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题

一、解释下列名词 1.脓毒血症 2.医院感染 3.菌毛 4.荚膜 5.细菌的遗传 6.衣原体 7.顿挫感染 8.抗毒素 9.活疫苗 10.死疫苗 11.立克次体 12.包涵体 13.抗原性漂移 14.培养基 15.败血症 16.卡介苗 17.毒血症 18.鞭毛 19.芽胞 20HBsAg 21.耐药性变异 22.支原体 23.肥达试验 24.败血症 25.脓毒血症 26.带菌状态 27HBeAg 28.缺陷病毒 29.干扰素 30.抗原性转变 31.亚单位疫苗 32.菌落 33.菌血症 34.类毒素 二、问答题 1.简述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及功能。 2.能通过血液、体液传播的疾病有哪些? 3.何谓正常菌群,正常菌群有哪些生物学作用? 4.罗氏培养基、巧克力血平板培养基、SS 培养基、乳糖培养基用于培养哪些病原菌? 5.脑膜炎奈瑟菌是如何致病的。 6.能通过节肢动物传播的病原生物有哪些? 7.结核分枝杆菌有何生物学特性? 8.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有哪些? 9.白色念珠菌的形态特点,可引起哪些疾病。 10.能通过消化道感染的病毒有哪些? 11.简述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及其功能。 12AIDS 的病原体、感染方式。 13.肠道杆菌有哪些,有哪些共同特点。 14.革兰阳性菌的细胞壁结构及功能。 15.预防病毒性肝炎应采取哪些措施。 16.痢疾志贺菌是如何治病的? 17.乙肝的标记物检查及意义。 18.何为医院感染?如何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19.细菌感染的类型有哪些?全身感染的类型有哪些? 20.填表回答问题 病毒 免疫缺陷病病毒甲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腮腺炎病毒 麻疹病毒狂犬病毒 流感病毒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核酸传播途径 特异性预防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 1、灭菌 2、病原微生物 3、细菌 4、医学微生物学、 5、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6、非细胞型微生物 7、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8、正常菌群 9、潜伏感染 10、慢发病毒感染 11、汹涌发酵现象 12、内毒素血症 13、毒血症 14ASO 试验 15、抗生素 16、核质 17、类毒素 18、病毒的增殖 19、抗原转换 20、包涵体 21、卡介苗(BCG 22、条件致病菌 23、死疫苗 24、芽胞 25、病毒体 26、人工自动免疫 27、亚单位疫苗 28、医院感染 29、抗原漂移 30、隐性感染 31、干扰现象 32、顿挫感染 33HBsAg 34.病毒的增值 35、病毒 36、荚膜 37、高压蒸汽灭菌法 38HIV 39、垂直感染 40.核糖体 41.灭菌 42.败血症 .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病毒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B.细菌是以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 C.病毒大小的计算单位是 nm D.细菌大小的计算单位是 nm E.病毒能体外培养基进行培养 2.下列哪类微生物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 A.衣原体 B.病毒 C.立克次体 D.螺旋体 E.放线菌 3.革兰阴性菌细胞壁成分中,不存在的成分是( ) A.脂蛋白 B.肽聚糖 C.脂质双层结构 D.脂多糖 E.磷壁酸 4.溶菌酶溶菌作用的机理是( ) A.切断 N-乙酰葡萄糖氨和 N-乙酰胞壁酸之间β-14 糖苷键联结 B.竞争合成细胞壁过程中所需要的转肽酶 C.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D.损伤细胞膜的通透性 E.干扰细菌 DNA 的复制 5.细胞浆中具有遗传功能的物质是( ) A.核糖体 B.质粒 C.中介体 D.胞质颗粒 E.mRNA 6.芽胞决定了细菌的哪一种特性( ) A.抗吞噬 B.细菌在体内的扩散能力 C.细菌的产毒性 D.细菌的耐热性 E.细菌对上皮细胞的粘附性 7.不同细菌能分解不同的糖,主要的因素是( A.细菌的酶系统 B.细菌的种类 C.细菌营养类型 D.氧气存在与否 E.以上都不是 8.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是( A.有性繁殖的方式 B.复制的方式 C.有丝分裂的方式 D.分枝断裂的方式 E.无性二分裂的方式 9.多数细菌生长繁殖一代需要( A.40~50 分钟 B.20~30 分钟 C.18~20 小时 D.2~3 分钟 E.2~3 小时 10.下列哪种疾病通常不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 A. B.败血症 C.食物中毒 D.烫伤样皮肤综合症 E.风湿热 11.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细菌是( A.表皮葡萄球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布氏杆菌 D.绿脓杆菌 E.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12.存在于细菌细胞壁外的粘液性物质是( A.荚膜 B.鞭毛 C.菌毛 D.中介体 E.芽胞 13.培养脑膜炎球菌最常用的培养基是( A.血琼脂平板培养基 B.S-S 平板培养基 C.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 D.巧克力血平板培养基 E.碱性平板培养基 14.伤寒病人第一周内阳性率最高的检查是( A.血培养 B.粪便培养 C.尿培养 D.肥达氏反应 E.SPA 协同凝集试验查粪便中可溶性抗原15.细菌的下列结构成分中,丢失后不能生存的是( ) A.核质 B.荚膜 C.质粒 D.细胞壁 E.菌毛 16.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应除外( ) A.营养物质 B.温度 C.气体 D.阳光 E.适宜的酸碱度 17.与鉴别细菌有关的代谢产物是 ( ) A.维生素 B.抗生素 C.内毒素 D.热原质 E.色素 18.有关霍乱的致病机理,错误的是( ) A.鞭毛运动利于细菌穿过粘液层 B.菌毛粘附于肠道粘膜细胞 C.肠毒素 B 亚单位进入细胞 D.肠粘膜细胞分泌功能亢进 E.肠素素 A 亚单位进入细胞 19.下列治疗破伤风的最佳方案是( ) A.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B.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C.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抗菌素 D.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抗菌素 E.注射青霉素 20.外斐反应可用于下列哪一种疾病的辅助诊断?( ) A.伤寒 B.斑疹伤寒 C.波状热 D.梅毒 E.钩端螺旋体病 21.对于外毒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毒性强 B.毒性作用无选择性 C.成分是蛋白质 D.抗原性强 E.稳定性弱 22.不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 ) A.肠炎沙门菌 B.变形杆菌 C.葡萄球菌 D.链球菌 E.副溶血性弧菌 23.支原体结构上一个突出特征是其缺少(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核质 D.鞭毛 E.核糖体 24.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是由下列哪一种微生物引起的?( ) A.肺炎链球菌 B.肺炎支原体 C.肺炎衣原体 D.鹦鹉热衣原体 E.呼吸道合胞病毒 25.鉴别肠道细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依据是( ) A.乳糖发酵试验 B.葡萄糖发酵试验 C.硫化氢试验 D.吲哚试验 E.甲基红试验 26.辅助诊断风湿热的是( ) A. O 试验 B.胆汁溶菌试验 C.菊糖分解试验 D.肥达试验 E.耐热核酸酶试验 27.人工培养结核分枝杆菌,通常采用( ) A.SS 培养基 B.巧克力色培养基 C.罗氏培养基 D.血液培养基 E.碱性蛋白胨水培养基 28.下列病原生物不能通过呼吸道感染的是( ) A.麻疹病毒 B.结核分枝杆菌 C.肺炎链球菌 D.腮腺炎病毒 E.淋病奈瑟菌 29.鉴别新型隐球菌最重要的一项生物学特性是( )A.单细胞真菌 B.肥厚的荚膜 C.出芽繁殖 D.培养形成酵母样菌落 E.营养要求不高, 生长缓慢 30.病毒中和抗体的主要作用是( ) A.直接杀伤病毒 B.阻止病毒吸附 C.阻止病毒脱壳 D.阻止病毒核酸转录 E.阻止病毒释放 31.我国细菌性痢疾最常见的是( ) A.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 B.鲍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 C.痢疾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 D.痢疾志贺菌和福氏志贺菌 E.福氏志贺菌和鲍氏志贺菌 32.在患者的瘀点和瘀斑穿刺液中看到 G-肾形双球菌,可辅助诊断为( ) A.流脑 B.结核性脑炎 C.乙脑 D.隐球菌性脑炎 E.变形杆菌性脑炎 33.下列哪一病毒属于缺陷病毒( ) A.HAV B.HBV C.HCV D.HDV E.HEV 34.鉴别大肠杆菌与产气杆菌的最佳实验是( ) A.硫化氢实验 B.IMViC 实验 C.霍乱红实验 D.糖发酵实验 E.尿素分解实验 35.某人受到外伤,首先应考虑使用( ) A.破伤风类毒素 B.丙种球蛋白 C.青霉素 D.破伤风抗毒素血清 E.白百破三联疫苗 36.下列病原菌不能引起人类肺炎的是( ) A.军团菌 B.鹦鹉热衣原体 C.支原体 D.沙眼衣原体 E.新生隐球菌 37.下列方法不能用于病毒分离培养的是( ) A.传代细胞培养 B.鸡胚培养 C.动物培养 D.血液培养基培养 E.原代细胞培养 38.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菌其主要特点是( ) A.生长缓慢 B.生长最快 C.易形成芽胞 D.形态不典型 E.死菌数多 39.关于狂犬病毒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通过消化道感染 B.感染后死亡率极高 C.属于嗜神经病毒 D.病毒呈弹状,核酸 RNA 病毒 E.引起恐水症 40.下列哪一疾病不是肠道病毒引起的( ) A.心肌炎 B.无菌性脑炎 C.婴幼儿腹泻 D.流行性胸痛 E.带状疱疹 41.病毒与衣原体在生物学性状上共同具有的特点是( )A.只有一种核酸 B.非细胞结构 C.对抗生素敏感 D.严格细胞内寄生 E.以复制方式繁殖 42.妊娠期感染最容易引起畸胎的一种病毒是( ) A.流感病毒 B.巨细胞病毒 C.脊髓灰质炎病毒 D.轮状病毒 E.甲型肝炎病毒 43.查到包涵体对下列哪一种病毒最有诊断意义( ) A.EB 病毒 B.单纯疱疹病毒 C.狂犬病毒 D.流感病毒 E.腺病毒 44.HIV 病毒感染方式中,除外( ) A.血液 B.接触性传播 C.母婴传播 D.器官移植感染 E.握手感染 45.目前认为与鼻咽癌有关的病毒是( ) A.鼻病毒 B.冠状病毒 C.EB 病毒 D.柯萨奇病毒 E.巨细胞病毒 46.关于高压蒸汽灭菌法不正确的是( ) A.此方法不能杀灭芽胞 B.是最彻底的灭菌方法 C.凡是耐湿耐热的物品都可采用此方法 D.锅内的温度通常采用 121.3 E.时间通常维持 15-20 分钟 47.干扰素具有抗病毒作用,但不是直接作用于病毒本身,而是通过下述某一环节发挥作用 ( ) A.封闭细胞表面受体 B.阻止病毒脱壳 C.抑制病毒的多聚酶 D.产生抗病毒蛋白质 E.阻止病毒体释放 48.病毒感染后引起宿主细胞一系列变化,其中与病毒的致病性关系不清楚的一种是( ) A.杀细胞效应 B.细胞融合作用 C.宿主细胞表面出现新抗原 D.包涵体的形成 E.致细胞转化和增生 49.SSPE 是由下列哪种病毒引起的疾病( )A.冠状病毒 B.巨细胞病毒 C.HAV D.HBV E.麻疹病毒 50.AIDS 的病原是( ) A.病毒 B.衣原体 C.支原体 D.螺旋体 E.细菌 51.目前认为与鼻咽癌病因有关的病毒主要是( ) A.鼻病毒 B.单纯疱疹病毒 C.麻疹病毒 D.EB 病毒 E.巨细胞病毒 52.诊断乙型肝炎患的血清学指标为( ) A.-HBs B.-HBc C.-HBs D.HBsAg.HBeAg及抗-HBc E.HBcAg 53.对乙型肝炎病毒具有保护作用的是( ) A.HbsAg B.HbsAb C.HbcAg D.HbcAb E.HBeAg 54.乙肝的紧急预防使用( ) A.乙肝疫苗 B.胎盘丙种球蛋白 C.血清丙种球蛋白 D.人全血 E.乙肝免疫球蛋白 55.根据脊髓灰质炎病毒抗原性不同而用于分型的方法是( ) A.中和试验 B.补体结合试验 C.血凝试验 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血凝抑制试验 56.单纯疱疹病毒-1 主要潜伏在( ) A.三叉神经节 B.局部淋巴结 C.口腔粘膜 D.口唇皮肤 E.肋间神经节 57.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主要病毒是( ) A.柯萨基病毒 A 16 B.腺病毒 8 C.肠道病毒 70 D.肠道病毒 69 E.肠道病毒 71 58.下列哪一病毒属于 DNA 病毒( ) A.HAV B.HBV C.HCV D.HDV E.HEV 三、回答下列问题 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哪些,其功能如何? 2、湿热灭菌法为什么比干热灭菌法好?湿热灭菌法包括几种,哪种灭菌方法最有效? 3、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有何实际意义? 4、试述革兰染色的步骤、结果和医学意义。 5、简述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有和异同,有何实际意义? 6、高压蒸气灭菌法的参数、医学意义和主要用途。 7、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极其意义。 8、细菌的耐药性变异与毒力变异有何临床指导意义?9、紫外线灭菌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10、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 11、下列物品采用哪种方法消毒灭菌最好: 手术器械、体温计、牙钻、手术室环境、0.85%生理盐水、动物尸体、牛乳、餐具 12、细菌内与外毒素有何不同。 13、临床标本采集的原则有哪些? 14、结合分枝杆菌的致病机理如何,病后免疫力怎样? 15、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有何不同。 16、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应用及结果如何判定。 17、致病菌的检测程序如何? 18、活疫苗与死疫苗有何不同?各举几例常用制剂。 19、消化道传播的细菌有哪些? 20、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能引起哪些疾病? 21、白假丝酵母菌(念珠菌)如何感染能引起哪些疾病?22、我们学过的细菌能通过呼吸道感染的有哪些?消化道感染的有哪些?通过皮肤感染的有哪 些? 23、流感病毒的结构、组成、分型与流行的关系? 24、什么是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5、医院感染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26、乙型肝炎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27、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有几种?各有何作用? 28.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室检查及其意义? 29.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实际意义? 30、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有哪些,有何实际意义? 31、病毒培养有哪些? 32、列举几种工被动免疫制剂 33、通过形态学检查能初步做出诊段的细菌有哪些?34、脊髓灰质炎病防治原则? 35、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有哪些? 36、学习了细菌分布一章,作为医护人员,有何指导意义?\

第一章    微生物基本概念复习提要 1.原核生物不包括: A1 型题】 B.衣原体 C.支原体 D.立克次体 E.病毒 2.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钩端螺旋体 B.肺炎支原体 C.肺炎衣原体 D.白假丝酵母菌 A.细菌 E.肺炎链球菌 3.哪种疾病的病原体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疯牛病 B.梅毒 C.斑疹伤寒 D.沙眼 E.体癣 4.下列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真菌和细菌细菌均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B.真菌和细菌细胞壁含有肽聚糖 C.真菌细胞无质粒,细菌细胞可有质粒 D.真菌细胞的核糖体不同于细菌细胞的核糖体 E.真菌对抗生素不敏感,细菌对抗生素敏感参考答案 -1- A1 型题】 1A 2D 3A * 4D * 第二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试【A1 型题】 1.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单细胞 B.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C.对抗生素敏感 D.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 E.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和核仁之分 2.有关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肽聚糖含量少 B.缺乏五肽交联桥 C.对溶菌酶敏感 D.所含脂多糖与致病性有关 E.有蛋白糖脂外膜 3.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最本质的差异在于:A.细胞壁结构不同 B.染色性不同 C.毒性不同 D.药物敏感性不同 E.抗原性不同 4.溶菌酶杀死 G 菌的机制是: A.切断聚糖骨架 β-14 糖苷键 B.抑制四肽侧链上 D-丙氨酸与五肽桥的联结 C.竞争肽聚糖合成所需的转肽酶和转糖基酶 D.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E.损伤细胞膜的通透性 2 5青霉素对革兰阳性菌有杀菌作用, 通常对人体细胞无影响, 原因是: A.人体细胞表面无青霉素受体 B.人体细胞中含有青霉素酶,能分解青霉素 C.人体细胞无细胞壁和肽聚糖 D.人体细胞膜能阻止青霉素进入细胞内 E.人体细胞的核糖体为 80S,青霉素不能与之结合 6.青霉素的杀菌机制是: A.干扰肽聚糖中五肽桥与四肽侧链的联结 B.裂解细胞壁上的聚糖骨架 C.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 D.干扰细菌的酶系统 E.干扰肽聚糖中四肽侧链的形成 7.下列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G 菌主要靠外毒素致病,G 菌大多靠内毒素致病 BG 菌对青霉素敏感,G 菌对青霉素不敏感 C.经革兰染色后,G 菌呈紫色,G 菌呈红色 DG 菌和 G 菌细胞壁的共有组分是肽聚糖 EG 菌和 G 菌均可形成细菌 L 8.细菌 L 型: A.是细胞膜缺陷的细菌 B.分离培养需用低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 C.不能返祖恢复为原细菌 D.生长繁殖较原细菌缓慢 E.大多为革兰染色阳性 9.不能诱导细菌 L 型形成的是: A.链霉素 B.胆汁 C.补体、抗体等免疫分子 D.青霉素 E.溶菌酶 10.链霉素能杀死病原菌,但通常不会损伤人体细胞,这是因为: A.人体细胞表面无链霉素受体 B.人体细胞能将进入胞内的链霉素不断排出胞外 C.人体细胞无细胞壁和肽聚糖 D.人体细胞膜能阻止链霉素进入细胞内 3 E.人体细胞的核蛋白体的结构与细菌不同 11.有关细菌鞭毛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与细菌的运动能力有关 B.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可有鞭毛 C.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D.有助于细菌的鉴定 E.将细菌接种在半固体培养中有助于鉴别细菌有无鞭毛12.证明细菌有无鞭毛的方法不包括: A.半固体培养基穿刺培养 B.悬滴标本光镜观察细菌运动 C.鞭毛染色法染色后光镜观察 D.电镜观察 E.革兰染色镜检 13.有关菌毛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多见于革兰阳性菌 B.用光学显微镜不能直接观察到 C.性菌毛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D.普通菌毛与细菌的接合有关 E.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14.性菌毛的功能是: A.抗吞噬作用 B.与细菌的运动有关 C.传递遗传物质 D.黏附作用 E.与分裂繁殖有关 15.有关芽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可产生 B.具有抗吞噬作用 C.对热有强大的抵抗力 D.是代谢相对静止的休眠体 E.通常在细菌处于不利环境下形成 16.芽胞形成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这是因为: A.芽胞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强 B.芽胞是细菌的休眠状态 C.芽胞只在体外产生 4 D.不是所有的细菌都产生芽胞 E.一个芽胞只能生成一个菌体 17.有关细菌特殊结构与医学的关系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荚膜和普通菌毛与细菌致病性有关 B.菌毛对鉴别细菌具有重要意义 C.应以杀死芽胞为灭菌的标准 D.性菌毛与耐药基因传递有关 E.鞭毛蛋白有很强的抗原性 18.下列哪种成分仅存在于革兰阳性菌而不存在于革兰阴性菌中: A.肽聚糖 B.脂质 A C.磷壁酸 D.荚膜 E.鞭毛 19.有关细菌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一个细菌细胞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B.肽聚糖为细菌等原核生物所特有 C.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D.芽胞形成不是细菌繁殖方式 E.观察细菌个体形态时,应选用高倍镜镜头 20.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观察细菌的总放大倍数为: A10 B100 C400 D1000 E10000 21.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经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 醇脱色后,菌体分别呈: A.紫色和紫色 B.紫色和红色 C.紫色和无色 D.无色和无色 D.无色和紫色 22.革兰染色法区分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的关键步骤是:A.结晶紫初染 5 B.碘液媒染 C95%乙醇脱色 D.复红复染 23.革兰染色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法,其实际意义不包括: A.鉴别细菌 B.初步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 C.指导临床选用抗菌药物 D.了解细菌致病性 E.观察细菌的特殊结构 24.一般不用革兰染色法染色鉴定的细菌是: A.布鲁菌 B.结核分枝杆菌 C.破伤风梭菌 D.脑膜炎奈瑟菌 E.霍乱弧菌 B1 型题】 A.厘米(cm B.毫米(mm C.微米(?m D.纳米(nm E.皮米(pm 1.细菌大小的测量单位是: 2.病毒大小的测量单位是: A.脂多糖 B.磷壁酸 C.肽聚糖 D.脂蛋白 E.几丁质 3.细菌细胞壁特有的组分是: 4G 菌细胞壁的毒性成分是: A.荚膜 B.质粒 C.鞭毛 D.芽胞 6 E.菌毛 5.细菌的特殊结构不包括: 6.有些细菌能主动地趋向高浓度营养物质,避开有害环境,这与哪一 种结构有关: 7.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结构是: 8.能黏附于宿主皮肤黏膜上皮细胞,并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是: A.中介体 B.包涵体 C.吞噬体 D.线粒体 E.异染颗粒 9.与细菌呼吸作用有关的结构是: 10.可用于鉴别细菌的结构是: 参考答案【A1 型题】 1E 5C 9 A * 21C * 22C 23E * 3C 7D 24B 4A 8E 2C 6A 10 E 3A 7B 11 C * 4A 8D * 12 E * B1 型题】 1C 2D 5B 9A 6C 10E * 13B 17B 14C 18C * 15A 19E 16E 20D 第三章【A1 型题】 细菌的生理 1.在自然界中,细菌与其他生物相比,繁殖速度较快,主要原因是: A.细菌细胞膜有半透性,允许水分及营养物质进入菌体内 B.细菌体积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C.细菌代谢类型多样化 D.细菌表面带有电荷,可以吸附营养物质,利于吸收 7 E.细菌具有多种酶系统 2.对人类致病的细菌都是: A.异养菌 B.自养菌 C.专性需氧菌 D.兼性厌氧菌 E.专性厌氧菌 3.有关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充足的营养物质 B.大多数病原菌的最适 pH 7.27.6 C.均需要氧气 D.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通常为 37 E.有些细菌初代分离培养需补充 5%10%CO2 气体 4.研究抗菌药物的杀菌效果,最好选用哪个生长时期的细菌: A.迟缓期 B.对数生长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E.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 5.有关细菌群体生长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在迟缓期代谢活跃 B.细菌的形态和染色性在稳定期较典型 C.细菌外毒素多在对数生长期产生 D.研究抗菌药物的杀菌效果最好选用对数生长期细菌 E.细菌内毒素和芽胞多在衰退期产生或释放 6.检查细菌对糖和蛋白质分解产物的主要意义在于: A.了解细菌生长繁殖的能力 B.了解细菌的致病性强弱 C.帮助鉴别细菌的种类 D.确定细菌抵抗力的强弱 E.了解细菌对营养的需要 7.哪一项不属于细菌生化反应: A.吲哚试验 B.硫化氢试验 C.糖发酵试验 8 D.动力试验 E.尿素酶试验 8.区分肠杆菌科中致病菌与非致病菌最有价值的试验是: A.葡萄糖发酵试验 B.乳糖发酵试验 C.动力试验 D.革兰染色法 E.血清学试验 9.在鉴别肠道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单糖发酵试验中具有鉴别意义的是: A.葡萄糖 B.麦芽糖 C.蔗糖 D.菊糖 E.乳糖 10.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可用于细菌分型的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是: A.侵袭性酶类 B.细菌素 C.毒素 D.色素 E.热原质 11.有关外源性热原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主要是 G 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B.是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 C.极微量注入人体能引起发热反应 D.可被高压蒸汽灭菌法破坏 E.注射药剂中不得含有热原质 12.外源性热原质: A.分子量较小 B.致热原性可被蛋白酶所破坏 C.能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D.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E.在体内最终由肝、肾灭活和排泄 13.从腹泻标本中分离致病性肠道杆菌所采用的伊红美蓝培养基属于: A.基础培养基 B.营养培养基 9 C.鉴别培养基 D.选择培养基 E.鉴别选择培养基B1 型题】 A.幽门螺杆菌 B.淋病奈瑟菌 C.破伤风梭菌 D.脑膜炎奈瑟菌 E.霍乱弧菌 1.在碱性条件下(pH8.89.0)生长良好细菌是: 2.在初代分离培养时,不需要增加 CO2 浓度的厌氧菌是: 3.需在微需氧条件下才能生长的细菌是: 参考答案【A1 型题】 1B 5B 9E 2A 6C 10B 3C 7D 11D 4B 8B 12C 13E * B1 型题】 1E 2C * 3A* 第四章消毒与灭菌 试【A1 型题】 1.消毒是指: A.杀死物体上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10B.杀死物体上不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C.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D.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 E.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 2.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所需温度和需维持时间分别为:A1001520min B121.31520min C10010min D121.310min E1602h 3.有关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灭菌效果最可靠 B.适用于对耐高温和耐湿物品的灭菌 C.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D.通畅灭菌压力为 2.05kg/cm2 E.通常灭菌温度为 121.3° 4.可经巴氏消毒法杀灭的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结核分枝杆菌 C.炭疽芽胞杆菌 D.产气荚膜梭菌 E.肉毒梭菌 5.紫外线常用于物体表面和空气的消毒,其杀菌机制主要是: A.破坏酶系统 B.损伤细胞膜 C.干扰 DNA 复制 D.干扰蛋白质合成 E.干扰肽聚糖合成 6.有关常用消毒灭菌方法及其主要杀菌机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高压蒸气灭菌法压力灭菌 B.紫外线干扰细菌 DNA 复制 C75%乙醇菌体蛋白变性 D.苯扎溴氨损伤细菌细胞膜 E3%过氧化氢干扰细菌酶系统 7.用于饮水、游泳池水消毒的最常用消毒剂是: 11 A.高锰酸钾 B.生石灰 C.氯 D.臭氧 E.漂白粉 8.不可与红汞同用的消毒剂是: A.苯扎溴氨(新洁尔灭) B.乙醇 C.过氧化氢 D.碘酒 E.来苏儿 B1 型题】 A.间隙灭菌法 B.电离辐射法 C.高压蒸气灭菌法 D.滤过除菌法 E.巴氏消毒法 1.常用于生理盐水和手术器械等耐热物品灭菌的方法是: 2.啤酒和牛奶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经过哪一项处理: 参考答案【A 型选择题】 1C 5C * B 型选择题】 3D 7C 4B 8D * 2B 6A 1C 2E 第七章细菌的感染和免疫 试【A1 型题】 12 1.正常妇女阴道中优势菌群是: A.嗜酸乳杆菌 BB 群链球菌 C.大肠埃希菌 D.表皮葡萄球菌 E.白假丝酵母菌 2.正常菌群转化为机会性致病菌的条件不包括: A.宿主免疫功能下降 B.菌群失调 C.细菌毒力增强 D.定位转移 E.宿主转换 3.机会性致病菌感染: A.仅发生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B.均为内源性感染 C.均为医院感染 D.是二重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E.近年感染率明显下降 4.导致菌群失调的主要原因是: A.正常菌群的定位转移 B.细菌从无(弱)毒株突变成为有(强)毒菌株 C.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D.使用免疫抑制剂 E.微生态制剂的大量使用 5.有关二重感染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不是二种细菌同时感染 B. 在用抗生素治疗原发感染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新感染C.是一种严重的菌群失调症 D.大多由外源性致病菌引起 E.大多由耐药菌引起 6.与机会性致病菌感染有关的疾病不包括: A.鹅口疮 B.假膜性肠炎 C.伤寒 D.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13 E.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 7.目前,国内外微生态制剂中应用最广泛的益生菌是: A.乳杆菌 B.肠球菌 C.大肠埃希菌 D.蜡样芽胞杆菌 E.双歧杆菌 8.有关医院感染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指在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期间发生的一切感染 B.感染对象主要是患者 C.主要由外源性致病微生物引起 D.大多由单一病原体引起 E.病原菌常具有耐药性 9.致病菌侵入机体能否致病,通常与哪一项无关: A.细菌的毒力 B.细菌的侵入部位 C.细菌的侵入数量 D.细菌耐药性 E.宿主的免疫力强弱 10.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是: A.毒素 B.鞭毛 C.荚膜 D.芽胞 E.黏附素 11.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是: A.中介体 B.荚膜 C.芽胞 D.性菌毛 E.异染颗粒 12.主要依靠侵袭力致病的是: A.肺炎链球菌 B.肉毒梭菌 C.结核分枝杆菌 14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霍乱弧菌 13.通常可侵入血液的细菌是: A.白喉棒状杆菌 B.破伤风梭菌 C.结核分枝杆菌 D.痢疾志贺菌 E.霍乱弧菌 14.不具有抗吞噬作用的是: A.破伤风梭菌芽胞 B.肺炎链球菌荚膜 C.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 DA 族溶血性链球菌 M 蛋白 E.淋病奈瑟菌菌毛 15.胞外菌能通过不同机制来逃避宿主的免疫杀伤,其中不包括: A.肺炎链球菌产生荚膜 B.淋病奈瑟菌菌毛抗原改变 C.流感嗜血杆菌产生 IgA D.福氏志贺菌能诱导巨噬细胞凋亡 E.鼠伤寒沙门菌产生 Vi 抗原 16.有关外毒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可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B.可脱毒成类毒素 C.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D.有选择性毒性作用 E.均不耐热,608030min 被破坏 17.属于神经毒素的是: A. 产气荚膜梭菌 α 毒素 B.红疹毒素 C.肉毒毒素 D.白喉毒素 E.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 18.已广泛用于美容除皱的细菌毒素是: A.霍乱肠毒素 B.破伤风痉挛毒素 15 C.肉毒毒素 D.白喉毒素 E.致热外毒素 19.能引起食物中毒,但不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的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鼠伤寒沙门菌 C.空肠弯曲菌 D.肉毒梭菌 E.副溶血性弧菌 20.有关超抗原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需经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处理,方可与 MHC类分子结合 B.能直接激活 T 细胞增殖 C.极微量即可诱发免疫应答 D.具有毒性作用 E.可引起自身免疫病 21.不具有超抗原性质的是: A.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 A B.葡萄球菌肠毒素 C.致热外毒素 D.毒素休克综合征毒素-1 E.白喉毒素 22.内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是: A.脂寡糖 B.脂质 A C.核心多糖 D.特异性多糖 E.磷壁酸 23.有关细菌内毒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热 B.白细胞升高 C.微循环障碍 D.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E. 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性效应 24.有关内毒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16 B.抗内毒素抗体有较强的中和作用 C.能激活补体 D.有佐剂作用 E.毒性作用基本相同 25.有关内毒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 B.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C.用甲醛脱毒可制成类毒素 D.性质稳定,耐热 E.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 26.有关内源性感染,哪一项是正确的: A.病原体均属正常菌群 B.常发生于大量使用抗生素后,均为菌群失调 C.可发生于使用激素后,属医院感染 D.是一种自身感染 E.以上都不是 27. 在传染病流行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是: A.潜伏感染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急性感染 28.哪种细菌在感染流行期常有健康带菌者形成: A.伤寒沙门菌 B.痢疾志贺菌 C.脑膜炎奈瑟菌 D.结核分枝杆菌 E.白喉棒状杆菌 29.致病菌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可能的结局有: A.致病菌被吞噬细胞杀死 B.致病菌不被吞噬细胞杀死 C.细菌在体内扩散 D.造成组织免疫病理损伤 E.不能诱导吞噬细胞凋亡 30.胞外菌感染的免疫机制中不包括: 17 A.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 B.补体的调理作用 CIgG 介导的 ADCC 效应 D.吞噬细胞的不完全吞噬 ESIgA 的局部抗感染作用 B1 型题】 A.白喉毒素 B.霍乱毒素 C.破伤风痉挛毒素 D.肉毒毒素 E.葡萄球菌肠毒素 1.哪种毒素可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胞内 cAMP 浓度升高,促进黏膜上皮细胞的分泌功能增强: 2.哪种毒素可抑制胆碱能运动神经释放乙酰胆碱,导致肌肉麻痹: A.脑膜炎奈瑟菌 B.霍乱弧菌 C.破伤风梭菌 D.淋病奈瑟菌 E.结核分枝杆菌 3.可经多途径感染的细菌是: 4.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细菌是: A.毒血症 B.菌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内毒素血症 5.破伤风梭菌可引起: 6.伤寒沙门菌可引起: A.脑膜炎奈瑟菌 B.痢疾志贺菌 C.白喉棒状杆菌 D.结核分枝杆菌 E.霍乱弧菌 7. 机体对哪种细菌感染的免疫应答主要表现为外毒素致病的免疫: 18 8. 机体对哪种细菌感染的免疫应答主要表现为细胞免疫: 参考答案【A1 型题】 1A 5C 9 D 13 C 17 C * * 21E * * 22B 26D * 23E 27B 24B 28C 2C 10 D * 3D 7E 11 B * 4D 8C 12 A 16 E 20 A * * * * 25C 29E 1B 5A 6C 14 A 30D 2D 6B 3E 7C 4D 8D * * B1 型题】 * 15 E 19 D 18 C * 十一章第十一章。 弧菌属 试【A1 型题】 1.有关霍乱弧菌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为革兰阴性菌 B.有菌毛和单鞭毛 C.在胃中很快被杀死 D EITor 生物型可形成芽胞 E.人类是惟一的易感者 2.霍乱弧菌的致病物质不包 括: A.菌毛 B.鞭毛 C.内毒素 D.霍乱肠毒素 E.侵袭性酶类 3 仅在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生长 繁殖,不侵入细胞内的细菌是: A.空肠弯曲菌 B.伤寒沙门菌 C.痢疾志贺菌 D.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E.霍乱弧菌 4.霍乱首例病人确诊应快速、准确,并及时向疾病控制与预防中 心(CDC)报告,主要原因是: A.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B.病死率高 19 C.无有效预防措施 D.为法定甲类传染病 E.能通过多种途径传播 5取患者米泔水样腹泻物作悬 滴法检查,可见作穿梭运动的细 菌是: A.痢疾志贺菌 B.霍乱弧菌 C.鼠伤寒沙门菌 D.幽门螺杆菌 E.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是: A.伊红美蓝培养基 B.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 C.碱性琼脂培养基 DSS 培养基 E.高盐培养基 4.治疗该疾病最关键的措施 A.静脉点滴抗生素 B.及时静脉补充液体和电解 C.口服活菌制剂 D.口服补液盐 E.口服止泻药A4 型题】男,20 岁,进食海鲜 3h 后出现腹泻、呕吐伴轻微腹痛,粪便为 米泔样, 一天共便 20 次, 烦躁不安, 脱水貌,双侧腓肠肌痉挛,粪常规可见少量白细胞,未见红细胞。 1.患者最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A.细菌性痢疾 B.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 C.霍乱 D.大肠埃希菌性肠炎 E.副溶血弧菌性食物中毒 2患者所患疾病与细菌毒素有 关,该毒素的致病机制是: A.干扰蛋白质合成 B.刺激呕吐中枢 C.激活腺苷环化酶,使细胞内 cAMP 浓度升高 D.激活鸟苷环化酶,使细胞内 cGMP 浓度升高 D.阻断乙酰胆碱释放 3 为确诊, 需从剩余食物或腹泻中分离培养出病原菌,应选用: 用: B1 型题】 A.鼠伤寒沙门菌 B,副溶血性弧菌 C.霍乱弧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肉毒梭菌 1 某部官兵在进食淀粉类食物 3h 后,出现以呕吐为主、腹痛腹泻为次的食物中毒,最可能的致病菌 是: 2食用未煮熟的海产品后发生 暴发性食物中毒,最可能由哪种菌 引起: A.高盐培养基 B.吕氏血清培养基 C.碱性琼脂培养基 D.伊红美蓝培养基 E.罗氏培养基 3.分离培养副溶血弧菌应选 4 从黏液脓血便中分离培养痢 20 疾志贺菌应选用:A1 型题】 1D * A4 型题】 1C 3D 4D 1A 2C 2D 3C 4B B1 型题】 2B 5B 第十二章厌氧性细菌) 试【A1 型题】 1.有关厌氧芽胞梭菌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革兰染色阳性 B.主要分布于土壤、人和动物肠道内 C.为外源性感染 D.特异性治疗可应用抗毒素 E.抵抗力强 2.病后不能获得牢固免疫力的是: A.百日咳 B.霍乱 C.白喉 D.破伤风 E.鼠疫 3.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目的是: A.抑制伤口中破伤风梭菌生长 B.阻止破伤风梭菌产生外毒素 C.中和与神经组织结合的外毒素 D.对可疑或确诊的破伤风患者进行紧急预防或治疗 E.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21 4.对未经破伤风类毒素免疫过的伤员,为预防破伤风的发生,最好应立即注射: A.破伤风类毒素 B.破伤风抗毒素 C.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D.抗生素 E.破伤风抗毒素和类毒素 5.曾经注射过破伤风类毒素的小儿,再次受伤后的处理措施是: A.注射 TAT 500U B.注射 TAT 1000U C.注射 TAT 1500U D.注射 TAT 2000U E.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0.5ml6.一名接种史不明的外伤患者,需紧急预防破伤风最适宜的措施是: A.注射抗生素 B.清创 C.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D.清创和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E.清创、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抗生素 7.产气荚膜梭菌区别于其他厌氧菌最有特点的生物学性状是: A.革兰阳性粗大杆菌 B.有芽胞,位于次级端 C.专性厌氧 D.有溶血性 E.分解糖大量产气 8.在牛乳培养基中培养时能产生汹涌发酵现象的细菌是: A.脆弱类杆菌 B.产黑色素杆菌 C.产气荚膜梭菌 D.艰难梭菌 E.破伤风梭菌 9.产气荚膜梭菌最重要的毒素是: Aα毒素(卵磷脂酶) Bκ毒素(胶原酶) Cμ毒素(透明质酸酶) 22 Dτ毒素 Eν毒素(DNA 酶) 10.有关气性坏疽的治疗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一经诊断,应急诊清创扩创 B.早期用多价抗毒素血清治疗 C.首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D.高压氧舱法治疗有效 E.营养支持治疗 11.目前已知毒性最强的毒素是: A.肉毒毒素 B.破伤风毒素 C.鼠疫毒素 D.白喉毒素 E.炭疽毒素 12.哪种细菌所致食物中毒与食入罐头、香肠、发酵豆制品等有关: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副溶血性弧菌 C.肉毒梭菌 D.鼠伤寒沙门菌 E.产气荚膜梭菌 13.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条件通常不包括: A.菌群失调 B.宿主免疫力降低 C.定位转移 D.局部形成厌氧微环境 E.外源性感染 14.有关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特征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内源性感染 B.主要靠内毒素致病 C.无特定病型,多为化脓性感染 D.多呈慢性过程 E.常规培养无细菌生长 15.可排除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的依据是: A.机体多个部位的脓肿或溃疡 B.血性分泌物,恶臭,有气体 23 C.分泌物直接涂片可见细菌 D.在普通肉汤培养基中呈表面生长 E.在血平板中长出微小菌落 A4 型题】男,9 岁,右足底被铁锈钉刺伤 10d,突然出现张口困难,不能进食,继 之出现苦笑面容,全身抽筋,呈角弓反张,历时约 10s,声响及触碰患者可 诱发上述症状,患者神志清楚,不发热。 1.患者最可能患有什么疾病: A.肉毒中毒 B.破伤风 C.脊髓灰质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气性坏疽 2.该疾病属于: A.毒血症 B.菌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内毒素血症 3.引起该疾病的致病菌属于: A.革兰染色阴性无芽胞厌氧菌 B.革兰染色阴性厌氧芽胞梭菌 C.革兰染色阳性无芽胞厌氧菌 D.革兰染色阳性厌氧芽胞梭菌 E.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 4.应如何治疗该疾病: A.迅速注射 ABE 三型多价抗毒素 B.清创扩创,早期足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服用抗生素 C.注射干扰素 D.首选青霉素治疗 E.清创扩创,切除感染和坏死组织,注射多价抗毒素和青霉素 5.为预防该疾病的发生,可给易感人群接种: A.灭活疫苗 B.减毒活疫苗 24 C.类毒素 D.荚膜多糖疫苗 E.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男,21 岁,因交通事故而入院,伤口受到感染,采用妥布霉素、羧苄西林和克林霉素治疗。5d 后患者突然出现发热达 40,烦躁不安,全身皮肤散在红色斑丘疹,脑膜刺激征阴性。继而出现意识障碍,腹痛,大量水样腹泻, 逐渐频繁,每天排便量高达 4L,并见大量白色膜状物。 6.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新出现的疾病最有可能是: A.细菌性痢疾 B.霍乱 C.假膜性肠炎 D.药物过敏反应 E.食物中毒 7.引起患者该疾病的病原体是: A.痢疾志贺菌 B.霍乱弧菌 C.艰难梭菌 D.产气荚膜梭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8.应采取的治疗措施中不包括: A.立即停用目前服用的抗生素 B.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 C.静脉滴注第四代头孢菌素 D.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E.可口服微生态制剂 9.治疗该疾病首选抗生素是: A.甲硝唑或万古霉素 B.干扰素 C.第四代头孢菌素 D.四环素或强力霉素 E.链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B1 型题】 A.抑制蛋白质合成 B.阻断上下神经元之间的正常抑制性神经冲动传递25 C.抑制胆碱能运动神经释放乙酰胆碱 D.激活腺苷环化酶,增高细胞内 cAMP 水平 E.作用于呕吐中枢 1.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机制是: 2.葡萄球菌肠毒素作用机制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乙型溶血型链球菌 C.无芽胞厌氧菌 D.产气荚膜梭菌 E.嗜肺军团菌 3.感染病灶易扩散,与正常组织边界不明显,脓液量多、稀薄、淡红色的是: 4.脓汁黏稠,脓肿易于局限化和形成血栓的是: 5.病灶多在深部,脓汁呈灰黑色或乳白色、泡沫状、奇臭,常规细菌培 养阴性的是: 6.组织呈高度肿胀坏死,水气夹杂,触摸有捻发感的是: 7.痰液黏稠,呈砖红色胶冻状的是: A.艰难梭菌 B.大肠埃希菌 C.鼠伤寒沙门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变异链球菌 8.最常引起假膜性肠炎的是: 9.与龋齿的发生密切相关的是:参考答案【A1 型题】 1C 5E * 5C * 6C 7C 8C 2D 6E 3D * 4E * 9A B1 型题】 1B 5C 9E 2E 6D 3B 7E 4A 8A * * 7E 11A 15D 3D 8C 12C 9A 13E 10D 14B A4 型题】 1B 2A 4B 26 第十四章分枝杆菌属 试【A1 型题】 1.结核分枝杆菌: A.经抗酸染色后,菌体呈蓝色 B.生长缓慢 C.对紫外线不敏感 D.耐热 E.不易产生多重耐药性 2.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物质是: A.内毒素 B.外毒素 C.侵袭性酶类 D.菌体成分 E.菌毛 3.有关结核分枝杆菌与结核病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结核病以肺结核最常见 B.结核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C.小儿多表现为低热和结核中毒症状,而呼吸系统多不明显 D.结核分枝杆菌在紫外线照射下 1020min 即可死亡 E70%酒精接触 2min 可杀死结核分枝杆菌 4.有关结核杆菌继发感染的特点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外源性感染 B.内源性感染 C.病灶以肺部为多见 D.多见于成年人 E.全身粟粒性结核 27 5.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特点不包括: A.主要依靠是细胞免疫 B.属感染免疫或有菌免疫 C.细胞免疫和迟发型超敏反应并存 D.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 E.可产生保护性抗体 6.小儿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至 PPD 试验阳性的时间是: A4872h B12 C24 D48 E810 7.有关结核菌素试验及其结果判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阴性表示未受感染 B.阳性表示接种卡介苗后或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C.结核病痊愈后多保持终生阳性反应 D.红晕硬结直径<5mm 为阴性 E.红晕硬结直径≥5mm 为阳性 8.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下述可能情况中,错误的是:A.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 B.接种卡介苗成功 C.有迟发型超敏反应 D.有活动性感染 E.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9.结核菌素试验假阴性反应不包括: A.部分危重结核病患者 B.结核超敏反应前期(初次感染后 48 周) C.患有麻疹等急性传染病 D.原发或继发免疫缺陷病 E.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时 10.从痰标本中检出哪种菌时有临床意义: A.肺炎链球菌 BA 族溶血性链球菌 C.流感嗜血杆菌 D.结核分枝杆菌 28 E.脑膜炎奈瑟菌 11.确定肺结核是否为传染源的最主要依据是: A.血沉检查 BX 线检查 C.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检查 D.结核菌素试验 E.血清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查 12.有关卡介苗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减毒活疫苗 B.通常采用皮下注射法接种 C.接种前须先做结核菌素试验 D.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需接种 E.新生儿出生后 24h 内接种 13.适宜卡介苗(BCG)接种的主要对象是: A.结核性脑膜炎患者 B.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 C.严重的结核病患者 D.新生儿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 E.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 14.有关麻风分枝杆菌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 B.为抗酸性杆菌 C.在感染细胞内呈束状排列 D.传播途径多 E.所致疾病呈慢性过程 A4 型题】男,20 岁,1 个月前渐感疲乏,食欲缺乏。1 周后出现发热、咳嗽,起初为干咳,但过去的 1 周,每天咳几勺绿色带血丝的痰。在过去的 1 个月内, 体重减轻了 10 磅。T38,右上肺叶可闻及湿啰音,胸部 X 光可见右上肺叶 后段浸润提示空洞。痰标本的革兰染色显示无优势细菌的混合菌群。抗酸染色显示有大量细长、粉红色杆菌。痰标本送去做分离培养。 1.鉴于上述结果,患者最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A.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B.百日咳 29 C.肺结核 D.军团病 E.大叶性肺炎 2.为确诊,作病原菌分离培养时应采用的培养基是: A.含血清低琼脂培养基 B.鲍金培养基 C.改良罗氏培养基 D.活性炭酵母提取物琼脂培养基 E.巧克力(色)血琼脂培养基 3.可用于治疗该疾病的抗菌药物不包括: A.异烟肼 B.第三代头孢菌素 C.链霉素 D.利福平 E.乙胺丁醇 4.该病原菌对常用药物产生多重耐药性的遗传机制主要是: A.基因突变 B.转化 C.转座 D.转导 ER 质粒接合转移 5.目前用于快速诊断该菌感染的方法是: A.抗酸染色法 B.血清学方法 C.结核菌素试验 DPCR 技术 E.分离培养法 6.目前预防该疾病发生的主要措施是: A.接种灭活疫苗 B.接种减毒活疫苗 C.接种荚膜多糖疫苗 D.严格隔离患者 E.加强供水系统的管理 B1 型题】 30 A.分枝菌酸 B.蜡质 D C.磷脂 D.索状因子 E.结核菌素 1.人型结核杆菌强毒株与弱毒株的区别在于前者有:2.哪一项能促进单核细胞增长,引起结核结节形成与干酪样坏死: A.革兰染色法 B.抗酸染色法 C.负染色法 DAlbert 染色法 E.吉姆萨(Giemsa)染色 3.检测痰标本中有无结核分枝杆菌常用: 4.检测痰标本中有无新生隐球菌常用: A型超敏反应 B型超敏反应 C型超敏反应 D型超敏反应 E.毒素与抗毒素中和作用 5.锡克试验的原理是: 6.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是: 参考答案【A1 型题】 1B 5E 9B 13D 2D 6D 10D * 1C 3B 7A 11C 4E * 2C 6B 2C 6D 3B 4A 5D 1D 5E 8E 12C B1 型题】 3B 4C 14A A4 型题】 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病毒的基本性状 31 试【A1 型题】 1.有关病毒生物学性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测量大小的单位为纳米(nm B.含有 DNA RNA 两类核酸 C.以复制方式增殖 D.必须寄生于活细胞内 E.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2.病毒与其它微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病毒: A.可通过细菌滤器 B.寄生在易感的活细胞内 C.缺乏完整的酶系统 D.只有一种类型核酸 E.对抗生素敏感 3.病毒与衣原体的不同之处是: A.对抗生素敏感 B.无肽聚糖 C.以复制方式繁殖 D.能通过细菌滤器 E.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4.仅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的是: A.立克次体 B.螺旋体 C.支原体 D.衣原体 E.病毒 5.决定病毒致病性和复制特性的物质基础是: A.衣壳 B.核心 C.包膜 D.刺突 E.壳粒 32 6.脊髓灰质炎、甲型肝炎等病毒的病毒体结构组成是: A.核心和刺突 B.衣壳和包膜 C.核心和包膜 D.核心和衣壳 E.核心、衣壳和包膜 7.核衣壳的化学组成主要是: A.核酸 B.蛋白质 C.核酸和蛋白质 D.脂蛋白和糖蛋白 E.核酸、蛋白质、脂类和糖类 8.病毒衣壳的功能不包括: A.保护内部核酸免受破坏 B.具有特异抗原性 C.可诱发抗病毒免疫应答 D.辅助病毒感染 E.承受内部 520 个大气压的渗透压 9.有关病毒的早期蛋白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病毒的结构蛋白 B.在病毒子代核酸复制前合成 C.能抑制宿主细胞的代谢 D.为病毒转录所需的调控蛋白 E.为病毒核酸的复制提供酶 10.病毒的非结构蛋白不具有的功能是: A.转化宿主细胞 B.抗细胞凋亡作用 C.保护病毒核酸 D.具有酶功能 E.抑制宿主细胞生物合成 11.病毒包膜: A.是病毒的基本结构 B.是由病毒自身基因所编码 C.不被脂溶剂除去 D.具有对宿主细胞的亲嗜性 33 E.与致病性无关 12.病毒侵入细胞需首先吸附于细胞膜上特异性病毒受体,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病毒与受体相互作用决定感染的细胞亲嗜性 B.病毒与受体相互作用决定病毒核酸是否具有感染性C.病毒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可被中和抗体阻止 D.若细胞表面的受体已被结合,可出现病毒感染干扰现象 E.各种病毒的受体不同 13.逆转录病毒复制的方式是: A RNA→RNADNA 杂交体→dsDNA→整合于细胞 DNA→转录 mRNA BRNA→RNADNA 杂交体→ds DNA→转录 mRNA CRNA→转录 mRNA DRNA→RNADNA 杂交体转录 mRNA ERNA→RNARNA→转录 mRNA 14.可直接作为 mRNA 翻译蛋白质的病毒核酸类型是: AdsDNA BdsRNA Css(-)RNA DssRNAE.逆转录 RNA 15.有关病毒干扰现象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可能与干扰素产生有关 B.只发生在活病毒之间 C.可在同种、同型、同株和异种病毒之间发生 D.与缺陷干扰颗粒有关 E.可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16.长期保存病毒毒种的最佳温度是: A4 B0 C.-20 D.-70 E.室温 17.有关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 B.甲醛能灭活病毒 34 C.紫外线能灭活病毒 D.脂溶剂能破坏所有病毒 E.病毒对抗生素不敏感 18.病毒分类的依据通常不包括: A.核酸 B.衣壳 C.包膜 D.刺突 E.形态B1 型题】 A.厘米 B.毫米 C.微米 D.纳米 1.病毒大小的测量单位是: 2.细菌大小的测量单位是: A.复制 B.二分裂法 C.孢子生成 D.形成芽胞 E.有丝分裂 3.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4.病毒的繁殖方式是: A.立克次体 B.支原体 C.噬菌体 D.衣原体 E.病毒 5.不能通过细菌滤器的是: 6.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是:参考答案 35 A1 型题】 1B 5B 9A 13A * * 17D 3C 7C 11D 15B * * 18D* 2C 6B 3B 4A 2D* 6D 10C 14D * 4E 8E 12B 16D B1 型题】 1D 5A 二十四章第二十四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试【A1 型题】 1.不能引起垂直传播的病毒是: A.乙型肝炎病毒 B.风疹病毒 C.巨细胞病毒 D.艾滋病病毒 E.乙型脑炎病毒 2.不能通过输血传播的病毒是: A.单纯疱疹病毒 BEB 病毒 C.巨细胞病毒 D.丙型肝炎病毒 E.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3.我国献血时没列入筛选的是: 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B.巨细胞病毒(HCMV C.乙型肝炎病毒(HBV D.丙型肝炎病毒(HCV E.梅毒螺旋体(T. pallidum 4感染人体后不能引起病毒血症 题的病毒是: A.麻疹病毒 B.脊髓灰质炎病毒 C.流感病毒 D.乙型脑炎病毒 E.腮腺炎病毒 5.不能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是: A.麻疹病毒 B.脊髓灰质炎病毒 C.乙型脑炎病毒 D.汉坦病毒 E.狂犬病病毒 6.大多表现为显性感染的是: A.乙型脑炎病毒 B.轮状病毒 C.脊髓灰质炎病毒 D.脑膜炎奈瑟菌 E.伤寒沙门菌 7.不能引起潜伏感染的病毒是: A.单纯疱疹病毒 B.巨细胞病毒 36 C.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DEB 病毒 E.登革病毒 8慢发病毒感染与慢性感染的主 要区别在于前者: A.潜伏期很长 B.必有原发感染 C.多为进行性、亚急性,并往往造成死亡 D.不断向体外排出病毒 E.不出现症状 9病毒感染易感细胞后可能出现 的结局有: A.直接杀死细胞 B.细胞膜上出现新抗原 C.细胞内形成包涵体 D.细胞转化 E.以上都对 10.病毒引起宿主细胞死亡的机 制不包括: A.阻断细胞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B.影响细胞溶酶体 C.诱发细胞凋亡 D.诱发免疫病理 E.基因整合使宿主细胞死亡 11.有关有包膜病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多以膜融合方式进入细胞 B.常以出芽方式释放 C.可含有宿主细胞的脂质 D.可诱发形成多核巨细胞 E.主要引起杀细胞型感染 12.肿瘤病毒致肿瘤作用的关键 是: A.病毒基因与细胞基因整合 B.病毒长期潜伏在宿主细胞内 C.使正常细胞带上肿瘤抗原 D.病毒带有 RNA 和逆转录酶 E.改变细胞膜表面的正常抗原 13.不能与宿主 DNA 发生整合的病毒有: 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BEB 病毒 C.人乳头瘤病毒 D.乙型肝炎病毒 E.单纯疱疹病毒 14.病毒引起细胞损伤的机制通常不包括: A型超敏反应 B型超敏反应 C型超敏反应 D型超敏反应 E.直接杀死细胞 15.有关干扰素的叙述,哪一 项是错误的: A.由病毒基因编码 B.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 C.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 D.直接杀死病毒 E.诱发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16.干扰素的化学本质是: A.病毒抗原 B.抗病毒化学治疗剂 C.病毒感染刺激机体产生的抗 D.宿主细胞感染病毒后产生的 糖蛋白 E.宿主细胞感染病毒后产生的 抗病毒蛋白 17 病毒中和抗体的作用不包括: 37A.直接杀死病毒 B.改变相应抗原的构型,阻止病毒吸附易感的细胞 C.与病毒表面抗原结合,激活补体,导致包膜破裂 D.发挥 ADCC 作用,破坏病毒 感染细胞 E.发挥免疫调理作用,促进吞 噬细胞吞噬消灭病毒 18.细胞免疫在抗病毒感染中的 作用是: A.直接杀死病毒 B.阻止病毒吸附 C.中和病毒作用 D.破坏病毒感染细胞 E.调理吞噬作用 19.哪种病毒感染后不能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A.麻疹病毒 B.乙型脑炎病毒 C.流感病毒 D.腮腺炎病毒 E.脊髓灰质炎病毒 20.病毒感染后免疫力持久的主 要因素不包括: A.病毒型别多 B.不产生病毒血症 C.病毒抗原与机体免疫细胞广 泛接触 D.抗原性稳定 E.大多为全身性感染B1 型题】 A.麻疹病毒 B.乙型脑炎病毒 C.丙型肝炎病毒 D.人乳头瘤病毒 E.脊髓灰质炎病毒 1.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是: 2.通过虫媒传播的是: 3.主要通过血液传播的是: A.潜伏感染 B.慢发病毒感染 C.慢性感染 D.隐性感染 4.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属于: 5.艾滋病病毒感染属于: 6.乙型肝炎病毒可引起: A.吞噬细胞 B.干扰素 CCTL CD4 T 细胞 D.中和抗体 ENK 细胞 7病毒入侵机体后, 最早产生免 疫防御和调节作用的是: 8.清除病毒感染主要依赖于: 参考答案【A1 型题】 1E 2A 3B 4C 5D* 9E * 6A 10E 7E 11E 8C 12A* 38 13C 17 A 14A 18 D * 15A* 19 C 16D* 20 A * 1A 5B 2B 6C 3C 7B 4A 8C B1 型题】二十五章 第二十五章 病毒感染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试【A1 型题】 1.不能用于病毒分离培养的方法是: A.无生命培养基培养 B.动物接种 C.细胞培养 D.鸡胚接种 2.病毒血凝的机制是: A.红细胞表面抗原和相应的抗体结合 B.红细胞表面糖蛋白受体与病毒表面血凝素结合 C.红细胞表面的病毒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结合 D.病毒与红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 E.红细胞吸附在宿主细胞上 3.检测病毒抗体的三种方法是: A.中和试验、乳胶凝集试验、血凝抑制试验 B.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血凝试验 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CR、血凝抑制试验 D.中和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免疫荧光检测技术 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凝抑制试验、PCR 4.对于病毒感染性疾病来说,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主要是: A.使用干扰素 B.疫苗接种 C.使用免疫血清 39 D.隔离治疗带毒者 E.使用核苷类药物 5.使用减毒活疫苗的潜在性的危险因素不包括: A.回复为有毒力病毒 B.进入人体非寻常部位引起并发征 C.活化其它潜伏病毒 D.对宿主免疫系统刺激过强而引起免疫麻痹 E.引起持续感染 6.通过疫苗接种已被消灭的是: A.乙型脑炎 B.天花 C.麻疹 D.小儿麻痹症 E.白喉 7.目前在我国应用减毒活疫苗预防的疾病不包括: A.狂犬病 B.麻疹 C.脊髓灰质炎 D.风疹 E.结核病 8.减毒活疫苗优于灭活疫苗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可在体内繁殖 B.大多只需接种一次 C.能诱发全面免疫 D.免疫力维持时间长 E.易保存和运输 B1 型题】 A.类毒素 B.减毒活疫苗 C.灭活疫苗 D.核酸疫苗 E.基因工程疫苗 1.目前尚未广泛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疫苗是: 2.预防宫颈癌的疫苗属于: 40 3.预防破伤风的疫苗属于: A.乙型肝炎疫苗 B.流感疫苗 C.麻疹疫苗 D.脊髓灰质炎疫苗 E.白、百、破疫苗 4.新生儿出生 24h 内应接种: 5.出生后 2 月时应接种: A.金刚烷胺 B.无环鸟苷(ACV C.齐多夫定 D.干扰素 E.拉米夫定 6.能抑制 HIV 逆转录酶的是: 7.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首选药物是: 8.用于治疗丙型肝炎的是: A.咽漱液或鼻咽拭子 B.粪便 C.血液 D.胃黏膜 E.脑组织或脑脊液 9.分离培养脊髓灰质炎病毒应采取患者的: 10.分离培养幽门螺杆菌应采取患者的: 11.分离培养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应采取患者的:参考答案【A1 型题】 1A * 1D * 2E 6C 10D 3A 7B 11C 4A 8D 2B 3A 7A 4B 8E * * 5D 9B 6B 5D B1 型题】 第二十九章 肝炎病毒 41 试【A 型题】 1.甲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是: A.输血传播 B.粪口途径传播 C.母婴传播 D.密切接触传播 E.性接触传播 2.有关甲型肝炎病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病毒从粪便中排出 B.病后免疫力持久 C.儿童和青少年易感 D.病后有甲肝病毒携带状态 E.对理化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 3.临床上诊断甲型肝炎最常用的方法是: ART-PCR 检测粪便中 HAV RNA BELISA 法检测血清中的抗 HAV IgM C.取粪便作病毒分离培养 D.免疫电镜法检测粪便中病毒颗粒 EELISA 检测粪便标本中病毒抗原 4HBV 基因组的特点不包括: A.完全闭合的环状双链 DNA B.基因重叠 C.易发生基因突变 D.能与肝细胞 DNA 整合 E.复制时有逆转录过程 5.下述哪种人作为供血者最好: AHBsAg HBeAg,抗 HBc BHBsAgHBeAg(-) ,抗 HBc CHBsAg(-)HBeAg(-) ,抗 HBc(-) DHBsAg(-) HBeAg(-) ,抗 HBc EHBsAg HBeAg(-) ,抗 HBc(-) 42 6.急性乙肝患者血液中通常检测不出的标志物是: AHBsAg BHBcAg CHBeAg DDane 颗粒 EHBV DNA 7HBV 抗原抗体检测不用于: A.乙型肝炎的特异诊断 B.筛查供血者 C.判断乙型肝炎预后转归 D.流行病学调查 E.鉴别 HBsAg 亚型 8 应用免疫球蛋白或高效价免疫血清作紧急预防, 效果最为肯定的疾病不包括: A.流行性感冒 B.甲型肝炎 C.乙型肝炎 D.麻疹 E.脊髓灰质炎 9.除了 HBV 感染,哪种病毒可增加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危险性: AHAV BHCV CHDV DHEV EHGV 10HBV 病毒与哪种病毒同时感染,可能导致患者因重症急性肝炎而死 亡: AHAV BHCV CHDV DHEV EHGV 11.不能通过输血传播的是: A.乙型肝炎 B.丙型肝炎 43 C.丁型肝炎 D.戊型肝炎 E.艾滋病 A2 型题】 1某护士在给一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注射时, 不慎被患者用过的针头 刺伤手指。为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注射抗生素 B.注射丙种球蛋白 C.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D.注射 HBIg E.注射 α-干扰素 2.某女性患慢性乙型肝炎 10 年,血化验:HBsAgHBeAg HBcIgG 。其 3 岁女儿体检时血清抗 HBs ,追问病史,无任何临床症状,未注射乙肝疫苗,李某女儿属于: A.隐性感染 B.潜伏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毒携带状态 E.垂直感染 3.女,30 岁,体检时发现,HBsAg、抗 HBc 和抗 HBe 均为阳性,判断 是否有传染性还应作的检查是: A.肝功能 BHBV DNA CHBcAg D.肝脏 B EPre S1 A4 型题】主诉:女性,30 岁,恶心、呕吐 3d病史:患者 1 周前发现其双手手指僵硬、肿胀、持续数天。4d 前开始感 到不适、疲劳、厌食、次日出现恶心、呕吐,持续至今。无呕血,无腹泻。昨天开始上腹部疼痛。食物气味能引起恶心。今日发现尿的颜色加深。 该患者是一名侍者,每天抽 2 包烟,饮 6 罐啤酒。在过去的 3 个月中, 她有过 5 位性伙伴。近期无旅游、输液或输血史和静脉吸毒史。44 查体:T37BP130/80mmHgP80 /分,R12 /分。相关发现包括:皮肤:无黄疸、瘀斑或蜘蛛痣。眼睛:巩膜黄染。腹部:右上四分之一区有 压痛,肋弓下 4cm 处可触及肝脏边缘,且有触痛,脾未触及。未见腹部膨胀。 直肠:大便色浅,隐血试验阴性。实验室检查:血:红细胞压积 40%WBC:8,200,分类:分叶核 50%淋巴细胞 45%,单核细胞 5%。尿:除胆红素试验阳性外无异常。生化试验: 总胆红素 4mg (直接胆红素 3mg间接胆红素 1mg 丙氨酸转氨酶 600mg% 碱性磷酸酶(ALP100mg%病程记录:血清学试验结果:抗-HAVIgM- HBsAg+,抗-HBcIgM +;抗-HBs- 1.鉴于上述结果,患者所患疾病是: A.急性乙型肝炎 B.急性甲型肝炎 C.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D.亚临床型乙型肝炎 E.急性丙型肝炎 2.该病痊愈后,机体内针对 HBV 的保护性抗体可对下列哪种病毒产生 免疫保护: A.甲型肝炎病毒 B.丙型肝炎病毒 C.丁型肝炎病毒 D.戊型肝炎病毒 E.庚型肝炎病毒 3.如果另一位黄疸患者的检测结果是:抗-HAV IgM-HBsAg- -HBcIgM+ ;抗-HBs-,你如何解释这些结果: A.急性乙型肝炎早期 B.急性乙型肝炎窗口期 C.急性乙型肝炎趋向恢复 D.丙型肝炎 E.慢性乙型肝炎 4.对于病史开始描述的关节痛,你的解释是: A型超敏反应 B型超敏反应 C型超敏反应 D型超敏反应 45 E.病毒直接损伤关节处组织 5.病例中患者很可能是通过以下哪种途径患病的: A.性接触 B.输血 C.共用注射器 D.消化道 E.昆虫叮咬 6.在美国,感染 HBV 的高危人群主要是: A.输血中的受血者 B.传染病科医务人员 C.新生儿 D.静脉注射毒品者 E.接受器官移植者 7.目前常用拉米夫定和干扰素治疗患者所患疾病,前者抗病毒机制是: A.阻止病毒吸附 B.干扰前基因组的合成和 DNA 复制 C.阻止 cccDNA 的产生 D.阻止病毒 DNA 整合到肝细胞基因组中 E.干扰病毒蛋白质合成病程记录:患者的症状在随后的 3 天加剧,在后来的 2 周内逐渐恢复, 血清胆红素降至正常。患者的 HBsAg 在出院后的 3612 月内仍呈阳性,未检测到抗-HBs 8.对上述 HBsAg 结果,你如何解释: A.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B.急性乙型肝炎转为慢性肝炎 C. 肝硬化 D. 肝癌 E. 病毒发生变异使抗体不能产生 9.如果该患者已怀孕,为保护新生儿不受感染,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 A.新生儿接受拉米夫定或干扰素治疗 B.给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016 方案) C.给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02 方案) D.给新生儿先注射乙肝疫苗,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E.给新生儿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再注射乙肝疫苗 B1 型题】 46 A.甲型肝炎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丙型肝炎病毒 D.丁型肝炎病毒 E.戊型肝炎病毒 1.核酸为 DNA 的肝炎病毒是: 2Dane 颗粒是: 3.属于缺陷病毒的是: 4.归类于小 RNA 病毒科的是: A.表面抗原(HBsAg B.表面抗体(抗 HBs Ce 抗原(HBeAg De 抗体(抗 HBe E.核心抗体(抗 HBc 5.接种乙肝疫苗成功应能检出:. 6.反映 HBV 有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的主要是: 7.在 HBV 感染窗口期可检出: 8HBV 感染后最早出现的是: A.消化道传播 B.输血传播 C.虫媒传播 D.母婴垂直传播 E.直接接触传播 9.戊型肝炎病毒(HE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10.丙型肝炎病毒(HCV)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参考答案【A1 型题】 1B 5C* 9B 1D 2D 6B* 10C 2E 3B 7E 11D 3B 4A 8A A4 型题】 1B 5A 9E B1 型题】 1B 2B 3D 4A 47 2C 6D 3B 7B 4C 8A A2 型题】 5B 6C 7E 8A 9A 10B 三十二章第三十二章 逆转录病毒 试【A1 型题】 1.艾滋病病毒: A.含逆转录酶的 DNA 病毒 B.无包膜 C.主要攻击 CD8 T 细胞 D.易发生抗原性变异 E.能引起卡波济肉瘤 2AIDS 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性接触 B.输入血液或血制品 C.垂直传播 D.消化道 E.吸毒者共用注射器 3HIV 主要侵犯的靶细胞是: ACD4 T 细胞 BCD8 T 细胞 CB 细胞 DNK 细胞 E.巨噬细胞 4.艾滋病患者间质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白假丝酵母菌 B.隐孢子菌 C.鸟-胞内分枝杆菌 D.卡氏肺孢菌 48 E.巨细胞病毒 5.艾滋病病毒能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清除作用,其原因不包括: A.侵犯 CD4 T 细胞 B.基因整合形成无抗原状态 C.包膜糖蛋白高度变异 D.单核-吞噬细胞长期储存病毒 E.病毒基因缺陷 6.确诊 AIDS 的常用方法是: A.病毒分离培养 BELISA 法检测抗体 CELISA 法检测抗原 DRT-PCR E.免疫印迹试验 7.某患者疑为 HIV 感染,ELISA 法检测 HIV 抗体阳性,还需做哪一项试验方可确证: A1 Gap 蛋白(如 P17/18)抗体阳性 B2 Gap 蛋白(如 P17/18 P24/25)抗体阳性 C1 种包膜蛋白(如 gp120)抗体阳性 D1 种包膜蛋白(如 gp41)抗体阳性和 1 Pol 蛋白(如 P32)抗体阳 E2 Pol 蛋白(如 P32 P51)抗体阳性 8HIV 感染者的哪项标本中不能分离到病毒: A.血液 B.脑脊液 C.精液 D.粪便 E.脑组织 A2 型题】 1.一名 HIV 感染者要求告知发展成 AIDS 的可能性,下述哪一项检查最有价值: ACD4 T 细胞数量 BELISA 法检测抗 HIV 抗体 CRT-PCR 检测 HIV RNA DHIV P24 抗原检测 49 E.免疫印迹法检测抗 HIV 抗体A4 型题】病史:某医院收治了一名中年男性肺炎患者,经对症处理好转出院。一个月后,又因感冒引起肺炎而入院。 查体:体温 38.239间,已持续一周,无明显诱因,乏力,伴有腹泻,后转入传染科治疗。转科不久,医生发现其全身淋巴结肿大,背部出现皮肤 kaposi 肉瘤,视力下降,后左眼失明,体重减轻。实验室检查:CD4 T 细胞减少,CD4 T 细胞/CD8 T 细胞为 0.5(正常 范围为 1.82.2 六个月后患者死亡。病史记载患者生前于 5 年前被派往非洲工作,无不良性行为史和无输血,但有静脉吸毒史。 1.患者所患疾病的病原体最有可能是: A.肺炎链球菌 B.人类嗜 T 细胞病毒 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D.结核分枝杆菌 E.梅毒螺旋体 2.目前初筛该疾病的常用方法是: A.分离培养法 BELISA 法检测抗 HIV 抗体 CELISA 法检测 HIV 抗原 P24 DRT-PCR E.免疫印迹试验 3.患者最有可能是通过何种途径感染上该疾病的: A.输血 B.呼吸道飞沫传播 C.性交 D.共用注射器 E.皮肤接触感染 4.近年治疗患者所患疾病常用齐多夫定(ZDV)与 indinavir 联用,前者的作用机制是: A.抑制蛋白酶 B.抑制逆转录酶 C.抑制整合酶 50 D.抑制 DNA 多聚酶 E.作为离子通道阻断剂,阻止病原体吸附与侵入易感细胞B1 型题】 Agp120 Bgp41 CP17/18 DP9 EP24/25 1HIV 与靶细胞膜上 CD4 分子结合的蛋白是: 2HIV 介导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发生融合的是: ARNA 聚合酶 BRNA CDNA 聚合酶 DDNA E.逆转录酶 3HCV 具有高度的变异性,主要原因是 HCV 的哪种酶缺乏 5'→3'校正 功能: 4HIV 具有十分高的变异率,比 DNA 病毒高 100 万倍,这是由哪种酶所引起的: A.人乳头瘤病毒 BEB 病毒 C.人疱疹病毒 8 D.人类嗜 T 细胞病毒 E.艾滋病病毒 5.与卡波济肉瘤发生相关的是: 6.能引起白血病的是: A.唾液酸 BCD46 CCD4 D.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 E.聚合人血清白蛋白 7.麻疹病毒的受体是: 8.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受体是: 51 参考答案【A1 型题】 1D 5E 2D 6E* 3A 7D* 4D 8D A4 型题】 1C 1A 5C 2B 2B 6D 3D* 3A 7B 4B* 4E 8D B1 型题】 A2 型题】 1C 52

第二章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内容总结 医学微生物学 细菌学总论 1、微生物的六大特点: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繁殖迅速、容易变异。 2、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非细胞型微生物最小,无典型的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 繁殖,核酸类型为 DNA RNA,两者不同时存在,病毒属之。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原始核呈 dsDNA 结构, 无核膜、 核仁,细胞器很不完善, 只有核糖体, DNA RNA 同时存在,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属之。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真菌属之。 3、细菌的细胞壁: ①G+ G-细菌细胞壁的共有组分为肽聚糖,G+细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G-细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 ②G+细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为磷壁酸。 ③G-细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为外膜,外膜由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三部分组成,脂多糖 由脂质 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三部分组成,即 G-细菌的内毒素。脂质 A 是内毒素的毒性和 生物学活性的主要组分。细菌 L 型:细胞壁受损的细菌能够生长和分裂者叫细菌 L 型。细菌 L 型的四大特点:高度多形性、高渗、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不敏感、可恢复到有细胞壁的状态。 4、质粒:18 页整个一段 5、异染颗粒:胞质颗粒中有一种主要成分是 RNA 和多偏磷酸盐的颗粒,嗜碱性强,用亚甲 蓝染色时着色较深呈紫色,叫异染颗粒或纡回体,常见于白喉棒状杆菌。 6、核质:细菌的遗传物质叫核质或拟核。 7、细菌的特殊结构:(掌握各自的概念及功能,一道 10 分的论述题) 8、微生物学两大经典染色:(一道 5 分的简答题) ①Gram 染色:标本固定后,先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初染,再加碘液媒染,使之生成结晶紫-碘复合物,此时不同细菌均被染成深紫色。然后用 95%乙醇处理,有些细菌被脱色,有些不能。最后用稀释复红或沙黄复染。此法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不被乙醇脱色仍保留紫色者 G+细菌,被乙醇脱色后复染成红色者为 G-细菌。抗酸染色:分枝杆菌一般用抗酸染色,以 5%石炭酸复红加温初染后可以染上,但用 3盐酸乙醇不易脱色, 若再加美兰复染, 则分枝杆菌呈红色,其他细菌和背景中的物质呈蓝色。 9、细菌的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10、细菌生长繁殖的必备条件:营养物质、能量、适宜的环境。 11、耐酸之王-结核分枝杆菌;耐碱之王-霍乱弧菌12、专性厌氧菌在有氧环境中不能生长的原因:缺乏氧化还原电势高的呼吸酶缺乏分解有毒氧基团的酶 13、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可分为四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14、吲哚 I、甲基红 MV枸橼酸盐利用 C 四种试验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合称 IMViC 试验。 大肠埃希菌对这四种试验的结果是++--,产气肠杆菌则为--++ 15、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致热源、毒素与侵袭性酶、色素、抗生素、细菌素、维生素。 16、培养基按其营养组成和用途不同,分为以下几类:基础培养基、增菌培养基、选择培养 基、鉴别培养基、厌氧培养基。 17 菌落: 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后,单个细菌分裂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叫菌落。 菌落分三型:光滑型菌落 S、粗糙型菌落 R、粘液型菌落 M 18、消毒与灭菌的区别:消毒-杀死病原微生物,不一定能杀死含芽孢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 灭菌-杀死所有微生物。 19、用于消毒灭菌的物理方法有:热力、紫外线、辐射、超声波、滤过、干燥、低温等。 20、关于噬菌体的知识: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特点:个体微小,可以通过滤菌器;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构成的衣壳和包 含于其中的核酸组成;只能在活的微生物细胞内复制增殖, 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根据与宿主菌的相互关系,噬菌体可分为两种类型: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原性噬 菌体)。 21、细菌的变异现象:形态结构的变异、毒力变异、耐药性变异、菌落变异。 22、质粒与生物学性状的对应关系: F 质粒-生殖;R 质粒-耐药性;Vi 质粒-毒力;细菌素质粒-细菌素;代谢质粒-代谢酶。 23、质粒 DNA 的五大特点: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质粒 DNA 所编码的基因产物赋予细菌某些性状特征可自行丢失与消除转移性可分为相容性与不相容性两种 24、细菌基因工程: 转化-供体菌裂解游离的 DNA 片段被受体菌直接摄取,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接合-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主要是质粒 DNA)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 菌。 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一段 DNA 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溶原性转换-当噬菌体感染细菌时, 宿主菌染色体中获得了噬菌体的 DNA 片段, 使其成为溶 原状态时而使细菌获得新的性状。原生质体融合-将两种不同的细菌经溶菌酶或青霉素等处理, 失去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后进行相互融合的过程。 25、条件致病菌(机会致病菌)-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但当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寄居部位的改变、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等)可以致病,这类菌称为条件致 病菌(机会致病菌)。 26、正常菌群的生理学意义:生物拮抗、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抗衰老作用。 27、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是侵袭力和毒素。侵袭力包括荚膜、粘附素和侵袭性物质等。毒素 有内毒素和外毒素之分。外毒素可分成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肠毒素三大类。要求掌握破伤风痉挛毒素、肉毒毒素、 白喉毒素、霍乱肠毒素。 77 页内毒素和外毒素的主要区别表几乎每年必考。 2885 5 个概念,病理学也要求掌握,故是重点。 29、二重感染的概念:机体因感染性疾病使用抗生素,特别是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后,正常 菌群中的敏感菌被抑制或杀死,耐药菌大量繁殖而致病, 这是抗菌药物治疗原感染性疾病或 预防某些微生物感染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新感染,即二重感染或重叠感染, 是微生态平衡被破 坏的较严重后果,系一种菌群失调症。细菌学各论 一、葡萄球菌属基本知识点1.G+ 2.葡萄球菌无鞭毛,无芽孢,体外培养时一般不形成荚膜。 3.在血琼脂平板上,有的菌株菌落周围形成明显的全透明溶血环(β 溶血),溶血菌株大 多有致病性。 4.三种葡萄球菌的主要性状表(看一看即可) 5.致病物质:凝固酶、葡萄球菌溶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其他。 凝固酶有两种:游离凝固酶-血浆凝固;结合凝固酶-细菌凝聚。导致 β 溶血的是 α 溶素。 表皮剥脱毒素可引起 SSSS,又称剥脱性皮炎。 可引起 TSS 的物质有:TSST-1G-杆菌内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溶素等。 6.所致疾病:重点看看假膜性肠炎,并要和病理学假膜的构成成分联系起来。菌群失调性假膜性肠炎:又名抗生素性肠炎(antibiotic associatedenteritis),常由 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造成肠道菌群失调所致。病原可能非单一因素。 过去认为抗药性金黄 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的病原体,以后则认为病原菌是一种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该菌在正常情况下存在于肠腔内,当菌群失调时则出现异常增生,其毒素可引起肠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坏死的肠粘膜与渗出的纤维蛋白形成假膜而成为假膜性肠 炎。肠的各段均可受累。病变特点有:肠壁充血水肿, 常见出血、 粘膜表面坏死和假膜形成。假膜脱落后,可形成表浅而不规则的溃疡。肠腔扩张,腔内充满液体,可致水样腹泻、脱水 和休克。除上述细菌性肠炎外也可因长期使用抗生素消除了正常肠道菌群中与霉菌相拮抗的 细菌,使霉菌得以大量繁殖而引起肠霉菌病。如肠曲菌病、毛霉菌病和白色念珠菌病等。此时肠粘膜表面坏死, 有溃疡形成及出血。 肠白色念珠菌病时在肠粘膜表面还可形成灰白色假膜。 7.标本采集:化脓性病灶采取脓汁、渗出液;疑为败血症采取血液;脑膜炎采取脑脊液;食物中毒则分别采集剩余食物、病人呕吐物和粪便等。 8.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定主要根据产生凝固酶和耐热核酸酶,产生金黄色色素,有溶血性。发酵甘露醇等作为参考指标。 二、链球菌属基本知识点 1.G+ 2.根据溶血现象分类: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菌落周围有 12mm 宽的半透明的草绿色溶血环, 称甲型溶血或 α 溶血, 这类菌也称草绿色链球菌。α 溶血环中的红细胞并未完全溶解。这类链球菌多为条件致病 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菌落周围有 24mm 宽、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无色溶血环,称乙型溶 血或 β 溶血,β 溶血环中的红细胞完全溶解,这类菌也称溶血性链球菌。这类链球菌致病力强。 丙型链球菌 不溶血,不致病。 3.青霉素是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 4.致病物质:链球菌溶素、致热外毒素、透明质酸酶、M 蛋白、链激酶、链道酶、F 蛋白。链球菌溶素有两种:O S。了解临床上风湿三项的检查内容。 致热外毒素也称红疹毒素或猩红热毒素,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透明质酸酶:你能理解病理学中蜂窝织炎为什么不易局限了吗? 链激酶:了解临床上用来溶栓的药物。 5.所致疾病:大致可分成化脓性、中毒性、超敏反应性三类。 化脓性疾病:太多,不一一列举了中毒性疾病:猩红热(跟致热外毒素有关) 超敏反应性疾病: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跟 SLO 有关) 三、肺炎链球菌与甲链的鉴别超级重点:试验名称 胆汁溶菌试验 菊糖发酵试验 Optochin 药敏试验 小鼠毒力试验 试验结果肺炎链球菌 细菌溶解,培养液变清 大多数为+,故仅作参考抑菌圈直径常>20mm 少量菌即可使小鼠死亡甲链 抑菌圈直径常<12mm 小鼠不死亡 四、关于奈瑟菌属: 1.脑膜炎奈瑟菌:G-,多位于中性粒细胞内,巧克力(色)培养基,主要致病物质是内毒素,是流脑的病原菌。想一想流脑和乙脑各属于哪一种炎症类型? 乙脑(流线性乙型脑炎)和流脑(流行性脑脊髓炎)虽然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也有一些相同之处,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首先,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此种病毒通过蚊虫先在牲畜(如幼猪、马、牛等)中传播,而后再传播给人。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是由带菌者或病人经呼吸道飞沫传染。 乙脑流行有严格的季节性,大都在夏季和初秋。流脑流行每于冬末开始,春节盛行,到初夏就明显下降,季节性不如乙脑严格。 两种病发病开始都有发热、头疼、恶心呕吐,典型病人可以有嗜睡、抽搐、昏迷等,但乙脑病人没有菌血症期,不会出现皮肤淤点,也少有很快出现休克者。重症的病人都会发生颅 内压增高的种种危险症状,但乙脑病程进展不象流脑那么迅速。流脑一般病程为 7~10 天左 右,恢复期常在口、鼻周围起疱疹,而乙脑病程约经 2 周方进入恢复期,甚至在发病 6 月后仍遗留神经、精神方面的症状。两者的脑脊液化验结果也有很多不同。流脑在脑脊液涂 片或培养时可发现脑膜炎双球菌,脑脊液浑浊如米汤样,白细胞数和蛋白质明显增高,而糖和氯化物减少;乙脑的脑脊液呈澄清或微混,白细胞数和蛋白质仅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一 般正常。最后,流脑可用抗生素(如青霉素)控制感染,而乙脑因是病毒感染,至今尚无特殊治疗 法。 2.淋病奈瑟菌:了解外膜蛋白 PIIIIII 的功能。五、肠杆菌科的基本知识点 1.大肠埃希菌能发酵葡萄糖等多种糖类,产酸并产气,这一点可以和球菌区别。发酵乳糖, 可以和沙门菌、志贺菌区别。 2.引起腹泻的大肠杆菌有:ETECEIECEPECEHECEAEC 3.志贺菌属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原菌, 俗称痢疾杆菌,根据 O 抗原的不同可分为 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四群。 4.志贺菌内毒素作用于肠粘膜和肠壁植物神经系统各会给人体带来哪些后果? 5.志贺毒素具有三种生物学活性:肠毒素性、细胞毒性、神经毒性。志贺毒素和内毒素还有 协同作用。 6.了解小儿中毒性菌痢死亡率高的病因。 7.人类沙门菌感染有 4 种类型:肠热症、胃肠炎(食物中毒)、败血症、无症状带菌者。了 解肠热症中两次菌血症的成因及病人的临床表现。 8.SS 选择培养基的组成成分:葡萄糖、乳糖、FePb)、含硫 aa、中性红。大肠杆菌形成红色、较大、混浊的菌落;致病菌形成无色透明的或中心有黑色沉淀的菌落。 9.微生物学三大经典试验:(一道 10 分的论述题) 肥达试验-伤寒杆菌 127 锡克试验-白喉杆菌 155 PPD 试验-结核杆菌 163 【肥达试验】 1.试验目的: 用已知伤寒沙门菌菌体 O 抗原和鞭毛 H 抗原与受检血清作凝集反应,测定受检 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抗体的效价。 2.O 抗体和 H 抗体的比较: O 抗体出现时间持续时间消退后非特异性的回忆 反应抗体类型 较早 较短不易有 IgM H 抗体 较晚较长 易有 IgG 3.结果评价:O H 都高于正常值,肠热症的可能性大; O H 都低于正常值,患病可能性小;O 不高 H 高,可能是预防接种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O H 不高,可能是感染早期或是与伤寒沙门菌 O 抗原有交叉反应的其他沙门菌(如肠 炎沙门菌)的感染(共同抗原)。【锡克试验】 1.试验目的:调查人群对白喉是否有免疫力。 2.试验方法:在一侧前臂皮内注射白喉毒素 0.1ml,内含 1/50 豚鼠最小致死量;另一侧前 臂皮内注射 0.1ml 对照液(同样毒素加热 80 5min 破坏其毒性)。 3.结果评价: 对照侧 阴性反应阳性反应 假阳性反应 混合反应 PPD 试验】 + 早发早退 + 早发早退试验侧 + 迟发迟退+ 早发早退 + 早发迟退超敏反应 + + 免疫力+ + 1.PPDpurified proteinderivative 纯蛋白衍化物。 2.左侧前臂曲侧中上部 1/3 处,5U 皮内注射。 3.测量硬结的直径,而不是测红晕的直径。 4.硬结直径≤4mm 为阴性,59mm 为弱阳性,1019mm 为阳性,≥20mm 或虽≤20mm 但局部 出现水泡和淋巴管炎为强阳性。 5.结果评价: 阳性反应见于:接种 BCG 后;年长儿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呈一般阳性反应,表示曾感染过结核菌;婴幼儿尤其是未接种 BCG 者, 阳性反应多表示体内有新的结核病灶。年龄越小, 活动性结核可能性越大;强阳性反应者,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由阴性反应转为阳性 反应,或反应强度由原来小于 10mm 增至大于 10mm,且增幅超过 6mm 时,示新近有感染。 阴性反应见于:未感染过结核;结核迟发性变态反应前期(初次感染后 48w 内);假阴性反应,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所致,如部分危重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风疹、百日咳等;体质极度衰弱者如重度营养不良、重度脱水、重度水肿等;应 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原发或继发免疫缺陷病;技术误差或结核菌素失效。 六、弧菌属: 1.霍乱弧菌根据 O 抗原不同,分为好多血清群,其中 O1 群、O139 群会引起霍乱。 2.霍乱弧菌 O1 群血清型有三种:小川型、稻叶型、彦岛型。每一个血清型还可以分为两个 生物型,即古典生物型和 E1 Tor 生物型。 3.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制:北医出版社练习册 77 页第 4 题,一道 5 分的简答题。 4.副溶血性弧菌:嗜盐性、我妻琼脂平板、神奈川现象。七、厌氧性细菌: 1.了解破伤风杆菌感染的重要条件。 2.破伤风杆菌能产生两种外毒素:破伤风溶素、破伤风痉挛毒素。了解破伤风痉挛毒素使神 经系统中毒的主要机制。 3.了解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表现。 4.破伤风的防治原则。 5.百白破三联制剂:百日咳疫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6.产气荚膜杆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多数菌株有双层溶血环,内环是由 θ 毒素引起的完全溶 血,外环是由 α 毒素引起的不完全溶血。 7.掌握 Nagler 反应的现象及产生机制。 8.掌握汹涌发酵的现象及产生机制。 9.肉毒毒素是已知最剧烈的毒物, 它作用于外周胆碱能神经,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弛缓性麻痹。 八、白喉棒状杆菌: 1.异染颗粒 2.白喉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假膜脱落引起呼吸道阻塞;晚期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肌受损。 3.白喉的防治原则 九、结核杆菌: 1.抗酸染色 2.罗氏培养基的成分:蛋黄、甘油、马铃薯、无机盐、孔雀绿等。 3.抵抗力:对乙醇、湿热、紫外线敏感,对干燥抵抗力特别强,对酸或碱有一定的抵抗力。 4.卡介苗的概念:几乎每年必考,名词解释。 5.不产生内、外毒素,致病物质为荚膜、脂质和蛋白质。脂质包括索状因子、磷脂、硫酸脑苷脂、蜡质 D 6.联系病理学中结核结节的构成成分, 了解临床上结核病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常规抗痨治疗的药物。 7.结核菌的免疫主要是以 T 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 十、动物源性细菌: 1.布氏杆菌病的波浪热:布氏杆菌胞内寄生菌(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菌入血菌血发热菌入脏器细胞发热渐退菌再度入血菌血症发热 2.炭疽毒素由保护性抗原、致死因子、水肿因子三种蛋白质组成。 3.在含微量青霉素的培养基上, 链杆菌排列的细菌形态发生变异,变成大而均匀呈链状的串 珠状,称串珠试验,对炭疽杆菌有鉴别意义,其他需氧芽孢杆菌无此现象。 4.皮肤炭疽、肠炭疽、肺炭疽。联系病理学中三种坏疽的相关知识。 十一、其他细菌: 1.幽门螺杆菌存在于胃粘膜,与人类 B 型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密切相关。了解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因的探究历史及临床治疗的三联疗法。 2.流感嗜血杆菌:生长需要 X 因子和 V 因子。X 因子是血红素及其衍生物(高铁血红素), 耐热,是细菌合成一些呼吸酶的辅基。V 因子是 NAD NADP,耐热性差,在细胞呼吸中起递 氢递电子的作用。卫星现象-当流感嗜血杆菌与金葡菌在血平板上共同孵育时,由于金葡菌能合成较多的 V 因子,在金葡菌菌落周围生长的流感嗜血杆菌的菌落较大,离金葡菌菌落越远的越小,叫卫星现象。 3.百日咳鲍特菌:了解百日咳毒素。百日咳的病程分三期:卡他期、痉挛期、恢复期。十二、支原体 1.概述: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膜含固醇,能通过 0.45μm 的滤菌器;呈二分裂繁殖,含DNA RNA。支原体是目前所知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繁殖的最小微生物。 2.典型的菌落呈荷包蛋样。 3.对人致病的有肺炎支原体,可引起原发性非典型肺炎(间质性肺炎)。溶脲脲原体、人型 支原体和生殖器支原体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和不育症。十三、立克次体 1.共同特点: 专性在细胞内寄生,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DNA RNA 两类核酸。 有多种形态,主要为球杆状,G-,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与节肢动物关系密切,寄生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 使其称为寄生宿主, 或为储存宿主, 或同时为传播媒介。大多是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 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2.外斐反应-斑疹伤寒等立克次体的脂多糖与变形杆菌某些菌株的 O 抗原有共同的抗原成 分。由于变形杆菌抗原易于制备,其凝集反应结果又便于观察,因此临床检验中常用这类变形杆菌代替相应的立克次体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凝集反应, 这种交叉凝集试验叫外斐反应, 于检测人类或动物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供立克次体病的辅助诊断。 3.立克次体病的基本病变部位在血管, 主要病变是血管内皮细胞大量增生,血栓形成以及血 管壁有节段性或圆形坏死等。 4.主要致病性立克次体:普氏立克次体-流行性斑疹伤寒(虱传斑疹伤寒),传播方式为虱-人-虱。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地方性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鼠是主要储存宿主,传播媒介主要是鼠蚤或鼠虱。 恙虫病立克次体-恙虫病,恙螨 贝纳柯克斯体-Q 汉塞巴通体-猫抓病 十四、衣原体 1.概念:严格在真核细胞内寄生,有独特的发育周期,能通过滤菌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共同特征:G-,圆形或椭圆形体。具有细胞壁,其组成与 G-菌相似。有独特的发育周期,行二分裂方式繁殖。有 DNA RNA 两类核酸。有核糖体和较复杂的酶类,能进行多种代谢。 但缺乏供代谢所需的能量来源,必须利用宿主细胞的三磷酸盐和中间代谢产物作为能量来源。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2.衣原体的发育周期:EB→0h,吸附的 EB 被吞入细胞质→8hEB 发育成 RB→24hRB 增殖 →30hRB 分化成 EB,包涵体形成→48h,细胞破裂,释放 EB 3.包涵体指在易感细胞内含繁殖的始体和子代原体的空泡。 4.沙眼衣原体沙眼亚种主要引起的疾病:沙眼、包涵体结膜炎、泌尿生殖道感染。 十五、螺旋体 1.概述:是一类细长、柔软、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基本结构与细菌相 似,例如有细胞壁、原始核质,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对抗生素等药物敏感等。 2.获得性梅毒,临床分三期: I 期-无痛性硬下疳 II 期-皮肤、粘膜的梅毒疹 III 期-梅毒树胶样肿 3.梅毒血清学试验: 非密螺旋体抗原试验:用正常牛心肌的心脂质作为抗原,测定患者血清中的反应素(抗脂质抗体)。 密螺旋体抗原试验: 采用 Nichols 株螺旋体作为抗原, 测定患者血清中的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特异性强,可用作梅毒证实试验。 真菌学总论、 真菌学总论、各论 1.真菌可分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类。单细胞真菌称酵母菌。多细胞真菌大多长出菌丝和孢子, 交织成团,称丝状菌,又称霉菌。各种丝状菌长出的菌丝和孢子形态不同,是鉴别真菌的重要标志。 2.孢子是真菌的繁殖结构,可分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两种。病原性真菌大多形成无性孢子,无性孢子根据形态分 3 种:分生孢子、叶状孢子、孢子囊孢子。分生孢子又分大小 2 种。叶 状孢子分芽生孢子、厚膜孢子、关节孢子 3 种。 3.了解沙保培养基。 4.培养真菌最适宜的酸碱度是 pH4.06.0,即酸性环境。 5.真菌的菌落有两类:酵母型菌落、丝状菌落。 6.真菌可通过下列几种形式致病:致病性真菌感染、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真菌超敏反应性 疾病、真菌性中毒症、真菌毒素导致肿瘤。黄曲霉毒素可导致肝癌的发生。 7.皮肤癣真菌有嗜角质蛋白的特性,使其侵犯部位只限于角化的表皮、毛发和指趾甲。 8.新生隐球菌:主要传染源是鸽子。双壁细胞,外包有一层透明的荚膜,非致病的隐球菌则 无荚膜。能分解尿素,以与假丝酵母菌区别。肺是主要的入侵途径。 9.白色念珠菌的芽生孢子伸长成假菌丝和厚膜孢子有助于鉴定。 病毒学总论 1.病毒的特点:体积最微小-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放大几万至几十万倍后方可观察。病毒体大小的测量单位 nm。最大约为 300nm,如痘苗病毒;最小约为 30nm,如脊髓灰质炎病毒、鼻病毒等。结构最简单-无完整的细胞结构,仅有一种核酸(DNA RNA)作为其遗传物质。 ③“一包基因-为保护内部的核酸不被破坏,外围有蛋白衣壳或更复杂的包膜。必须在活细胞内方可显示其生命活性。不是进行二分裂繁殖,而是根据病毒核酸的指令,使细胞改变其一系列的生命活动,结果大量地复制出病毒的子代,并且导致细胞发生多种改变。 2.病毒的几种对称类型:螺旋对称型、20 面体对称型、复合对称型。 3.病毒的增殖过程:吸附和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与释放。 4.缺陷病毒-带有不完整基因组的病毒体叫缺陷病毒。5.缺陷干扰颗粒-当缺陷病毒不能复制, 但却能干扰同种成熟病毒体进入细胞则被称为缺陷 干扰颗粒。6.顿挫感染-因细胞条件不合适, 病毒虽可进入细胞但不能复制的感染过程叫顿挫感染。 成顿挫感染的细胞叫非容许性细胞。能支持病毒完成正常增殖的细胞叫容许性细胞。 7.水平传播-病毒主要通过皮肤、 粘膜传播, 但在特定条件下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感染机体,这种传播方式叫水平传播。 8.垂直传播(围生期传播)-通过胎盘或产道将病毒由亲代传播给子代的方式。 9.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可分为 3 种:慢性感染、潜伏性感染、慢发病毒感染。 10.细胞水平的病毒感染:溶细胞型感染、稳定状态感染、细胞凋亡、细胞增生与细胞转化、 病毒基因的整合。 11.干扰素的相关知识点是一种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抗病毒活性的糖蛋白。产生诱发因素:病毒、细菌内毒素、人工合成的双链RNA能产生干扰素的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体细胞。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但只具有抑制病毒作用而无杀灭病毒的作用。干扰素抗病毒作用有相对的种属特异性,一般在同种细胞中的活性最高。干扰素还有调节免疫功能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⑦IFN-α——白细胞——抗病毒作用>免疫调节作用 IFN-β——纤维母细胞——抗病毒作用>免疫调节作用 IFN-γ——T 细胞——抗病毒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干扰素的作用机制:见北医出版社练习册,几乎每年必考,一道 5 分的简答题。 12.病毒分离培养的方法:鸡胚接种、细胞培养、动物接种。病毒学各论 一、呼吸道病毒: 1.流感病毒:单链分片段 RNA 病毒。 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包膜上镶嵌有两种由病毒基因编码的糖蛋白刺突:血凝素 HA 和神经氨酸酶 NA,二者数量之比为 51,是划分流感病毒亚型的 依据。 2.根据 RNP M 蛋白抗原性的不同可将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有 两种形式:抗原漂移和抗原转换。 3.副粘病毒:单负链 RNA 病毒。麻疹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脑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肺炎,麻疹晚期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为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青春期感染腮腺炎病毒者, 男性易合并睾丸炎,女性易合并卵巢炎,病毒性脑炎也常见。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是在婴幼儿中引起严重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的病原因子, 典型的是细支气管炎和细支气管肺炎, 在较大儿童和成人主要引起上感。 4.与腺病毒感染相关的临床病症主要是 3 岁以下小儿的急性咽炎热和较大儿童的咽结膜炎 热,多见于暴发流行;急性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肺炎;滤泡性结膜炎及与职业有关的流行性角膜结膜炎;胃肠炎及腹泻。 5.风疹病毒感染最严重的问题是能垂直传播导致胎儿先天性感染。二、肠道病毒: 1.肠道病毒归属小 RNA 病毒科, 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2.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Salk 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Sabin 苗) 3.柯萨奇病毒可导致的临床疾病有: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流行性胸痛、心肌炎和心包炎、眼病。了解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原体、发病场景。 三、急性胃肠炎病毒: 1.轮状病毒:双链 RNA 病毒。AC 组轮状病毒能引起人类和动物腹泻,DG 组只引起动物 腹泻,A 组轮状病毒最常见。 四、肝炎病毒: 1.HAV HEV 由消化道传播,引起急性肝炎,不转为慢性肝炎或慢性携带者。 HBV HCV 由输血、血制品或注射器污染而传播,除引起急性肝炎外,可致慢性肝炎,并与肝硬化与肝癌相关。 HDV 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须在 HBV 辅助下方能复制,其传播途径与 HBV 相同。 2.HAV 属小 RNA 病毒科,核酸为单一的正链 RNA 3.HBV 的形态结构(3 种颗粒):大球形颗粒(是有感染性的 HBV 完整颗粒,也叫 Dane 颗粒)、小球形颗粒、管形颗粒。 4.了解临床上乙肝五项的检查内容及各自的临床意义。 5.HBV 的传播途径:血液、血制品等传播;母-婴传播。 6.HBV 的致病性:直接损害肝细胞、病毒致机体免疫应答低下、病毒变异、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损害、免疫复合物引起的病理损伤、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病理损 害。 7.乙肝防治原则:注射乙肝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第一代疫苗为乙肝 HBsAg 血源疫苗,第二代为基因工程疫苗,第三代为 HBsAg 多肽疫苗或 HBV DNA 核酸疫苗。 8.丁肝的两种感染方式:联合感染(同时发生急性乙肝和急性丁肝)、重迭感染(慢性 HBsAg 携带者发生急性丁肝)。五、其他病毒: 1.乙脑病毒:传播媒介是蚊子。 2.出血热病毒:在我国流行的是汉滩病毒和汉城病毒,所致疾病是肾综合征出血 热。 3.单纯疱疹病毒 HSV-1 潜伏于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HSV-2 潜伏于骶神经节。 4.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ZV 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中。 5.巨细胞病毒在体内可感染各种不同的上皮细胞、白细胞、精子细胞等,潜伏部 位常在唾液腺、乳腺、肾、白细胞或其他腺体中。 6.EB 病毒在体内主要感染 B 细胞、咽部上皮细胞,与 EB 病毒感染有关的疾病主 要有三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Burkitt 淋巴瘤)、 鼻咽癌。 7.HIV:病毒体外层为脂蛋白包膜,其中嵌有 gp120 gp41 两种病毒特异的糖蛋 白。 HIV 的主要靶细胞是 CD4+ T 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亚群。细胞表面的 CD4+分子 HIV 的主要受体。 HIV 的传播方式:通过同性或异性间的性行为;输入带有 HIV 的血液或血制品、器官或骨髓移植、人工授精、静脉药瘾者共用污染的注射器及针头;母婴传播,包括经胎盘、产道或经哺乳等方式引起的传播。 HIV 损伤 CD4+细胞的机制:331 页,几乎每年必考,一道 10 分的论述题。 8.HTLV- HTLV-是分别从 T 细胞白血病和毛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淋巴 细胞培养分离出的人类逆转录病毒,分类上属于 RNA 肿瘤病毒亚科。 9.狂犬病病毒:在易感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中增殖时,在胞质内形成嗜酸性包涵体,叫 Negri 小体。 恐水症 10.HPV 所致疾病:宫颈癌、尖锐湿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最短的时间搞定基础课——执医微生物高频考点汇总
微生物重点整理-医学生
2016资格考试微生物检验分章节复习(十七)
梭状芽孢杆菌
10厌氧性细菌
(8)内毒素与外毒素的比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