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卡奴

卡奴,卡是指信用卡,奴,奴隶。一个人使用大量的现金卡、信用卡,但负担不出缴款金额或是以卡养卡、以债养帐等方式永远都是一身债,一直在还利息钱。就变成信用卡、现金卡的奴隶,就可称为卡奴。大多数是年轻人,卡奴这个词首先出在台湾,各家银行为了推广自己的信用卡,办信用卡的手续很简单,而且鼓励年轻人办信用卡,有的人把这张信用卡用透支了,为了还款,就去另一家银行办信用卡去换这个银行的债。依次,就被信用卡所奴役。

卡奴-概述

    
卡奴
顾名思义就是持卡人成信用卡、现金卡的奴隶。最先起源于台湾。据统计,台湾共有卡奴40万。

有关卡奴的故事不时见诸岛内报端。据报道,有个充满创业梦想的年轻人小明,看到银行广告帮你提早完成梦想,头脑一热,通过办现金卡、信用卡、小额信贷一口气借了150多万元(新台币,下同,约合港币37.5万元)。不料投资不如预期,贷款5年后却滚成500多万元,每月最低还款金额就高达16.8万元,小明夫妇打工又兼差,每月收入也只有11万元。

台湾900多万人拥有信用卡、现金卡,保守估计,其中有40万左右的卡奴,上百万人为利滚利的信用卡债务所困扰。 

卡奴-由来

    
卡奴
信用卡的雏形,商业信用卡1915年诞生于美国。当时美国的一些百货商店饮食业娱乐业和汽油公司有选择地发给顾客一种类似金属徽章的信用筹码,顾客可以凭卡片在这些商店及其分号赊购商品、分期付款。而现代意义上的信用卡--银行信用卡于1952年出现于美国。到了上世纪60年代,银行信用卡很快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不仅在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以及欧洲各国也开始盛行起来。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也开始发行信用卡。

信用卡的共同基本功能,可称为“准货币”。其好处在于免去随身携带现金的不便,并且可于购物一定期间后付款,有助于个人现金周转。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信用卡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便利,当然也要从用户身上赚钱。信用卡的赢利秘诀,是海量用户共同创造高额透支带来的利息收入。在海外,信用卡年利率在20%~30%之间。面对琳琅满目的信用卡以及发卡银行的各种承诺,普通消费者一不小心就陷入透支还款的怪圈。

“卡奴”一词的由来:“卡奴”一词最先源于台湾,是指没有能力偿还透支信用卡的卡民。台湾金融主管部门将无力偿还银行最低还款额,且连续3个月未能还款的人定义为“卡奴”。银行间为争夺客户“滥发”信用卡,使很多没有足够支付能力的人也拥有信用卡;持卡人狂购物乱刷卡这是造成“卡奴”现象出现的根源!  

卡奴-分类

    

第一种是不懂节制消费,或不劳而获心理作崇预借现金过多;

第二种是生活或经济困难,不另思出路反而向银行借钱,以债养债。

卡奴-使用率

    

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的信用卡使用率并不比台湾低,为什么信用卡单单在台湾引发这么多问题?据岛内媒体报道,沦为卡奴,有持卡人不加节制、过度消费的自身原因。那些被高利贷压迫的人大多都是低收入阶层,受到银行泛滥发卡的蛊惑,取得不符合他们负担能力的支出能力。此外,岛内整个经济大环境不景气,民众收入不稳定,是造成卡奴现象的主因。

卡奴-台湾卡奴

    
卡奴
根据台湾地区“金管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台湾地区的卡奴人数至2005年8月底约为40万人,另有30万人为“隐性”卡奴,即每月收入刚够支付卡债(每月最低应缴金额)的人。若银行调高其信用卡每月最低应缴额,这30万人便将成为现实卡奴。在发展趋势上,根据台湾地区“金管会”的统计,平均每个月约有5万人信用破产,进入卡奴行列。台湾地区约百万卡奴的存在,现已成为异常严峻的社会问题。因卡债而走上绝路(据统计,每月至少有40人),或引发诸如抢劫银行等严重犯罪的事例不胜枚举。从数据上分析,台湾地区经济人口(指有所得、有收入能力的人口)总数约为1100万人,百万卡奴的存在就意味卡奴在经济人口中的比例高达10%!在金额上,由2005年1-9月份的统计显示,现金卡和信用卡两卡“卡奴”共同负债额达八千多亿元新台币,相当于台湾当年“行政预算”的一半。显然,卡奴人数之多、比例之高、债务额度之大已成为台湾地区不能承受之重!卡奴问题已成为台湾地区经济社会中的一颗破坏力巨大的不定时炸弹,卡奴问题及其解决必将对台湾社会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在台湾地区1100万人口中,约有70万“卡奴”,即每百名经济人口中就有6个人是卡奴。平均每个月有40000人因刷卡过度成为破产者,有40个卡奴因身陷重债而自杀。有媒体称,信用卡已经与毒品、枪支并列为台湾的“三大害”。据台湾媒体公布的资料,2000年台湾信用卡及现金卡数量仅有1830万张;2005年这两种卡数量增长到4555万张,但台湾民众收入的增加速度却滞后,因此造成卡债和卡奴大增。,在台湾1100万人口中,有900多万人人均拥有至少一张信用卡或现金卡,而其中约有70万出现缴款困难或濒临无力支付边缘,占全台湾人口的6%。卡奴们的平均信用卡债务金额高达120万台币。由于利滚利,不少人每月收入甚至不够支付利息,有些人一时还不起,就“拆东墙补西墙”,办多张卡。

卡奴现象也给发卡机构利益带来很大的损伤,信用卡业务的不良贷款比率也从2004年的2%上升到2006年的2.4%,迫使台湾银行冲销了约22亿美元的信用卡和现金卡坏账。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的信用卡普及率并不比台湾低,为什么信用卡单单在台湾引发这么严重问题呢?从内部因素来看,有持卡人不加节制、过度消费的自身原因;而从外部因素来看,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有银行机构“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商业蛊惑。台湾银行数量多,仅发卡金融机构就有51家。为了提高业绩,银行发行信用卡毫无门槛可言,有的银行打出广告“只要会呼吸就能办卡”,诱导消费者办卡。此外,银行一般规定的信用卡、现金卡最低应缴还款比例只有2%~5%,也就是说,每月只需缴200元,就可以透支1万元,使持卡人放松了心理警惕,容易过度消费沦为卡奴。二是岛内经济大环境不景气,民众收入不稳定。2005年台湾企业有88%没加薪,而2001到现在,台湾没有加薪的公司占7成以上,去年还有1.24%的公司减薪,民众无力偿还信用卡与现金卡的债务。

台湾信用卡市场之乱,正如一位国外银行家所形容的:“要最快做烂一个消费金融商品,就到台湾市场推,因为这里有最不够自律的消费者、最懂得牟利的金融业者和最粗糙的规章制度。”

卡奴-大学生卡奴

    
卡奴
2008年底,各银行已累计在校园发放了200万张信用卡,重点高校中现有34.7%的大学生办理了信用卡。办卡大学生中,又有37%的学生持有两张以上信用卡。其中因自控能力差刷成“负翁”,成为“卡奴”的不在少数。

尽管大学生的还款能力比普通客户低,但考虑到学生客户未来对银行的贡献度和忠诚度,中国各大银行一直在持续拓展校园信用卡市场。大学生还在读书,基本没有收入,只有父母给的少量生活费。银行向他们推销信用卡,表面上看很难赚到钱。银行在推销信用卡时也是打着培养大学生珍视个人信用、理性消费意识和发展潜在优质客户的幌子。但实际上,办了信用卡不花钱的大学生并不多。多数人都会尝试一下刷卡消费。而刷卡消费和现金消费的最大不同就是刷卡消费看不到现金交易,大学生没有付现金那样心疼。而银行频频举办的刷卡返现、有奖刷卡和购物积分兑换活动更是极大的刺激着学生们的购物欲望,变相鼓励他们超前消费。加上信用卡可以透支,还可以分期付款买东西,一些控制力不是很强的学生于是很快加入了“卡奴”一族。

虽然大学生疯狂透支后,很可能还不出钱,但银行却并不担心,因为大学生的背后还有家长“托底”。父母一般不会眼看着孩子被银行追债,肯定会帮着偿还债务。而银行则从信用卡透支产生的高额利息和刷卡手续费中获得了高额利润。据银行业内人士估算,每张信用卡每年给银行带来的利润约为1000元。大学生虽然是成年人,但他们毕竟没有踏上社会,消费和理财观念都不成熟,在刷卡消费的时候更容易丧失自控能力。学生信用卡让很多缺乏理性消费观念的大学生深陷“债务”泥潭无法自拔,不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也给家长增加了负担。向没有固定收入的大学生发卡而不考虑其还款能力,同时以各种手段鼓励他们超前消费,银行此举有违商业道德,同时也容易导致金融风险。现在很多银行为了获取高额收益,纷纷在学校里聘请业务员争抢学生客户,办卡手续也越发简便。一些业务员为了完成发卡任务,千方百计的诱使学生办卡。

一些学生刷卡消费后还不出钱,干脆就多办些信用卡,拆东墙补西墙以填补亏空,毕业后离开当地以逃避欠款。不久前媒体还报道过武汉27岁的肄业大学生刘某先后以虚假身份证明骗领7家银行36张信用卡,靠恶意透支维持生活多年的事。监管部门有必要对学生信用卡加强监管,提高其发行门槛,同时要求银行在发卡前向学生充分说明使用信用卡可能带来的风险并准确核实学生的还款能力。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理财教育,让学生消费量力而行。

卡奴-办卡需知

    
卡奴
信用卡不止是简单的消费工具,对信用卡商家的优惠手段多加揣摩与对比,你一定也可以成为“信用卡达人”。

第一招:开户认清年费和优惠

许多银行为了推销自己的信用卡,在开卡的同时都会赠送许多礼品,有人一办就是好几张,当时觉得占到了便宜,此后却为了每年几百元的年费苦恼不已。

要做信用卡达人,首要步骤就是谨慎开户,弄清各银行的年费标准和一些常见特殊情况下的支出,例如常容易被卡主遗忘的挂失费用。

第二招:刷卡时注意手续费免息期

前段时间,窦先生使用某银行信用卡在苏宁电器采用分期还款的方式,购买了一部数码相机,总价为2780元,分六期支付还款,每期还款463.3元,因为利息为零,窦先生以为自己赚了一笔,“相当于向熟人借了笔不要利息的钱。”可是,事后发现,仅手续费就花去了69.5元。原来,该银行规定要收取提款金额的2.5%作为手续费。

现在,许多银行打出的“免利息”的口号,但对“手续费”却避而不谈。其实,手续费也会让持卡人破费不少。有些持卡人误认为信用卡提现和刷卡消费是一样的,都可以享受免息期待遇。但其实,信用卡提现需要缴纳高额手续费。有些银行的取现费用高达3%。

另外要提醒消费者注意的是,信用卡提现其实也有免息期。信用卡年费免费期一过,银行可以直接在卡内扣款。如果信用卡内没有余额,就会被算作透支消费。在不少银行,免息期一过,这笔被“透支”的钱就会按18%的年利率“利滚利”计息。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信用卡

除了提出的要注意年费、手续费等事项外,持卡人也应该从自身需要的角度选择适合自己的信用卡。比如,商旅人士可以多关注航空以及酒店方面有优惠的信用卡活动,有些信用卡可以累积航空公司的飞行里程;而有车一族则可以考虑积分换油等优惠礼品;年轻人则可以关注与时尚消费有关的信用卡积分活动等等。除此之外,还应充分考虑不同信用卡的交易成本、安全性、便利性等因素。

卡奴-问题讨论

    
卡奴
就中国信用卡的发展状况来看,信用卡产业已经进入一个爆发性增长阶段。从03年到07年,信用卡发卡行从几家发展到20家,还有很多银行准备涉足其中;发卡量也从数十万张达到了数千万张。随着信用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家银行申请信用卡的门槛越来越低,不仅体现在对职业、收入等审核标准的降低,甚至为了抢占市场,已经渗透到在校大学生这一缺乏收入的市场人群中,还要美其名曰:是为了培育未来市场的持卡人。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人均收入增加,国民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用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的“超前消费”观念逐渐在社会中普及,信用卡透支消费已经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行为。从信用卡产业发展的特点来看,它的确带有拉动消费、刺激社会需求的功能,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年轻人消费欲望高、投资欲望表现强烈的特点很容易暴露出来。一些经济学家也指出,适度的负债能够有效地提高投资效率,充分享受生活的乐趣,提高生活质量。然而任何事情都是限度,超过限度就会适得其反。由于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过分追求高档奢侈的生活,从而引发的过度超前消费而形成的个人负债,不仅不能成为提高生活品质的基础,反而成了“月光族”加大了生活的负担,同时还是个人走向破产的“祸根”。这些话或许是危言耸听,但台湾著名歌星钟镇涛的状况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超前消费”的观念多是建立在“未来有稳定收入,职业生涯不断上升”这样一个预期基础之上,但是其潜在的危险是:在竞争极其激烈的经济社会中,工作、事业、生活的的变数相当大的,很大一部分人群自身抵抗这种风险的能力并不高,一旦发生大的变故就很可能带来个人金融危机。在提到大学生由于没有收入而发卡所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时,有些银行人士竟然大言不惭地说:给大学生发信用卡不是错,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良好的个人信用意识,之所以出现个别学生恶意透支事件,是因为家庭、社会、大学没有为他们及时灌输个人理财观念,从而导致他们不善于理财而引发出来的。作为发卡主体的银行,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单位,不仅不从在业务定位上存在着的“重卡量”的偏差来认识自身的问题,却将引发的问题全部推卸给了社会。

在信用卡业务上,发卡银行为了拼市场、斗卡量、抢客户、争刷卡消费额,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甚至不惜以降低发卡门槛的条件来刺激社会申请和用卡。鼓励消费的信息更是如潮水一般涌向持卡人,作为银行大张旗鼓“正面”宣传的消费积分、分期付款、优惠购物等等信息可以说是每时每刻地对部分持卡人产生一定的诱惑力,很容易造成持卡人的冲动性消费。其中一部分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而逐渐滑向了“卡奴”。据发卡组织调查,中国约有15%的大学生拥有信用卡,“喜刷刷”背后也出现还不起卡债的问题。大学生是个无收入人群,一切费用多来自于父母和家庭。已现有大学生平均月消费一千元作为标准,维持平常的生活应该绰绰有余,但是正是由于银行出于追求卡量的考虑,不负责任地向在校大学生发放信用卡,而在校大学生根本无法负担三千至五千元不等的可透支额度,最终还是由父母亲及家庭为这部分超额消费来买单,加重了大学生家庭的负担。

信用卡所依附的很多服务功能,的确为持卡人的生活带来许许多多的便利之处。作为持卡人应该懂卡知卡,正确的使用和合理的消费更是信用卡的根本所在,因为使用信用卡过度消费而成为“卡奴”的内因是在于用卡的人,而不是信用卡本身造成的过错。作为发卡的银行提供信贷业务作为金融业务之一本也无可厚非,毕竟持卡人从主观意识上可以对卡选择“用”或“不用”。但是不能忽视的是,由于信用卡业务的利益驱动,发卡银行只是从自身经营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就会更多地宣传办信用卡、用信用卡给持卡人带来的“好处”,并且采取多种刺激手段来吸引申请和使用,却几乎很少提及用卡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所在,更不会触及持卡过度消费的危害性。虽然银行通过申请协议将信用卡的使用向持卡人尽到了“告知”义务,但是那些晦涩的文字、绕口的说明,不要说是对于一般申请人来说难读懂,就是银行员工对于信用卡的了解和使用也是一知半解。

要减少“卡奴”现象,甚至降低由此产生的负面社会影响,除了依赖市场秩序、经济法律的完善,同时也依赖于持卡人成熟的消费心理和健康的消费文化培养,但是从更深层次对“卡奴”问题进行一下思考,也应该意识到,作为信用卡发卡银行从经济利益角度建立信用卡业务,也是希望让它保持长期的、持续的、良性的发展趋势,那么发卡银行就不仅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卡奴”现象对银行自身的信用卡业务,乃至于对社会所带来的潜在的风险和危害,而且更应该承担一定的信用教育责任,从办卡伊始就要教育和提醒持卡人正确合理使用信用卡。片面地追求卡量发展,片面地通过鼓励和刺激刷卡消费,都是一种短视行为,无异于杀鸡取卵,对于行业的健康地发展是有害的。只有让持卡人正确地使用信用卡,真正感受到银行通过信用卡为持卡人的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安全,那么信用卡产业才会得到健康长期稳定的发展,银行才能从信用卡产业的发展中受益。

有银行人士说:“卡奴”现象不是银行的责任,“卡奴”的称呼更是一种调侃。此言差矣,作为公民都知道每个人不仅具有法律范畴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还应该具有社会责任和义务。“卡奴”现象事发于持卡人,但根源还是在于银行。都知道吸烟危害健康,但社会生活中除了限制烟草宣传,在公共场禁止吸烟之外,并没有禁止烟草工业,但是作为烟草企业应尽的义务,必须在烟盒上注明:吸烟危害健康。国家正在大力建设社会信用体系,银行作为经济社会中的一个组成单位,又是这一体系中重要的环节,既然通过发卡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它也就不能回避自身还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一句“卡奴现象罪不在银行”是难逃其咎的,是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同。深受其害的不仅仅是持卡人本人,还有他们的家庭,这将引发巨大的社会矛盾。如此恶性循环,信用卡业务如何健康有序地发展壮大。如果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的话,台湾今天的“卡奴”问题将会很快在大陆蔓延。

“卡奴”问题要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是国家建立和谐社会所赋予银行的一份责任与义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透视卡奴的成因
信用卡被盗刷后该如何应对? 快来学学咋做的
借记卡、信用卡和储蓄卡的区别
借记卡、准贷记卡与贷记卡的区别
怎样区分银行卡是借记卡,储蓄卡,还是信用卡啊?丨
揭秘:如何正确地“养卡”提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