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瓶梅》在描写家庭方面的贡献
    金瓶梅》在描写家庭方面有什么贡献?小说以西门庆为中心,写了西门庆家庭发家的过程和衰败的结局,集中笔墨写了官商相结合的商人家庭,这在以前的小说中是没有的。大家都知道,西门庆家有西门庆以及他的妻子——是他的继室——吴月娘,还有五个妾,一个是李娇儿,原来是妓女;一个是孟玉楼,是原来有钱人的寡妇;还有一个是他前妻的丫头孙雪娥;后来又霸占了潘金莲,娶了他朋友的妻子李瓶儿,组成了这么一个家庭。西门庆还有个女儿叫西门大姐,一个女婿陈经济;原来有一个儿子叫官哥儿,早死了,后来又有了孝哥儿,是他的遗腹子。
  从西门庆这个人来说,小说怎样写他发家的过程呢?大家看《金瓶梅》里写西门庆出场是27岁,死的时候是33岁,作品就集中写了他七年之间的生活过程。他本来是个独生子,在县衙门旁边开了个中药铺,做小本生意。但是他交通官府,成了个恶霸,别人都很害怕他。后来娶了孟玉楼,将孟玉楼家的东西都压榨过来;又娶了李瓶儿,吞并了李瓶儿家的家产。这时候他就由破落户变成了一个暴发户商人。大概三十来岁的时候,他买了官职,成了正式的官僚。他接待蔡状元,请他喝酒,找妓女给他陪夜;后来又认蔡京为干爹,送很多东西给蔡京拜寿;还和宫里的太监相勾结。所以他三十来岁时,是西门家最鼎盛的时期。大家看书里所写,说这个时候他家里有几处华丽的庭院,使唤着十几个仆人,还雇着十多个伙计,还有十万两的流动资金,这是他最鼎盛的时候,也是他生活最腐败的时候,真所谓酒色财气样样占先,吃喝嫖赌是件件不落。在他33岁的时候,因为纵欲暴病而亡,结束了一生。他死了之后,他的妻子吴月娘掌家,把春梅和潘金莲卖了出去,李娇儿和孟玉楼改嫁,孙雪娥逃走。西门庆的遗腹子孝哥也当了和尚,西门庆家就整个儿败落了。
  《金瓶梅》把西门庆的发家、鼎盛、败落的全过程都详细写了出来,从题材的角度来讲,这是《金瓶梅》的一大创造,以前没有过。这是我们说的它的第一点突破,就是写了一个人家庭的兴衰史。
  第二个突破是《金瓶梅》比较关注妇女的生活命运。《金瓶梅》把妇女的生活当作它主要的描写对象,即把妇女的生活当作家庭生活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来加以描写。而这种描写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是空前的。这也是它的一个创造。大家看它的书名,为什么叫《金瓶梅》?实际上是由潘金莲、李瓶儿和春梅三个女子名字中的一个字组合而成的,从书名来看也说明它对女子命运的关注。
  我们再和其他的两大奇书比较看一下,《三国演义》中,也写了几个女子的形象,大家印象比较深刻的有貂蝉,为报答义父,巧施连环计;还有刘备的夫人糜夫人,为保全阿斗,投井身亡。像这样几个女子,都显得机智勇敢,深明大义,作者对她们持褒扬歌颂的态度。“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这就是《三国演义》对妇女的态度,所以貂蝉也好,糜夫人也好,都是政治斗争的工具,并没有独立的人格。《水浒传》大家知道,是两个极端。写既了阎婆惜、潘巧云、潘金莲三个恶妇的形象,另外也写了三个梁山的头领孙二娘、顾大嫂和扈三娘。潘巧云等三人表现了作者妇女是“红颜祸水”的思想,而梁山的三个女头领呢,又被写得很男子化。
  《金瓶梅》则把妇女的生活、命运、遭遇当作它描写的主要对象。南开大学的朱一弦先生编过一个《金瓶梅词话》的人物表。根据人物表的统计,《金瓶梅》一共写了八百人,男子是553人,女子是247人。根据这个统计,我们再看西门庆家里的成员:西门庆家的主子一共是10个人,男子3人,女子7人,女子比男子多。西门庆家的奴仆一共是42人,男仆20人,女仆10人,丫环12人。所以,西门庆这个大家庭有10个主人、42个仆人,一共是52人,男子23人,女子29人。他们之间有的是血缘关系,有的是雇佣关系。可以说《金瓶梅》写了一个绚丽多彩的女性世界,这就是它的第二个突破。
  作者对这些女子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呢?我觉得有同情,更多的是憎恶。大家可以看看张竹坡的评语,他是这么说的:“吴月娘是奸险好人,玉楼是乖人,金莲不是人,瓶儿是痴人,春梅是狂人,……娇儿是死人,雪娥是蠢人。”总之,《金瓶梅》中“并无一个好女人。”这些女子死的年龄都在三十岁左右。潘金莲死的时候32岁,是被武松杀挖心剖肝而死。李瓶儿死的时候27岁,春梅是29岁。这里流露出作者些许的同情。
  《金瓶梅》所选择的题材故事,在小说史上有什么意义呢?大家把它和前面所提到的三大奇书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小说的题材由写历史兴亡到写一个家庭的盛衰,由写英雄起义到写个人的荣枯和闺阁的纷争,由写神魔斗争到写世俗琐事,这是一个很大变化。一个家庭和历史事件比较,个人的荣枯和英雄起义比较,神魔斗争和世俗琐事比较,好像空间缩小了,矛盾斗争也减弱了,但是,文学和现实生活的距离拉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更深入了。晚清有个评论家引述过莎士比亚的话:“小说之程度愈高,则写内面之事愈多,写外面之生活愈少,故观其书中两者分量之比例,而书之价值可得而定矣。”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金瓶梅》产生之后,写家庭的小说、把家庭当作独特视角的小说逐渐多了,而且占了小说创作的主流。清代顺治年间产生了一部很有影响的小说,叫《醒世姻缘传》,写的是山东两个小城镇里中小地主家庭的故事。到了康熙年间,还有部小说叫《林兰香》,写的是官僚贵族之家的故事,《林兰香》的命名就是学的《金瓶梅》。再就是乾隆年间的《红楼梦》,我们下面再说。还有嘉庆年间,也有一部写家庭的小说叫《蜃楼志》,写的是广东洋行商人家庭的故事。到了近现代,大家都知道的有巴金先生的《家》、《春》、《秋》,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欧阳山先生的《三家巷》,还有当前不断在荧屏上出现的写大家庭生活的那些电视连续剧。应该说,都是说从《金瓶梅》、《醒世姻缘传》、《林兰香》、《红楼梦》这条线下来的。
  这些书对女子的态度也逐渐有所变化。《醒世姻缘传》对妇女的态度还是抱有偏见的。此书又名《恶姻缘》,三十年代有人说它写的是一个怕老婆的故事。它和《三国演义》不太一样的是,作者认为一个家庭中和好莫过于夫妻,仇恨也莫过于夫妻,说在夫妻之间,就好像人的脖子上长了个瘤子,你要割掉它,就可能丧命;要是保留它,就会一辈子痛苦。《林兰香》对妇女的态度有了很大进步,它特别赞赏女子的才干,说女子中“堪称国香者不少。”《蜃楼志》呢,对女子有同情,有赞扬,也有批判。《红楼梦》我们下面另说。
  总起来说,《金瓶梅》在题材选择上有这样两大突破,至于对它总体如何评价,我觉得《金瓶梅》应该说是一部伟大的写实小说。这不是我说的,是郑振铎先生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说的。还有美国大百科全书说:“《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法国大百科全书也说:《金瓶梅》“在描写妇女的特点方面,可谓独树一帜。全书将西门庆的好色行为与整个社会历史联系在一起,它在中国通俗小说发展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新。”这些评述,都成分肯定了《金瓶梅》这部书的价值和意义。
  这是我们对《金瓶梅》一个基本的看法,那么,在这些方面它对《红楼梦》的影响有多大?应该怎样评价?两部书都写的是家庭的故事,是家庭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没有《金瓶梅》,就产生不了《红楼梦》。
  我过去写过几篇文章,从这个角度讲得比较多。在故事题材上,《红楼梦》对《金瓶梅》有继承,但更重要的是有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三点:
  第一点,《红楼梦》所描写的贾府的故事,和《金瓶梅》所写的西门庆家庭的故事相比,人口结构不同。《金瓶梅》中的西门庆是上无老下无小,张竹坡评语就说:“西门庆无一亲人,上无父母,下无子孙,中无兄弟。”书里只是提到西门庆的父亲叫西门达,仅此而已。《红楼梦》则不同,从宁国府来看,有贾演、贾代化、贾敬、贾珍、贾蓉五代人,荣国府也是这样,有贾演、贾代善、贾政、贾宝玉、贾兰这五代。重点描写的是第三、四、五这三代人,第二回提到贾府如今已是一代不如一代,就是说世族大家已经后继无人。从人口结构来看,比较西门庆家,这是一个很完整的家庭。
  第二点不同,《红楼梦》和《金瓶梅》比较,写家庭的兴衰史有区别。两部书都写了家庭兴衰的过程,通过家庭的兴衰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的变化,但是两者描写的侧重点不一样。《金瓶梅》写的是官商结合的家庭,通过经商赚钱、放债牟利、当官受贿这些手段,西门家逐渐兴旺起来,重点在叙写西门家如何兴盛的发家过程。大家可以从小说中的时间和小说的回数比较看出,《金瓶梅》从第1回西门庆出场到79回西门庆死亡,一共是八十回,八十回写了六年时间内所发生的事情,时间短,但回数比较多,所以尽力铺排,写得很详细。从第80到100回,即西门庆死后到他儿子当和尚,一共二十回,写了九年的生活,对最后的败亡结局写得比较简单。一句话,它重在写发家,略于写败亡。《红楼梦》写的是贵族世家,贾家是如何起家的,小说中并没有过多渲染,只是在第7回和53回暗示贾府是军功起家,就是靠打仗立军功而发迹。《红楼梦》重点写贾府败落的过程,而略于写其兴旺的阶段,我们也可以从时间和回数的比例来看。从第1回到第5回是《红楼梦》的序幕,还没有正式进入故事,一共五回写了七年间的事情。从第6回到第18回,共十三回篇幅,叙写了贾府四年间所发生的事情,是贾家的兴盛时期。时间短,事件多,不可能加以详尽描写。从第19回到第120回,写贾府败落的过程,一共是八年,用了102回,则写得比较详细。
  由此可知,这两部书写一个家庭的兴盛和败落,重点是有所不同的,《红楼梦》这样写,符合清代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大家看一下其他有关作品就可以知道,到了清代,小说、戏曲都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比如《儒林外史》、《聊斋志异》、《桃花扇》、《长生殿》等,这和时代是合拍的。清代时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发展到它的晚期,也就是《红楼梦》所说的“末世”。有些作家感觉到时代的败亡,所以在他们的创作里面,那种悲凉情绪就加重了,这是一种时代的情绪。《红楼梦》重点不在写贾府怎么样兴盛起来的,而在于写怎么败落下去的。这是第二点不同。
  第三点,《红楼梦》和《金瓶梅》比较,对妇女的态度有了明显不同,《金瓶梅》取材有突破,对女子的态度则有偏见,这刚才说过了。它写到家庭中妻妾矛盾时往往给人这样一种感觉:“以乱尊卑。”西门庆家中吴月娘本来是主妇,但她没有多大的权力,而西门庆比较喜欢的是李瓶儿和潘金莲。《红楼梦》中,大观园外以贾母、王夫人、王熙凤为代表,主要写的是家庭之间的纠葛、矛盾,有婆媳的矛盾、妻妾的矛盾、嫡庶之间的矛盾、妯娌之间的矛盾、母女间的矛盾等等。虽有矛盾,但贾府中还是规矩森严。我们做过一个统计,从《红楼梦》程乙本来看,“规矩”这个词一共提到72次,多数都当作标准、法则或习惯讲,就是说,贾府什么都讲所谓规矩,有主仆的规矩,有母子的规矩,有兄弟的规矩,有父子的规矩,有妻妾的规矩,还有衣食住行等都有一定的规矩。我记得有部电视连续剧,好像叫《爱在有情天》,什么内容我不记得了,就记得里头有句话,大意是说“我们家有七十二种规矩,你一一都要记住”。这说明一个大家庭是应该有很多规矩,不然它就要乱。这符合中国宗法社会的生活状况,这是大观园外。大观园里呢?我们知道,大观园里主要演绎的是青年男女的离合悲欢,这里有他们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对理想人生的向往,也有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有十二钗的命运悲剧。美籍华人余英时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叫《〈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一个是大观园外,是礼的世界,就是现实的世界;一个是大观园里,是情的世界,就是理想的世界。这是有道理的。所以,《红楼梦》比《金瓶梅》有很大发展,因为它有一个理想的世界,是精神的家园。一部作品,如果没有一定理想的话,是不会起到鼓舞读者的作用的。《红楼梦》写了理想的世界,这是第三点不同。余英时先生写了《〈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以后,他的公子余定国先生又写了篇《不要忘记〈红楼梦〉的第三世界》,副标题是“和余英时先生商榷”。他说《红楼梦》里还有个世界,就是太虚幻境、大荒山,那是个幻想的世界。
  总而言之,《金瓶梅》和《红楼梦》虽然都写了家庭生活,但是《红楼梦》除了写了现实世界的污浊以外,还写了理想的世界、幻想的世界,这是对青年男女有所鼓舞的。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从故事选材的角度来讲,《金瓶梅》有这样一些贡献,《红楼梦》对它有些继承,但更重要的是发展。
  第二个问题,我们来看一看,《金瓶梅》在故事情节结构方面有什么创新。
  我们还不得不再提到其他三部奇书。《三国演义》从结构的角度来看,它写了东汉末年诸侯的争霸到三国的形成,到晋朝的统一,这样几乎一个世纪的历史事件。里头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如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等,都是很精彩的单个的故事,贯穿其中的是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样的一条历史兴亡线索。《水浒传》写了梁山起义从形成、发展、高潮、接受招安到最后的悲剧结局,写出了梁山起义的全过程。其中也有很多可以单独独立出来的故事,比如拳打镇关西、风雪山神庙、智取生辰纲、武松打虎等,全书故事是用什么串连起来的呢?是梁山的三代首领——王伦、晁盖、宋江。《西游记》写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历经八十一难,八十一难实际是五十几个故事,用什么串连呢?主要是用唐僧串连起来的。
  到《金瓶梅》,其情节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全书首尾相联,血脉贯通,难以分割。故事主体,是写西门庆家发迹和败亡的过程,以及家庭中妻妾的矛盾和争斗。故事主要是以西门庆的一生串起来的,而以西门庆的死为“书眼”——就是关节点,西门庆死前主要写发家,西门庆死后写败亡。这是《金瓶梅》在结构上与其他三部奇书的最大不同。
  而《红楼梦》,我认为是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主线,一条是副线。主线就是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当然不能因此就说《红楼梦》是爱情小说。《红楼梦》写宝黛爱情时,把他们爱情的发生、发展和毁灭的过程都写出来了,这个故事在《红楼梦》中占据中心的地位,是《红楼梦》故事的中心事件,是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这里我们不能详细讲,但是可以简单勾画一下。宝黛爱情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从第3回到第8回是他们爱情的发生,从第9回到第32回是他们爱情的发展,中间两人总是互相试探,不断引起误会,发生了六七次矛盾和冲突;从第32回到第79回是他们爱情成熟的阶段,标志就是第34回宝玉挨打以后,送给黛玉两块旧手帕,黛玉在那手帕上题了三首诗,这用过去的话来说就是定情物了。看越剧《红楼梦》,我觉得王文娟演到这个地方演得特别精彩。窗外竹影摇曳,窗内烛光轻晃,黛玉神痴心醉,情意缠绵,研墨蘸笔,灯下题诗,场面处理得极为动人。第80回到第98回,是他们爱情被毁灭的阶段,黛玉死了,宝玉的精神寄托也彻底破灭了,以后就是写宝玉和宝钗的婚姻悲剧。这是一条主线。
  副线是什么呢?就是贾府的兴衰过程。从这一角度来看,如前所说,从第1回到第5回是序幕,第6到第18回是贾府兴盛时期,主要写了两件大事:可卿的出丧和元妃的省亲。从19回以后,就写贾家衰败的过程,当然这衰败的过程中还有些小的段落,其中第55、56回探春理家,是个大的转折,到第105回被抄家,贾氏就一败涂地了。主线副线,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交错发展,构成全书框架。主人公贾宝玉串起了这两条线索。
  《红楼梦》和《三国演义》、《水浒传》比较而言,很难从里边找出单独的故事加以剖析,这与《金瓶梅》有相似处。当然,中学课本里也可以选林黛玉进贾府、宝玉挨打、抄检大观园、香菱学诗等,作为课文;但从整体来讲,是很难分得开的,人物命运和故事的发展紧密的交织在一起。23回是很关键的一回,贾宝玉和姐妹们住进了园中,大观园里才有了人活动,大观园似乎成为女儿的乐园。第27回,是大观园里女子第一次聚会。到了37、38回,海棠诗社是她们的第二次聚会。第40回刘姥姥进大观园,三宣牙牌令,这是第三次聚会。第49、50回,白雪红梅,即景联诗,是大观园女子的第四次聚会。第63回,宝玉过生日,大家一起庆祝,开夜宴,这是第五次聚会,也是《红楼梦》里女子聚会的高潮,最后一次。第70回“林黛玉重建海棠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重建”、“偶填”这两个词语暗示大观园将要发生变化、转折。果然,74回抄检大观园,实是大观园的一次浩劫。75回薛宝钗为了避嫌,迁出了大观园;79回迎春准备出嫁,也搬出了大观园;95回宝玉为结婚,也搬出了大观园;98回林黛玉之死,这是大观园里最悲凉的时刻。当时,只有李纨和探春在黛玉身边。李纨是寡妇,人家结婚,她不宜于参加,探春和黛玉关系很好,所以只有她们俩在。黛玉气绝时,正是宝玉宝钗成亲的时辰,大家听到外边远远有一阵音乐之声。探春李纨走出潇湘馆,再听时,“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迁,好不凄凉冷淡。”
  102回写大观园就关闭了。108回写宝玉偶尔再进园中,只见花木枯萎,满目凄凉,一片破败的景象,只有潇湘馆还有几竿翠竹在风中摇曳。大家看一看,大观园的变迁和这些女孩子的命运就是这样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很难拆开。这对以前的小说结构是个很大的突破和创造。
  这是我们讲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关于艺术表现手法。
  前面讲了这两部书题材、结构和以前小说的不同,与之相适应,在艺术手法这方面两书也有不少创意。因为时间的关系不可能讲得很多,以后还有学者要讲《金瓶梅》的叙事艺术。这里,我就自己的体会选几点给大家介绍一下。
  刚才说过,从《金瓶梅》来看,人物活动的空间是变小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写的是军事政治斗争,所以人物的活动场地主要在山岗、林地、湖泊、城池等地方,主要是外部的空间。而《金瓶梅》人物活动,则多在庭院,在房舍,是内部的空间,人物活动的地点和空间不一样了,这是由《金瓶梅》本身属于世情小说的性质所决定的。再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到《金瓶梅》,小说的体制已有所变化,像宋元话本主要是说书人在说,观众在听,后来发展到作家在写,读者在看、在读。所以已经故去的、社科院的蒋和森先生说,《金瓶梅》写出来主要是为了“看”,而不是“说”。这是个比较大的变化,因为这样,《金瓶梅》总的艺术手法,给人感觉是更为平实、细密,更有人情味,更加生活化,写家庭应该是这样的。这个一比较就能看出来,《三国》和《水浒》主要是通过战争、打斗、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写人的,而像《金瓶梅》则主要是通过生活琐事、家庭纠葛来写人的,矛盾冲突当然不会像战争那样激烈。
  下面,我们结合《金瓶梅》和《红楼梦》中的一些例子来加以说明。我想主要是讲这么三点:
  第一点,《金瓶梅》和《红楼梦》更关注人物室内陈设的描写,用来陪衬或反衬人物的性格特征。我们也知道《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写山林景色,是外部的景物;《水浒传》中“风雪山神庙”写雪,“智取生辰纲”写炎热,也都是外部的。两书都很少描写屋子里的陈设。当然,《水浒传》中也有一处是很详细的写了阎婆惜屋子里的陈设,是在第20回“宋江怒杀阎婆惜”,作者用一百多字写及楼屋卧室中的陈设,有寿台、凳子、卧床、栏杆、帐子、衣架、毛巾、洗手盆、刷子、桌子、灯台、仕女图、椅子等等,无端先把这些器具数说一遍。描写很细,但是这样的描写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呢?没有关系。  到《金瓶梅》,作者便有意把屋子里的陈设和人物性格的刻画巧妙的结合起来了,这是很有创意的。我把有关的回目给大家说一下,讲的不清楚的地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查书。比如第49回,写西门庆厅堂里摆着一张桌子,说它是“蜻蜓腿、螳螂肚、肥皂色、起楞的桌子”。这是一张什么样的桌子呢?我实在想象不出来,它给人的感觉是有些不伦不类,但是可以衬托出西门庆的无赖行经。还有第37回,写西门庆的伙计韩道国的媳妇王六儿屋子里挂着个吊屏儿,画的内容是“张生遇莺莺”,是《西厢记》里的故事,暗示西门庆和王六儿的勾搭通奸。还有第84回,写碧霞宫道士吴伯才方丈里供着一幅画,画的又是什么呢?是“洞宾戏白牡丹”。这是影指吴道士让那些无赖子弟在道观里奸淫妇女的恶行。更有意思的是第69、72回,写王招宣府林太太和西门庆多次纵欲通奸。招宣府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小说写王府后堂里挂着他祖先的“影图”;还有朱红的一块匾,匾上写的是“节义堂”三个字;旁边有副对联,对联上写的是“传家节操同松竹,报国勋功并斗山”,是说这是个讲操守、有功劳的贵族之家。大厅上还有一块御赐金匾,上头写的是“世忠堂”三个字。这样的描写显得招宣府庄严肃穆,很有气派。但是就在这样的地方,西门庆和林太太却干着通奸的勾当,讽刺的力量是很大的。当然,这样的地方,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来,显得比较浅近。
  而《红楼梦》室内陈设的描写,则比较深刻,含义更加丰富,充满诗意。北师大博士生曹诣珍同学在她的学位论文曾引述过一位美国学者的一个观点:一个词或字有表义,也有涵义。表义是什么呢?就是这个词的基本意思,即字典里所说的意思。涵义是什么呢?就是这个词暗含的意思,所表露出来的情感,而这在字典里往往是没有的,是需要读者去体会的。比如说“家”,表义是“住所”。但是,用在另外一些地方就给人一种自在亲切、舒适的感觉,这是它的内在意义。表义和涵义是不完全一样的,所以开发商作广告时,就喜欢用什么什么的“家”来代替什么什么样的“房屋”,给人感觉就很亲切温馨。
  我们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可以说,《金瓶梅》所写的表义的东西多,而《红楼梦》所写的则涵义的东西多一些。我们举几个《红楼梦》里的例子。比如第五回,秦可卿住的那个屋子,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还有对联、宝镜、连珠帐、鸳鸯枕等等,这里的很多东西,是作者根据传说虚构的,而有一些大概是实有的,比如说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有一部小说,比《红楼梦》稍早一些,是雍正年间的,叫《姑妄言》,现在已经有多家出版社排印出版过这本书。书中有些地方写得不亚于《金瓶梅》,很难全本出的,只能出删节本。而《姑妄言》里也提到《杨妃春睡图》,这图画的可能就是杨贵妃喝醉酒以后的那种醉态,这图挂在一个妓女的屋子里。我们要是把这些结合起来考虑的话,在可卿屋子里挂这样一幅画,恐怕也是有寓意的。据胡文彬先生讲,这个《海棠春睡图》,有报道说,确有这种图,而且宋代有了。可见,可卿屋子里陈设的这些东西,有虚的有实的,有真的有假的,这样组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香艳的氛围。
  再比如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住所,我们不讲里面的陈设,只讲命名。宝玉住的地方,开始是绛云轩,第8回出现了“绛云轩”这个词,后来就住到了怡红院。怡红院最大的特色就是有芭蕉和海棠,海棠是红色的。宝玉喜欢红色,“绛”也是红,怡红院的意思就不用说了。所以,红色是贯穿宝玉所住的这两个地方的。在《红楼梦》中,“红”往往又代指“女儿”。那么,它衬托出宝玉的什么性格呢?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爱博而心劳”。再看林黛玉的住处,她刚进贾府时住在贾母屋子的碧纱橱里,“碧”指的是青绿色。第23回后住到了潇湘馆。潇湘馆的特色是什么呢?有翠竹。从色调来看,也是绿色的。在《红楼梦》里有十次写了潇湘馆,几乎每一次都要写到竹子。这象征着林黛玉孤标傲世的性格特征,人物的性格和她住所的基调是合拍的。薛宝钗刚进贾府的时候,是第4回,住在梨香院,后来住到蘅芜苑。梨香或说梨花,在唐宋词中屡屡出现。它的色彩基调是白色,梨花是白的。蘅芜苑里有好多奇花异草,天气愈冷,长得愈加苍翠,给人一种冷艳的感觉。这和薛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的性格基调是一致的。《红楼梦》里写人物住所的时候,能注意和人物的性格融为一体,涵义是比较深的。更有意思的,是探春住的秋爽斋。西方有个语言学家有这样一种观点:揭示一部文学作品中词的涵义,有时候要涉及“整个文明史”,也就是说,要从广泛的文化语境中了解一个词背后隐藏的深刻意义。当然,我们不能说,《红楼梦》里每一个词后面都有一部文明史;但有些词语的涵义是很深厚的。为什么叫秋爽斋呢?我曾看到清代的两部笔记,一种叫《燕京杂记》,一部叫《帝京岁时纪胜》,这两部书都讲到北京当时的这样一种习俗,是说京师小儿懒于嗜学,严寒就要歇冬,酷暑就要歇夏,都不读书。所以,有的学堂门口到立秋的时候,就挂一块牌子,大书一个“学”字,并在旁边写上四个小字——“秋爽来学”,说秋天天气凉爽了,快来读书吧。我觉得“秋爽斋”这个命名大概反映了北京的当时的这种文化背景。而且,“秋爽斋”里有字贴,有笔筒,有宝砚,还挂着颜真卿写的对联等等。探春和她的姐姐迎春、妹妹惜春比起来,是最有才华的,也是最喜欢学习的。我认为秋爽斋这样的命名是有比较深的涵义在其中的。
  第二点,《金瓶梅》和《红楼梦》这两部书都注意渲染生活的场面,闲处入情,富有韵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两部小说既然是世情书,既然是写家庭琐事,就不能不写到一系列日常的生活场面,读者看了以后也能增加一些阅读的兴趣。像《金瓶梅》的第75回,写吴月娘病了,任医官来给她看病。小说写到,任医官来了以后,众人赶忙给吴月娘梳状打扮:丫头玉箫拿了镜子,孟玉楼赶忙跳上炕去,给吴月娘梳头,李娇儿给她戴首饰,孙雪娥预备拿衣裳,一阵忙活。这样的生活的场面,大概是大户人家常见的。《红楼梦》第55回赵姨娘把探春给气哭了,需要重新梳妆打扮,有四五个丫鬟,还有平儿,拿镜子的拿镜子,拿毛巾的拿毛巾,端水的端水,也是一个生活细节的描写。这和《金瓶梅》里的描写是极为相似的。
  还有一个,我原来不太理解,也问过一些人,好像也说不太准。就是《红楼梦》第5回有这样一个细节:宝玉睡在秦可卿的屋子里,众人散去,“秦氏便叫丫鬟们好生在檐下看着猫儿打架”,这是一处。到第5回结尾的时候,又写到秦氏正在房外,嘱咐小丫头们好生看着猫儿狗儿打架,忽闻宝玉在梦中唤她的小名儿。为什么两次写及猫儿狗儿打架?这是什么意思?还有第87回,写妙玉走火入魔,打坐老静不下心来,忽然听到房顶上有两只猫儿一递一声的叫。为什么要这样写?过去有个评论家说这样写是“猫叫春”。《红楼梦》里写的意思是不是这样?这个细节,《金瓶梅》也写到了,那是在第13回。它写西门庆和李瓶儿晚上约会。西门庆就隔着墙等李瓶儿给他递消息过来,“良久,只听得那边赶狗关门。少顷,只见丫鬟迎春黑影影里扒着墙推叫猫。”赶狗叫猫这样的细节描写,屡屡为人所赞许。新刻本《金瓶梅》无名氏的一条评语就说,“赶狗叫猫,俗事一经点染,便觉竹声花影,无此韵致。”张竹坡评也说:“只用‘只听得赶狗关门’数字,而两边情事,两人心事,俱已入化矣,真绝妙史笔也。”大概是因为《金瓶梅》这样一写,便把西门庆和李瓶儿两个人的偷情氛围生动渲染出来了。《红楼梦》第5回两次所写猫儿狗儿打架,又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说,这是在暗示贾宝玉和秦可卿两个人发生了性关系。我觉得曹雪芹没有那么浅薄,但是真正的涵义是什么?是不是就像《金瓶梅》无名氏所评,只是点染一种生活的氛围,是不是这样呢?但写来极有韵味。供大家思考。也有的评点家看重“便叫”、“正在”两个词语,以为这两句是写“前尘如电掣,何足论有无。”我自己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解释,愿意向大家请教。
  第三点,《金瓶梅》和《红楼梦》这两部书还喜欢用一些习惯的用语,尤其是所谓独特的肢体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在《金瓶梅》里有个习惯的用语,就是“嗑瓜子儿”。大家看第24回,写正月十六,西门庆家的人都在欢聚饮酒,有一个仆人的妻子叫宋蕙莲的,只有她“坐在椅子里,嘴里嗑着瓜子儿”,传呼上酒,很悠闲的样子。特别是潘金莲,有两次写到她嗑瓜子儿的细节。第一次是第15回,正月十五,西门庆的几个妻妾在楼上赏月观灯,别人都比较规矩的在看,唯独潘金莲在楼上“探着半截身子,口里嗑着瓜子儿,把嗑了的瓜子皮儿吐下去,落在人身上。”这把潘金莲轻浮放荡的性格写出来了。还有第30回,写李瓶儿要生孩子。如果她生个男孩子的话,在西门庆家里的地位就会更高。这时候写到潘金莲的表现:开始她以为李瓶儿的产期还没到,看大家那样忙碌,很不以为然;后来看见接生婆来了,潘金莲“一手扶着庭柱儿,一只脚趾着门槛,口里嗑着瓜子儿,在那里说风凉话。等李瓶儿生下一个男孩以后,全家都很高兴,潘金莲就自闭门户,向床上哭去了。这里写潘金莲从不以为然、说风凉话、到最后生气不悦的心态变化,写得很有层次。
  “脚趾着门槛儿、嗑瓜子儿”这两个词语在《红楼梦》里也用到了。比如第8回,宝钗劝宝玉不要喝冷的酒,说喝了冷酒以后,写字手要打颤的,宝玉听了,就不喝冷酒了。这时写到“只见黛玉嗑着瓜子儿,只管抿着嘴儿笑”。这是一个地方。还有第28回,写宝玉要看宝钗的红麝串,宝钗从手上一时没有褪下来,宝玉看着宝钗雪白的胳膊发呆了,宝钗不好意思,一回头,看见黛玉“蹬着门槛儿,嘴里咬着绢子笑”。一处是嗑着瓜子儿,一处写蹬着门槛儿,这都是《金瓶梅》里出现过的。宝玉和宝钗有点亲热的举动时,黛玉看见就不高兴。用这样的词语表现她的娇情妒态,非常生动传神。写及王熙凤时,也有两处“趾着门槛子”的动作,一是第28回,写王熙凤吃了饭以后,从屋子里出来,在门前站着,“蹬着门槛子,拿耳挖子剔牙”,看着十来个小厮在挪花盆。写出王熙凤这样一个管家少奶奶悠闲放肆的模样。还有第36回,写众人在王夫人那里抱怨王熙凤扣了他们的月钱,王熙凤知道了,她出来站在屋檐下,“把袖子挽了几挽,趾着那角门的门槛子,”冷笑道:“从今以后,我倒要干几件刻薄的事了。”
  当然,我们不好说《红楼梦》就是套用了《金瓶梅》,但是两书所用的“趾着门槛子”、“嗑着瓜子儿”的习惯用语是一样的。不过,《红楼梦》还有一些它独特的地方,像刚才说到林黛玉“抿着嘴儿笑”这一用语,在《红楼梦》程刻本中大概用了22次,除有几个青年男子和邢夫人王夫人之外,大多数都用于青年女孩子身上。还有《红楼梦》里用的比较多的一种肢体用语,就是“上床睡觉”。美国学者梅炜恒先生写过一篇论文,题目就是《上床睡觉》,看题目好像是一篇散文。他把《红楼梦》里有关“上床睡觉”的描写都统计了出来,归纳了二十多类,发现《红楼梦》里表现人物忧郁、厌倦、恼怒、无趣的时候,都喜欢上床睡觉,特别是沮丧的时候。所以他说,“床”大概是人逃避现实最好的地方。如第22回写宝玉、黛玉、湘云闹了一些误会,黛玉“歪在床上”,不理宝玉;史湘云也很生气的“躺着去了”;宝玉无趣,也“躺在床上”闷闷的,后来填了一只《寄生草》曲,便又“上床睡了。”这一回中,写到三个人的气恼不快,用了四次所谓“上床睡觉”。
  讲到这儿,我想起在9月7号的《北京晚报》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解码政客小动作》,很有意思。它讲英国有个心理学家对几位政客作了研究,发现有些人很喜欢用独特的肢体语言表现自己的某一种情绪。比如,美国总统布什感到紧张有压力的时候,就喜欢咬嘴唇。英国首相布莱尔同意别人意见时,就眉毛上扬;紧张时,则摆弄他左手的小拇指。英国的财政大臣布朗,和布莱尔有一种微妙的关系,当布莱尔操控时,他就会很不舒服。在一次工党大会上,他有322个小动作,发泄了他的不快;布莱尔讲话的时候,他就摸自己的脸,感到很紧张。这位心理学家的解读,也可以说明,古今中外,有些人都会有习惯的肢体语言来表现自己的某种情绪。这是题外话了。
  中国古代小说到《金瓶梅》有了题材上的突破,即通过家史写了一个个人的荣枯,还写了女性群像的命运。在《金瓶梅》之后,家族小说成为小说创作的题材主流。张俊老师比较了《金瓶梅》与《红楼梦》艺术上及作者女性观的不同,讲了《金瓶梅》与《红楼梦》在情节结构和艺术手法上的创新,以及《红楼梦》对《金瓶梅》的借鉴、继承和发展。通过张俊老师对一些具体细节的剖析,我们确实能感到,曹雪芹比那位叫兰陵笑笑生的,在艺术造诣和艺术匠心上,更胜一筹。尽管如此,张俊老师还是愿意借郑振铎先生的话,像他一开始所说,认为《金瓶梅》是一部“伟大的写实小说。”因为它的确开了中国小说写家史的先河,堪称中国第一“世情书”。而《红楼梦》无疑是中国古代写实小说的巅峰之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后世之作一定超越前世,而当我们面对前人文学上的天赋时,常常只能望洋兴叹。曾有位作家调侃,说自己写小说,只不定什么时候稍不留神,就会写成“红楼梦”。不是说他觉得自己真有本事超过曹雪芹,而恰恰是觉得《红楼梦》是难以逾越的艺术高峰,面对天才,莫可奈何!
  然而,《金瓶梅》与《红楼梦》有一点是共同的,不管笔墨的或浓或淡,都写了家庭的兴衰荣枯,由此也可以看出一条人生的规律性的东西,那就是无节制的欲望终将导致毁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比“金瓶梅”更悲凉
《红楼梦》是天上神仙眷侣,《金瓶梅》则是人间柴米油盐!
大观园里没有中年人,愿我们两鬓斑白,仍是此间少年丨大家
黛琪点评红楼梦:红楼梦是金瓶梅的升级版
西门庆有再多的钱,也买不来荣国府的贵气|大家
《金瓶梅》《红楼梦》比较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