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任评声:“见人就送钱”的官员是有什么病?

  “有的干部八面玲珑,见人就送钱,你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在昨日举行的全省组织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李纪恒在讲到干部作风领域存在的顽疾时严肃发问。(5月26日《云南日报》)

  不可否认,当前干部队伍中的确存在一部分“长袖善舞”的官员,他们善于结交“朋友”,更乐于用钱来拉拢同伴、解决问题。在“三观不正”的人眼中,这样的干部相当“会来事”,更相当“懂事儿”。但在“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面前,这样的干部却有着非常严重的“作风病”。

  “见人就送钱”的官员显然有“贪腐病”。横向来看,虽然全国各地公务员收入不尽相同,但相对当地平均收入而言,党员领导干部的合法收入大多处于平均线上下区间,属于“饿不死、富不了”的状态。那这些干部又哪来的财力物力来支撑其“见人就送钱”的豪气?可见这送人的钱的确来路不正、颇有问题。

  “见人就送钱”的官员显然有“权力病”。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干部希望在仕途上有所晋升,在事业上有所斩获情有可原。但对事业的追求应该建立在为民分忧解难的工作能力、为民办实事的工作实绩上,而不是建立在上下钻营、长袖善舞、八面玲珑上,更不是建立在用钱和物搭建一条飞黄腾达的“通天大道”上。这些干部喜欢用钱物拉拢别人,说到底还是扭曲的权力观在作祟,是走偏的“官念”在诱导。他们错将公权力视为可以等价交换的物品,却忘了“有多大的权力就有多大的责任”,因而只想着走歪门邪道达到目标,不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用群众的认可来实现自我价值。

  “见人就送钱”的官员显然还有“金钱观病”。正所谓“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对好干部来说,金钱是满足人类生存需求和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却绝非工作生活的重心和人生的追求。“见人就送钱”的干部显然已经拜倒在金钱的魔力之下,有明显的“拜金主义”倾向。他们错误的认为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看家法宝”,失去了正常人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

  要治好这些干部身上的“作风病”,关键是要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选人用人“党管干部,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民主集中,依法办事”的六大原则;是要打破个别干部“唯上唯权”的迷思,打破“领导一句话说了算”的樊笼;是要建立完善“重实绩、重品行、重民意”的选人用人机制,重用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实事、干好事”的干部,让干部队伍建设继续走在“以民心民意说话、以工作实绩说话”的正确道路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蚕到死丝未尽
“不敢腐”岂能造就“不作为”
领导干部要端正比较观
“一言堂”作风当休
做廉政官员需要“三不怕”精神
“一把手”应树立五种形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