抓住,那真的不能赖别人。

饮食教育是第二步,是要基于你对器官最起码的常识,现在人们对于器官的认知远谈不到“知识”,仅仅算是“常识”都没有知全,不了解器官的运作谈健康,离真正的要害只会越来越远。

了解器官一定是第一步。

我曾经的一个病人曾想自杀拔了氧气管,她的情况最致命的不是呼吸系统,停了氧气无法停止生命,会让自己更痛苦。
我当时和助教的学生说,好好的学一学器官教育,不然自杀都不会。

与“善终”最有关系的就是医疗选择。
现在的家属和病人,根本谈不上选择,对器官有基本的常识都没有,何谈选择?
你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只能化疗到死,因为她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停了化疗的症状如何应对?根本无从下手,只能依靠他人。

器官教育是必须的教育,一生中最重大的原因
1、能够在疾病没有形成之前识别出症状,进行即时的修复,不要等到形成病灶;
2、在生了病,有清晰的认知,可以判断医生的方案从人的整体性是不是最优方案,在不想化疗化到死的时候还有其他的选择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体8大器官的喜好
第1课:为什么说万病始于肠?
人体各器官最爱的食物,日常饮食中适量摄入为佳!
缺乏VB2是疾病的罪魁祸首
在这个谈癌色变的时代里,会有什么防癌良方吗?不妨进来看一看
小器官有大作用,要想胆囊健康,这四件事你必须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