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简介(丙类传染病)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我国目前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3类,共40种。此外,还包括国家卫健委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开展应急监测报告的其他传染病。

一、《传染病防治法》要求报告的法定传染病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可以决定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

二、法定报告的传染病简介

(三)丙类传染病

30.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是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分别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流感病毒常以流行形式出现,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常常引起流感局部暴发。丙型流感病毒主要以散在形式出现,一般不引起流感流行。人患流感后能产生获得性免疫,但流感病毒很快会发生抗原性变异从而逃逸宿主免疫。人的一生可能会多次感染相同和(或)不同型别的流感病毒。

31.流行性腮腺炎
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

32.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在疫苗问世前,风疹呈世界性分布,1岁以下不易感染,发病年龄以5-9岁为主,是儿童常见的一个出疹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主,一般间隔3-5年,呈周期性流行。风疹最大的危害是母亲在怀孕早期特别是头三个月感染风疹,造成流产、死产和新生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立

33.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 AHC)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近30年来世界暴发流行的一种新型急性病毒性眼病。本病特点为潜伏期很短,起病急骤、眼刺激症状重,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本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很快,发病集中。大流行期间曾造成一些城市停课、停产、停市,给人民生活、工作和社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本病每于夏秋季节流行,多见于成人。自然病程短,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疗法。

34.麻风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外周神经以及多菌型麻风(MB)的上呼吸道。麻风病主要通过上呼吸道或密切接触传播。发病后如未及时治疗和处理,可致严重的畸残。

35.斑疹伤寒
斑疹伤寒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两个病种。流行性斑疹伤寒是由普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Prowazeki)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虽然埃及从山羊中分离到普氏立克次体,美国从飞松鼠中分离到普氏立克次体,但流行性斑疹伤寒作为自然疫源性疾病还证据不足。流行性斑疹伤寒仍然属于人-虱-人传播的疾病,人是唯一的宿主,体虱是传播媒介。普氏立克次体在体虱胃肠道上皮细胞中生长繁殖,经虱粪排出体外,虱粪污染人皮肤破损处引起感染发病。在发达国家由于生活水平高,卫生条件好,有条件经常洗澡,常换衣服,防止体虱生长,因此得到有效控制。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衣虱孳生的人群中,时有流行。

36.黑热病
黑热病又名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在世界上分布甚广,包括欧洲地中海地区;北非和东非;中东、中亚、西亚以及印度次大陆以及美洲。
黑热病曾流行于我国长江以北的省(市)、自治区。自1958年以后,主要流行区(华北、华东)已基本消灭此病,但近些年来,陕西、山西、内蒙古等省有少数散发病人,新疆、甘肃、四川等省出现了明显的回升。根据报道,1990-1996年上述省、自治区共有病人1711例,1997-1998两年,仅新疆喀什地区的病人已达269例,甘肃陇南地区年发病病人数也回升至130例。可见,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后,加强本病的监测与控制措施十分重要。

37.包虫病
包虫病称白泡泡或者水疙瘩病,是人类绦虫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包虫病是人体受到狗体内绦虫的虫卵感染所引起的疾病。虫卵随狗粪散布到人们生活的周围环境里。这样,就很容易沾染到人的手上,衣服上和日常用品上,另外,通过狗毛、羊毛、干草、水等与人有接触机会的东西,也会沾染给人。如果人误食了虫卵,虫卵在小肠内孵出幼虫,穿过肠壁,随血液循环到达人体的各个脏器(主要是肝脏和肺),慢慢生长,以后变成象囊袋一样的肿块,里面充满了水一样的液体,有的包虫囊肿可以长到几十斤重,压迫脏器。如果囊肿破裂,将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38.丝虫病
是由丝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包括班氏丝虫病和马来丝虫病。

39.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感染性腹泻广义系指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引起之腹泻,这里仅指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这组疾病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其流行面广,发病率高,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

40.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在夏秋季比较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丘疱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目前40种法定传染病都有哪些?怎么分类?
法定报告传染病
法定41种传染病(病原体、传播途径、临床表现)速查手册
科普|健康告知里的法定传染病,你真的懂?
「提醒」全省已经因此死亡25人!官方发布报告称……
【干货收藏】常见法定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检疫期,汇总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