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镇馆之宝·伯矩鬲·西周|首都博物馆

伯矩鬲,西周早期( 前11世纪中期一前10世纪中期),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通高33厘米,口径22.9厘米,腹径24.2厘米、重7.5千克、。首都博物馆藏。
鬲(读作“立”)是一种炊具,用来烹煮饭食。最初由陶鬲演变而来。最典型的器形特征就是三个袋足。三足中空,如三个兜风的口袋一般,鼓鼓囊囊,腹与足无明显区分。而鬲与“鼎”的区别即在于,鼎的腹与足部通常是可以明显区分出来的。鬲在陶器时期就已出现,陕西考古博物馆中看到,对于鬲器形的研究是判定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一个重要方法。青铜鬲则大概在有青铜器时就出现了,通常是三足的。

说到鬲有个题外话,博物馆中雍容质朴的仰韶时代彩陶似乎没有看到过鬲,进入龙山时代,之前漂亮的红陶彩陶器基本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灰陶、黑陶,与仰韶风格迥异。鬲就是这个龙山时代的器物,并一只延续到此后的商周、后世。我们是看起来“暗黑刚烈”的龙山人的后代,而看起来“温和优雅”的仰韶,在我们的文化中还有多少遗存?没有查到仰韶到龙山过渡时期的资料,十分费解。

这只伯矩鬲是首博镇馆之宝。通体装饰浮雕、圆雕等七只牛首兽面纹。博物馆介绍,“牛是商周祭祀中最高规格的祭品”,牛首也是商周青铜器常见的饰物,但如此排列七只“牛角飞扬”的牛首的青铜器,“世所罕见”。敞口,折沿,立耳,束颈,鼓腹,分裆,三兽蹄足。有盖,盖顶中央半环形钮连接两侧两只小的圆雕牛首。盖面其余位置满饰两只浮雕牛首纹,盖钮两端的两只小牛首嘴部分别接于两只牛头顶中间。四只浮雕牛首,牛角上扬,与耳几乎平齐,角饰鱼鳞纹。颈部为夔龙纹。三瓣袋足外侧各一只浮雕牛首纹,牛角如器盖上的浮雕牛首一样,尖锐,上扬,饰鳞纹。

整件器物规整,端庄。纹饰华丽生动。博物馆不吝溢美之词,“此鬲艺术构思与铸造工艺均达到极高水平”,确实是一件“世所罕见的青铜珍品”。







文中图片均由博主摄于陕西首都博物馆
感兴趣可亲自去博物馆,一饱眼福
(大宝贝天天见,第四百零四天)
…………  

都看到这儿了,不点个在看点个吗?

欢迎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伯矩鬲:我已北漂三千年 | 首都博物馆镇馆之宝
伯矩鬲:我已北漂三千年
牛角飞扬“伯矩鬲” | 首都博物馆镇馆之宝
青铜器:簋
揭中国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甗、簋、鬶、匜、罍、敦、尊……淮阳平粮台遗址出土文物:怎么读,什么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