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眼周有黃斑瘤 高膽固醇恐上身

眼周有黃斑瘤 高膽固醇恐上身

2018-05-29 09:17聯合報 記者張益華/報導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柏志。 記者王騰毅/攝影
一名40歲女性公務員,平日生活作息正常,卻因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接受心導管檢查發現,血管狹窄不平,嚴重阻塞,需放支架治療。為何無不良嗜好,中年時健康已經亮紅燈?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柏志指出,病患經抽血檢查,總膽固醇高達350mg/dL,低密度脂蛋白260mg/dL,數值異常,確診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偏偏病人平日沒症狀,因而輕忽治療。

膽固醇太高,塞住血管?林柏志在元氣講座分享,高血脂就是血液中的脂肪過高,以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為主,當血液中膽固醇濃度增加,日積月累導致血管的內皮細胞破裂,產生血栓,阻塞血管發生心肌梗塞。

林柏志解釋,膽固醇分為高密度脂蛋白 (HDL),俗稱「好的膽固醇」,可以移除血液中過多膽固醇,預防堆積在血管壁中。另一種是低密度脂蛋白(LDL),俗稱「壞的膽固醇」,容易滲入血管壁中,形成動脈粥狀硬化,進而引發心血管危機,包括腦中風、心肌梗塞、慢性腎臟病、周邊動脈阻塞等。105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心臟、腦血管和高血壓疾病都與膽固醇相關。

20%來自食物 80%肝臟製造

林柏志說,病人常問為何吃素仍膽固醇異常?由於人體膽固醇80%來自肝臟製造,可能與控制膽固醇的基因異常有關,臨床上常見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發生率是兩百分之一,估計國內超過九成的病人,因為無症狀,未及早診斷和治療,而導致心血管疾病

高膽固醇的徵兆為何?林柏志指出,若眼睛周圍出現黃色的小塊,也就是黃斑瘤,恐潛伏高膽固醇問題。不過高膽固醇不同於高血壓、高血糖,可藉由頭痛等症狀來判別,高膽固醇常演變成心血管疾病才被發現。

根據統計,國內50至79歲膽固醇異常者約占四分之一,如何控制膽固醇?林柏志表示,人體膽固醇有兩個來源,80%來自肝臟製造,來自食物約20%,因此飲食上減少高膽固醇攝取如蛋類、牛豬肉類、內臟、帶殼海鮮和加工食品等;多吃降膽固醇食物如燕麥、豆類、堅果類、植物油等。

炒菜用油部分,可選擇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較高的大豆油、葵花油和玉米油等;盡量避免使用飽和脂肪酸較高的椰子油和棕櫚油。據最新美國飲食指南公佈,膽固醇攝取量可不設限,但林柏志認為,這裡指的是總脂肪量,仍建議降低飽和脂肪酸攝取量。

持續運動與戒菸 提升好膽固醇

其次多運動,有氧運動持續三個月以上,可降低膽固醇9%,降低三酸甘油脂15%,提升高密度脂蛋白15%。戒菸也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10%至15%,健保規定若心血管疾病患者,未戒菸卻仍要治療心血管疾病,健保可不給付心血管藥物。

林柏志說,若飲食、運動控制三到六個月後仍不佳者,或已有心血管疾病者,建議採藥物治療,目前他汀類藥物可降低膽固醇,降發炎,防止心律不整,但有肌肉痠痛、肝指數上升等副作用。若服藥後膽固醇回到正常,切勿擅自停藥或減藥,高危險群病人需持續服藥。

他建議,45歲以上男性、55歲以上女性或停經者、有高血壓、抽菸和早發性冠心病家族史等人,可利用健檢抽血檢查是否有高膽固醇的問題,一旦及早發現,控制生活作息輔以藥物治療,避免膽固醇成為血管殺手。

台大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柏志在元氣講座分享,高血脂是血液中的脂肪過高,當血液中膽固醇濃度增加,導致血管內皮細胞破裂,產生血栓,阻塞血管便可能發生心肌梗塞。 記者王騰毅/攝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茹素養生廿年 心肌梗塞卻報到
有糖尿病的人,10年内发生心肌梗塞的风险有多大?可以这样做评估
“经常夜间胸闷胸痛头晕,有种濒死感并做了...
血脂康降脂效果与他汀相当,保护血管,改善胰岛素抵抗
蒜泥狠!接吻毒物,竟然浑身都是宝…
谈谈斑块的几个小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