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形探解清式廡殿木架结构(下篇)

图形探解清式廡殿木架结构(下篇)

文章来源:吴德元博客 作者:吴德元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21日 

图形探解清式廡殿之老角梁、老檐枋、随梁枋

  这回我们开始廡殿斗拱层以上的安装,按顺序首先安装的是四角上的老角梁

  老角梁在宋式中称为大角梁,是角梁的一个组成件(后面还要加装仔角梁等)。角梁在宋式大木建筑中还有别的叫法,‘觚棱’、‘阳马’、‘阙角’、‘梁抹’这些词,现在一般人听起来已不太熟悉了。

 


   与老角梁相配合的还有一个件—宝瓶,要先安放在角科斗拱的斜二上。

   老角梁一端安放在金柱上,下面压在山面、檐面的正心桁、挑檐桁的交叉点上,两处开45度交叉圆槽与之相配,再靠前,下面担住宝瓶的上斜面。

 

  和金柱配合一端的榫卯形状比较复杂一点,按老角梁的安装斜度,作抱柱圆弧横直面榫,以便与金柱相配。上边开45度交叉圆槽与下一步要安装的金桁相配。

 

  下图是与金柱顶部的榫卯情形。

 

  下图为老角梁安装到位图。

 

  装好老角梁后我装老檐枋,拿进我们这座廡殿的十六件老檐枋。

 

  老檐枋和金柱燕尾榫抱肩相连接,装好后与金柱形成第一圈周遭环绕的结构。

 

  这座九檩单檐廡殿装到这里,忽然发现我之前犯了一个大错误——檐面的八根金柱用错了,和山面两根中间位置的金柱装成一样的了,再往下装,金垫板,金檩、随梁、七架梁的位置都不对了。这个错误是从‘图形探解清式廡殿之檐柱篇’开始的,现在改过。

下边上一张正确装配后的图比较一下。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檐面中间的四根金柱在老檐枋装好后应与老檐枋上平,而且柱头上三面开燕尾槽;与前面错误装法不同的还有——山面中间的两根金柱在老檐枋装好后还有一端富裕,要高出檐面的金柱一定的距离,这是为下面要安装的大木件所特定的。

  下边上几张图是老檐枋与金柱连接的细节。

 

上图是檐面老檐枋与金柱连接局部图。

 

上图是山面老檐枋与金柱连接透视图。

 

上图是角上金柱与老檐枋榫卯连接的透视图。

 老檐枋装好后拿进我们这座廡殿的四根七架梁随梁枋

 

  七架梁随梁枋纵向安放在前后檐面金柱的柱头上。下图是装好后的俯视,我们可看到这层形成的基本框架。

 

  七架梁随梁与金柱的配合形式为燕尾榫连接加抱肩,见下图。


   好,这回就装到这吧。发了博文还要改前几回图面出现的错误,再上两张规矩的投影图,从正面和侧面看看檐面金柱和山面金柱的不同高度吧。

到此为止,下回见。

 

图形探解清式廡殿之七架梁、老檐垫板、金桁

  这座廡殿安装到这,七架梁出场了,总共四件。七架梁是我们这座廡殿的大梁,下衬随梁,架在前后金柱之上。

 

  在清式建筑中,几架梁称谓的通常解释是在它之上有几根,七架梁的意思是它的上面共有七根檩。我们这个七架梁上方的七根檩是:金檩两根(直接由七架梁承托),下金檩两根,上金檩两根,脊檩一根,加起来正好是七根檩。

在传统清式建筑中,檩和桁是同意词。也有一种说法“大式叫桁”“小式叫檩”,可我照抄的是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就叫玖檩单檐廡殿,看来大式小式之说也不确切。

按习惯在一般的书籍中说道单个物件时多数叫桁,我在做这些模型时也定名为某某桁,到这节解释七架梁时出现了檩的说法,又不好把前面已经出场的桁件名称改过来,就在这多罗嗦几句吧,也还得再把廡殿名称中的九檩单檐解释一下。

  我们这个模型是按《做法则例》中的九檩单檐廡殿做的,这个九檩、也就是九个桁,除了前面说的七架梁以上的七根檩外,再加上正心桁两跟,就是九檩的意思。在正心桁之外,还有挑檐桁,没有算作檩数,这个挑檐桁,也应该不叫檐檩,在没有斗拱的大式、小式建筑中,檐柱上的桁件叫檐檩,也就是我们这座廡殿檐柱上方装正心桁的位置,但很少有管正心桁叫檐檩的。说到这可能算说明白了,就是前后檐柱间有几条檩,就叫做几檩的建筑。

  好了,转入正题,七架梁是我们这座廡殿的大梁。在传统抬梁式建筑中,几架梁数字最大的那架梁就是这座建筑的大梁。如比我们这座廡殿小一号的建筑可能五架梁就是其大梁;比我们这座大一号的也许九架梁就是其大梁。另外,大梁还有一个别号,叫大柁

  七架梁上两头的榫卯形状有个特殊的叫法,半圆弧叫檩碗;中间不通的部分叫鼻子。见下图:

 


  这个鼻子不是为了出气用的,形状可能是名称的来源,强度可能为第一考虑。

 

 七架梁底部和金柱的馒头榫结合。上张七架梁的安装到位的视图:

 

  七架梁安放到位后,拿进我们这座廡殿的老檐垫板-长短不一、位置不同的十六件。

 

  檐面位置的十件老檐垫板,都有和七架梁配合的关系。有的一边,有的两边,顺着檩碗底部的直槽滑下,落在老檐枋上。

 

  檐面靠两边上的老檐垫板,除了和七架梁配合外,另一边和角上的金柱配合,受金柱上开槽的限位,坐落在老檐枋上。

 

 山面上的老檐垫板,两头顺金柱上开槽滑下,坐落在山面的老檐枋上。

  给个老檐垫板安装到位图:


  老檐垫板之后,拿进金桁,共十六件。随安装位置的不同,长短和榫卯形状也各异


  金桁四角是十字卡腰榫,山面压檐面相配;山面的金桁坐落在金柱和老檐垫板之上,檐面角上的金桁一端担在角上金柱头,一边担在七架里昂的檩碗圆槽,落在老檐垫板上。


 

 山面位置两金桁交接处燕尾榫相连,与金柱上馒头榫相配合,坐落在老檐垫板上。

 

  檐面两个金桁相接用燕尾榫,和七架梁配合时,鼻子部分削去半圆,平面相接,圆柱面卧在檩碗中,落在老檐垫板之上。


 

给个金桁装好后的视图:

 

  到这本来这回就该结束了,可当初读书建模时有些困惑。就是装平这层金桁、老檐垫板,到底要和金柱、七架梁怎样的榫卯配合;金柱的高度是不是同样的?几经周折,才找到现在的这种自认为是合理的解释。因为没有实际拆装测量的经历,也没有看到实证和书证,只是一种个人的探解,多上几个视角的图,请行家指正了。

下图左为七架梁右位山面金桁, 面对檐面内视:

 

下图为面对山面内视:

 

  下图为面对一角内视:

 

  下图中隐去了老角梁以便对比一下金柱的水平不等高。

 好了,这回就到这了。

 

 图形探解清式廡殿之金顺扒梁、柁墩、下金枋、下金垫板、下金桁

  七架梁和金桁上要安装的件是金顺扒梁,在我们这座廡殿结构中有四件。

 

 金顺扒梁和金桁结合的一端为下圆弧;和七架梁结合的一端复杂一点,有和七架梁上凹槽结合的矩形柱面,有为和七架梁柁墩配合预留的燕尾榫;一侧还留有安放下金枋的燕尾榫。


  下面给个金顺扒梁安装到位的透明视图:一端的圆弧和金桁的配合服帖舒服,一端的矩形柱面落在七架梁的臼槽里多方位限位,这个结构不用销钉就完成了稳固的就位。

 

  金顺扒梁就位后,拿进八件七架梁柁墩

 

   靠两边和金顺扒梁有交代的榫卯结构复杂点,有燕尾槽和凹槽面。


   给个透明的视图看看结合情形。噢,别忘了销子。

 

  中间两个七架梁上的四个柁墩形状相同,左右两侧留和下金枋相配的燕尾槽,底部凿榫槽,用销子固定在梁上。

 

  七架梁的八个柁墩安装到位后,拿进这座廡殿的八件下金枋

 

 山面的下金枋安放在两金顺扒梁上,与梁上的燕尾榫相配。

  檐面的下金枋安在柁墩上,和柁墩的燕尾榫相配。上图为柁墩与下金枋的榫卯结合透视图,下图为下金枋和金顺扒梁的榫卯结合透视图。

  装好下金枋,拿进这座廡殿的五架梁,四件。在这里,五架梁与七架梁的形状相同,有鼻子、有檩碗、有垫板槽,两边位置的五架梁同样为上一层的顺扒梁留配合凹槽。

 

 五架梁落在柁墩上,馒头榫配合,装好后拿进四角交金墩

 

  四角交金墩落在金顺扒梁上,用销固定。

  四角交金墩相邻两侧开槽以容纳下金垫板,山面到底,檐面开槽深度与五架梁上的两侧槽相同。

  四角交金墩安放到位后,拿进下金垫板。

 

这座廡殿的下金垫板有十二块。长短按各自所处位置的空挡。

 


   山面的下金垫板安放在两个四角交金墩之间(高度尺寸略高于檐面的同名件),顺槽落在下金枋上;檐面靠两边上的下金垫板一头安在四角交金墩槽内,一头安放在五架梁槽内,落在槽底,不挨着金顺扒梁;檐面明间、次间位置的下金垫板,顺五架梁上的槽滑下,落在下金枋上。给个正投影看看檐面的效果:

 


  给个视图看看山面的效果:

 

 下金垫板装好后,拿进下金桁,共十二件。

 

下金桁的形状、榫卯装配形式与金桁相同,不同的是尺寸的长短和装配位置。


  下金桁落在四角交金墩、下金垫板和五架梁上,四角交金墩和五架梁的圆弧形成对下金桁的承托限位;下金垫板下金枋起承托加强功能。

  下金桁的榫卯结构四角为十字卡腰榫,相互间结合为燕尾榫,装好后形成封闭箍,对四角交金墩、五架梁同样形成限位。

  上两个投影视图,看看装到下金桁位置的效果。

 上图为山面投影,下图为檐面投影。

 好吧,这回就到这吧。

 

图形探解清式廡殿之上金顺扒梁、柁墩、角背、上金枋等至雷公柱的装配

  这回还是以顺扒梁开场,金桁和五架梁之上装配的大木件是上金顺扒梁,共四件。

 

  上金顺扒梁的形状、榫卯开槽基本和金顺扒梁相似,只是少了一侧的矩形槽和燕尾槽,长度有所收短。一端圆弧相配落在下金桁上,一端和五架梁上的矩形槽配合,落在五架梁上。

 

  上金顺扒梁就位后,拿进五架梁柁墩角背,八套。

 

   五架梁柁墩的榫卯形状是上头馒头榫,下头开槽和角背相配;靠两边的一侧燕尾槽配上金顺扒梁

  一侧燕尾槽配上金枋。靠中间的柁墩两侧都上开燕尾槽和上金枋相配。

 

  角背用销固定在五架梁上。

 

   装好柁墩和角背,拿进上金交金瓜柱,四件。

 

  上金交金瓜柱上端开圆弧槽,相邻两侧开直槽,用销固定在上金顺扒梁上。


 

  上金交金瓜柱装好后,拿进上金枋,八件。


 山面的上金枋装在两上金瓜柱的燕尾槽里;檐面的上金枋装在五架梁柁墩的燕尾槽里。


  上金枋安装到位后,与柁墩上平。


  上金枋装好后,拿进三架梁,四件。


  三架梁与七架梁和五架梁形状相似,长短有别。两端的榫卯形状与前两者相同,上面的开槽不同,装在五架梁柁墩上,馒头榫结合。


  三架梁就位后,拿进上金垫板,十二件。


  山面的上金垫板顺上金瓜柱侧槽滑下,落在山面的上金枋上;檐面靠两边的上金垫板一边装在上金瓜柱的槽里,一边顺三架梁侧槽滑下,落在五架梁柁墩上;靠中间的三跨的上金垫板顺三架梁的侧槽滑下,落在五架梁柁墩和上金枋上。


  上金垫板就位,拿进上金桁,八件。


  上金桁与金桁、下金桁榫卯形式相同,只是长短有区别。四角撘交处用十字卡腰榫,两桁之间燕尾榫相连,切半圆与三架梁鼻子相配。整体落在由上金瓜柱、上金垫板、三架梁安装就位后所形成的安装平面上。

 

  上金桁就位后,拿进脊瓜柱和角背,四套。


  角背用销固定在三架梁上,脊瓜柱卡住角背双榫插入三架梁。脊瓜柱和角背相配的侧面槽,学名叫‘剔袖’,也称‘包掩’。

  脊瓜柱上面留有和脊枋、脊垫板、脊桁配合的榫卯槽面。

 

  脊瓜柱装好后,拿进脊枋,五件。


  中间三跨的脊枋两头燕尾榫和脊瓜柱相配,落在脊瓜柱上;两头短的脊枋一边燕尾榫和脊瓜柱相配,另一边直榫,和后面出场的雷公柱相配。


  脊枋安装到位,拿进脊垫板,五件。脊垫板顺脊瓜柱直槽滑下,落在脊枋上。


  脊垫板就位,拿进太平梁,两件。太平梁两端下面做半圆弧面,和上金桁相配。


  先把太平梁落在上金桁上,不到位,拿进雷公柱,两件。


  先把雷公柱用销固定在太平梁上,再把太平梁和雷公柱一起向三架梁移动,(见下图)使脊枋、脊垫板插入雷公柱的凹槽,完成榫卯配合。

 下图为就位后的图形。

 
  这期博文图够多的了,先装到这,上张雷公柱装好后的全景图。

  忽然觉得从某个视角看雷公柱有点意思,上张彩图吧,作为这期博文的结尾。

  好,这回就到这了。

 

图形探解清式廡殿之脊桁、扶脊木、脊椿、仔角梁与三种由戗

  雷公柱到位后,脊桁出场了,三件。


  从这个图形中可看到,靠两边的脊桁与雷公柱是透榫套装,这样在工艺顺序上就排在雷公柱后了。

 

  脊桁之间燕尾榫连接,上面还留有和脊椿配合的臼槽

 

  脊桁顺雷公柱滑下,落在脊垫板、脊瓜柱和雷公柱的圆弧槽面和平面上。结合上期博文的倒数第三、四图看,雷公柱与太平梁也反过来被约束了。

 

脊桁安装到位后,拿进扶脊木,三件。

 

  扶脊木为六棱形,两侧下面做圆不透榫眼,后面要和脊椽相配;上面做方形透榫,为和下一个出场的脊椿相配;两头做长方透眼配雷公柱,扶脊木之间的链接用燕尾榫。

 

  在燕尾榫的连接部,脊椿的配合用半榫槽臼,个人觉得这样合理,没看到书证与实物证据,这里纯属探解(实际中可能错过结合部,这也是猜想)。

 

  扶脊木到位后,拿进脊椿,共二十三件,长短不一。长的是为以后配正吻;短的是用在结合部。

  脊椿顺扶脊木的方槽滑下,除两根短的外,穿过扶脊木,落在脊桁的槽臼内,两根短的落在扶脊木结合部的槽臼内,上两张图:

 

到此,本座廡殿最高的大木件-脊椿已安装完毕,给个正面视图。

 

  到这里,从下往上装了,拿进仔角梁,四件。

 

  仔角梁安放在老角梁上,前边微翘,头上留出装琉璃件的位置。

  

后边上面做压掌榫,留着和下花架由戗配合;后下面做十字桁椀圆弧槽,与金桁相配;用销固定在老角梁上。

 

  给个安装到位图:

  仔角梁安装到位,拿进下花架由戗,四件。

 

  下花架由戗两头做压掌榫,一头和仔角梁相配,一头准备和上花架由戗相配;后头下面做十字桁椀圆弧槽,和下金桁相配。

 

 下花架由戗一头顶在仔角梁的压掌榫上,一头落在下金桁上。

 由于明、清廡殿顶一般采取推山做法,所以我们看到的压掌榫做的锯口并不是和下花架由戗的侧面垂直的,只是以上一个件的切面为基准做的切面。在这里用三维软件做设计还好成型和给出具体精确的尺寸,用两维软件或图版画图,在设计上还真得费点劲。前人在宫殿的搭建中,大木匠只需在不同高度的两桁件搭接处实际测量比画就解决了。看来要说清楚点,还真应该做一期推山与不推山的图形对比,来聊聊这事,再说吧。

  上两张图,看看装好下花架由戗后的效果。

 

  接着往上装,拿进上花架由戗,四件。

 

  和下花架由戗一样,上花架由戗两头做压掌榫,一头和下花架由戗相配,一头准备和脊由戗相配;后头下面做十字桁椀圆弧槽,和上金桁相配。

 

  上花架由戗一头顶着下花架由戗的压掌榫,一头落在上金桁的交叉处。上两张装好后的视图。

 

现在该装由戗的最高一层了,拿进脊由戗,四件。

 

  脊由戗的榫卯形状是一头做压掌榫,和上花架由戗相配;另一头要和脊桁、扶脊木相配,要出斜面和斜面圆弧槽,还要为脊椽留个圆弧的空挡。复杂了点,看下两图:

 

  脊由戗安装到位后,一头顶住上花架由戗的压掌榫,一头顶住脊桁和扶脊木

  给个透明的图,看的仔细点。

  脊由戗装好后,推山廡殿顶的形状初显,给两张图看看,有点意思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形探解清式廡殿之上金顺扒梁、柁墩、角背、上金枋等至雷公柱的装配
木亭子工程的施工工艺
单檐七檩歇山图解8
老祖宗立架上梁顺序和习俗,保佑家宅平安,千万别弄错了
图文详解|古建筑木结构中32种常见梁类榫卯及使用部位(收藏贴)
中国亭子类型大全!绝对干货,建议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