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书推荐 | THE SELF‑DRIVEN CHILD
userphoto

2022.08.17 美国

关注

NATINOAL BESTSELLER 

THE SELF‑DRIVEN CHILD

…实用的教养建议…

帮助父母解决家里长期的问题…


本书是近年来最有影响力、获得最多注目的教养类书籍,帮助0岁到18岁的孩子透过「自控」,找到内在动力,再也不需父母催逼。

两位作者分别是权威的神经心理学家与华府菁英课后辅导机构创办教师。他们发现今日的孩子普遍承受太大压力,完全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要让孩子自动自发,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关键就是「给孩子更多掌控感」。这代表父母依旧扮演重要的权威角色,但又是孩子的顾问与智囊。

亲子处于一种相互合作、彼此尊敬的气氛中,孩子就能自在发展大脑潜能,培养出韧性(恢复力),走上成功之路。


这样,孩子终究会拥有古希腊人说的「关键能力」——优秀健全的判断能力。这将让他终身获益。

本书篇章简明、清晰,每章后面都附立即可执行的实用建议。重点包含:

★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8个优点与9个缺点


★为什么爱发呆的孩子,就是健康的孩子


★帮助孩子建立动机的4种方法


★给予奖励:有害与有效的做法


★如何从「我不想做」,改成大声说「我决定要做」


★何时让孩子承担「超过目前大脑成熟度」的责任


★延后到校时间,可使请假降低,学习效能提升


★非焦虑的存在:别把你的情绪病毒传染给孩子


★如何看待「赢在起跑点」的优势

本书指出让孩子拥有掌控感的重要!


我们研究了孩子的「压力」和「动机」之后,继续探索「掌控感」,因为我们都想帮助孩子,尽量不让压力减损他们的表现和心理健康。我们想引导他们了解,如何建立健康的自我动机:既不要完美主义的过度努力,也不是一心只想着「我可以打电动了没」;健康的自我动机应该是这两者之间的平衡。

我们发现,孩子的掌控感不足时,会觉得压力太大;另外,自主感(sense of autonomy)则是让他们产生动机的关键。这是很重要的发现。后来我们的研究也证实了,家长希望孩子身心健全、学业优异、活得快乐,但这些都和「健康的掌控感」息息相关。

根据一九六〇年到二〇〇二年期间的调查指出,中学生跟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内控信念(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程度愈来愈低,外控信念(相信自身命运受外力所控)的程度却愈来愈高。年轻人愈来愈容易感到焦虑和沮丧,也跟这样的转变有关。事实上,现在年轻人有焦虑症症状的机率,相较于一九二〇年代末期经济大恐慌、二战、冷战期间,甚至高了五到八倍。难道现在的时局会比经济大恐慌时期还要艰困吗?还是说,是我们大人的作为,削弱了孩子的应对能力?

孩子如果没有适度的掌控感,会感到无能为力、不知所措,会变得消极或无奈。如果他们被剥夺了「做出重大选择」的能力,就更可能产生焦虑、暴怒,或出现自我毁灭、毒品酒精成瘾等行为。如此一来,就算家长提供再多的资源和机会,孩子依然无法成长茁壮。少了掌管感,无论家庭出身背景为何,孩子心里内在的混乱都会为他们带来伤害。

当我们觉得自己可以影响周遭的世界,我们的表现就会更好。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一进电梯,就会狂按电梯「关门」的按钮(虽然大部份的电梯里,这个按钮其实是没有作用的)。一九七〇年代有一项重要的研究指出,如果养老院告知住户必须负责自己的生活日常事务,并且示范该怎么做,比起另一群只能听从、依赖护理人员的住户,则前者会更长寿。这也就是为什么可以自行决定要写功课(或者不写)的孩子,会比较开心,压力较小,也更有为生活掌舵的能力。

我们都期盼孩子有能力在全球竞争的经济环境下生存,期盼他们有影响力、有自信能够处理困难的事。我们爱孩子,希望他们快乐,也希望即使哪天我们不在了,他们仍然能够有成功的人生。这些都是值得努力的目标,只是该怎么达成,许多大人的认知有误。

错误认知一:成功是一条窄路,万一孩子挤不进去就糟了,所以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实在太过冒险。这个论点是基于「世界上资源有限」的假设,断定年轻人如果想成功,就必须一直与他人竞争,不计代价。

错误认知二:这辈子要想出人头地,只能依靠优异的学业成绩。人生的输家太多,赢家的名额有限,如果进不了耶鲁等名校,就只能沦落到快餐店打工。这种想法让太多的孩子不是变得汲汲营营,就是自暴自弃。

错误认知三:多逼孩子,就可以帮助他们更有成就,长大后也更能一帆风顺。我们的国一生考得比中国同年龄的孩子差?好!那就提早叫他们上高一数学!现在的孩子想录取名校,机会比以前更少?好!那就把孩子的行程塞好塞满,上更多课,写更多作业!

错误认知四:这个世界比以前更危险,为人父母当然得监督孩子,不容片刻的松懈,必须确保他们不会受伤,或做出错误的决定。


很多爸妈凭着常识也知道,这些错误认知绝非事实(本书也将一一破除这些谬误)。问题是,一旦这些爸妈感受到「绝对不能让孩子落后」的压力,无论这些压力是来自孩子的同侪、学校或是其他家长,那么他们原先的常识就不见了。其实,压力源自于恐惧,而恐惧几乎总会让人做出不智的决定。

我们不可能完全控制自己的孩子——这也不该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角色是教导孩子独立思考和行动,让他们拥有足够的判断力,除了在学校有良好的表现,更能在人生有成就。与其逼迫他们去做他们不喜欢的事,不如想办法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热爱,引发他们的内在动机。我们的目标是协助父母停止「不断施压」的模式,改采「培养孩子自身动力」的方法。

我们论点的基础是:孩子其实是懂事的,也会希望自己的生活有序,所以只要有适当的支持,他们就会自行找出做事的方法。孩子们都晓得,早上要起床换衣服上学,也知道做功课的重要性,他们其实都感觉得到压力,只是可能没有表现出来。每当他们没有做好,而你在一旁碎碎唸,这样只会加深他们的抗拒。所以关键在于,你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和尊重,容许他们自己设法解决。就算你真的有办法控制孩子,直接把他们打造成你心目中理想的模样,但这样孩子就会变成需要大人的控制、管教,而无法自动自发。

本书将会谈到一些神经科学和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研究,也会分享我们相加起来共有六十年的实际经验。我们希望让各位爸妈相信,你应该把自己看成孩子的顾问,不是他们的主人或是主管。我们的目标是说服你们,让你们经常对孩子说「由你决定」,这其实是一种有智慧的教养方式。书中还会提供各种点子,协助你陪伴孩子挖掘出内在的动机,也会引导你觉察什么样的教育体制会干扰小孩的自主感。

另外,我们会帮助你自己逐渐进入一种「非焦虑的存在」,也就是练习自己先当个不焦虑的人,这对孩子、整个家庭以及你自己都是绝佳的礼物。在每章的结尾都会提供具体的行动步骤,方便你立即实践。

书中有些建议应该会带给你如释重负的轻松感。每当你心存疑虑,请记得这些技巧以及它们背后的科学原理,全都是我们跟案主、学生的家庭分享过的,在他们身上也都看到了丰硕的成效。有的孩子本来长期违抗爸妈,后来转变成一个能够在做决策时考量周全的孩子;有的孩子不只是在校成绩进步,测验的分数也大幅提升;有的孩子原本觉得不知所措、求助无门或是绝望度日,后来开始主导自己的生活;有的孩子虽然曾经历短暂的混乱期,最后还是过着成功快乐的日子,甚至跟父母的关系也更加亲近,完全出乎众人意料。你想要赋予孩子健康的自主感,同时也为你自己培养健康的自主感,这并非天方夜谭,或许比你以为的还要简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可以怎么做。

作者简介:

│威廉・史帝罗博士 William Stixrud, Ph.D.

临床神经心理师,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全国儿童医学中心研究员。研究主题包含青少年的大脑发展、冥想、压力的影响、缺乏睡眠造成的问题、大脑内的科技超负荷等。曾出版许多极有份量的学术文章,也是全球著名慈善组织「大卫・林奇基金会」董事会成员。

│奈德・强森 Ned Johnson

美国华府菁英教育机构PrepMatters的创办人,着有《征服SAT:父母如何协助青少年克服压力,达到成功》。他是各界争相邀请的热门讲师,尤其专长如何提升学习技能、改善亲子互动、掌握焦虑管理技能等。他的机构与演讲获得媒体广为报导,包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国家公共广播公司、《时代杂志》、《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NewsHour等。

亲爱的读者们,请读完顺手点下右下角的“在看”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支持了。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动症ADHD儿童和父母之间原来是这样“相爱相杀”的——
让孩子祛除高压力,自驱型成长
父母教养杰出孩子要做的50件事
关于二胎政策的英语作文(带翻译)
不要让你的口头禅成为孩子的心理枷锁 | 第 25 期公开课·精华
最佳上学年龄不是6岁!多少家长陷入的误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