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试论意拳中的松紧

    王芗斋先生有一句论松紧的名言“松紧紧松勿过正,虚实实虚得中平”。意拳站桩中的关键点是放松,站桩就是在意念引导下的身体不断的放松中,求得自身筋膜腾起后的争力、整劲,最终形成自身与外界发生联系的浑圆力,前者之整劲是“自我争力”,后者之浑圆力是“物我争力”。

 在这个过程中,是通过精神、意念的紧,达到形体、肌肉的松。因此可以说,意拳中的松紧,是精神、意念的紧松与形体、肌肉的松紧相互交替作用的结果,两者间存在相互依附的关系。在意念的放松中,求得整劲的紧,又最终实现既松又紧的浑圆力的那种浑浑噩噩、渺渺冥冥的力,“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也就是过程“勿过正”,结果才能“得中平”。

  意拳站桩时,身体保持不动及放松,主要通过意念及精神假借进行锻炼,这个过程可以说是“形松意紧”。但站桩时,意念也不是一直处于“紧”的状态,很多时候意念是“一想即止”的,在感受到身体的放松以后,就可以暂时忘掉(实际是保持这种状态);而随着站桩时间的持续,如果又发现身体出现肌肉的紧张,就再通过有意识地放松去“松”。

 上面说的是意念与身体的松紧关系,其实呼吸与松紧也有极大关系。比如在发力时要呼,在蓄力时要吸,在这里呼即是紧,吸即是松,但是吸与呼是一个相互转换的过程,吸饱必呼,呼尽需吸,在这一呼一吸之间,自可体会到身体的松与紧的积蓄与消逝之间的转换关系。吸的最开始是松,吸足一口气时身体的状态就变为紧;呼的最开始是紧,呼到最后身体感受到的状态其实是松。松紧就在呼吸中得到锻炼与实现。

  另外,在意拳中有“小腹松圆”之说。小腹实际就是丹田,但王芗斋先生基本不谈丹田,只说小腹,其范围比丹田更大,应也是不希望后学者落入传统说法之窠臼。“小腹松园”里的“松”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放松,而“圆”其实就是紧,是气充之后产生的充实的紧。因此,“小腹松园”也是意拳里很重要的一对松与紧的关系。应在站桩时时时注意。

  我个人体会,无论是精神、意念方面的松紧,还是形体、肌肉方面的松紧都是分层次的,这个说起来非常繁杂,不易表达清楚,可以用“鸟鸣林愈静”做个比喻。家里的小猫常常在早上四、五点钟就起来闹我,喂完猫,睡意全无,因此我就常在此时站桩。春夏之计,鸟儿们起得很早,常有不知名的鸟在微明中发出婉转动听的鸣叫,此时站桩的我就对“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句诗有更深的感悟,同时也更让我对于无论是精神心理上还是身体感官上“松与紧”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就是说,久处于某种环境或者状态,你可能就失去了对这个环境或者状态的感知力,而此时一个外力的介入则可以让你重新寻回那种状态环境,正像鸟鸣恰如其分地提示了山林的幽静。我想“眼耳鼻舌身意”都有松与紧,我们应该全身心地去体悟其中的奥义。

  如果是在冬天的四、五点钟,天还很黑,可以看到满天星斗,此时站桩正可以做浑身毛发与满天星斗的搭扶之想,毛发伸展的过程是松,搭扶之后的感觉是紧。站桩就是这样一种松与紧的求索过程,体验的就是松紧在积蓄与消逝的转换中身心的感与知。

  王芗斋先生形容站桩时,身体有“过堂风”之感,这样的感觉偶尔在鸡皮疙瘩起来的时候(也就是毛孔张开的时候)可以感知到,此时身心确有一种舒畅感,而我理解其实这就是意拳的“禅”。印象在《西藏生死书》中,索甲仁波切记述了一段与他的上师蒋扬钦哲的对话,当是他问:禅是什么?而这时他和他的上师蒋扬钦哲正躺在深夜的草地上,此时也是星斗满天,蒋扬钦哲说:此时你能感觉到愉悦吗?那就是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站桩精微之探析
姚老与霍震寰先生的书信问答
姚承光先生谈意拳语录(三)
浅论意拳桩功之——最佳状态
习拳之要在于悟
松紧矛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